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975100000012

第12章 走进鼎盛期的克林顿——公益事业

走进鼎盛期的克林顿——公益事业

克林顿的朋友们说,旅游和时间是克林顿的两剂“最佳慰藉药”。 乔纳森·阿尔特说:“以一个美国前总统的身份出国旅游,并受到他认为应有的礼遇,会使他精神焕发。” 1

2004年3月,花旗集团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卢·苏斯曼在巴黎举办了一场宴会,出资25万美元邀请克林顿在宴会上进行演讲。苏斯曼对这次演讲印象深刻,来巴黎歌剧院参加宴会的宾客中有“一些重量级的大人物……克林顿博得了他们的阵阵喝彩。他甚至没有用演讲稿……宾客们都沉迷于他的演讲。” 2

毫无疑问,克林顿一回忆起他的这些精彩表现,就会获得安慰并感到振奋。“人们意识到这个人的头脑不一般,”阿尔特说,“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离开了权力和公职以后他是否会快乐。他也发现自己变得比在政府里还多了几分影响力。人们总在私下议论:‘他到底会成为什么呢?他会去做联合国的秘书长吗?还是会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类似于杰西·杰克逊有段时间曾遇到的情况。但克林顿只是成为了克林顿,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并且是享誉国际的大品牌。我想,这让他很享受……他说:‘你知道吗?我不是个过去式。在美国,前总统总会有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用武之地。’” 3

正当伊拉克战争让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发狂的时候,克林顿却使自己在国内外的受欢迎程度赶上了摇滚歌星和电影明星。洛杉矶音乐中心董事长约翰·爱默生在连续两年的时间里邀请他的这位前老板到他的中心做演讲,而且每次演讲的碟片都在随后的几个晚上销售一空。“我要给你说的是人们好像对他的演讲百听不厌。” 4巴德·约金曾到过演讲现场,他说:“我从没见过那样沸腾的场面,感觉就像是在足球赛现场……他赢得满堂喝彩……演讲几乎是每说两段就不得不停下来。”演讲结束后,克林顿和约金夫妇一起走出去时,他对约金说:“太神奇了,无论我去哪儿,我都像今天一样受欢迎,这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花了那么多钱来听我演讲。他们是真的喜欢我。” 5

不过令人不快的是,克林顿做演讲收受巨额费用。仅2005年6月,他就从驻哥伦比亚波哥大的高尔德国际服务处捞到了80万美元。他曾在连续四天内做了四次演讲,其中墨西哥城和波哥大各一次,圣保罗两次,每次收取20万美元。克林顿利用在加拿大为“释放内心的力量”(The Power Within)做宣传的几天里不停地做演讲,前一天还在多伦多,第二天就到加拿大西南部的卡尔加里市了,期间他总共赚了65万美元。在卡尔加里做演讲的报酬不过才有12.5万美元,于是克林顿在这场演讲前又溜回多伦多加做了一场演讲。6

犹太联合基金会为进驻芝加哥苦心策划了一番。这又使得克林顿做了三场演讲(9月7日一天就做了两场),进账40万美元。(8日和9日,他返回纽约后又赚了40万美元。)不过克林顿还是很对得起犹太联合基金会付给他的报酬的。基金会的宴会通常有500到800人参加,而由于比尔·克林顿担纲宴会的主角,这次吸引了1800人参加。7

克林顿的一些朋友畏惧他这种近乎蓄积钱财的赚钱方式,也担心他这样漫天要价会导致无人问津。霍华德·塔尔曼说,他已经“到了一个点,要价超过这个点就要陷入尴尬了”。8

克林顿甚至至少两次接受了来自一些受联邦政府调查的集团的演讲邀请。2001年12月,他接受了美国国际益得联盟(有限公司)12.5万美元的报酬,在芝加哥郊区做了一场演讲。这是一家服务于小企业的咨询公司。据《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说,有关该公司的控告中还包括一项“让人普遍不满的性骚扰”。9

克林顿的支持者麦克·切里称约翰·伯杰斯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有关伯杰斯的新闻报道相当糟糕,他甚至被指控有犯罪行为。据报道说,美国国际益得联盟对希拉里格外大方,希拉里的竞选活动和政治教育委员会从美国国际益得联盟筹得的款项高达15万美元,她甚至还乘坐过该公司的喷气式飞机。10

维诺德·古普塔在回应一个采访请求时,宣称克林顿和他是密友。六十一岁的古普塔家在内布拉斯加东北部的奥马哈,他却从苏格兰打电话询问克林顿是否已经授权过这本书,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古谱塔也就不再对请求采访的电话进行回复了。自1994年在华盛顿和克林顿共进一餐之后,古普塔就开始为克林顿总统连任竞选拉赞助,而且成了克林顿在爱丁堡著名的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球场(St. Andrews course)上的球友和偶尔的旅游同伴。他还曾下榻过林肯卧室,获得了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形象大使及董事会成员之职。

古普塔是移民者发财致富的成功典范。他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农民之家,1967年来到了奥马哈,他现在是上市公司美国资讯的董事长,美国资讯是一个提供数据库处理服务的公司。2004年克林顿在阿斯彭的讲话中,给古普塔的公司做了一个千金难买的宣传。他说,像古普塔这样的公司甚至可以阻止“9.11”的发生,因为“维诺德将所有这些恐怖分子的信息都存储进电脑了——而且是合法的。”古普塔是克林顿的财政支持者,也是克林顿的雇主——古普塔支付给克林顿高达300万美元的咨询费——还是克林顿要价20万美元做演讲的那场大会的东道主。古普塔还任命克林顿的财务负责人特里·麦克奥利弗担任他其中一个公司的董事。此外,比尔·克林顿还从古普塔那儿为他的总统图书馆筹得六位数的款项,并为他的克林顿基金会捞到了100万美元。

2007年5月末,古普塔荣登《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新闻,紧接着在7月份他再次登上《纽约时报》头版。直到这时,公众才注意到古普塔为克林顿所做的种种安排。新闻报道的是一次价值90万美元的旅行——比尔和希拉里(还有特里·麦克奥利弗)乘着古普塔公司的飞机旅行,古普塔却向公司报成是“商业发展”。他们乘飞机去了瑞士、夏威夷、牙买加和墨西哥等地。此外,他们有时在新墨西哥州度假,这里也是希拉里筹集竞选资金的一个地方。

一名公司的股东提起了诉讼,控诉雇佣克林顿是“浪费公司财产”。指控书中说,聘请克林顿来实现“战略增长和商业判断”的“目的极度模糊”。(根据联邦法的规定,克林顿夫妇须偿还古普塔部分希拉里的旅游费用,但是他们却只付了一张头等舱飞机票的钱,与使用私家飞机旅游的花费相差甚远。)

提起诉讼的股东还质问古普塔,问他是否真的需要一架公司购买的私人飞机,是否真的需要一艘八十英尺的豪华游艇。古普塔将游艇停泊在威尔京群岛,并吹嘘说游艇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

