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几年来英国重要美学会议述要
根据近几年来英国重要的美学会议,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当代美学研究的主要特点。那就是:美学研究的选题越来越广泛、视角多元,研究、探索日趋深入;既重视哲学层面的学理探讨,又密切关注艺术自身、伦理政治、现实生活的状况与问题;同时,注重交叉学科的探讨。在这里,拟从以下一些主要方面,对近几年来的英国重要的美学会议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1.关于美学的重要概念的分析
美学的基本概念,一直是英国美学会议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在邓迪大学召开的“论感觉”的会议上,国际的艺术家与哲学家一起探讨了感觉在欧洲哲学中的地位,以及感觉在思想构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英国美学学会“北方会议”(利兹大学,2003—2004)上,利兹大学的Andrew McGonigal(安德鲁·麦戈尼盖尔)讨论了审美判断的自主性的问题。
在英国美学学会2007年年会上,兰卡斯特大学的Emily Brady(埃米莉·布雷迪)详细解释了崇高的概念,同时,针对关于崇高的式微的观点,埃米莉·布雷迪对崇高给予了辩护。
2008年,关于“Wonder(惊奇):交叉学科的视角”的会议在剑桥大学进行。此次会议把Wonder(惊奇)这一概念作为焦点问题予以探讨。英国剑桥大学、开放大学的Derek Matravers(德里克·马特拉维斯)就Wonder(惊奇)的价值问题展开讨论,主张在更宽泛的语境中去考虑该概念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之间的关系。剑桥大学的Douglas Hedley(道格拉斯·赫德利),在关于崇高与神圣的关系问题的语境里讨论了Wonder(惊奇)。
在2008年的“白玫瑰美学论坛”上,利兹大学的Alix Cohen(阿利克斯·科恩)的发言题目是“康德论丑”。在加州大学召开的“移情:跨学科国际会议”(2006)上,英国诺丁汉大学Gregory Currie(格雷戈里·柯里)的题为“移情、摹仿与联合注意”的发言,体现了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2.分析美学的研究
在分析美学方面,“从分析的观点看美学”(曼彻斯特大学,2003)的会议,涉及了“音乐的表现特性”、“艺术的本体论地位”、“审美性质的本性”、“解释与意图的关系”与“美学中的分析传统的起源与现状”等问题。
3.艺术的存在与本体论问题
本体论的问题,仍然是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在英国美学学会“北方会议”(利兹大学,2003—2004)上,曼彻斯特大学的Julian Dodd(朱利安·多德)、诺丁汉大学Gregory Currie(格雷戈里·柯里)等人,讨论了把艺术作品在本体论上看成是行为的问题。杜伦大学Andrew Hamilton(安德鲁·汉密尔顿)思考了“什么使音乐作品成为音乐作品”的问题。
在英国美学学会2007年年会上,萨塞克斯大学的Michael Morris(迈克尔·莫里斯)与诺丁汉大学的Stefano Predelli(斯特凡诺·普雷德利)讨论了本体论的问题。在英国美学学会2008年年会上,萨塞克斯大学的Michael Morris(迈克尔·莫里斯)论及了艺术作品的存在问题,提出作品敞开了无限的再解释的可能。
4.著名美学家的思想的研究
著名美学家的思想的研究,从来都为美学研究者所重视。2003年,在华威大学召开了“尼采、艺术与美学”的会议上,南安普敦大学的Aaron Ridley(亚伦·芮德勒)的发言题目是“尼采论艺术与自由”;艾塞克斯大学的Beatrice Han-Pile(比阿特丽斯·汉—帕)的“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对尼采的该著作进行了评论;杜伦大学的David Cooper(大卫·库珀)的发言题目是“论艺术家的生命”。
2008年,在杜伦大学召开了“斯克鲁顿(Scruton)的美学”会议,斯克鲁顿的著作总是具有挑战性与引人注目的,这次会议主要研讨了哲学中这位最多产的思想家对美学的贡献。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非常广泛,如诺丁汉大学Gregory Currie(格雷戈里·柯里)的“论讽刺图片”;萨塞克斯大学Kathleen Stock(凯瑟琳·斯多克)的“论幻想、想象与艺术”;约克大学的Peter Lamarque(彼得·拉马克)的“论美学的瓦解”;杜伦大学Andrew Hamilton(安德鲁·汉密尔顿)的“斯克鲁顿的文化哲学:精英主义、平民主义与古典艺术”;杜伦大学的Michael Spitzer(迈克尔·斯皮策)的“斯克鲁顿的‘听力’与音乐隐喻”;杜伦大学的Nick Zangwill(尼克·冉威尔)的“论斯克鲁顿的音乐经验”。
此外,其他与会者还谈到了斯克鲁顿思想中的酒、建筑、宗教、无调性、鉴赏等与美学的关系。
5.文学与美学的关系
