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9769200000030

第30章 从优秀到卓越(1)

优秀和卓越的差距在于,优秀能让人仰视,而卓越能让人凝视。仰视是羡慕,凝视是崇敬。优秀的团队管理者能将团队的最高目标定为高效、创新和不断进步,但卓越的团队管理者将团队的底线设置为高效、创新和不断进步,他们所带领的团队是难以超越的,也是不可战胜的。

习惯决定命运,能力造就卓越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科学家研究发现,90%的人的智商介于95到120之间,在正常范围内。个体智商差别不大,即便有些许差距,也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弥补。所以,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原本被认为聪明的人,经过多年打拼最终没有什么成就,而一些原本被认为不够聪明、没有出息的人,经过多年磨砺,最终成了人才。这就说明,一个人能否出人头地,智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性格。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智力上或能力上的差异造成的,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关键因素是性格。

作为管理者,要想取得傲人的成就,必须要培养自己非同一般的气质和性格。其实,培养超凡的气质和性格并不复杂,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来弥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让自己的性格逐步趋于完善。

同时要告诫各位管理者,应该尽早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并形成完善的性格,这样事业成功的概率也能更大些。如果一个人到了50岁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才想起要改变,即便是改正了,他也成了老人,也没有太多机会再创事业了;如果一个人30岁时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经过改正后依然有时间可以重新证明自己;如果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并开始着手改变,他的人生将比同龄人更加辉煌。

性格就是一棵大树,如果不够完善,就如同大树生病了一样。树干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树枝,树枝上又有许多叶子,这些树枝和树叶就相当于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如果这个人性格的缺陷多,所做出的事情多数不会成功,就像树枝和树叶会渐渐枯死一样,最终大树也会枯死。

如果想让自己的性格之树不枯死,就必须逐步完善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性格之树茁壮成长。

能力创造成绩,成绩造就卓越。

能力是评定一个人价值的基础,管理者不必具备多么高超的专业技能,但需要具备滴水不漏的操控本事。当管理者面对一盘棋、一个群体、一线机会或一场竞争时,要能从容面对,从容操控。在管理者的指引下,团队成员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最终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胜出。

拿破仑·希尔总结出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六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这不是随便写的,不可颠倒位置,也不可轻易删除添加。

首先,管理者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发现机会,这是洞察力;

其次,管理者要了解自己拥有什么条件,也要了解对手拥有的条件,这是思考力;

第三,管理者决定从事什么行业,从哪里切入,是否合作,这是决策力;

第四,管理者确定下属的工作能力,根据能力安排工作,这是组织力;

第五,管理者确保下属听自己指挥,这是领导力;

最后,管理者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带领所有员工一起努力,这是执行力。

其中,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串珠子一样,用一根绳子穿在一起。而组织力就是穿起这一串珠子的绑绳。具备了组织力,管理者可以将一群散兵游勇组建成一支高效的部队,攻城略地,给敌人以致命打击。通过高效的组织,管理者可以领导下属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合理调整实施方案,分工明确;将重要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做到充分利用。

只有能力出众的管理者,才能带领下属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只有团队优秀了,才能成就卓越的管理者。

鼓舞团队士气,引爆团队能量

士气在古代有两种含义,通常指军队的战斗意志,第二种含义是指读书人的“不唯上,不盲从”的节操。

到了现代,士气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意志上,还表现在一个团队奋勇向前的斗志上。

作为管理者,培养团队的士气,就是培养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士气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几句口号就能带动起来的,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一定的利益驱动,但这种驱动受到个体价值观与责任感的约束,不能表露得过于直接。如果管理者不能整合起有战斗力的团队,员工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他们就会更强烈地希望在利益方面得到补偿,就不再会甘心被约束,而是更为直接地提出心中的要求,要求达到了可以继续留下,达不到就走人了。但是,如果管理者打造出战斗力超强的团队,员工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获得了归属感和荣誉感,此时团队的成员必定会有饱满的士气。

也就是说,团队士气的提高需要满足三个方面:利益价值、归属地位、荣誉业绩。这就是一个高效团队的成长史!

