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9617200000040

第40章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赏析】

关于《北门》的主旨,旧时有两说,一是“忠臣不得其志”,《毛诗序》云:“《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郑玄笺曰:“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三家诗无异义。朱熹《诗集传》云:“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而赋以自比。又叹其贫窭,人莫知之,而归之于天也。”二是“安于贫仕”,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北门》,贤者安于贫仕也。”但现代学者则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以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为代表。而从诗的原意来看,这是一首怨诉诗的说法是比较合理的。

全诗三章。首章写这位小官吏从北门出城办事,困窘和贫寒的烦恼让他很是忧愁。第二章写他的公务很多,有来自王家的,也有来自衙门的,辛辛苦苦且位卑禄薄,回到了家里,还被家人责备。第三章与第二章的内容相似,写他的公务太多,但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而在衙门里忙完了回到家还被家人讽刺。每章均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结尾,大大增强了语气,颇有一唱三叹的功效,表达了这位小官吏深感仕路崎岖,世态凉薄,悲愤之余,只好将一切不公归之于天命的想法。

人,就是这样无奈,生活在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他不愿被奴役,不愿被驱使,不愿被当成某种物件,可又不得不被奴役,被驱使,被当成物件。这首诗就是表达了这种无奈的情绪。而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读完这首诗,一股凄凉的感觉侵入了心脾,仿佛看到一个瑟缩人物正从眼前走过,他怨恨,但是却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