文学与美学及其关系是美学研究的经典选题。在谢菲尔德大学召开的“性格与想象”(2005)的会议上,诺丁汉大学Gregory Currie(格雷戈里·柯里)的报告题目是“叙事、再现与性格的表现”;利兹大学的Nafsika Athanassoulis(纳夫斯卡·阿登索利斯)的“走向错误:想象力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曼彻斯特大学的Peter Goldie(彼得·戈尔迪霍恩)的“论道德感”;谢菲尔德大学的Robert Hopkins(罗伯特·霍普金斯)的讲话主题是“想象经验中的情感反应”。这些论文将文学与美学及其关系的研究引向了深入。
6.诗、文学、艺术及其与哲学的对话
各种艺术门类及其与哲学的对话,对于艺术理论与美学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2005年,在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召开了“跨学科研讨:哲学与视觉艺术理论”会议,旨在促进哲学与艺术史的跨学科对话。在英国美学学会2006年年会上,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Stacie Friend(史黛西·福仁德)的报告是“实践中的小说”,对于理解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差异的不同方法,提出了直接而有说服力的思考;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Dan Cavedon-Taylor(丹·凯夫-泰纳)的发言题目为“美学中的原因排除问题”。
2006年,在利兹大学召开的“心灵、艺术与美”的会议上,利兹大学的Andrew McGonigal(安德鲁·麦戈尼盖尔)的题为“艺术、美与个性”的发言,讨论了品德与艺术评价的关联;谢菲尔德大学的Robert Hopkins(罗伯特·霍普金斯)在其“审美证明出了什么错”中,对审美证明的认识状况提出了新颖的思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Chris Bartel(克里斯·巴特尔)在其“音乐理解能作为音乐经验现象学的基础吗”,探讨了音乐作品的音调对于音乐理解的重要性;华威大学的Eileen John(艾琳·约翰)在“美与无功利的拥有”的论文里,讨论了无功利及其对审美经验拥有的重要性;布里斯托大学的Anthony Everett(安东尼·埃弗里特)题为“盒子、符码与想象”的发言,为经常容易混淆的几种想象的区分及其重要性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2006年,在利兹大学召开的“摹仿、形而上学与伪装”的会议,旨在引导哲学家关注对Kendall Walton(肯德尔·沃尔顿)作品的理解。与会者从各个角度、层面讨论了这些作品对于美学、形而上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意义。其显著的意义还在于,这种探讨跨越了哲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
2006年,在布里斯托大学召开的“想象与思想实验”会议上,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Stacie Friend(史黛西·福仁德)的报告题目是“想象的虚构”;诺丁汉大学Gregory Currie(格雷戈里·柯里)的报告题目是“讽刺与想象”。2007年,在华威大学召开的关于哲学与诗的相互影响的学术会议,与会者主要是诗人与哲学家。这次会议探讨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诗的哲学根源、诗的形式、诗如何揭示思想的过程,以及诗的抒情与音乐的哲学意义等。Richard Eldridge(理查德·埃尔德里奇)引起了关于如何阅读歌德诗歌的激烈讨论。Geoffres Hill(杰弗里·希尔)对情诗给予了评论。
2007年,“描述:图像表现的本性与价值”的会议在曼彻斯特大学召开。与会的当代哲学家围绕描述的充分理解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发言的主要内容有“图像经验的现象学”、“图片参考书的本性”、“相似性在图像的充分阐释中的作用”、“视觉对象识别与图像解释之间的关系”等。在英国美学学会2007年年会上,开放大学的Matthew Rowe(马太·罗)探讨了艺术家与哲学家关于审美理论及其定义中的“疑难案例”之间的不对称性的问题。
在萨塞克斯大学召开的“文学与哲学”的学术会议(2008),旨在推进这两个领域关系的现状与前景的研究。与会者从不同的哲学和文学传统出发,讨论了什么是小说、作家做什么、如何阅读与评价文学作品、我们从作品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结合文学文本说我们自己等问题。萨塞克斯大学的Paul Davies(保罗·戴维斯)批评了文学、小说中的一些熟悉的概念;萨塞克斯大学的Kathleen Scott(凯瑟琳·斯科特)向Walton(沃尔顿)关于想象与情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Alexander Düttmann(亚历山大·达特曼)提出了在文学案例的分析中运用哲学的问题;牛津大学的Stephen Mulhall(斯蒂芬·穆荷)对人性、动物性提出了多层面的质疑;萨塞克斯大学的Nicholas Royle(尼古拉斯·罗伊尔)提出了哲学与文学中的奇迹的问题。
