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考古故事总动员
9809500000053

第53章 辽西鸟化石

20世纪80年代末,朝阳县胜利乡一个姓严的农民,在本乡梅勒营子村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鸟化石。后来,这以前从无记载的鸟被命名为“三塔中国鸟”。接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侯连海、周忠和等人,又在朝阳县波罗赤乡的大西沟先后发掘出20余件完整或比较完整的鸟化石,其中包括被命名为“燕都华夏鸟”和“北山朝阳鸟”的化石。朝阳发现的这三种鸟,都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后。这是世界上发现早白垩纪时期鸟化石最多的一次。

20世纪9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北票市上园镇炒米甸子村征集到两件鸟化石。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化石距今已有1.5亿年,是侏罗纪鸟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角质喙的鸟化石。科学家万分惊喜,于是给这种鸟起了一个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名字,叫做“圣贤孔子鸟”。

辽西发现鸟化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辽西发现的鸟化石对研究鸟类的进化和分异提供了珍贵资料。专家通过对4种鸟化石的研究认为,至少在白垩纪早期,鸟类已向着多方位辐射,鸟类的进化水平已有了很大的差异,而鸟类最早的祖先则可能在晚侏罗纪以前就出现了。

二是它填补了鸟类早期进化的空白。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上个世纪末在德国发现的距今1.5亿年“始祖鸟”化石是鸟类动物的祖先。后来,人们又多次发现了距今9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鸟化石。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中间缺了一个连接的“链条”,即1.5亿年至9500万年前这一段的鸟化石。辽西的发现正好补上了这一关键环节。

辽宁西部陆续发现的这些十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距今1.5亿年至1.3亿年的4种鸟类老祖宗化石20多件,不仅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对研究鸟类进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石,考学家研究远古时期的主要依据。用心仔细聆听,你就会听到它在向人们诉说着远古时期的各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