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工礼仪手册
9427900000013

第13章 商务的礼仪(3)

(4)对待顾客的提问要处理得当。一般性问题应立即回答,不能避而不答或含糊其辞,这既是礼貌,也能增强对方的信任度,对有些技术性强的问题和异议,则应稍作思考或延缓回答,可表现出负责任的慎重态度,必要时暂不回答,待查阅资料或电话请教专业人员、负责人之后再回答,这时如果过快回答往往易引起对方疑心,而有时顾客的自言自语或玩笑以及关系不大的问题可不必作答,否则会招致麻烦。

(5)推销过程中不可过度热情。有的推销员喜欢喋喋不休地谈论商品,这十分令人反感,也显得缺少礼仪修养。恰当的热情可促使推销成功,但不要造成急于催促对方购买的印象和压力,应适时地闭上嘴,容对方察看或考虑,但沉默时间不要过长,适时插话,主动提出并分析对方可能的担心,显得热情而不急功近利。

成交礼仪

成交是推销基本成功的标志,但并非意味着推销工作的结束,因为即使达成交易,也允许对方更改意见,这时就要看你的礼仪表现了。

(1)成交阶段不要喜形于色,失去了原有的沉稳。表情、态度要自然、平静,要保持常态。

(2)要赞美顾客的眼光,而不要自夸,要将成交归功于对方,“您确实有眼光,想得周全。”而不能沾沾自喜地说:“听我的没错吧?”或“您今儿算买对了,我就说……”这势必令顾客反感,也许会失去购买兴趣。

(3)要减少说话,谨慎用词。既已达成交易,就切忌再啰里啰嗦地说个没完,一则令人生厌,二则可能会有口误,导致节外生枝,这时尽由顾客自己独立裁夺好了。

(4)热情告别。成交后可略转换些轻松的生活话题,聊聊天,不可一成交就立即走人。

分别时,应上前与顾客握手告别,面带微笑表示合作愉快及谢意,并祝愿顾客生活愉快交好运。

(5)留下联络地址及电话。此举表示有任何事情尽快找你,一定尽力解决。告别后一段时间应主动再联系询问一下顾客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才显得礼数周全、善始善终,为以后的推销活动打下良好的伏笔。

17.售后服务的礼仪

相对于售前服务而言,售后服务重在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和安全感,它是指在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即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企业继续向顾客提供各项服务的做法,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送货服务

即商店以自有设备为顾客送货上门。参加这项服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对顾客的态度,不可因遇到困难(如商品过于沉重或顾客房屋过于狭窄等)而向顾客发火,特别要注意对货物轻拿轻放,不能因它已售出而不加爱惜。

安装服务

即由商店或厂家派专人免费为顾客安装一些需要在使用之处安装的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等,并且当场调试。

“三包”服务

即商品售出后在一定期限内包修、包换、包退服务。售货员及有关服务人员应该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对待要求这种服务的顾客,要耐心地帮助对方,共同查找售出商品的问题,并帮助维修或退换。有的对某些产品在维修期间免费借给顾客代用品,以解决顾客其用品在维修期间不能使用的困难,为顾客提供方便。

包装服务

根据顾客的要求,对商品进行包装,一般有单独商品包装、组合商品包装、散装商品小包装、礼品包装等多种方式。

保持联系

注意收集顾客对商品、服务的意见及对发生故障的商品的意见和建议。维修服务点的负责人应经常访问曾维修过商品的客户,倘遇到顾客因商品发生故障而遭受重大损失时,服务点的负责人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亲自登门道歉并慰问,此外,还可派出专人,经常去调查客户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意之处及其要求和希望,了解消费者的心态和市场需求的信息。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最好能建立以下两类档案资料:一是客户资料。包括客户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拥有本产品的种类等。二是服务资料。包括发生故障的产品及其故障情况,接到客户通知的时间及派出维修人员的时间,完成工作的时间,需要修理和更换的零件种类、损坏情形及原因分析,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及客户对服务的意见等等。

售后服务也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迅速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生产部门,作为改进产品的参考,从而最终进一步地促进销售。售后服务不一定要等售出商品出了问题、接到顾客通知之后才登门服务,而可以定期上门为客户检修,为之提供较强的使用安全感。

18.乘车的礼仪

在现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平日,四平八稳、安步当车、慢腾腾地踱着八字步行进的职场人员,虽不能说没有,但实在是少之又少。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办公、交际还是应酬,企业职员大都是以车代步的。