2009年,在林肯大学召开的“第三次‘意识、戏剧、文学与艺术’国际会议”上,与会的众多学者从多学科的视角,对戏剧、文学、艺术及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广泛的探讨。
2010年,在华威大学召开的“第三次‘电影—哲学’年会”,主要涉及电影理论与批评、美学理论与文本分析,以及分析哲学传统与欧陆哲学传统及其在电影研究中的差异问题等,会议对电影与哲学的结合与对话给予了关注。同年,“音乐与哲学”的学术研讨会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召开,该会由皇家音乐协会与英国美学学会联合举办,旨在促进音乐理论家与哲学家共同分享与研讨音乐作品,希望在这两个学科之间培育出一种对话的机制与氛围。就音乐的研究而言,该会主张跨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分野。
7.现代性及其审美问题
现代性及其审美的问题也十分重要,这可以从会议的论文选题看得出来。2007年,召开了“现代性与情感”的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指导性的设想是,对情感的哲学理解应该从关于情感的复杂处理的研究中受益。更具体地说,现代派文学、小说常常把情感生活作为中心问题。其中,一方面,对于人在世界上的自我认识与定位,经验似乎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这种经验也回避了文本与自我之间清晰、透明的关联。
在这次会议上,Paul Davies(保罗·戴维斯)的发言题目是“小说的情感”,探讨了用“情感”理解小说的新的范例;Michael Bell(迈克尔·贝尔)在“现代主义与情感的转换”中,对情感及其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哲学上的思考。华威大学的Eileen John(艾琳·约翰)在“现代主义、具体影像与道德想象”的发言中,关注了罗伯特·穆塞的“无个性的人”的问题,论述了文学比喻及其在道德上想象的潜力。此外,Peter Poellner(彼得·波呐)以穆塞的“无个性的人”为案例,论及了自我面临的根本挑战及其在现代性中的意义与价值问题。
8.电脑、图像、新媒体与艺术表现
电脑、图像、新媒体与艺术表现,是近年来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电脑、图像与新媒体成为了视觉表现的重要样式。在英国美学学会2008年年会上,圣安德鲁斯大学的Berys Gaut(贝里斯·高特)分析了互动的叙事与计算机的游戏,他认为有的电脑游戏就是艺术品,而且通过它们的互动性,还可以提供独特的美的商品。在2008年的“白玫瑰美学论坛”上,谢菲尔德大学的Dominic Gregory(多米尼克·格雷戈里)讨论的问题是“图像、图像内容与视觉”。
9.绘画、摄影与视觉艺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样式,绘画、摄影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英国美学学会2007年年会上,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Dan Cavedon-Taylor(丹·凯夫-泰纳)为数码摄影的认识特性进行了辩护。
在英国美学学会2008年年会上,伦敦艺术大学的Ken Wilder(肯·怀尔德)谈到了绘画的构图问题,提出通过构图与视角的灵活应用,许多绘画给观众的空间感,有一种类似于雕塑的效果。在英国美学学会2007年年会上,牛津大学、华威大学的Dawn Phillips(唐·菲利普斯)提出,通过考虑摄影独特的审美价值来激励“摄影活动”的存在。
10.艺术与身体问题
身体及其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进入了美学研究的前沿视域。2005年,“艺术、身体与肉身化”会议在萨塞克斯大学召开。斯特林大学的Michael Wheeler(迈克尔·惠勒)的发言题目是“身体艺术与机器学”;邓迪大学的Rachel Jones(雷切尔·琼斯)作了题为“艺术、身体与身体艺术”的报告;牛津大学的Tony Nutall(托尼·努塔尔)论题是“身体击败了心灵”;萨塞克斯大学的Brian Cummings(布赖恩·卡明斯)的报告题目是“身体与创造”;布里斯托大学的Roy Ascott(罗伊·雅诗阁)作了“湿媒体、三维虚拟现实与身体终端”(注:湿媒体与基因、神经原相关)的报告。
在此次会议上,萨塞克斯大学的Maggie Boden(玛姬·博登)的“交互性与美学”;萨塞克斯大学的Michael Morris(迈克尔·莫里斯)的“论梅洛—庞蒂的‘眼与心’”;萨塞克斯大学的Ron Chrisley(罗恩·克拉斯雷)的“艺术与肉身化现象学的科学”,认为艺术现象学可以为认知科学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