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精品鉴赏
9469600000009

第9章 唐词篇(8)

从大历十一年秋到十四年春(公元776—779),刘长卿贬官睦州。长期的放逐,对感情丰富的诗人来说,无疑地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即便面对睦州地区秀丽的山水,也排遣不掉心头的积郁。这首《秋风清》(《全唐诗》中题《送陆澧归江阴》),展示了诗人在强作自制下内心潜藏的痛苦。

这首词篇幅不长,但内容并不单薄。起首两句,叙写送别友人时在江边看到的景象。“新安路”指源出安徽休宁、祁门,流经睦州所辖的建德,而后东南汇入钱塘的新安江。它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商旅频繁往来的重要水道。作者简约地用“来去”二字,勾画出江面上船只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接下来的“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两句,语义双关,既是关切友人登舟离别后的行踪,又是为自己难以预测的未来忧虑。眼前潮水奔流、江涛起伏、船只浮沉飘泊的景象,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自己仕途经历的崎岖。他觉得:自己就像骇浪中行驶的孤舟,很难把握前途与命运。那些年里,时而被贬到南巴;时而又调任鄂岳;时而谪任睦州,总是受朝廷拨弄。而今后,等待他的是忧是喜?为祸为福,都无从预料,词句给人以迷惑与茫然的感觉。结尾两句,他把思绪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他羡慕友人能够摆脱世俗事务的干扰,享受回到故乡,与家人共叙天伦之乐的幸福;同时也不能不为自己实现不了同样的愿望而感伤。作为被朝廷侧目的官员,他只能听命于朝廷的派遣,株守于贬所静候朝廷的迁调,期待重新获得权力集团的信任,但年复一年的冷落,却使他感到希望的渺茫。在这首词中,他并没有把友人的处境和自己对比,然而却巧妙地利用潮水的来去宣泄“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哀愁。由于潮水是无生命、无感情的,它的自由来去,更衬托出人权和人性被强制扼杀的残酷。

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作者使用了诗歌中传统的“托物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紧紧地扣住潮水的流动,抒发感情。由于择取的事物得宜,作者的观察又细致而深刻,加上主观方面感情的真挚饱满,技巧的发挥就得以达到非常完美的程度。其次是在表情达意上选词的恰当,例如末句“自怜长在新安住”,“自怜”二字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在贬所睦州长时期的痛苦等待与希望的幻灭,它所刻画的,是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绝望的心情,但又保持了他的创作含蓄委婉的基本风格。

六州歌头

岑参

西去轮台万里馀,也知音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这首《六州歌头》在形式上是七言绝句,乃取诗配曲。它是岑参在西北军旅生活时期的创作。岑参在唐玄宗朝,曾先后两次从军,第一次是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到十一年,去安西(今新疆吐鲁番县以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中掌书记;十三年(754),又随节度使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六州歌头》,原是古代伊、梁、甘、石、渭、氐边境六州鼓吹曲的总名,音调悲壮。岑参用它寄托思乡之情,当然是合适的。

从艺术技巧来看,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构思的精巧和章法的严密。上片写人,从作者自己落笔;下片写物,取鹦鹉为话题。然而,不论是写自己,还是写鹦鹉的行动,都紧扣并统一于思乡的主题,仅是表达手段上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的区别而已。上片两句,前后因果相连,即路程的遥远,导致家信的稀疏。首句先用于净利落的文字,叙写轮台所处的方位,虽然没有用文字点染塞外的荒凉,而“西去”“万里”数字,已经能够使读者揣见戍所的偏僻与寂寥。大漠夕照,莽莽风沙,种种凄清,妙在不言自喻。置身那种境遇,即使豪放开阔如岑参,也很难抑制对亲人与故园的思念。第二句借书信表白作者对家乡的牵记,反映了当时心情的微妙复杂。作者用“应”字和“也知”分别表明:由于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驿递艰难,他在理智上懂得音信稀疏的不可避免;但感情上又觉得很难接受,不得不在长期等待与失望之余,设法找出理由来宽慰自己。这种强行克制的做法,正是作家对家乡感情强烈的折射。下片的表达,方式更加曲折。表面看来,似乎是以悠闲的态度聆听鹦鹉学舌,而实际上却是借叙写客体事物抒发自己的乡愁。寓意之深,构思之巧,非具深厚的功力,不能到达。军中养鸟,与戎马生活,本不相容。但写入篇中,不仅从侧面烛见当时民族关系缓和、边塞静谧的形势与气氛,同时也衬出了军中生活的寂寥。能言的鹦鹉,可以缓解与亲人长期分别的孤独。结尾鹦鹉为报家书的叙写,本属对主人平日收到信件时激动之词的模仿,此时脱嘴而出,触动了作者最敏感的神经。不难想见,它在作者心中引起的震荡,是多么剧烈!它也是这篇作品灵感的来源。作为一个比较刚健的作家,岑参既不愿隐藏自己的感情,也不愿给人们造成感情脆弱的错觉,但波涛一经掀起,必须得到适当的宣泄。所以特意借鹦鹉之“言”,对勾起的乡情作含蓄的抒发,寓悱恻缠绵于冲淡。作品的主题,到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生发,而全篇也至此结束,留给读者的是无穷的回味。