诉讼还把多余的目光投向了一周前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新闻报道,报道称美国资讯“几年前曾将客户数据用电话销售给了犯罪分子,让他们得以用来盗窃年纪大的美国公民的钱。” “资讯曾将名为‘患病的老年人’之类的电话清单告知了犯罪分子,那里面有癌症或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资料汇总。” 11

受到了这样一次有关克林顿夫妇的打击后,古普塔再也不在他的网站里炫耀他和他们的关系了。2007年6月,他帮希拉里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筹款活动,但是他却没有到场。2004年11月,公司通知股东们说,虽然法院驳回了雇佣克林顿是“浪费公司财产”的无证指控,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展开了“非正式调查”,并授权公司要求克林顿负责多达四千万美元的销售额。12

不仅如此,2007年让克林顿心烦的还有专栏作家莫琳·多德犀利的质疑:“你一年里光演讲就捞到了1000万美元,还缺洛杉矶男生女生俱乐部演讲的那15万美元吗?” 13

不过,克林顿也做过很多无偿演讲,尤其是应老朋友、经济支持者等人的请求而做的演讲。鲍勃·克里就有幸请他无偿为其大学里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做了场演讲。斯林法斯特公司(Slimfast)的创始人丹尼尔·亚伯拉罕说,当他邀请克林顿在一场赛事上发言并试图给他报酬时,克林顿一分钱也没拿。(转而说来,亚伯拉罕是个亿万富翁,还是希拉里竞选活动、比尔的图书馆乃至他的克林顿全球倡议(CGI)的主要赞助人之一,尤其是他还为克林顿全球倡议(CGI)支付了宗教间对话专题讨论小组的费用。)14

克林顿在位于纽约的慈善机构穷困儿童爱心组织(Kids in Distressed Situations, Inc.)的宴会上曾做过发言。该组织的主席詹妮丝·温曼·修伦斯坦,也就是克林顿的朋友、房地产大亨沃尔特·修伦斯坦的儿媳说,她个人并没有给克林顿什么报酬,但组织以克林顿基金会的名义给儿童捐助了价值一百万美元的衣物、鞋子和玩具。老布什和克林顿为应对海啸做的救济工作也从该组织筹到了25万美元的现金。温曼说,克林顿的演讲让人印象深刻。“仅仅是他的说服力、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发音就征服了人们。他从不看稿子,说的是他心里想说的……他的确令人钦佩。” 15

为了帮米奇·伊巴拉的忙,克林顿无偿为洛杉矶的拉那兹全国理事会做演讲。伊巴拉的游说公司代表了拉那兹。“我们设计了一场特别会议,会议于上午九点在洛杉矶的会议中心举行,”伊巴拉说,“起初我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到场……结果,早上八点钟,会议中心就挤满了人,”而且在演讲过程中,“掌声不断,一阵接一阵。”

伊巴拉说,那天早晨克林顿是乘着一架私人飞机从阿斯彭来的,他甚至连交通费都没让他们支付。“拉丁美洲裔公民联盟(LULAC)的主席称之为价值25万美元的礼物。”(在前一年,克林顿在小石城无偿给该联盟的会议做过演讲。)16

撒金特·施赖弗国家助贫法律中心为了说服克林顿在他们的宴会上担当公益发言人,不得不求助于克林顿的朋友拉姆·伊曼纽尔和前商务部长米奇·坎特。该中心的常务董事芮塔·麦克莱农说,宴会的主宾是小撒金特·施赖弗,这也让克林顿更乐意做此演讲。施赖弗是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的第一任队长,是一个“完全改革了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有识之士,克林顿很崇拜他。

让麦克莱农觉得幸运的是,她和坎特是朋友,也就是坎特向她推荐了拉姆·伊曼纽尔去当说客,让他打电话说服克林顿来为他们做免费演讲。麦克莱农说,法律中心连克林顿演讲费的零头都付不起。不过克林顿说他很愿意为施赖弗效劳,但他坚持宴会在洛杉矶举行,尽管麦克莱农更倾向于把演讲地点设在法律中心的芝加哥总部。此外,克林顿还要求有一架私人飞机载他去洛杉矶。麦克莱农回忆说,她“当时慌了,就打电话给米奇说明情况,米奇一听就立即答应下来了。”

“好的,我来为他安排私人飞机,不要为此担心。”

这次在贝弗里希尔顿酒店举行的宴会还吸引了施赖弗的女婿阿诺德·施瓦辛格和其他不常露面于芝加哥的电影明星。影星梅兰妮·格里菲斯也参加了这场宴会,她走到麦克莱农十几岁的女儿身边说:“嘿,我很喜欢你的裙子,你是在哪儿买的?”麦克莱农回答道:“我们在塔吉特(Target)买的,没有比这更让我女儿开心的了。” 17

在演讲中,克林顿向已经身患老年痴呆症的施赖弗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称他“是那些竭尽所能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楷模”,人们站起来向克林顿致以热烈的掌声。18

为了说服克林顿在马克·塔嫩鲍姆先生纪念讲座(Rabbi Marc H. Tannenbaum Memorial Lecture)上做一场演讲,乔杰特·贝内特努力了将近一年。讲座是以乔杰特·贝内特已故丈夫的名字命名的。克林顿最终在讲座上进行了发言,但不是无偿的,要价要稍微低一些。由于贝内特认识克林顿——她和她麾下的组织都参与了克林顿全球倡议(CGI)——她能够当面去说服他。同时,她还有个重要的盟友——比利·格雷厄姆。“比利·格雷厄姆曾帮过我们很多……他与我已故的丈夫走得很近。”格雷厄姆是克林顿在查巴克的隔壁邻居,他是她的理事会成员,她也曾和前总统打过高尔夫球。

至今贝内特回忆起克林顿的演讲,还深受感动。“他有一个演讲稿,但我觉得他根本没有看。他的眼睛非常有神,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谦逊的魅力。等他致完辞,我们也完成了问答环节后,我护送他走下讲台。他说:‘嗯,我想一切都进行得很好,对吧?’这真是太不同凡响了……人们只是被吸引了……大家站起来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在送克林顿上车的途中,贝内特向他讲述道,1992年她的丈夫塔嫩鲍姆先生去世七周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就出生了。“我告诉他,我是如何在那个11月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将我包裹着的婴儿抱在怀里去参加选举投票……我向他呈现了这样的景象,这个新生小婴儿在出生前就没了父亲……而让他参与进来为克林顿投票是多么的有意义。”

贝内特说:“克林顿的眼睛变湿润了,他给了我一个那样美好的拥抱。他是这样一个让人信赖的人,他的怀抱让人感觉十分舒服。这里我指的不是莫妮卡·莱温斯基及詹尼弗·傅劳尔和他之间的那种暧昧不清的感觉,而是指他那天生的热情性格。” 19

