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9474800000008

第8章 康熙尽孝孝庄归天(1)

(一)独步古今孝庄归天

经过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多年的心血,终于把康熙培养成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这是她的初衷和满腔的期望,也是她的巨大成功。同样,她也因此赢得康熙无比的崇仰和孝敬,她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康熙无微不至的关怀,直到晚年仍得享天伦之乐,这在历史上充满倾轧与血腥的宫廷生活中是不多见的。

康熙即位后,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妇。康熙自幼就十分尊重德高望重的祖母。每当他上朝回宫,照例都要到祖母寝宫请安问候,有时一天就要去几次。自然,每到此时,太后都不失时机地向康熙传授治国方略、为君之道。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前往赤城(今河北赤城)温泉时,途经长安岭,因山岭峻险陡绝,康熙下马亲自扶着她的凤辇攀登。回来时,正赶上天降大雨,山路湿滑,康熙便下马,冒雨扶着孝庄太皇太后的凤辇徒步而行。太皇太后见状,不忍孙儿淋雨,就命他骑马从行,康熙为了祖母的安全,坚持不肯,直到平安下岭走上平坦大道,才乘马傍依着祖母而行。到三藩之乱平定后,国势蒸蒸日上,康熙已是十分成熟的帝王,他对祖母太皇太后的感情更加深厚。康熙陪太皇太后在赤诚温泉期间,京师来报,康熙皇二子,四岁的承佑得病死去。康熙强忍悲痛不让太皇太后知道此事,每天照样“去太皇太后行宫问安,笑语如常”。“礼部来奏安葬皇子事,上恐太皇太后闻知,召之僻静处,近前垂泪面谕安葬事宜”。

同年八月,康熙又陪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去遵化洗温泉。此行亦如上次,刚到遵化,京师来奏:皇后病了。康熙下令不许将此事告知太皇太后。几天后,京师又来急奏,皇后病重。布木布泰得知此情,命康熙速回宫。康熙不从,布木布泰太皇太后气愤地说:“尔奉我同行,故为孝思;遵命前往,亦孝道也。”康熙见太皇太后动气,不敢违背,赶回宫中。几天后,皇后刚有好转,康熙又不顾疲劳,乘马急返遵化侍奉祖母。

有一次,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生病,十分想念远嫁到巴林(今内蒙古林西)的女儿淑慧长公主。康熙得知,立即命人用御轿前去迎接。很快,公主就回到宫中,太皇太后一见女儿,喜出望外,不久便康复了。太皇太后年事日高后,经常染些小病,康熙对祖母的身体十分挂念。每逢康熙外巡,都会每日派人问候祖母起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赴奉天拜谒先帝陵寝,路途之上,屡次奏书问安,这次康熙出行两个多月,途中给祖母来信十二封,并派人献上沿途特产。到达盛京,康熙又亲自捕得鲢鱼、鲫鱼,浸以羊脂;山中野果榛子、山核桃等,朝鲜进贡柿饼、松果、栗子、银杏等,皆让人进献祖母。闻之太皇太后身体不适,便立即星夜兼程赶回,当回到京城后,祖母的病早已痊愈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天,康熙陪伴祖母太皇太后游五台山,因山路崎岖坎坷,乘车辇不便,康熙便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虑及轿夫艰难,没有答应,仍坚持乘车辇。康熙无奈,只得依从,但他瞒着祖母,令轿随行。中途,车辇实在不安稳,康熙奏请祖母改乘轿子,太皇太后道:“乘车而来,怎知何处有轿,焉能马上就到?”康熙答道:“祖母放心,轿就在后面。”太皇太后见暖轿来到近前,十分高兴,抚着孙儿赞叹不已,她说:“乘车坐轿,本来就是琐细之事,何况又在路途之中,难为你一片诚意,竟考虑得如此周到细致,吾孙实为大孝!”区区小事,令太皇太后备感孙儿的体贴与关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身体欠佳,布木布泰太皇太后令他到外地避暑静养。刚去几天,京师来奏:太皇太后生病了。皇子夭亡、皇后生病,康熙在外可以不理会。然而一听说祖母病了,康熙立即上马,日夜兼程赶回宫中,侍奉祖母。当他得知祖母原定9月18日去白塔寺烧香许愿时,便决定替祖母代行。时值大雨,康熙出于对祖母的孝心和虔诚,带病冒雨前行,上香许愿。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深秋,老迈年高的布木布泰再一次病倒了,因多年积虑焦思与辛勤操劳,她好像再也经受不住病魔缠身。这一次,她病得异常厉害。康熙十分焦急,昼夜在慈宁宫护理太后,不离左右,他亲自验方调药。每当祖母安静地睡去,康熙就在一旁隔幔静候,席地而坐,一听到祖母有什么动静,便亲奉以进。为了满足祖母不时之需,凡坐卧用品,饮食肴馔无不具备,仅保健粥就有三十多种。布木布泰太皇太后见他如此,命他回宫休息,要珍重自己,诸大臣也一再恳请他保重身体,康熙仍坚持侍奉。在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病危之际,他竟有三十五个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可谓竭尽心力,备尽孝道。布木布泰太皇太后无奈已是风烛残年,她的病一天重似一天。腊月以后,太皇太后已近垂危。康熙五内焦灼,不知所措。为了使祖母转危为安,他亲自率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祷上苍:“若是祖母太皇太后寿算已穷,情愿减损臣之阳寿,冀增她老人家数年之寿。”这种心愿在当时是最为虔诚的表示,因为他们相信,冥冥之中,上苍主宰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康熙在向上苍表达这种心愿时,又无限感慨地念及自己三十余年承蒙太皇太后的悉心教养。在诵读祝文之时,不由得涕泪交颐、百感交集。诸大臣为皇上的虔诚所感动,无不掩面而泣。

