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关爱生命的探索(科普知识大博览)
9752900000033

第33章 海豹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

很少哺乳动物像海豹那样适于水中生活。海豹、海狮、海象等,均属鳍脚目,长着有蹼鳍状肢,代替爪或脚;身躯呈流线型,皮上的毛短而浓密,耳、鼻有瓣膜,潜水时可以防水。

海拗包括斑海豹、海拗和海象后鳍状肢在陆上完全无用,只好扭着蠕动或弓起背移动。海狮、海狗和海象则能把后鳍状肢弯到身体下当腿用。

若在近处(如水族馆内)仔细观察这些动物,会发现另一区别:海狮和海狗都有小耳廓,海豹和海象却没有。

离最近的海洋至少有1000里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深达一里,住着大量海豹。里海海豹生活在半盐的水里,少数斑海豹都在寒冷的海中生活。

只有地中海僧豹和夏威夷僧海豹栖于温暖的海洋,加拉巴哥海狗虽生活在赤道附近,但有寒冷的海流调节,环境适合。大多数海豹吸一口气,即能潜水15至2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可潜数百尺深。

受过训练的加州海狮,能从500余尺的深处取回扔下的物件。最善潜水则为南极的威得耳海海豹,可在水底停留将近一小时,据挂在它身上的压力计显示,其潜水深度可超过1800英尺。

海豹是哺乳动物,须要呼吸空气,不能从水里直接吸入气。海豹血液中的输气血红蛋白数量是人类的5倍,在潜水时体内能贮存大量空气到海里去捕鱼及枪鸟蠖为食,全靠消耗自身贮存的脂肪生仔。上一季交配后怀孕的母海狗,在到达海滩后一星期内便产下单胎小海狗。

由于母乳营养丰富,小海狗长得很快,三星期内就能游泳。到10月左右,海狗全部重返大海。海豹在潜水时,心跳速率会减至每分钟15次或更少,大大降低对氧的需求量,体温也随着下降。

奇怪的是,海豹潜水前会把肺中大部分气体排出,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防止患上减压病。

冰开始封盖极地的海面时,海豹就从冰底啃穿一个个洞,其大小足把口鼻伸出,露出冰面吸气。冰层不断加厚,海豹也不断地啃,务使呼吸孔畅通。

每只海豹可能咬开十来个孔,这些孔有时和同类共用。海豹亦通过冰中的天然缝隙或从翘曲冰层困住的空气呼吸。海豹潜水后回到冰下水面时,怎能找到呼吸孔呢?由于海豹黑暗里也能轻易找到呼吸孔,有人认为它们跟海豚或蝙蝠一样,能藉回声定位,测定方向位置。白天或可从冰层较透亮的地方找到呼吸孔。

所有海豹都以动物为主食,不吃植物,大多吃鱼、枪鸟蠖或章鱼,南极的食蟹海豹则为例外。虽名叫食蟹海豹,其实并不吃蟹而吃磷虾;磷虾是一种在寒冷极地海洋中产量极丰的虾状小动物。

很少食肉动物大得足以捕食海豹,但是大鲨和逆戟鲸常以海豹为食,尤其是抵抗力不强的幼海豹。

海鎯会捕食其他海豹,恶名昭著,还吃企鹅和鱼类。此外,北极熊也吃海豹。

偶尔也有幼海豹在水上给狐、狼和秃鹫吃掉的;不过多年以来,海豹的最可怕的天敌还是人。人类捕杀海豹,是为了取其毛皮、脂肪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