最近,媒体公布了参议员的财富排行榜,希拉里·克林顿排在第二十五位。2007年,根据最新的希拉里财产披露表,《华盛顿邮报》估计克林顿夫妇的身价在1000万到5000万美元之间,这其中并没有算入克林顿从罗恩·伯克尔那儿获得的收入,而是实实在在地计入了克林顿演讲赚的数百万美元。20

吉米·卡特一直不喜欢克林顿,但在克林顿启动克林顿全球倡议(CGI)后,他们的关系就立即有所好转了,克林顿也邀请卡特在克林顿全球倡议(CGI)上发言。

《纽约时报》在头版故事中繁冗地美化着克林顿在非洲做的工作。倘若卡特真对此心生妒忌,他也不会表露出来。新闻记者兼传记作家克里斯多夫·奥格登说:“在吉米·卡特身上,有非常伟大的部分,也有相当渺小的部分。我觉得,在这一事件上,由于他早早就得知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已经信心十足……我想他会说,在这个池塘里有足够的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帮助他人,假使克林顿花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人而不是追逐女人的话,成就岂不是更加辉煌。” 21克里斯·詹宁斯说,这两位之间的新关系让他们视彼此的工作为“互相补充”。他还认为吉米·卡特“很满意他自己的状态。他是个理智的人……从他那儿我一点也看不到嫉妒。” 22

克林顿在白宫中一位亲近的助手提醒他说,不要把这份新的更友好的关系看得太重。他说:“克林顿和卡特的关系从来也没有改善,也永远不会改善。”他还以老交情的身份说,克林顿是永远也不会忘记“马列尔偷渡事件”的。23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克林顿是为了实现他的抱负才和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成为好朋友的——是吉米·卡特与杰拉尔德·福特之间关系的“翻版”。卡特总统卸任后做的事情都让克林顿给抢功了,他并且想要超过卡特。他还认为,卡特和福特的友谊是“克林顿与老布什友谊的一个不那么绚丽的版本,而后者(克林顿和老布什的关系)那么受关注的原因就在于,老布什是现任总统的父亲,而克林顿则像是一个国际摇滚巨星。

布林克利评价说,卡特是一个“走该走的路、说该说的话”的人,而克林顿,“直接从吉米·卡特那儿获得了”功绩,更像一个演说家,甚至还称得上是表演家——“美国政界的波诺”。从另一方面来说,卡特有着“浸信传教士的固执,甘心默默地忍受着痛苦”。24

凯文·德考克曾在肯尼亚见过吉米·卡特。德考克说,与克林顿相比,“卡特不太会去吸引群众”。克林顿“像名人一样地出现”。克林顿是如此地享受人群的围绕,如此地享受与人接触,以至于很难让他见到了人群而“不让他去和他们握手”。比较起来,卡特更为理智,更善于分析,“情感没有克林顿那么外露……克林顿有点过于矫情。” 25克里斯·奥格登则更加直言不讳:克林顿是“社交型”,卡特是“自闭型”。26

卡特就任总统时,桑迪·伯格曾在国务院中就职。他认为卡特“关注的主题很微观”——消灭苏丹的几内亚龙线虫病(guinea worm)和埃塞俄比亚的河盲症(river blindness),监督巴拉圭的选举,增加厄立特里亚遭遇干旱地区的农业产量。他说,克林顿聚焦的主题就要“宏观”得多。卡特把他的注意力投向了“被人忽略的”疾病,而克林顿则投向受大众密切关注的艾滋病。27

瓦坦·格里格瑞恩说,吉米·卡特是工程师出身,曾因监督白宫网球场的使用者而遭人讥笑。他像一位工程师那样开展他的工作——“结构清晰,组织性强”,有条不紊,但他做不到身兼数职。28

而苏珊·戴维斯说,从更加基本的层面来说,克林顿为了维护希拉里可预期的前景,愿意做一切必须做的、说一切该说的来提供便利。而吉米·卡特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所以他是“一个语言犀利的批评家,一个说真话的人……除了他的国家,没有什么让他担忧。” 29

就像吉米·卡特将女性的诱惑藏在心里一样,比尔·克林顿也将他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藏在了心里。事实上,2002年吉米·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就让比尔·克林顿更加想要获得该奖。2007年10月,阿尔·戈尔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并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一起荣获了15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给戈尔的获奖证书上说,戈尔的获奖理由是他“传播了人类造成气候变化的讯息”。这让克林顿想要获得该奖的欲望更加成倍地增长了。30戈尔从一个屡遭讥笑的失败者一下子变身为“戈尔奇迹”,颇似于他那个时代里的先知。

克林顿还在任的时候,他就希望通过争取中东地区的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1(西奥多·罗斯福在第一任期内的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伍德罗·威尔逊在他第二任期内的1919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当问及克林顿是否值得获此殊荣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我认为他确实做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有些他做的努力是在他当上总统时就已经非常接近成功的了……很遗憾,此事并不能遂愿。” 32

汤姆·道尼等明显站在克林顿阵营里的人则认为他最终会得到这个诺贝尔奖。“克林顿全球倡议(CGI)有一天会让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而且即使克林顿全球倡议(CGI)不能让他获得诺贝尔奖,道尼还期盼着下一位美国总统能是个民主党人,也许就是希拉里,会给克林顿更多“可以让他施展出巨大才能和说服能力”的机会,比如处理中东问题,等等。33

而其他对克林顿持怀疑态度的人,比如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历史教授斯坦利斯劳·普格里斯,则认为克林顿整个“非洲计划”都是为了“获取诺贝尔和平奖”。34在作家马克·阿普德格罗夫看来,克林顿总统卸任后的策略明显就是为了夺得那项奖而设计的。“他格外地野心勃勃,死守着他不当总统后残存的东西,因此我想,没有什么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更能让他这位曾经的总统名垂青史的了。”这不过是这位名誉受损的人“想要获得体面”的一种途径。35

迈克尔·巴龙说,克林顿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有利的征兆是,“倘若挪威人认为,授予克林顿一项大奖会重重打击共和党政府的话,我相信他们会很乐意这么做的,这也是卡特获此殊荣的原因所在。” 36

也许是不甘寂寞,也许是不安于能力无用武之地,克林顿的确想把他的自传写好。失望和批评首先招呼了他的自传——他迫切希望人们能认可这本书为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然而人们的反应是它连一般的水平都没有达到,因而遭到摒弃——这让他想重写一次。

他喜欢和作家聊天。他会漫不经心地兀自对着一个大话题滔滔不绝。他告诉人们说,他对写亚伯拉罕·林肯最为感兴趣。据《华盛顿邮报》阿尔·卡门的一篇报道说,2006年6月克林顿参加了一场在马克·佩恩家里为《新共和》杂志前任主编彼得·贝纳特举行的签名售书会。马克·佩恩是克林顿和希拉里两人的私人民意调查分析家,还是希拉里的首席竞选高参。售书会上,克林顿走近了作家杰伊·维尼克,他不久前才出版了新书《1865年4月:拯救美国的一个月》。他问及维尼克对乔舒亚·沃尔夫·申克写的《林肯的悲伤》一书的感想。卡门在报道中引用了一段克林顿的原话:“我早就想写这本书,却让他抢先了一步。我打算明年来写。我喜欢林肯——尽管他也有很多不足,但他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37

