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9479500000043

第43章 重情又重义,智慧胜一切(5)

官员们常因为不接待民众而受批评,是的,他们很忙,但有时是因为他们的助手们给拦着,助手们不想让他们的上司太累。卡尔·兰福特当了多年的奥兰多市的市长。他经常对他的部下说,不要阻拦民众来见他。他宣布实行“开门政策”,但是,来访的市民们还是被他的秘书和下属们给拦在办公室的门外了。

后来,这位市长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卸掉了办公室的大门,他的下属们也知道不能再拦了。就这样,这位市长真的做到了“开门政策”。

要想改变别人,而又不让他生气,只需要换一个词,效果就会不同。

大部分人在赞扬完了别人,转到批评之前,都会用一个词“但是”。例如,要改变一个孩子不专心读书的态度,我们往往会这么说:“约翰,我们为你感到骄傲,这个学期你的学习取得了进步,‘但是’,如果你在代数方面再多下点工夫的话,就更好了。”

约翰在听到“但是”之前,感觉很好。可“但是”一出现,他马上怀疑这个赞许的可信度。他开始感到,这其实是个批评,他因此而反感。我们要改变他的愿望就无法实现了。

如果把“但是”换成“而且”呢?那就好多了。让我们试一下:“约翰,我们真为你骄傲,这个学期你的学习取得了进步,‘而且’如果你在代数上再多下点工夫的话,就更好了。”

这一回,约翰会很愉快地接受这份赞许,因为他感觉到了赞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他会愉快地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去做。

对那些非常敏感的人,用巧妙的暗示,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会收到奇妙的效果。

先说自己的错误

如果批评别人时,能先谦虚地承认自己也会犯错,那么,对方就会更容易地承认和改正他的错误。

卡耐基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几年前从堪萨斯市的老家来到纽约,担任卡耐基的秘书。在刚来的时候,她有许多不足。有一天,卡耐基正准备批评她,但他告诉自己:“等一下,戴尔,你比约瑟芬年长了一倍,你的生活经验几乎是她的一万倍,你不能要求她有和你一样的观点、判断力和干劲。还有,等一下,戴尔,你19岁时又怎么样呢?那时候你多么愚拙。”卡耐基仔细地想了想,他认为约瑟芬19岁的表现比自己当年强,并且他意识到,他没有因此而经常夸她。

从此以后,当约瑟芬出现错误时,卡耐基总是说:“约瑟芬,你犯了一个错误,可上帝晓得,我犯了许多比你更糟糕的错误。你当然不能生来什么都会,经验会让人学到很多东西。并且,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我那时非常笨,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评你。可难道你不觉得,你如果这样做的话,不是更好吗?”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谦虚地承认,他也会犯错误,当他再评论你的错误时,你也许就会容易听进去了。如果批评者先谦虚地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误,当他再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再那么难以接受了。

命令不受欢迎

“建议”往往比“命令”好用,用“建议”不仅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更愿意改正错误,并接受你。即使是长者,如果用粗暴的态度,也会引起长久的愤怒,不管他是否是在纠正一个严重的错误。

唐·斯塔瑞里是宾夕法尼亚州威明市一所职业学校的教师。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停错了车,堵住了学校的车道入口。然后,当这位学生正在教室里上课时,一位导师闯了进来,大叫着:“堵住车道的车是谁的?”那位学生回答后,那个导师更加粗暴地叫道:“去,你立刻把它开走,不然的话我要用铁链子拖了。”

是的,车停错了地方,那个学生干了件错事。但是,从那天起,包括那位学生在内的全班同学,都对那位导师的行为感到愤怒,并且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和那位导师作对。

那位导师本来用不着这么做的。如果他礼貌一些说:“请问,谁的车停在车道上了?”等有人回答后再说:“请把它开走,好让别的车进出。”那么那位学生会顺从地、甚至有些歉意地去把车开走,班里的同学自然也不会生他的气。

一张被看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定货单,有人敢接吗?答案是有。那么它是怎样被完成的呢?看看下面的故事。

迈克是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小工厂的经理,有一次他收到了一张非常大的订单,迈克觉得,按照工厂往常的生产能力,是不可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这个订单的。但他还是接了。

他没有催工人们为了这张订单赶紧干活。他把大家叫到一起,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并对他们说明完成这个订单,对工厂和他们本身的意义。他向工人们问了一些这样的问题,问题如下:

“完成这张订单,我们需要什么办法?”

“有人有其他的办法吗?”

“怎样把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程序合理分配?”