欸乃曲

元结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在中唐诗人中,元结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他自幼与平民接近,既洞悉民间疾苦,也了解群众的智慧。由于这个缘故,他一直对民歌表示尊重,也热衷于把从民歌中汲取的养分,融化为本身创作的新鲜血液。因此,他的诗歌和词,有相当一部分像民歌那样清新质朴,平易自然。这里选析的五首《欸乃曲》,都是他在唐代宗朝大历年间再任道州(今湖南道县西)时,因军政事务,去长沙都督府商议的归途中创作的。《欸乃曲》是船民唱的歌,便于行船时减轻体力的疲乏。元结写它们,目的之一也在于此。

词的第一、二句,说自己的生活志趣。这个问题,涉及元结的经历与思想。少年时代的元结,是一个资兼文武的全才。一方面,他的血液里继承了祖先鲜卑拓拔氏的尚武精神;另一方面,他自幼得堂兄元德秀的精心指点,苦攻儒学。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他胸怀报国之心,很想有所作为。他的才学与人品,早在擢登进士的天宝十三年(754年)以前,就蜚声朝野。而到肃宗意欲刷新政治,重振李唐王朝,征求国士的时候,元结便被礼部侍郎杨浚等一千器重他的才具的官员荐举出来,先后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荆南节度使观察等职,尽管官阶不高,但所至之处,军功政绩,莫不卓著。首句所云“名迹”,指的就是这些。然而,对于官场游宦,与隐处山林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偶存”和次句中的“顺俗与时”,说明他的出仕,不同于一般热衷于沿着科举的传统道路博取富贵荣华的士子,他是激于国家衰败、百姓流离、官场腐败的责任感,即从大局需要的爱国热情之驱使,而走上那条路的。第三句“来谒大官兼问政”,语气诙谐,显然隐含着自嘲与对上司的讽刺。元结是一个很有才干的能员,他出任道州刺史的时候,恰值李唐王朝与西原夷等少数民族矛盾激化,汉族百姓也无法忍受朝廷苛刻繁重的赋税,民生凋蔽,官吏贪残之时。他虽然拿得出一套廉政爱民,招抚流民的办法,却没有专断独行的权力。重大事务,必须服从上司的旨意。句中的“大官”,指长沙都督府主管官员。作者特意以“大”字标明。在于点出他们颐指气使的傲慢架势和办事的无能。也在于嘲讽自己不得不违心地俯首听命的尴尬处境。然而,一切苦恼忧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霎时间涤荡无遗。末句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暂时得复返自然的由衷的欢乐。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山峦九拔,各导一溪,岭异而势同,游人极难辨别,传说虞舜即葬于此,风景绝丽。作者面对九疑山的沉醉,是很自然的事。

这首词,看来似乎很平淡,却并非没有艺术的境界可求。在内容上,它包含不同的两个层次,前三句表述官场生活,第四句叙写自然世界。作者巧妙地利用“未”、“却”、“顺”、“谒”、“大官”等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把这两种环境作了对比,并且让读者透过文字去体味作者的好恶取舍。字里行间,隐寓着对当时政治的批评,元结本身清正廉明的形象,也从内心世界的活动得到一定的显示。由于《欸乃曲》属于民歌体,这首词的文字,纯用白描,不假任何雕饰,别有一种无拘无束、淳朴自然的风味。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词的第一、二句,叙写从长沙返回道州的水路风光,那是很优美动人的。时当早春二月,春水泛涨,在冬天浅涸缩瑟的湘江,突然在春的召唤下变得容光焕发,恢复了青春。作者在首句的结尾,用“春水平”三字,绘出了江水的饱满,江面的开阔,江体的丰腴,江流的舒缓,内涵极为充实。接着,又借诗人的议论,勾出春江月夜的诱入画面,月亮柔和而圆润,春风温顺而煦和,它们与前面提到的流水溶溶的江面,共同结成了一个和谐的、宁静的环境。对于热爱自然的诗人,这是多么难得的旅行机会!作者是在这种兴致下,乘公务之便,作出夜航的明智的决定的。这里,虽然没有张若虚对春、江、花、月、夜神奇境界的细腻描写,却也简练地勾出了它的幽美恬静。第三、四句,叙写夜航的过程与遭遇。春江的夜景,看来很使作者神往,这种心绪,从第三句句首的“唱桡”二字,不难揣见。“桡”即俗话所说的“桨”,用之拨水行舟,当然要发出声音。这里以“唱桡”摹写橹声,表明作者对它的节奏柔和十分满意,视之为一种动听的、风味特殊的乐音。而这种形容,又使我们透过文字的启示,想见当时他在月光之下、扁舟之中,眼观朦胧的夜景,耳闻汩汩流水与橹声的怡然自得的神情。迢递的水程,也就在娱目赏心时不知不觉地逐步缩短。这两个字的运用,进一步浓郁了夜航的诗意。然而,第四句的内容,却给气氛带来了突兀的转折。作者叙写舟行抵达平阳戍时的遭遇。“平阳戍”是衡阳之南的一道关卡。从第三句“欲过”的语气来看,作者当时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之中,缺少受到盘诘的思想准备;而守吏的喝问,使作者感到愕然,也破坏了诗意的气氛,迫使作者把思想从美好的自然界拉回到痛苦的现实之中。这里的叙写,既反映了旅途的真实经历,也从侧面表现了当时局面的动荡复杂,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形势的严重。从守吏的角度来说,夜间行船,事有可疑,诘问姓名,职责所在。事件的发生,都在情理之中,而对诗人说来,显然十分扫兴。

