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鲁迅读书记
9455400000024

第24章 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1)

概述

几十年的读书生活,使鲁迅对读书,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态度,并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至今仍富启发性的方法。

为什么而读书?这是任何读书人都要解决的认识问题,也是读书的根本动力。从古至今,讲读书之目的的书,论为什么要读书的文献,确乎如汗牛充栋,可见之重要性。鲁迅对此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如果说早年读书,尤其是幼时读书,带有明显的被动性,读书之目的是由家庭来确定,自己并没有鲜明的个体倾向的话,那么,从南京时起,其目的就逐渐形成,特别是到日本后,心系天下血荐轩辕,就成为他读书的根本选择和主要动力。

读书目的的高远,使他对读书的认识上升到了高境界;境界的高远也决定着读书的态度。和古今中外名人一样,鲁迅读书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切成大器的读书人的不二法门,鲁迅亦然。勤学苦读,克服一切物质上的困难,使自己融汇在知识的海洋中,就是鲁迅读书的基本态度,也是他广阅博览具有丰富中外文化知识和修养的内在推动力和成为一代巨人的基础。

仅仅有高远的理想和勤奋的态度还是不够的,这固然是读书的先决条件,但如无科学的读书方法,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读书的实践中,鲁迅对精读与泛读、比较读、读书与思考等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一生读书之多,对书本上的内容体会之深,并能通过阅读,提炼出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应当说,这都得益于他的读书方法。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书和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乃是他一生读书方法之特点。更重要的是他不死读书,而是注重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把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人生社会结合起来,即读社会和人生这部活生生的书,读这部最大最厚内容最丰富的书。在知识以爆炸速度倍增的现时代,在信息化的社会,如何吸取知识和信息,并充分利用它们为人服务,学习鲁迅的读书方法,无疑是有意义的事。

心系天下血荐轩辕

读书在中国历代,都受到重视和提倡。读书,目的是多样的,每一个人的读书之目的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古代,大致而言,读书目的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学而优则仕。在古代中国,读书是通向仕途的阶梯,是叩开官场之门的敲门砖。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多少人为之皓首穷经,十年寒窗,苦读勤学,一心想在功名道上出人头地,追求一举成名天下皆知的效应;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耀祖光宗,便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极境。相传宋真宗赵恒曾以“九五之尊的身分,写了《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于是,就有了“读书入学莫徘徊,可以升官又发财的人生希冀,有了《儒林外史》中范进那样的读书人。

读书求知,怡情养性。读书是摆脱愚昧,培养人性情的主要路径。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知识的多寡;聪明人和愚昧者的差异也体现在读书的多少;高雅的气质与俗不可耐也与读书量成一定的比例,在古人心目中,人之所以为人,读书是重要的界别。韩愈有诗云:“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符读书城南》);王安石诗:“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赠外孙》);陆游更是注重读书对人生的影响,而并非独在功名:“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示子聿》)。由此可知,读书是为了求知,而并非仅为功名;读书是为了育人,而不仅仅是为了发财。荀子所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和“专心一致,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鬼。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可以作为求知怡性这一读书目的的代表之说。

为情趣而读书。既不为功名所累,亦不被求知拘牵,纯粹是作为一种情趣而读书,这是清高雅士的目的,在中国历代,屡见不鲜,是读书人抛却功利的一种境界。流传甚广传世很久的春夏秋冬四时读书情趣的著名组诗,道出了读书的无限乐趣: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赶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这自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其乐融融,妙不可言。其实,它并非单纯是情趣所致,不过是把求知与怡情寄寓在兴趣之中,寄托在不着痕迹的过程之中。以情趣为宗的读书目的,在历史上,是多少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在坎坷漫长的人生路上,是书使他们保留了自己的理想天地;也是这种追求,使中国文化薪火不绝,代代相传。

然而,在一个读书并没有静心条件的旧时代,在充满了苦难与不幸的社会里,有这样的雅致者,能真心实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毕竟是太难了。因此,在悠久的读书人中,更多的是沉浸在书本之中,心驰于天下社会的仁人志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中国读书人更加注重的目的,这才是他们读书求知的目标,这才是他们的终极关怀。蔡元培说得好:“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而说得最直接的是杨玉清先生对“中国读书人的目标和价值的界定:“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把一切书本上的教训,发为自己的行动。‘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谓文之。能辅世长民,能经天纬地,那才真正是中国之所谓读书人。

鲁迅就是这样的真正的中国读书人。

一九〇三年,鲁迅曾将自己的题为《自题小像》的诗,赠给许寿裳,诗共四句,是一首七言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许寿裳对此诗有一解释:“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纵观鲁迅的一生,始终是将自己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一生的战斗业绩是一种无可否认的与祖国同在的事实存在。他读书,也不例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觉醒而读书,就是他心系天下血荐轩辕的最好的实践。

将读书与民族命运、天下兴亡联在一起的思想是从他离开南京之时开始就有了的。到日本留学,向外国学习新的知识,好回国拯救祖国,是那时留学生的一般目的,鲁迅也不例外。当他启程时,在水师时的同学,也是鲁迅的好友胡朝栋(号韵仙,后来不幸早逝的青年诗人),写了三首诗为鲁迅送行,此诗中所表达的愿望,显然与鲁迅是相通的。诗是这样写的:

英雄大志总难侔,夸向东瀛作远游。

极目中原深暮色,回天责任在君流。

总角相逢忆昔年,羡君先着祖生鞭。

敢云附骥云泥判,临别江干独怆然。

乘风破浪气豪哉,上国文光异地开。

旧域江山几破碎,劝君更展济时才。

鲁迅就是带着对祖国的满目疮痍的怆然,负着朋友的“回天“济时的重托,走向扶桑之国,寻求新知之路的。他没有辜负朋友的希望,也没有虚度青春年华,在日本他以极大的求知热情,忘我读书,思考民族的前途。从在弘文学院思索中国国民性问题,到他读尼采、学研进化论;从他选择医学往赴仙台,到他在仙台时广泛阅读欧洲被压迫民族的作品;从他自仙台退学决心从事文艺救国活动,到他办刊物、写文章、翻译小说;从他跑书店搜集他认为有利中国觉醒的书刊,到他参加集会、听演讲直至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一切都向人们昭示,他身体力行,目的就在于一个:促进国家和民族的新生。

他读外国书、翻译介绍外国书、出版外国的版画,目的也是十分鲜明的,意在唤起国人的反抗、改变国民的气质,这些在前面已经述及。这里我们重点谈谈他从事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与读中国古书的关系。

从在弘文学院开始,一直到他逝世之前,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是他思考的重点,他看书,也可以说是围绕这一主题的。他侧重于欧洲反抗叫喊抗争的作品,便是针对中国面对列强而没有勇气反抗,面对异族统治不能拍案而起却甘为奴隶的种种软弱、妥协的思想来的,这些都无须我们多费口舌,事情是明摆着的。

那么,他读古书呢?没有例外,仍是与国民性问题相关的,这也是他读中国古书的重要目的。请看看他自己的工作听听他的心声吧。

鲁迅从小就喜欢中国的小说,他整理过古代小说典籍,既有《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这样的资料汇编,也有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及特点的《中国小说史略》。这除了学术因素使他致力于小说史研究外,其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小说来研究中国的民族性。举个例证来说明吧。

一九二六年七月二日,鲁迅买了一本日本安冈秀夫著的《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作者引用了中国的几十种小说,总结出中国民族性的九个方面的特点:一、过度置重于体面和仪容;二、安运命而肯罢休;三、能耐能忍;四、乏同情心多残忍性;五、个人主义和事大主义;六、过度的俭省和不正的贪财;七、泥虚礼而尚虚文;八、迷信深;九、耽享乐而淫风炽盛。作为一个日本人的著作,观点、看法不免有牵强附会甚至有泼污的倾向,这并不奇怪;但他提出的问题引起了鲁迅的兴趣,对安氏指出的“体面也深有同感。显然,从小说来研究民族性的思路与鲁迅是很对路的。他此前整理的小说史料,他自己创作的小说,实际上就是民族性研究的重要开端和环节。于是他说:“中国人总不肯研究自己。从小说来看民族性,也就是一个好题目。他还进一步地指出:“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虽是崇奉关岳的大人先生们,倘问他心目中的这两位‘武圣的仪表,怕总不免是细着眼睛的红脸大汉和五绺长须的白面书生,或者还穿着绣金的缎甲,脊梁上还插着四张尖角旗。读历史、读种种古人的杂记,也是如此。鲁迅读书,不是为了装饰门面,炫耀知识,不是为了追奇猎异,而是真正为了研究,为了社会和人的改革。他说: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夫的家谱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后来自己看起来,明白了:何尝如此。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秦汉远了,和现在的情形相差已多,且不道。元人著作寥寥。至于唐宋明的杂史之类,则现在多有。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

以明末例现在,则中国的情形还可以更腐败,更破烂,更凶酷,更残虐,现在还不算达到极点。但明末的腐败破烂也还未达到极点,因为李自成,张献忠闹起来了。而张李的凶酷残虐也还未达到极点,因为满洲兵进来了。

难道所谓国民性者,真是这样地难于改变的么?倘如此,将来的命运便大略可想了,也还是一句烂熟的话:古已有之。

鲁迅所读的野杂、史记和历史,范围宽,读得也深,对历史的看法,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对农民起义的认识,通过野史和杂记的了解来立论,也并不十分客观科学。但他的重心是为了国家的进步,是为了国民性的改良,真正体现了他胸怀天下赤胆为国的高贵品质。

历史是一面真实的镜子。读史使人明智。一方面可以从历史上发现至今的种种恶习的来源,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如“道士思想(不是道教,是方士)与历史上大事件的关系,在现今社会上的势力;孔教徒怎样使‘圣道变得和自己的无所不为相宜;战国游士说动人主的所谓‘利‘害是怎样的,和现今的政客有无不同;中国从古到今有多少文字狱;历来‘流言的制造散布法和效验等等……可以研究的新方面实在多。另一方面又能从中找到民族的脊梁,为新的发展,为社会和人的改造确立继承发扬的基点和方向。鲁迅正是从读史中,看到了从古至今的民族脊梁在支撑着民族生存的大厦。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诚然,鲁迅读古书,更多的是着眼于历史的弊病和有碍于社会历史民族生存发展,有碍理想人性建设的种种观念、习惯与制度,即多从批判性入手。直到晚年,他仍然是站在批判的立场去读有关中国书的。一九三五年,鲁迅的好友日本人内山完造,通过自己在中国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的感受,写了一本《活中国的姿态》一书。他在为老朋友的书作《序》时,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有多说中国的优点的倾向,这是和我的意见相反的。一九三六年三月,在给尤炳圻的信中,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主张,他说:“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沾沾自喜,进而固步自封,“以此自足,却有害。这就是鲁迅的态度。

读书、批判,重点讲民族的弱点,而不是大讲“国粹,这是鲁迅精神的独特性所在。这当然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刻意标新立异,而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经过严肃的对中西发展历史的比较,尤其是对中国古代传统过于注重讲优饰劣的片面性的分析,来得出结论,是有的放矢的;他是想建立起理性的批判意识,目的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解放和致人性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