卡门是从当日也参加了售书会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劳拉·布卢门菲尔德那儿获悉这段对话的。克林顿曾读过布卢门菲尔德四年前出版的书《复仇:希望的故事》,他很喜欢。书中讲述的是,1986年她父亲在访问以色列时被一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枪击而受了轻伤,之后她追踪这名恐怖分子并最终与之和解的故事。

售书会上,克林顿还问起布卢门菲尔德下部作品的内容。但这次并不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2002年初,克林顿就曾给她打过电话,那是源于在通往哈莱姆办公室的车上和乔纳森·阿尔特进行的一次对话。阿尔特告诉这位前总统说,他才读完《复仇》。克林顿回答说:“哦,我对那本书也很感兴趣”,并解释说,他也读了那本书,而且“觉得它十分奇妙”。

“你认为我可以和她联系吗?……你认不认识她?”而阿尔特确实认识布卢门菲尔德,就给了克林顿她的号码。克林顿给她打去了电话。他太沉浸于和她谈话,以至于让他的午餐约会对象威利·梅斯等了足足二十分钟。38

为了净化自己遗留下的问题,克林顿也许想学尼克松那样,将写作视为找回体面的方式。吉米·卡特就被认为是个多产的成功作家,他创作了二十四本书,其中有十四本是畅销书。39乔纳森·阿尔特认为,克林顿的能力在演讲和会议召集上,而非写作上。40

最终,克林顿为了他自己未完成的书而陷入了困境。

如果克林顿听取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的意见,他就不会浪费时间让一个专业的总统传记撰写人兼严肃的历史学家来评价那描述他两届任期里风云不断的自传。布林克利说:“也许一位立场中间偏左一点的学者才能将克林顿真正成功地介绍给人们。而如果克林顿总统自己写一篇自传来粉饰他所有的缺陷,估计没有人会去看。” 41

而由克林顿的好友,因一部三卷小说《马丁·路德·金时代的美国(1954-1968)》而成名的作家兼普利策奖得主泰勒·布兰奇来写一本有关克林顿的书也是不合适的。克林顿的两次就职演说都是布兰奇捉刀。1998年,他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他曾和克林顿一起讨论合著克林顿的自传,但后来放弃了。“后来,我告诉他,因为我难以对他持客观的态度,所以人们也不会把我写的当真。” 42(1972年夏秋两季,克林顿在德克萨斯州协调乔治·麦戈文的竞选活动时,与泰勒·布兰奇合租一套公寓。)

2006年8月18日,布兰奇以“我自己刚着手写一本关于他的传记”为由,回绝了要求对其进行采访的信件。传记是基于克林顿两届任期里两人之间的八十次秘密谈话,布兰奇录下了每次与总统交谈的内容。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白宫家庭居住区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会面——有一次是在戴维营——他们常常会聊到凌晨两点。(布兰奇还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每次会谈后,克林顿都把录音带藏在袜子抽屉里。)然后布兰奇在开车回家的时候,将记忆中的谈话内容进行整理。43

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发言人说,克林顿至今还没对该计划发表任何申明。而且据说布兰奇谈到,他不清楚是否会在出版前让总统先生阅读原稿。布兰奇也的确向美联社透露过,在莫妮卡丑闻事件爆发那晚他和克林顿交谈过,不过交谈的重点是“叶利钦、中国以及奥萨马”。44

2006年夏天,克林顿又与克诺普夫出版集团签了一份著书合同。这本书主要关注克林顿离开白宫后所做的事情,书名是《付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主要讲述的是他在非洲所做的工作。据宣传,书中收集了他周游世界时听到的所有鼓舞人心的故事。45克诺普夫出版集团将该书的出版时间安排得与2007年9月克林顿全球倡议(CGI)的开会时间大致重合,该书首印75万册。它的发行也让比尔·克林顿有机会将书的促销与希拉里的竞选宣传结合起来——例如,参加“奥普拉·温弗里访谈”节目。46

《出版人周刊》早期的评论中就提醒说,写作不是这位总统的专长。评论把该书说成是一个“布道”,并进一步解释说,它“不加批评地呈现了一幅浩大的博爱的景观”。作为该书中心内容的人物介绍语言“程序化”:书中的故事“大多像克林顿的自传一样索然无味”。47《华盛顿邮报》的彼得·贝克曾写书记录过克林顿的弹劾案,他把这本书称做“一个打着书的名号扩展的公益广告”。他还指出,克林顿在宣称自己离开政府部门后生活重心由“索取”(选票、捐款、支持)转向了“付出”时,跳过了“一个事实,即在过去的六年中他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了索取4600万美元的演讲费上”。48《纽约》杂志也就这个“取与予”的话题指出,克林顿在书中积极提倡用乙醇作为燃料,并向投资乙醇植物的人,比如理查德·布兰森爵士,表示了赞赏,但却只字不提他和罗恩·伯克尔的尤开帕基金之间的关系。该基金也投资于乙醇植物。“只要基金运转顺利,(克林顿)就能分得一杯羹。”(2007年12月,克林顿承诺要慢慢解除这层关系——一家报道用了“脱离”一词,而另一家则用了“减少”一词。希拉里的发言人杰伊·卡森这样描述克林顿的意图:考虑到希拉里可能会赢得总统候选人提名,他是“采取措施以确保适当地过渡”到离开尤开帕。2008年1月下旬,《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克林顿可能从尤开帕两项国内基金获得近两百万美元,这显然是那再度提及的“适当转变”过程中的一步。)49

像之前一样,有一大群人喜欢他的书。在芝加哥的博德斯书店(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外,数百人为了让克林顿给他们的书签名等了十二个小时之久。出现了如此多的书迷,以致博德斯书店不得不把他们打发走。50然而,《付出》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后,排名就开始下跌了,最后还跌到了狂批克林顿的保守派劳拉·英格拉汉姆的新书后面。在《付出》出版的六个星期后,美联社报道说该书的销路不佳。51

当托尼·科尔贺和克林顿谈起其总统任满后的生活规划时,吉米·卡特的名字一次也没被提到。科尔贺说,如果说克林顿有想要效仿的人,那就是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了。“那是他唯一提到的政治英雄。”科尔贺说。而据科尔贺所说,那个肯尼迪在当总统的时候并没有完成很多大功绩,他“是身亡后才引发了民权改革”。这些对克林顿来说似乎不算什么,吸引他的是肯尼迪的异性吸引力和领袖气质。科尔贺还说,肯尼迪在遇刺死亡之前“麻烦很大”,可能不会赢得连任。52

