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9753800000018

第18章 孤独,思考

文/蔡学利

思考是一种孤独,是一个人的孤独。思考是一种痛苦,是一种享受着的痛苦。它属于深夜独自面对的苍穹,属于我坦诚的深邃。

有人说尼采是疯子,而我则认为说这话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上帝死了!”这是一个多么有震撼力的颤音啊……尼采的胸膛中,跳动的是一颗不安的心;他直面苍穹,裸露的是一颗不安的灵魂。那是份孤独的不安,注定只能坠入茫茫时空,消失陨亡。但是他却像一颗无比闪亮的流星,划过这片死寂的天空,而在那短暂的瞬间,有几个虔诚的信徒双手合十,许下了自己心中神圣的愿望。时间和空间就是在这样的衔接中延续着它们的传承,孤独也一样,孤独着的思考也一样。

是的,我害怕孤独,但是也向往孤独;我害怕思考,但是我必须思考。尼采早已经用他的疯子思维告诉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群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沙漠时期,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时期。而真正的孤独始于第二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达到顶峰。

而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这份孤独,用静静的思考,用融入星空的豁达和沉湎去享受这份原始的孤独?思考是一种意志,而意志,坚挺着衍生着的孤独。

我们却那么随意就意淫了自己的意志,那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更是属于整个宇宙的一份意志,它时刻用思考闪耀着点点的光芒,借助点滴的孤独深入人们的内心,通过寂静的苍穹传达着遥远时空的那份静谧,那让人感到安详、舒展的静谧。

孤独需要深邃来解怀,更需要豁达来提升。当我站在大海边时,一会儿就被海的阔达掏空了身体,脑海中全无了琐碎和沉重。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我无法摆脱它那股强大的吸引力,那是能把灵魂重新整装一新的巨大神力。

而海与苍穹相比又是那么渺小。夜晚独自盘坐在大地,仰望苍穹,那是一种腾空的飞翔感,仿佛整个人慢慢地脱离了大地,融入了那份无底的深邃。

而苍穹之外呢?是不是还有更豁达更强大的孤独和深邃……那是只有孤独的思考才能到达的归宿。人生有痛苦吗?如果我思考着,我宁愿把它想象成痛苦着的快乐。孤独是通往无穷尽头的大道,思考是大道两旁无限的风光。无尽是最终的目标,而更多的人倒在了途中,因为他们害怕孤独,拒绝思考,他们无视两边的风景,一股子劲直往前冲,他们忽略了一路自我的充实,于是只能精疲力竭地倒下。

思考是食粮,那是稍带枯涩的食粮;思考是甘泉,但有时却塞牙不说还能让人冷不丁就呛着。

……尼采吼道:“让我们重估一切价值!”他知道上帝死了。

没有人出来响应他,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上帝牢牢地盘踞在那里。还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上帝,上帝之于他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如今,我要接过尼采的话,说一句,是该重新审视我们内在思考的时候了,当然,这是对自己悄悄说的。

其实,悄悄地也就够了,何必大声喧哗,惊扰得全世界不得安宁呢。苍穹的深邃和无尽,不是一直在告诉我,思考是孤独的,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也只有使自己的思考真正孤独起来,才能更好地融入宇宙时空的那份静谧。

尼采的孤独注定了他的生命满是痛苦,因为他的价值重估方式超出了善恶的标准,升华到了忠实于大地、忠实于人生的境界。而这样的升华,在现实中,是得不到认可的,只有昂起头颅,凝视深邃的苍穹,孤独的思考才能和苍天的眼神摩擦出灵感的火花。

我们都在靠一种意志支撑着,丧失了这种意志,我们将立刻崩溃,整个世界都有可能在瞬间土崩瓦解。

正如时空的传承只需要流星划过时的短暂虔诚,人类精神的延续也只需要生命接力中几颗孤独思考着的灵魂。我愿意做这样的一个灵魂,而这是不需要什么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