提高团队的士气有下面两种方法:

1.“跟我冲”而不是“给我冲”

在解放军剿匪的战争片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土匪头子大喊:“给我冲!”解放军军官大喊:“同志们,跟我冲!”土匪冲了上去,解放军也冲了上去,解放军锐不可当,土匪没冲几步就被解放军的气势震慑住,跪地投降了。

解放军的军官在与敌人交战时,能身先士卒,率先冲出去,士兵们自然士气大振。而土匪头子让别人卖命,自己却躲在后面,土匪队伍当然不会有士气,必然失败。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如果希望团队成员士气高涨,自己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努力,自己首先要冲锋在拼搏的路上,为下属开路搭桥,让下属跟随自己冲锋,以身作则,以“士气带人”。

麦当劳餐厅创始人雷·克洛克说:“要推动工作,应该是调动人的求胜欲望,而不能用恐吓或威胁的手段。”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科学的激励方法,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与员工站在一个战壕里,这样才能更好地鼓舞士气。

2.“感谢员工”而不是“酬谢员工”

美国已故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说:“我宁要100个人的1%,不要自己的100%。”管理者尊重并肯定员工的价值,并能真心感谢员工,比敷衍地发点儿酬劳,能更好地鼓舞员工的士气。员工来工作,当然希望工资越高越好,但每个员工的心中都有一本账,都比较清楚自己的能力和位置,知道能力和薪水要成正比,因此员工不会有过分的薪水要求。

但员工工作的另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出色,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得到报酬更加丰厚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非常了解员工的心理,他说:“员工需要与众不同的奖励和表扬才能激发干劲。公司必须要让员工的精神和荷包都更充实,才能打造人才,留住人才。”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拿破仑的名言。这句话不仅激励着后来的士兵,也激励着所有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士气是高效团队的精神!一个团队,有了士气,才能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越挫越勇,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广交良友,广结善缘

“春秋无义战”,这是读书人对春秋时期战争的评价,意思是说春秋前后几百年的时间里,战争不断,大国间争端频起,虽然都认为己方有理,但实际上所有的理无非都是各国为了追求私利而提出的借口。

当今商海竞争激烈,也如同春秋时期一般,各方争夺于唇齿之间,求存于殊死之际,稍不留神就会被对手蚕食,成为他人成功的垫脚石。为了保住各自的利益,为了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人脉,将朋友发展成为自己的“克格勃组织”,一方面帮自己搜集“商业情报”,一方面可以在自己面临危险之际寻求帮助。

现实也证明,人脉不发达的人是很难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而人脉广的人,发展之路通常比较顺利,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于是,有些人懂了这个道理,也开始拼命发展人脉。但很多人走进了误区,只要是人就结交,不考虑对方是何方神圣?来自哪里?将去何方?心有何想?虽然觉得自己的朋友够多了,却没有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人,很多都是酒肉之交和阴险之人。这样的“朋友”如何能为自己的发展添砖加瓦呢?当你有了成绩时,这些“朋友”会来锦上添花,让你高兴万分;当你有了困难需要朋友相助时,这些“朋友”就会露出本来面目,绝不会雪中送炭,而是要落井下石。

作为管理者,更加需要人脉,但绝不能随便交人,不能交“损友”、结“恶缘”,要交“益友”、结“善缘”。损友会损害你的事业,益友才会给你帮助。

在激烈的竞争中,管理者不可能每次都幸运,躲过危机或是成为赢家,总有失利的时候。这个时候,考验管理者的不是应对策略的优劣,因为在困难时期,任何管理者都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冲破困境,必须要借助朋友的相助或者是对手网开一面。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商业竞争中,没有哪个对手是终生的,也没有哪个盟友是终生的,所以对于敌友,管理者不能区分得过于清楚,很可能这一分钟还和你的企业是对手的企业,下一分钟就成了你的企业的盟友;而这一分钟还和你的企业是盟友的企业,下一分钟就成了你的企业的对手。正确处理敌友之间的关系,做到左右逢源,这需要管理者做到“广交良友,广结善缘”。

麦当劳是全球快餐连锁品牌,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麦当劳的管理者应该希望除了自身以外的全世界所有的快餐店铺都关张大吉,但麦当劳的管理者从没有这么想。仅以北京麦当劳为例,麦当劳每年都拿出一大笔钱给那些卖豆浆、卖油条、卖煎饼、卖包子的中国快餐店进行培训。不仅仅是北京,在全世界每一座有麦当劳的城市,麦当劳都在无私地奉献着。

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记者问麦当劳总裁为何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帮助自己的对手?总裁回答说:“当大家吃不到别的快餐,只剩下汉堡、薯条和炸鸡时,谁还会再继续来麦当劳呢?好花需要绿叶衬托,好花也需要绿叶来滋养。不仅仅是麦当劳,肯德基也在这么做。”

他的意思多么明确,麦当劳是“好花”,但必须要有“绿叶”来陪衬,这朵“好花”还要有“绿叶”才能活得长久,如果绿叶全部凋谢了,花还能活多久?