那些在二十一世纪里最受欢迎、最受赞扬的前任总统,好像都不会吸引到克林顿,其中也包括吉米·卡特。在总统任满后表现得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名字被提的最频繁的人是赫伯特·胡佛。在胡佛离开白宫七十五年后的今天,在胡佛过世四十五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人们在听到“胡佛”这个名字之后,都会想到大萧条和大萧条中那个悲惨的“胡佛村”。特德·索伦森说:“在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前总统中,胡佛是最有建树的(一位)。”——索伦森还补充说这成为可能的原因是,总统哈里·杜鲁门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遂任命胡佛担任了胡佛委员会的主席。53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没有离任就去世了,所以他遗留的问题都停留在其执政时期,而绝对不是他和露西·默瑟或其他被认为是他白宫密友的女性之间的关系。因为他带领美国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他的传记作家康拉德·布莱克说,倘若他任期满了还健在的话,就可能会把退休时光用在业余爱好上——深海钓鱼,沿岸航行——而且他还可能会在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岛上建一栋房子,以更方便钓鱼和航行。他也许会继续矫治脊髓灰质炎给他带来的伤害,在他执政的最后五年里,他很少一个人拄着拐杖去散步。他可能已经写了一部回忆录。布莱克说:“奇怪的是,他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作家。”而由于他没有写作方面的训练,他会把他的生平告知那些为他写传的人,或许他已经对打字稿进行了编辑。他向他的一个朋友描述过美国未来的趋势,他的朋友就在日记中写道,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总统任满后可能会成为“主席”(即秘书长)。54

哈里·杜鲁门在总统任满后没有什么积极的活动;艾森豪威尔卸任后醉心于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盖茨堡的农庄,正如林登·约翰逊痴迷他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牧场一样。

比尔·克林顿从没见过林登·贝恩斯·约翰逊,自然也不会有效仿约翰逊的想法。1968年春天,就在克林顿大学毕业前不久,约翰逊宣布不再竞选总统。不过即便约翰逊参选,也很可能会败北,人们在那时对他在越战问题上的争辩十分不满。约翰逊的大女儿琳达·罗勃说:“我认为越战让他郁郁寡欢,毫无疑问,他也是越战的受害人之一。”

约翰逊和克林顿一样,也有心脏病,常担心自己会早早地死去。他的女儿说:“他对着每个人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絮叨说,在他的家族里没有一个男人活过60岁,要不就是刚过60岁就死了。”

约翰逊卸任后的生活和克林顿并没什么两样。在他的政治斗争白热化的时候,他伤害过一些人的感情,卸任后的他试图补偿他们。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很开心地去看德克萨斯大学队对阵达拉斯牛仔队的足球比赛。他很宠爱他的孙子林登和长孙女露辛达。让他妻子博尔德·约翰逊女士烦恼的是,他开始喜欢事无巨细地管理牧场。琳达·罗勃解释说:“他的活动领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他组织我们大家在牧场上忙碌……养鸡,收集鸡蛋……还想让牧场的这部分能够盈利……最后这并没有维持多久。”他还出去度假,去佛罗里达,去墨西哥。“而他以前从来不出去度假的。”

他还着手写回忆录,结果却并不尽如他女儿的愿。“我宁愿有人拿一个录音机,让他去叙述。因为他在三五成群或一对一的活动中如鱼得水……我想他认为写一些平民化的书不太像总统的风格……对他来说,总统任期真的很特别……我认为他是想要表达对官方的尊重,因此在我看来他的书太像教科书了……”

“他把头发留长了,散乱着。”琳达·罗勃说。“他认为那样很有趣。他笑了,因为他说那是年轻人做的事情。” 55

约翰逊同样也担忧着他的遗产问题。大多数时候,他都不待在华盛顿,只有1970年一次例外。《华盛顿邮报》的董事长兼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邀请他去报社的餐厅会见顶级编辑本·布拉德利和菲尔·盖琳——这两位对越南战争的批评曾使约翰逊的白宫生活相当痛苦。当时在场的另一位编辑尤金·帕特森回忆说:“坐下来听这小子说话,绝对堪称一个有趣的历史插曲。”当时,陪同林登·约翰逊前往的是他的助手汤姆·约翰逊。汤姆是他在白宫中的伙伴和副新闻秘书,之后跟随他的这位老板去了德克萨斯——后来主管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他为林恩·约翰逊准备用来自我辩护的备用数据及文件。帕特森回忆说,这位前总统“带了一抽屉那么多的文件,因此他只需向后伸出手,汤姆就迅速抽出一张纸给他……他试图在我们动手写他之前扭转他的历史。”午餐是中午开始的,可四个小时后,林登·约翰逊还在滔滔不绝地讲。就在编辑们考虑是否要印第二天的报纸的时候,博尔德夫人打来电话,让他丈夫穿过街道到他们下榻的麦迪逊酒店,她说:“林登,该回来小睡一下了。” 56

约翰逊并没有在尼克松的政府里担任公职。“尼克松总统非常郑重地派人来询问我爸爸过的怎么样,”琳达·罗勃说,“他真的很想让我爸爸继续担任顾问团的成员。”

然而,约翰逊只参加了梅奥医疗中心的董事会。他做了一些演讲,但琳达·罗勃认为他是无偿做的演讲。“他只是不会以此来赚钱。” 571971年,也就是他卸任后两年多一点儿的时候,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图书馆兼博物馆上。该馆坐落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与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公共事务学院毗连。

当提到比尔·克林顿时,琳达明显地有些感触。也许克林顿最有名的一张照片——仅次于那张克林顿站在警戒线上向戴贝雷帽的莫妮卡打招呼的照片,当时他假装她只是一名参加集会的人——就是他还是一位16岁的阿肯色州少年时和林登·约翰逊的合影。琳达·罗勃热情地欢迎比尔·克林顿来到他们家,但据她的朋友透露说,她有一点受打击,因为她原以为克林顿会对她的父亲十分感兴趣,结果却没看到他对此有丝毫的兴趣。58

20世纪80年代中期,查克·罗勃任弗吉尼亚州州长而比尔·克林顿任阿肯色州州长时,他们两对夫妇曾一同随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台湾。“我必须说,我岳父的这位大女儿从没想过克林顿在赞扬她的父亲时竟一如既往地畅所欲言。”查克·罗勃回忆说。“她原本会很喜欢他的,因为他是她父亲的一些计划和政策的比较明显的支持者。但可惜的是,他赞扬的那位极有魅力的年轻领袖是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而不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59

1973年1月22日,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在德克萨斯州的吉利斯比县逝世。

尼克松的境况也和约翰逊一样,别具一格。特德·索伦森说,不光彩地离职后,“他显然没有其他前总统那样的声誉和影响。” 60

尽管林登·约翰逊和比尔·克林顿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两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都是在失意中离开了白宫,又都那么出众,但有些人还是觉得尼克松和克林顿之间更为相似。保罗·奥法利注意到两人之间有相似的乐观——1962年尼克松失去了州长之职,而在此两年前他因为有人告密而错失总统宝座,也许告密者是从他的合作伙伴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以及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那儿窃得了尼克松的机密的。当时他忧伤过,但在头脑清醒后又恢复过来了。“尼克松在不知不觉中应付了一切……克林顿也是这样。”奥法利说。61