工人们对接这个订单表示了肯定,并提了许多建议。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因此非常积极。最终,他们如期完成了这张订单的任务。

“请教或建议,而不是命令。”这样的话再难的难题也会有人乐意为你解决。

一开始就让对方说“是”

当你希望别人同意你时,不要一开始就与他争论,要以双方所同意的观点作为开始。也许,你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不一样的只是方法的运用。

当一个人开始“否定”时,就形成了一道心理防线,他就要固执下去,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即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并不正确,他也不会放弃自尊,而是继续固执下去。因此在开始谈话时,最重要的是先说一些对方认同的事情。

会说话的人,一开始就会说一些让对方认同的话,这样对方就会对自己不再那么抵触。如同打壁球,顺着球的方向打,它更容易前进;要使它弹回来,就必须花更大的力气。

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说“不”的时候,他所表达的并不只是一个词。他的整个身心都处于抵触中,并形成一种紧张感去抗拒吸收别人的观点。反之,当一个人说“是”的时候,整个身心便处于欢迎和开放的状态,就越容易接纳我们的意见。所以当我们让对方说“是”的时候,就能最终让其容易地接受我们的意见。

这种让对方说“是”的办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它被很多人忽视了!人们往往在一开始用否定的姿态,似乎能使自己显得更重要。激进的人和保守的人碰到一起,总是很快使对方愤怒起来,这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难道只想得到一种发泄吗?如果他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的话,这样做就太蠢了。

无论你面对任何人,如果对方在一开始说“不”的话,你就要有足够的聪明和耐心,来转变这个态度。”

中国有句古语,闪烁着东方永恒而悠久的智慧:“穿轻便的鞋子者走得远。”

所以让别人认同你的话,就在一开始时就让对方说“是”。

倾听他人,谦虚待己

大部分人要使别人认同自己时,总是说得过多。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尽量让对方表现吧,对他自己的事,他比你更清楚。请教他,让他来说。

不要打断别人,因为那样很危险。当一个人有很多话要说时,他是不会注意你的,要耐心地、开放地对待他,诚恳地让对方说出他的话。

美国的一家大汽车制造公司,计划采购全年所需的汽车坐垫用布。有三家厂商做的样品通过了那家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并通知他们,将在某一天确定把合同给谁。

罗先生是其中一家厂商的代表,来参加商谈时,因患严重的喉炎几乎不能说话,而对方的工程师、经理和董事长们正等待他的发言。他站起来想说却说不了。他们都坐在桌旁看着罗先生,于是他就在一张纸上写道:“抱歉,我的嗓子不好,不能说话。”于是对方的董事长帮他展示了他的样品,并夸奖了它好的地方,接着大家热情地针对好的地方议论起来。那位董事长因为要代他介绍,议论时很自然地就偏向于罗先生。罗先生一言不发,只是微笑着点头做手势。

罗先生说:“结果,我得到总价值160万美圆的订单,这是我所得到的一笔最大的合同。我意识到我原来准备应付整个情况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偶然地,我发现让对方来讲话,可以让结果更好。”

法国哲学家罗西费戈说:“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显能,你将得罪人;但如果你让他在你面前显能,你将会得到友谊。”

这句话的道理在于,当我们的朋友在我们面前显能时,他就觉得被人重视而高兴;当我们在他的面前显能时,他就会感到压抑,甚至产生嫉妒的心理。

亨瑞塔现在是纽约市中区人事局最受欢迎的工作咨询专员,但她以前也曾经搞不好人际关系。她刚刚进人事局时,竟然没有一个同事喜欢她。原因是什么呢?那时的她成天忙着吹牛皮,说自己在介绍工作方面干得多么出色,自己又新开了一个银行账户,存了多少钱,简直是喋喋不休。

亨瑞塔谈道:“我自我感觉好极了,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棒得很。但是,这却让同事们很不快,他们居然不觉得我干出了成绩是好事。我为此很迷惑,因为,我希望能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接受我,和我分享一切。当学习了卡耐基的课程后,我总算开了窍,明白应该多听别人说话,而不要光顾自己说。我的同事们也会有很多话要说,夸耀一下他们自己的成绩,比光听我吹来吹去会让他们高兴得多。于是空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聊聊天,但如今我很少吹嘘自己了不起,多数是听他们诉说,分享他们的快活事。”

“一直幸运的人总算倒霉了,这真让人乐和。”这是德国的流行谚语。是呀,最让人高兴的事,莫过于听到别人的倒霉事。

或许,你工作不顺心更让周围的人舒坦些,而你一直春风得意却让人有些悻悻然。

所以说,要尽量不提自己取得的辉煌战绩,要尽量显得谦虚,这样就会让别人能接受你。尔温·考博就深谙此道。一次在法庭上,证人席上的一位律师问考博:“你是闻名全美的大作家,是这样吗,考博先生?”