对于职场人员来说,乘坐轿车来来去去,早已成了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乘坐轿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适应自己工作的需要,因为高速行驶的轿车,能为其赢得宝贵的时间。

现代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所以职场人员在乘坐轿车外出,尤其是当乘坐轿车外出参加较为正式的应酬时,或是与他人一同乘坐轿车时,应当注意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应当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处处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做个“懂礼”的现代文明人。

19.乘坐轿车的礼仪

在轿车礼仪中,最重要的问题,自当首推轿车上的座次问题。若是自己家人乘坐商务人员驾驶的轿车外出,这一问题未必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商务人员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同他人一同乘坐轿车,那么座次的问题就需要讲究。

商务礼仪规定:确定任何一种轿车上座次的尊卑,应当全盘考虑的有:谁在开车、开的什么车、安全与否,以及嘉宾本人的意愿4个基本要点。

谁在开车

何人驾驶轿车,是关系座次尊卑的头等大事。通常认为:轿车的座次应当后排为上座,前排为下座。这一规定的基本依据,是因为轿车的前排座,即驾驶座与副驾驶座最不安全。

所谓轿车座次的后排为上座,前排为下座,实际只是在由专职司机驾驶车辆时,即由出租车司机或单位的司机开车,才有此讲究。若是由商务人员的交往对象本人亲自驾驶轿车,即所谓的主人亲自开车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若主人亲自开车商务礼仪规定:前排的副驾驶座为上座。车上若有其他人在座,一般不应当使之闲置,至少应当推举一人为代表,坐在副驾驶座上作陪,与开车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如果明知故犯,除开车的主人之外,车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却偏要坐到后排去,那就意味着自己“很不够意思”,也表示自己对主人极度地不友好、不尊重。主人会由于你的表现而对你产生失望。

当全家外出时,轿车应由男主人驾驶,在其身旁的副驾驶座上就座的应当是女主人。他们的孩子,则应当坐在后排座位上。

如果主人夫妇开车接送客人夫妇,则男女主人的座次应如前面一样,客人夫妇应当坐在后排。

若主人一人开车接送一对夫妇,则男宾应就座于副驾驶座上,而请其夫人坐在后排。若前排可同时坐3人,则应请女宾在中间就座。

若主人亲自驾驶轿车,车上只有一名客人时,则客人务必应就座于前排。若此刻车上的乘客不止一人时,应推举其中地位、身份最高者,在副驾驶座上就座。如果他于中途下车了,则应立即依次“替补”上去一个,总之始终不许让该座位“空空如也”。

开的什么车

轿车的类型不同,其座次的尊卑也不一样,这是显而易见的。

若乘小双排座轿车,驾驶座居右,由专职司机开车时,座次的尊卑应当是:后排上,前排下,右为尊,左为卑。具体而言,除驾驶座外,车上其余4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应当特别说明一点,按照国际惯例,在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通常不应当让女士在副驾驶座上就座。

由主人亲自驾驶双排座轿车时,车上其余的4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由专职司机驾驶3排7入座轿车时,车上其余6个座位(加上中间一排折叠椅的两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

由主人亲自驾驶3排7入座轿车时,车上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

由专职司机驾驶3排9入座轿车时,车上其余8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后座(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中座。

由主人亲自驾驶的3排9入座轿车上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前排右座(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在乘坐吉普车或大中型轿车时,由谁开车的问题就不甚重要了。在吉普车车上,副驾驶座总是上座。至于其后排座位,则讲究右高左低。

在大中型轿车上,通常合“礼”的座次排列应当是由前而后,由右而左。其位次的排列,由尊而卑依次为:第一排左侧右座,第一排右侧左座,第一排左侧座;第二排右侧右座,第二排右侧左座,第二排左侧座;第三排右侧右座,第三排右侧左座,第三排左侧座;第四排右侧右座。

对于这种礼仪上的座次尊卑,商界人士应当了然于胸。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例如,当您与上司乘坐同一辆由专职司机驾驶的双座轿车外出办公事时,虽然后排上坐得下您,但是您还是应当自觉地去前排副驾驶座上就座,而不要在后排与上司一道“平起平坐”。当然,大家若是以私交的身份一同外出观光游览,那时您坐在后排左座,而请上司坐在后排右座,则是完全可以的。