当今商业提倡“战略联盟”,就是与同行甚至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共享资源,这样才能抵御危机,创造辉煌。

超越自我,实现由“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蜕变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有区别的,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则是正确地做事。具体地说:

领导者创新,管理者复制;

领导者求发展,管理者求稳定;

领导者制造问题,管理者处理问题;

领导者关注人才,管理者关注执行;

领导者眼光看远,管理者目光看近;

领导者激发信任,管理者依靠控制;

…………

由此可见,想成为管理者容易,只要身处管理职位上,就可以被称为管理者,而成为领导者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外,还要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

卓越领导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漫长的积累过程,就像任何一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样。

久负盛名的美国西点军校,除了传统的教授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军事武器和操作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心。经过这种培养,西点军校毕业的学生能成为正直的人,有甘愿奉献的高尚人格。也就是说,在知识、才能、人格三个领域的培养中,西点军校崇尚的是人格为先。

西点军校的独特教育理念,不仅影响着军界,也影响了政界和商界,世界上一大批具有卓越领导力的企业领袖都接受过西点军校式的教育,将培养高尚的人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支撑一个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

因此,管理者应该向优秀的西点军校毕业生看齐,努力让自己成为高尚的领导者,能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坚守底线。管理者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直高尚,还要影响下属共同形成正直高尚的品格,让整个团队产生正向的影响力,温暖所有人。

但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管理者表面确实表现得很高尚,内心却有另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内心的价值观与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相矛盾。管理者必须要理清这种混乱,确保领导行为和价值观相匹配。管理者要完美地输出内心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就“精神领袖”型领导者的必由之路。

此外很多管理者依赖经验进行管理,认为经验可以解决一切。的确,拥有丰富的经验是好事,任何人都梦想自己能在所处领域中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经验往往会使管理者思想僵化,容易走老路,缺乏创新能力,久而久之会导致领导力下降。管理者必须要明白,经验不能代表一切,更不能代表能力,经验只代表了时间的流逝而已。

比如,一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管理者,与一个只有1年工作经验的新人相比,难道前者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比后者强10倍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前者能不能强过后者都不一定。因为,10年工作经验很可能只是在重复,并没有任何提升。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时必须要有不破不立的颠覆精神,这样才能永葆进取心,让领导力不断提升。

营造你的非凡气场

历史上的曹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凭借超群的智慧,统一了北方。一些偏远地区的部族迫于曹操的威名,纷纷前来归附。一名匈奴首领也想归附曹操,但他不知道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人,想探听清楚曹操是否有能力一统天下,便派使者前来拜访。

曹操因为自己形象差,担心震慑不住匈奴使者,那样传扬出去就不利于自己收服其他部族了。于是,曹操招来一名高大威武、器宇不凡的谋士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者,曹操则手持大刀充当侍卫。

双方会见完毕,曹操派人回访匈奴使者,想了解使者的感想,使者感慨地说:“丞相的确很有风度,不过我觉得站在丞相身边的持刀侍卫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气场和影响力很重要。曹操虽然其貌不扬,但气场逼人,让人望而生畏。

不仅是成功人士,气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是有的人气场大,有的人气场小。当普通人和大领导相遇了,普通人会觉得大领导的气势逼人,自己立即没有了信心,感觉头都抬不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大领导什么都没有做,甚至都没有看普通人一眼。这就是气场的差距,普通人的气场在大领导的气场下完全失去了作用,他们被大领导强大的气场所笼罩,被影响,被征服了。

作为领导者,绝对不能没有气场,而且仅有一般的气场也是不够的。气场表露了管理者的底气,气场彰显了管理者的威严,气场也是成功管理者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