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9746600000031

第31章 海港纵横

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是供船舶驶入和停泊、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与铁路的车站、航空运输的航空港相对应。

港口的水域包括供船舶进出港口的水道、船舶停泊和进行装卸作业的港池等。港口的陆域则主要包括码头、港口库场、港区铁路和道路等。

港口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建的港口。但是大规模建设港口,则是产业革命以后。目前世界上进行国际贸易的港口多达2000个以上。其中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有12个,鹿特丹港雄居榜首。

鹿特丹,是荷兰人引以自豪的世界第一大港。它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的入海口上。是荷兰和西欧的最重要的贸易门户。它的腹地连接着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的工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运河、公路、铁路、空运使这座港口与欧洲主要城市成为近邻。由此,鹿特丹港成为西欧散货、原油、集装箱的最大集散地。

鹿特丹建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建成了三大港区。目前港口总面积达100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占五分之一。码头岸线长40千米,各类起重机400余台,港作拖船500余艘,实际上,鹿特丹港便是由分布在40千米长的一连串港口组成。有化工、石油、矿物、煤炭、食品等专用港口;有散装及集装货物的港口。鹿特丹港的筑港技术、管理水平很先进,装卸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该港可以停靠25万吨矿砂船和30万吨油船。自1962年以来,它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年吞吐量一般均在23~29亿吨左右,1993年曾达到309亿吨,至今这一纪录尚未被打破。

纽约港是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港。它最早于17世纪为荷兰人建设,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进行大规模经营。1921年,纽约港务局成立,负责港口的规划和建设。现在纽约港面积高达1700多平方千米,其中水域达700多平方千米。全港有16个主要港区,深水码头线总长70千米。每年平均有4000多艘船只进出,装卸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较早地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港口管理。

纽约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有两条主航道:一条是哈得孙河口外南面的恩布娄斯航道,长16千米,深30多米;另一条是长岛海峡和东河,水深18米以上。纽约港的吞吐量,1980年为16亿吨。

在纽约港的自由岛上,耸立着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她身穿罗马古长袍,头戴光芒冠冕,左手抱一部美国独立宣言,右手高擎火炬,神态端庄自然,亲切迎接着来访美国的船只和游客,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为庆祝美国建国100周年所赠送的礼物,现已成了美国的象征。

新加坡港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也是一座自由港。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岛上,马六甲海峡的东南口。成为亚欧海上交通的必经之路。港内水深,潮差小。新加坡港有6个港区,泊位总长约13千米,其中水深10米以上的有10千米。该港实行每周7天,每日24小时连续作业制,每天在港船只在200艘以上,年吞吐量1983年为1亿吨。

目前全世界共有各类港口近万个,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年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的特大型港口只有12个,即鹿特丹、纽约、新加坡、新奥尔良、千叶、神户、横滨、高雄、上海、安特卫普、马赛和名古屋。

日本是世界第一海运大国,有港口近2000个,在全世界12座特大型港口中占了4个。全国75米以上水深的码头总长362千米,日本港口年吞吐量一般为25亿吨,最高达30亿吨,美国居第二位,有港口189个,年吞吐量最高达18亿吨。

我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港。港区在黄浦江两岸。码头长度为13千米,泊位96个,仓库面积40万平方米。港区拥有各种装卸机械3500台,港务船近700艘。上海港的年吞吐量1984年达到1亿吨,进入世界亿吨港口行列。

我国的港口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90年为止,主要港口有43个;码头泊位1372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占四分之一;码头总长131千米。年吞吐量为71亿吨。

未来的港口会是什么样子?通过海运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海上运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因为跨洋过海,铁路和公路都派不上用场,而航空又只能主要解决旅客运输问题,大宗货物非海运莫属。只要海运继续发展,海港则必须同步发展。将来的海港,一是向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港口布局将向河口和外海的深水区延伸;二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三是港口功能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将来的大型港口将成为以海运为中心,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交通枢纽,成为储运中心、贸易中心、消费中心和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