布木布泰太皇太后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告诫康熙:“我死以后,万毋过于悲伤,宜勉自节哀,以万机为重。”平心而论,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对康熙的治国才能是放心的,弥留之际,她的内心是祥和而满足的。临终前,她还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她反复叮嘱康熙说:“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内心依恋你,不忍就此远去,务必在孝陵(顺治陵,位于今河北遵化)附近,择吉安葬。如此,我在九泉之下,也无所遗憾了!”看着大清帝国蓬勃向上、康熙皇帝英武雄才,她极其坦然,也心满意足。

康熙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太皇太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终年75岁。

祖母之死,使康熙痛不欲生。他特地将祖母生前最喜爱的慈宁宫东王殿拆迁到孝陵附近,依原样重建,称为“暂安奉殿”,将她的灵柩停放于此。康熙皇帝丧服用布不用帛,又欲在宫中守三年之丧,追赠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一切礼节都逾越皇帝为太后举丧的仪制范围和规格,足以显示康熙对这位祖母的敬慕爱恋与至痛至哀。从孝庄之死至次年四月梓棺移至东陵期间,康熙一直住在乾清门外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席地而处,并不设褥”。孝庄的逝世,对康熙的身心刺激很大,一度使康熙的记忆力明显减退,他曾对大臣们讲“朕躬不逮往时,自太皇太后违和以来,深觉迷愦,极切忧劳,倾听言旋即忘”。对祖母的怀念一直伴随了康熙的一生,“终生思慕,每一言及,声泪俱发”。

布木布泰太皇太后死后,康熙的天道观有了很大改变。以往逢天旱等灾年,康熙都率诸王大臣到天坛祈雨。自从康熙二十六年布木布泰太皇太后病危康熙去天坛祈祷无效后,此后三十五年间,他再也没去过天坛。可见,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孝庄死后三十年,康熙已是60多岁的老翁了,然而与朝臣一谈起祖母,还是老泪纵横。足见康熙对祖母的怀念是多么真挚感人,堪称千古奇孝。

康熙的后世子孙对孝庄太皇太后的功德仍感念不忘,雍正皇帝赞扬他的太祖母“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后来,到乾隆时,经累次加册,孝庄太后的谥号以增至十六个字,“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