对于作家马克·阿普德格罗夫来说,克林顿卸任后的表现集合了卡特和尼克松两人的特点:“尼克松卸任后的种种表现是因为他在一片争议中离开了白宫。为了弥补他在白宫里犯下的罪责,他在卸任后成为了政治活动的积极分子,而且做的非常成功,尽管困难重重,但最后还是被人称赞为……德高望重的年长政治家,而不是失意的被迫下野的前总统。尼克松卸任后的表现是(克林顿的)模板。”阿普德格罗夫进一步争辩说:“因为他成功地弥补了他曾经的过失。” 62

尼克松变聪明了,他邀请其他一些聪明的或貌似聪明的人到他新泽西州萨德列河畔(Saddle River)的家中做客。对着他们,他小题大做地谈论着美酒,却故意不谈国际问题上的事情。如果世界上的其他人认为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是令人费解的小事的话,那么他们也同样会认为水门事件是近乎无谓的纷扰。拉里·萨巴托将尼克松和克林顿之间的联系看得很清楚,他说尼克松“如果不能在国内发展的话,他完全可以去国外拓展他的事业,主要原因是其他的大部分国家并不觉得水门事件有多么糟糕……他们甚至无法理解水门事件……尼克松有着极好的机会去恢复他的名誉,因为在外交政策上他有着百科全书般的知识。” 63

乔纳森·阿尔特也认识到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尽管他认为两人之间的不利因素非常不同。阿尔特称克林顿是“在其他方面受害的人”,不是像尼克松那样的不利”。“他们着手从不同的地方恢复他们的声誉。尼克松没有真的走出去帮助他人;他写书。克林顿可能写了还要多的书,但是他不是以一个作家的方式去尝试的,他是作为一个演讲者和会议召集人……他一直把他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团结人们,就像他撮合阿拉法特和拉宾进行和解谈判一样。” 64

杰克·西沃特说,克林顿总统确实和尼克松交谈过。尼克松写了一篇长备忘录,并将其中有关世界纠纷的详细情节送给克林顿看,克林顿看了之后还表示了欣赏。尼克松是用很别致的方式来写他的备忘录的。西沃特说:“关于尼克松你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的家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恶棍,但作为一个前总统,他的方式非常的有建设性。你写的备忘录非常有思想,真的是只给收件人看;你悄悄地寄给了他,也不向媒体吹嘘你是在给他提建议。克林顿可能读了之后会说:‘嘿,这个家伙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和那些计划对付俄罗斯的人一样认真。’……他读了尼克松的备忘录,记住了它,并从中学到了些东西。”西沃特说,如果是卡特的话,他可能会跑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上吹嘘他向克林顿提了建议。尼克松不像他,他这样做了,可是既不居功也不对外宣扬他的贡献。65克林顿事后会公开地说,尼克松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周里向他提了一些“明智的意见,特别是关于俄罗斯方面的。”在尼克松的葬礼上,克林顿也提到了他和尼克松之间的一通电话聊天和“仅仅一个月前”的一封信件。” 66

在大部分“有身份”的民主党人看来,任何将克林顿与尼克松相比较的言论都是亵渎。林恩·卡特勒认为,尼克松就是“一个恶棍”,一个“试图毁掉整个国家” 67的人。

“我看不到丝毫的相似。”特德·索伦森说。“尼克松不只是一个恶棍,而且他还是被赶出白宫的,是被迫在任期中途下课的。而克林顿……没有被赶出去……那些所谓的什么尼克松曾邀请人们来参加他的集会,不过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罢了,根本没有提升他的声誉。那些集会都很私人,我根本就没听过。” 68

然而,尼克松确有能引起克林顿共鸣的地方,不只是他们都要不断地应付隐藏在白宫内的一些恶魔,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1994年4月22日,理查德·尼克松逝世,克林顿总统当即宣布对其进行国葬。“以尼克松的功绩,他理应受到国葬的礼遇,”尼克松最近的传记作者康拉德·布莱克说,“克林顿以水门事件为界,说‘(尼克松)两次任总统,两次任副总统,我们应该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 69

所有在世的前总统——里根、老布什、福特和卡特——坐在同一排,使得克林顿与他们比起来显得非常稚嫩。尼克松的主要悼文是由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宣读的:“他站在顶峰,却跌落悬崖。他成就非凡,也饱经罹难,但他从未放弃过。” 70

克林顿那天的发言不像基辛格那样栩栩如生——《华盛顿邮报》剧评人汤姆·谢尔斯称克林顿的悼词“枯燥而平淡”。71但是,在42说到37时有些心酸,在42将要像他一样差点失掉总统职位的四年前。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克林顿说,“尼克松看起来总是坚信人最大的罪过就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屈服顺从,而且他始终坚守着这一信条……噢,是的,他知道有关他的失败和胜利,人们都抱有巨大的争议。他犯过错,这些错误就像他的成就一样,是他人生的一部分……但是关于理查德·尼克松永远要记住的一个教训就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他是那个时代行动和激情的一部分。他说过很多次,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设置新的高度去攀登,他的精神就将衰亡……希望在将来评定尼克松总统的那一天要认识到他一直努力到自己的整个一生和事业的终点。” 72

比尔·克林顿的朋友不会忘记,在2004年夏末的时候他们差一点就参加了克林顿的葬礼。那次克林顿的手术如果有一丁点儿的拖延,就有可能引起致命的心脏病突发。有人说他还是以前的那个克林顿,他并没有在生病的经历中改变自己,其他人却说他其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克·申科普夫说他感到克林顿“与以往有些不同,看起来更体贴人了……变得不那么巧舌如簧了。” 73托尼·科尔贺描述术后的克林顿时说道,“他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健康,但却很轻松的样子……他现在真的很平静。” 74

很显然他变得更加苍老,看上去也瘦了不少。雷伊·莱斯尼亚克说这些变化使“他感到有一点虚弱”。75克林顿的外形比“他吃芝士汉堡时”好多了,拉里·金说,“但是随着你的年龄增大,你会变的有一点驼背。你的身高会减少一英寸。” 76一位近距离接触过克林顿的记者描述说,他看上去矮了一些,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的威严好像也少了一些。” 77

其他人说他们喜欢他的新形象:白色的头发,略瘦的体形。绘制克林顿肖像的纳尔逊·尚克斯说白宫里的克林顿是“又矮又胖的”;后来“好看很多……脸没有那么胖,可能还有一点干枯的感觉;白颜色的头发至少比盐和胡椒粉的混合色好多了。” 78

尽管在飞机上等候的时候,克林顿还是难以抵挡住一碗立体脆或是油炸玉米饼和格兰诺拉燕麦卷的诱惑,可是他已经对他的饮食加以更多的控制了。79在菲尔·斯蒂芬尼的餐馆就餐的时候,他通常会点意大利空心粉和羔羊肉——斯蒂芬尼说他尤其喜爱羔羊肉—鸡肉,甚至是牛排。他不会点添加过奶油沙司的意大利空心粉,而是喜欢在意大利空心粉里加些海员式沙司。80

