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喜欢你吗?
“我和孩子之间越来越无法沟通,孩子也不喜欢和我说话,有什么事情宁愿选择自己憋在肚子里或是找其它人倾诉,也不肯和我说。有时候,孩子正和朋友开心地聊着,一看见我走进来了,立刻就会停止聊天。问题究竟出在哪?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并接受我啊?” 有一位妈妈这样抱怨道。
其实,这不只是某个妈妈的困惑,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作为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竟然不仅感受不到这样的爱,还常常觉得父母招人厌烦。而亲子教育中,当孩子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才会乐于接受这个人给他的教育。所以,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成了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李国和妈妈的关系一直不好。特别是进入国中之后,和妈妈的关系更僵了。原因是最近的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点名批评了李国,回家之后,妈妈就劈头盖脸地指责了李国一番。那次批评之后,妈妈每天只要和李国说话,都会提起这件事情,每当这时,李国都会和妈妈顶嘴。
这段时间,李国又喜欢上了打篮球,还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这下,妈妈的唠叨就更多了:“以后不许你再打篮球”“先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最为过分的是,妈妈竟然将李国的篮球服藏起来了。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李国开始了冷战,每天都不再和妈妈说话。这时,李国的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她试着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说话,可是李国根本不理她。
“孩子怎么和我记仇了啊?”李国的妈妈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在孩子进入国中之后,自己的功利心确实增加了不少,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的成绩转,扼杀了孩子的爱好。
当她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她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先是将孩子的运动服拿了出来,放在孩子的床头,然后是减少了对孩子的抱怨,并在孩子给了孩子更多的鼓励。
李国感受到了妈妈的真诚,对妈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能听妈妈的话了,成绩也有了很大改观。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方式
孩子的心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多起来。对于父母的言辞也就开始具备了辨识能力。“良言一句三分暖,恶语伤人六分寒。”这不但在成人世界中适用,同样适用于成人和孩子的世界。
孩子可能会说:“妈妈,你能不能对我多点耐心?我还没吃完饭,你就催我去写作业。”听见孩子这样说,你会怎么做?是生气孩子怎么会用这样的口气和你说话而批评孩子,还是会安静下来,反思一下孩子说的是否有道理?大多数父母就像上文中李国的妈妈对李国的态度一样,少有父母能用柔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刘洪的姨妈周末来家里做客。妈妈让刘洪把昨天预习的课文给姨妈读一遍,还说是自己指导孩子把课文读熟练了。没想到,刘洪将一个多音字读错了。这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她要求刘洪大声读五遍,还说:“我看你应该叫‘读不准’。”刘洪恨死妈妈了,她怎么在姨妈面前取笑自己?!
这时候,姨妈安慰刘洪说:“你妈妈刚才说得不对,现在你读错了,明天在课堂上,你才会读对啊。这个字本来就难读。到时候,不会的同学还会羡慕你呢。我和你妈妈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读错字,可是我们也一样考上了大学啊。”
“如果妈妈也像姨妈一样来教育我,那该有多好啊。那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讨厌妈妈了。”刘洪心里这样想。
多数情况下,孩子不喜欢接受父母的批评,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因为父母用了错误的语气和态度,这样不仅不能纠正孩子存在的错误,还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试着先改变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吧。
理解孩子,孩子就会接受你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窥视,包括父母。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会经历的。那么,不妨送孩子一本带锁的日记本,让他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成长,让他们在里面自由地释放自己。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
当父母觉得无法理解孩子的时候,会感觉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开始疏远,而孩子也开始认为父母不爱他,开始出现种种对抗行为,这不是父母想看到的,其实也不是孩子想看到的。
青春期是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就像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感到无助和茫然,需要父母及时的指引。父母要允许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体验成长。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野蛮强制。 否则,就只会招致孩子的讨厌和排斥。
父母在给孩子日记本的同时,可以和孩子定下几条规矩:要经常和父母谈心交流自己的情况;遇到疑难的问题请教父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真正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就会自觉地拉近和你的距离,真正地接受你。
【作为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做他的好朋友,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才不会有压力,才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从心底认可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合适的方式主动地和孩子示好,孩子会喜欢并接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