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9432700000103

第103章 折臂三公

“折臂三公”指人坠马、伤臂等。也可用它称忠诚的官员。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

羊祜,晋代南城人,字叔子。三国时期,曾在魏国末年任相国从事中郎,掌握朝廷大权。西晋王朝建立后,羊祜被封为巨平侯,都督荆州诸军事,前后长达十余年。他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开荒屯田,储备军粮,筹划攻灭东吴。他待人宽厚、抚恤百姓,深得百姓的喜爱。

羊祜任襄阳都督的时候,有一个风水先生察看羊祜父亲的墓地说,从其风水看,有朝一日羊家要出现一位受命于天的皇帝。羊祜很厌恶这个预言,于是把墓后的水土掘开,以此破坏墓地原来的风水。据说,掘墓土的时候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长得端庄秀丽,非常可爱。掘墓之后,那个小孩就不见了。可是,风水先生看了一会儿,又说道:“这样的风水,还可以出折臂三公。”不久,善于骑马的羊祜却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胳臂,随后,官职升到三公高位。士人都感叹羊祜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