克林顿现在偶尔才会喝一点白酒和葡萄酒,可是,他对健怡可乐的嗜好却一如既往。他也不再吸烟,而是改成了嚼烟,以此来解解烟瘾.。时常,他也会玩玩快速帆船。81

克林顿对自己的运动养身之道引以为豪——尽管不再跑步了,可是他每天会走四英里的路程。82他对前爱荷华州州长汤姆·威尔萨克描述他的习惯时说:“这是一项德国式的训练系统,它包含了平衡和减轻体重的训练;这非常的复杂。像对其他的所有事情一样,他对这个系统的细节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很多人认为如果能系上鞋带,骑上脚踏车,而不用走路,就再好不过了,其实是他们不懂其中的道理。” 83

克林顿的朋友们对他这样的生活节奏都很担心,也担心他不能拥有正常的睡眠时间。“我想听到他睡眠增多的消息。苏茜·汤普金斯说,“但是……他是一个永不休息的人*。” 84

约翰·爱默生认为克林顿这种拼命工作的性格应该追溯到他的孩童时代。“当你遇到某个人,他的双亲中的一位很早就去世了,你觉得最好赶快远离他,因为你很害怕他会伤害你,担心今天会不会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可是现在这位小男孩却变成了我见过的最乐观的人……他不是那种只会坐在那里,嘴里喃喃自语‘我的上帝啊,我明天可能就会死吧’的人,我觉得至少他的一部分动力和能量源自他的心态……我希望他能减慢自己的生活节奏,更多地照顾自己。”但是,爱默生说比尔·克林顿曾对他这样说,“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我不得不继续努力去实现它们。” 86

2007年,当克林顿帮助他的妻子竞选的时候,他看上去状态很好,感觉也不错。多恩·休伊特称克林顿是“所有人见过的最有魅力的男性,当你和有着这种魅力的美国前总统结婚的时候,实际上你获得了一个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物种。” 87

2007年1月,在为庆祝希拉里获得参议员连任的接待会上,西蒙·罗森伯格见到了克林顿,“他看上去棒极了……他的身体状况看上去比我最近几年见过的都要好。” 88

然而随着竞选的升温和希拉里在爱荷华州遭受的耻辱性失败,他开始显得很疲惫,有一段时间他看上去有70岁,而不是61岁。他的头发像他的演讲一样变得乱糟糟的,举止看起来也不再那么优雅,身体好像有一些浮肿,夹克不是很合身,上面的纽扣都绷得紧紧的。在2008年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的前一个星期天,哈莱姆圣约大道浸信会教堂邀请他作为他们的贵宾。他坐在牧师后面的一把舒适的椅子上,睡着了。他挣扎着想保持清醒,可是毫无效果,全世界的观众通过视频看到了这一切。《纽约邮报》报道了这一新闻,还附加上完整的视频和照片,他们的标题是:“比尔做了一个‘梦’”。

比尔·克林顿预测自己不会活很长。当他离开白宫,准备开始他的巡回演讲时,根据杰克·西沃特的回忆,他曾经说过,“我需要供养我的家庭,因为我的家里人都活得很短。” 89

心脏搭桥手术让他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他有两次机会,而大部分人一次机会也没有,”克里斯·斯塔摩斯说。90两次手术之后,他的朋友们都很担心,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病症会不会复发。“我很确信克林顿总统总是苛刻地对待自己,”托尼·坎波罗写道。“他的健康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我有时在想他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脆弱。” 91

艾伦·索罗门特和爱拉·迈格辛纳有着同样的想法,正如后者经常说的,他们担心克林顿的工作强度和生活节奏——总是在全世界奔走。92卢·威斯巴赫向希拉里道出过同样的担忧。希拉里说她和克林顿的医生们都认为他现在做的事情远多于他应该做的。93

里昂·帕内塔形容克林顿的生病有着变革性的特点:生病使他“思考起生命的真谛和理想中的生活。”另一方面,帕内塔承认,克林顿又回到了他过去的一些习惯。“他看上去很快就把那些习惯重新捡起来了……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分秒必争的竞选计划表……我只是听着他说……你能从他的声音中听到这些;他已经到了精力消耗的极限了。” 94

注 释

1. Jonathan Al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0, 2006.

2. Lou Susman, Interview with author, May 30, 2006.

3. Jonathan Al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0, 2006.

4. John Emerson,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0, 2006.

5. Bud Yorkin,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9, 2006.

6. Devlin Barrett, “Disclosure Forms Show Bill Clinton Made More Than $10 Million from Speeches Last Year” AP, June 14, 2007; John Solomon and Matthew Mosk, “For Clinton, New Wealth in Speeches; Fees in 6 Years Total Nearly $40 Million,” WP, February 23, 2007.

7. Lee Mil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24, 2006.

8. Howard Tullman,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ne 26, 2006.

9. John Solomon and Matthew Mosk, “For Clinton, New Wealth in Speeches; Fees in 6 Years Total Nearly $40 Million,” WP, February 23, 2007; Chris Fusco, Dave Mc-Kinney, and Lynn Sweet,“Lawyer with Rezko Link Helps Hillary; One ‘Chair’ of Chicago Fundraiser Was Referenced in Indictment,” C S-T, June 25, 2007; Chris Fusco, “Clinton Hasn’t Returned Cash from Firm Under Investigation; Two Governors Decided to Give Up IPA Money,” C S-T, June 25, 2007.

10. Mike McIntire, “Rubbing Shoulders with Trouble, and Presidents,” NYT, May 7, 2006.

11. Matthew Mosk and John Solomon, “Largess to Clintons Lands CEO in Lawsuit; Case Is a Window on Couple’s Ties,” WP, May 26, 2007; Mike McIntire, “Suit Sheds Light on Clintons’ Ties to a Benefactor,”NYT, May 26, 2007; Mike Mclntire, “Clinton Backer’s Ties to Powerful Cut Both Ways,” NYT, July 14, 2007; Sally Bedell Smith, For Love of Politics: Bill and Hillary Clinton: The White House Years, Random House, 2007.

12. Mike Mclntire, “Clinton Backer’s Ties to Powerful Cut Both Ways” NYT, July 14, 2007; Matthew Mosk, “SEC Opens Investigation of Company Headed by Key Supporter of Clintons” WP, November 22, 2007.

13. Maureen Dowd, “Can He Crush Hillary?” NYT, June 17, 2007.

14. Shannon McCaffrey, “Clinton PAC Raises $662,325 in First 6 Months,” AP, July 20, 2001.

15. Janice Weinman Shorenstein,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2, 2006.

16. Mickey Ibarra, Interview with author, November 7, 2006.

17. Rita McLennon,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27, 2006.

18. Jim Hornstein,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7, 2006.

19. Georgette Bennett,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18, 2006.

20. John Solomon and Matthew Mosk, “For Clinton, New Wealth in Speeches; Fees in 6 Years Total Nearly $40 Million,” WP, February 23, 2007; Devlin Barrett, “Disclosure Forms Show Bill Clinton Made More Than $10 Million from Speeches Last Year,” AP, June 14, 2007.