这首词在层次部署上,与前面一首相同,前三句以抒情的笔触,铺叙自然景色凝成的理想境界,开朗乐观;第四句写意外的际遇,诙谐中夹杂着沉重,在感情上显然是存在重大区别的。把守吏盘诘的遭遇,写入词篇,即事成章,生活的气息很强烈,也使收笔出人意外,不落常套。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

元结这首词,曾被批评家徐充赞赏,说它“有幽渺无穷之趣”,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前人提到猿声的诗篇很多,最为读者熟悉的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登高》篇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在那些作品里,猿啼猿啸都不是被描写的主体,而仅是舟行迅疾或人物心境的一种衬托。元结这首词却特意着力叙写猿吟,赞美它是自然界美妙的天籁,引导读者去观察和开掘自然,从自然中发现美,这当然很有价值。

起句以雄浑的气势,从远眺的角度,状写山猿所栖宿的那片广袤的枫林。以“千里”状写它的辽阔浩瀚;以“烟雨”状写它的幽冷迷濛,结尾的“深”字,加强了色彩,也加重了力量,突出了它的苍茫神秘。云层的低压、细雨的连绵,把枫林的氛围,点染得更加浓郁。这是作者首先注意的目标。然而,这种神奇的天地,并不是绝对静止的世界。次句“无朝无暮”的猿吟,是诗人静听时意外发现的,那里有野生的生命在活跃!既是“无朝无暮”,则喻示数量成群,时刻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元结不用“啼”、“啸”等通常一类词语,而用“吟”及后面的“曲”字状写猿声,用意深刻。它表明,在诗人的感觉中,这是一种自然的、不假雕饰的音乐,虽长短高低未必整齐,却悠然有味。三、四句写作者对猿吟的神往与感触,前者透过“停桡静听”的动作显示,此时元结身在舟中,公务在身,居然令舟子中止行程,侧耳倾听,他的兴趣与神态,跃然纸上。后者体现为“好似云山韶濩音”的赞叹。《韶菠》是殷汤时代流行的古乐,感情深沉。元结把猿吟与之相比,实际的意思是赞美自然界的声响,不让于庙堂音乐,它别具一番清新动听的自然美。在猿声中,也如人类一样,寓含着悲哀喜乐的感情。在幽静深邃的山林中,传来声声猿吟,会激发我们返璞归真的美的情趣。由此看来,元结在文学上反对藻绘雕饰,是很坚定的,而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得自自然界的启示。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这是元结为赞美语溪景色的瑰丽而作的词。它透过对自然的讴歌,表达了作者退出官场、归身林下的明确愿望。所谓“浯溪”,是源出湖南祁阳松山的一条溪流,东北折行,汇入湘江,两岸青山夹峙、峻石如林,形态奇特。对功名一向淡泊的元结,在道州任上发现了这块地方,爱它静僻清幽、风光秀丽,曾经举家迁居溪畔,以之作为晚年休憩的世外桃源,并且别出心裁地把溪流、亭、台,分别命名为“浯溪”、“唐庼(亭)”和“峿台”,总称“三吾”,以示此得天独厚的胜地,都属他所享有。

词的首句,标明浯溪的地理位置。虽然仅是平常的叙述,但能从形象上给读者以联想的启示。我们知道:零陵郡是我国风景绝胜的地区,它辖拥连同永州在内的资水和潇水流域,南接广西阳朔。浯溪既属这一地区,当然也得到山水的钟灵。第二句写得也比较空泛,但是能借历史的因,为浯溪的“形胜”作衬托。作为楚国故地,从屈原生活的时代起,“三湘”就以浪漫色彩浓郁的景物闻名。元结用“满”字点染浯溪在三湘地区的优越声望,足以使人们理解浯溪的雄厚实力。这两句,在手法上都只是虚写,浯溪的“形胜”,依赖第三、四句的实际描绘展现。但是,作者并没有在后文中就浯溪的景色全面铺叙,像一个高明的画家或摄影师,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溪口姿态横生的奇石的描写上,他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奇石体现的神态,准确地使用“颠”、“逸”两字,就使顽石被赋予了天真活泼的生命。在诗人鬼斧神工的塑造下,那些奇石倾欹偎侧倚在绿水青山的怀抱,宛如一群无拘无碍、超尘绝俗的高人。这类文字,体现了元结驾驭语言的功力。在第四句,作者巧妙地表白对浯溪的倾倒热爱,透露了终老浯溪的愿望,也是对浯溪形胜的进一步烘托。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