安全与否

乘坐轿车外出,除了迅速、舒适之外,安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当将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嘉宾本人的意愿如何

不是在某些重大的礼仪性场合抛头露面的话,对于轿车上座次的尊卑,不宜过分地墨守成规。从总体上说,只要乘车者自己的表现合乎礼仪,就完全“达标”了。

应当说明一点的是:若宾主不乘坐同一辆轿车时,依照礼仪规范,主人的车应行驶在前,是为了开道和带路。若宾主双方的车辆皆非一辆,依旧应当是主人的车辆在前,客人的车辆居后。它们各自的先后顺序,亦应由尊而卑地由前往后排列,只不过主方应派一辆车居后,以防止客方的车辆掉队。

20.怎样注意上车与下车的礼仪

除了对于轿车上座次的尊卑应当了解外,在上轿车之前与上了轿车之后,还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应当提前联系好轿车

通常,搭车人员在乘坐轿车外出之前,应提前进行联系所需轿车的类型、数量。预定上车或是会合的地点等等,均须事先通报给司机。尤其是当商务人员搭乘他人的车辆时,更应当提前讲清楚。到了预定的时间,商务人员应当准时在约定的地点等候。越是重要的人际交往,就越是要求商务人员守时守约。无论如何,到时因自己的迟到,而让“车等人”,是很不应该的。若因故不能如约,应提前告诉司机,不要让人家白跑一趟。

中途搭乘他人的轿车应讲礼貌

中途主动要求或应邀搭乘他人的轿车时,不要忘记向车主、司机或邀请自己的人当面道谢。上车之后,若碰上自己以前不认识的人,应主动打招呼。必要时,还须为对方受到自己的连累而道歉。下车时要说“再见”。

应当注意在上下轿车时的表现

在正式的情况下,与他人一起乘坐轿车时,上下车的先后顺序,有着一定的礼数。

如果当时环境、条件允许,应当请女士、长者、上司或嘉宾首先上车,自己最后上车。

若一同与女士、长者、上司或嘉宾在双排座轿车的后排上就座的话,应请后者首先从右侧后门上车,在后排右座上就座。随后,应从车后绕到左侧后门登车,落座于后排左座。到达目的地后,若无专人负责开启车门,则应首先从左侧后门下车,从车后绕行至右侧后门,协助女士、长辈、上司或嘉宾下车,即为之开启车门。

乘坐有折叠椅的3排座轿车时,循例应当由在中间一排加座上就座者最后登车,最先下车。

乘坐9座3排座轿车时,应当由低位者,即男士、晚辈、下级、主人先上车,而请高位者,即女士、长辈、上司、客人后上车。下车时,其顺序则正好相反。唯有坐于前排者可优先下车,拉开车门。

由主人亲自开车时,出于对乘客的尊重与照顾,可以由主人最后一个上车,最先一个下车。

在上下车时,动作应当“温柔文雅”一点,不要大步跨越,连蹦带跳,像是“跨栏”一样。穿短裙的女士,上车时,应首先背对车门,坐下之后,再慢慢地将并拢的双腿一齐收入,然后再转向正前方。下车时,应首先转向车门,先将并拢的双脚移出车门,双腿着地后,再缓缓地移出身去。

商务人员如果身为低位,则在上下车时,还需主动地为高位者开关车门。具体来讲,当高位者准备登车时,低位者应当先行一步,以右手或左右两只手同时并用,为高位者拉开车门。

拉开车门时,应尽量将其全部拉开,即形成90°的夹角。

在下车之时,低位者也可以用先下车去帮助开门的方法,去示敬于人。其操作的方法,与上车时基本相同。

应当注意在车上的谈吐与举止

在轿车行驶过程中,大家可以与同车人略作交谈,但是,绝对地畅所欲言则要根据双方的关系及实际情况而定。

在轿车内不宜与司机过多地交谈,也不宜谈论隐私性内容,更不要在轿车内吸咽。

在轿车内整理衣饰、描眉画眼,以及脱鞋、抖袜子。对着车内后视镜补妆的做法,都是很让人反感的,如所带东西的话,也请勿乱抛乱放。

不要在轿车内与异性打打闹闹,有过分亲昵的表现。

不要在车内吃东西、喝饮料、也不要车窗随意向外面扔废物和吐谈,这都是有失礼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