考博却答道:“我其实是浪得虚名。”

要记住,我们都很平凡,没什么好骄傲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终都留不下多少痕迹。多倾听别人,多感受别人,不要得意扬扬地吹嘘自己,让人不胜其烦。

一个给你带来奇迹的原则

“尝试着理解别人,从他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能给你带来和谐与成功,减少摩擦和困难。

人有时即使真的错了,他也不一定承认。这时,责备他是没用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如果你够聪明的话,就要先去理解他。

不但要知道别人是这样的,还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了解他的个性,这才是解答他的钥匙。

把自己放在别人的情况里,认真地想一想。

问一下自己:“假如我是他,我的感觉和反应会是怎样的?”这样会省去你很多的烦恼和疑虑。“如果明白了原因,往往就不会对结果感到不适。”并且,这样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大为改善。

在肯尼斯·古迪所著的《怎样让人们变成黄金》里,有这样一句话:“停下来,用一分钟的时间,比较一下,你是怎样地关心自己的事情和不关心其他的事情,你就会理解,别人也是这样的。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个窍门,你就会像林肯和罗斯福等人一样,拥有了做任何事的坚实基础。当然,如果你是个看守监狱的警察,最好就不要这样想了。总之,和别人相处得怎样,完全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为别人着想了。”

吉拉德·黎仁柏所写的《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把别人的观念和感觉与你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谈话的气氛就会融洽起来。一开始,要让对方把他谈话的目的或方向先说出来。当你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根据对方的意思来准备你将要说的话,这样,由于你理解和认同了他的观点,他也就会理解和认同你的观点。”

当一个人面临严重问题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可以缓解压力。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伊丽莎白·诺维克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部车子,可是她有6个星期都没有按合同交钱了。她说:“在一个星期五,负责我买车子分期付款账户的一名男子在电话中告诉我说,如果在下星期一上午,我拿不出122块钱的话,他们公司就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正好是周末,我没有筹到钱。于是,他在下星期一给我的电话里,说了很多更不好听的话。可是我没有发火,我从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件事情。我先是向他真诚地道歉,说真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由于我已经6个星期未付款,自己一定是他的客户里边最让他头疼的。于是,他改变了说话的语气,说我并不是最让他头痛的。他还举了几个例子对我说明,说有的客户非常不讲理,有的经常撒谎,还有的躲着他不和他见面。我不说话,让他把心里的不痛快都说出来。最后,没等我提什么请求,他就说要是我不能马上交上拖欠的钱,也不要紧。只要我在月底先付给他20元,然后在我方便的时候再把剩下的欠款交给他,这样就可以了。”

要想改变别人而不伤和气,就从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情,这样所有的难题都会解决。

戏剧化地表现你的想法

要想更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就不能只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还要把事实更鲜活、有趣并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美国的《费城晚报》曾遇到过一个谣言。谣言告诫广告客户说,《费城晚报》登了太多的广告,缺少实际的新闻,读者已逐渐对它失去兴趣。因此,对于《费城晚报》来说,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制止这项谣言。

面对谣言,报社把该报普通的一天里所有版面上的所有新闻和文章全部摘出来,分类后,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一天》,这本书共有307页,按照当时的市价,这样页数的一本书值两美圆,但《一天》的定价只是两美分,并上市公开发行。

《一天》的发行,戏剧化地说明了一个事实:《费城晚报》登载了大量可读性很强、有深度的新闻和文章。显然,这个办法比只是发表一些数字和评论,更生动,更有趣,更能突出事实,更能说明问题。

这个时代充满了戏剧性。只是平铺直叙是不够的,必须更生动、有趣、戏剧化地表达事实,你必须用一些方法来吸引人。电影是这么做的,电视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你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你也必须这么做。

在家庭生活方面,戏剧化的办法也很适用。在过去,当男人在向他的情人求婚时,他不只是说些情话,并且还跪在他的情人面前,来表现他的诚意。现在,我们求婚时,不用再下跪了,但是提出求婚之前,还是有许多男人先营造浪漫的氛围。

戏剧化的办法对小孩也非常管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乔·方特,为了叫他5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把玩具收拾起来,他专门为此发明了一列“火车”。儿子骑着他的三轮车作为火车头,女儿的篷车接在三轮车的后面作为车厢。到了晚上,当儿子骑着车子绕着房间转的时候,女儿就把所有的货物(他们的玩具)装上车厢(她的篷车),随后她也跳进去。这样一来,根本用不着命令、请求或威胁,屋内的玩具很快就收拾好了。

如果你想让人们接受你的想法,就要戏剧化地表现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