21. Christopher Ogden,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9, 2006.

22. Chris Jennings,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 2006.

23. Interview; 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24. Douglas Brinkl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25. Kevin De Cock,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6, 2006.

26. Christopher Ogden,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9, 2006.

27. Sandy Berg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27, 2006.

28. Vartan Gregorian,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4, 2006.

29. Susan Davis, Interview with author, November 22, 2006.

30. Douglas Brinkl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William Booth, “Al Gore, Rock Star Oscar Hopeful May Be America’s Coolest Ex-Vice President Ever,” WP, February 25, 2007; Mike Allen, “Gore Nobel Boosts Talk of White House Run,” Politico, October 12, 2007.

31. Bret Stephens, “Who Killed Palestme.” WSJ June 26, 2007.

32. Joseph Stiglitz, Interview with author, February 12, 2007.

33. Tom Down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9, 2007.

34. Stanislao Pugliese,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1, 2006.

35. Mark Updegrove,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2, 2006.

36. Michael Barone,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9, 2006; Howard Schneider and Debbi Wilgoren, WP, October 12, 2007.

37. A1 Kamen, “Rudderless Democrats Had Best Not Count On Bill Clinton Returning to the Political Fray Anytime Soon,” WP, June 16, 2006.

38. Jonathan Al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0, 2006.

39. Peter Osnos, the Century Foundation; Patricia Cohen, “Jimmy Carter the Book Tour (Soon to Be a Major Motion Picture),” NYT, October 11, 2007 (his twentyfifth book, about his mother, will be published Mother’s Day 2008).

40. Jonathan Al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0, 2006.

41. Douglas Brinkley,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42. Julie Bosman, “Book on Bill Clinton Emerges from Years of Tapes,” NYT, March 22, 2007.

43. Letter to author from Taylor Branch, August 18, 2006; Julie Bosman, “Book on Bill Clinton Emerges from Years of Tapes,” NYT, March 22, 2007.

44. Amy Argetsinger and Roxanne Roberts, “A Scorching Response to a Food Critic,” WP, March 23, 2007; Jonathan Alter, “Citizen Clinton Up Close,” NW, April 8, 2002.

45. Publishers Weekly, July 10, 2006.

46. Sara Nelson,“Send the Bill,” Publishers Weekly, July 16, 2007; “News Briefs,” Publishers Weekly, July 16, 2007; Charlotte Abbott, “On Sale Next Week,” Publishers Weekly, August 27, 2007.

47. “Forecasts,” review of Giving: How Each of Us Can Change the World, by Bill Clinton, Publishers Weekly, September 4, 2007.

48. Peter Baker,“His Changing World; Bill Clinton Says He’s Switched from‘Getting’ to ‘Giving,’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September 9, 2007.

49.“‘Giving’(And Also Getting),” Intelligencer, NY mag, September 17, 2007; Katharine Q. Seelye, “Moving to Avoid a Conflict,” NYT, December 13, 2007; John R. Emshwiller, “Bill Clinton May Curb Ties to Burkle’s Firm,” WSJ, December 13, 2007; John R. Emshwiller, “Bill Clinton May Get Payout of $20 MilliOn,” WSJ, January 22, 2008.

50. Karoun Demirjian, “Clinton Draws Fans to Michigan Ave. Some Wait 12 Hours for ‘About 5 Seconds,’” CT, September 8,2007:

51. AP, “Sales of Bill Clinton Book Drops,” October 16, 2007.

52. Tony Coelho,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5, 2006.

53. Theodore Sorensen,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6, 2006; Michael Barone,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9, 2006.

54. Conrad Black,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4, 2006; Barbara Ireland, “At the Home of F.D.R.’S Secret Friend,” NYT, September 7, 2007.

55. Lynda Robb,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12, 2007.

56. Carol Felsenthal, Power, Privilege and the Post: The Katharine Graham Story, Putnam, 1993, pp. 285-286.

57. Lynda Robb,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12, 2007.

58. Ibid.; Charles Robb,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3, 2006.

59. Charles Robb,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3, 2006.

60. Theodore Sorensen,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6, 2006.

61. Paul Orfalea, Interview with author, February 28, 2007.

62. Mark Updegrove,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2, 2006.

63. Larry Sabato,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31, 2006.

64. Jonathan Alt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0, 2006.

65. Jake Siewert,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15, 2007.

66. “President Clinton’s Eulogy at President Nixon’s Funeral,” AP, April 28, 1994.

67. Lynn Cutler,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ne 29, 2006.

68. Theodore Sorensen,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6, 2006.

69. Conrad Black, Interview with author, December 14, 2006.

70. Ibid.; Harry F. Rosenthal, “Nixon Completes His Journey as Thousands Pay Respects,” AP, April 27, 1994; Federal News Service, “Funeral Services for President Richard Milhous Nixon; Officiant: The Reverend Billy Graham; Eulogists: Henry A. Kissinger,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Senator Bob Dole (R-KS), Governor Pete Wilson (R-CA), President Clinton; the Richard Nixon Library and Birthplace, Yorba Linda, California,” April 27, 1994.

71. Tom Shales, “The Missed Moment,” WP, April 29, 1994.

72. “President Clinton’s Eulogy at Nixon’s Funeral,” AP, April 28, 1994.

73. Hank Sheinkopf,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21, 2006.

74. Tony Coelho,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5, 2006.

75. Ray Lesniak,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6, 2006.

76. Larry King,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8, 2006.

77. Interview; 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78. Nelson Shanks,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14, 2006.

79. Jonathan Darman, “Does Bill Clinton Help or Hurt Hillary? It’s Another First: The Spouse of an Ex-President Running for the White House. What Role Is He Playing, and What Would He Do as, Yes, ‘First Gentleman’?” NW, May 28, 2007.

80. Phil Stefani,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15, 2006.

81. Irena Medavoy,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23, 2006; Interview-source wishes to remain anonymous.

82. Susan Baer, "Hillary's World," Washingtonian, April 2007.

83. Tom Vilsack,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29, 2007.

84. Susie Tompkins Buell,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5, 2006.

85. 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 Comedy Central, September 20, 2007.

86. John V, merson.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20, 2006.

87. Don Hewitt, Interview with author, September 7, 2006.

88. Simon Rosenberg,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26, 2007.

89. Jake Siewert, Interview with author, January 15, 2007.

90. Chris Stamos, Interview with author, November 2, 2006.

91. Anthony Campolo, e-mail to author, October 27, 2006.

92. Alan Solomont, Interview with author, August 9, 2006.

93. Lou Weisbach, Interview with author, July 11, 2006.

94. Leon Panetta, Interview with author, October 17,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