给孩子爱我们的机会
“不知道为什么,我给孩子的是我最无私的爱,可是他却好像没有觉察到,总是以为我给他的爱是理所应当的。我生病,让他给我端杯水,都成了一种奢望……真想告诉孩子,我也需要他的爱。”
孩子不会对父母表达爱,在很多家庭中都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个原因是孩子缺乏爱的能力,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没有给孩子爱他们的机会。
暑假的一天,名华一家人去野餐,没想到午后突然下起了雨。因为没有准备,当时就只有一把伞。那把伞下只能容下一个人。名华看见伞就立即撑在了自己的头上。
爸爸看见名华的举动,觉得这是一个教育他爱父母的好机会。
“名华,你看,地上的大蘑菇下面为什么还躲着一个小蘑菇啊?”
“大蘑菇怕小蘑菇被雨淋坏了。”名华兴冲冲地说道,因为他之前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对,我们就只有一把伞,我和你妈妈把伞让给你,也是怕你被淋感冒了。特别是你妈妈,昨天晚上还发烧了呢。你看,你妈妈对你多好。”
说到这里,名华有意识地把伞挪向妈妈的头上。他对妈妈说:“妈妈,这把伞给你打吧,不然感冒会加重的。”
“不行,你是孩子,还是你打伞吧。”
“妈妈,你就撑着伞吧,我不是孩子,我是一个男子汉。”说完,名华拍了拍胸脯,看见这么懂事的孩子,名华的爸爸妈妈都很欣慰。
建立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里的“小祖宗”,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不少孩子都成了这小霸王。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长辈,应该受到尊重,而不能任他在家里肆无忌惮。
思彤是家里的独生女,全家人都把她看成是掌上明珠。只要是她提出的要求,大人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她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骑马”:让爸爸趴在地上,然后自己“骑”在上面。对孩子这样的要求,她的爸爸竟然接受了。
一次,爸爸发烧,实在没有力气陪思彤玩,和思彤解释了原因,可是思彤却不答应,非要将爸爸趴下做她的“马”。奶奶看见之后,说来做她的“马”,思彤却说:“我就要爸爸,除了爸爸,谁也不行。”在这样的情形下,爸爸只好起床。
看见这么不体谅自己的思彤,爸爸感慨着,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才会学会自己
如果不改变对思彤的教育的话,那你就不要指望她学会爱你。你完全接受孩子的要求,甚至不顾惜身体,孩子不但不会感激,还会觉得任何时候,你都应该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恶性循环,他就永远学不会爱你。
要得到孩子的爱,先要让孩子尊重父母。在长幼有序的家庭中,孩子会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他对父母的爱首先也是建立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
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别人的爱的同时,也渴望可以爱别人。父母给孩子一个给予爱的机会,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必需。
记得小时候,一次,妈妈切菜的时候,手被刀划了一道口子,妈妈叫了一声。正在写作业的我知道后马上拿着创可贴送到妈妈面前,可是妈妈却一把推开了我,还说:“这点小伤,没事的,你赶紧去做作业吧。”
尽管我知道那真是小伤,她不想耽误我学习,可是却觉得,我的一点爱心却被妈妈伤害了。那件事情让我不开心了好久。
所以,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就像案例中名华的爸爸一样,提醒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需要孩子给的爱,那种爱是雨天中一把及时出现的雨伞,是流血后递上的创可贴,虽然微小,却温暖。这也是对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仁爱的质量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很冷漠,不懂得去爱身边的人,缺少同情心。这就呼吁我们要重视对孩子仁爱质量的增养,让爱成为孩子去温暖自己、温暖别人的春风。
孩子的仁爱之心,最初表现在孝敬父母上。在孩子的心中播撒上爱的种子,才会使其更好的生根发芽,长大参天的仁爱大树。这是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必须要具备的优秀质量。
只有让孩子先学会爱父母,他才会有能力爱其它人。因此,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进行仁爱的教育,使孩子怀着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这是孩子成才的需要。
【你给孩子太多的爱,孩子却没有机会付出爱。你要让孩子那里的爱,既有“进”,也有“出”,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如果只是“进”,而缺少“出”,孩子就会习惯,而一旦“进”的少了,孩子就会感到不满。这不是父母想看到的吧。那就对孩子说;“我渴望得到你的爱”,教孩子付出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