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敦煌人物志
9411100000030

第30章 宋西夏(2)

府君讳存惠,字察远。其先著姓殷王武丁之派,陇西伯阳之苗。谱牒颇明,略而言矣。而乃指树命氏,射虎留芳;白马东来。青牛西去;因化胡国,以留子孙,至今为敦煌人也。曾祖墨军事守瓜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讳[弘定]。皇祖官内都计使校兵部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讳绍丘。皇考归义军节度都头摄石城镇遏使银青光禄大夫检左散骑常侍上骑都尉讳安。亡男内亲从都头知左右两厢马步军都校练使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阴住延。皇妣小娘子武威郡阴氏。亡叔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讳安定。亡男内亲从都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阴住千。兄释门僧正临坛供奉大德兼义学法师赐紫沙门法定。府君,武功早备,文叶夙彰。才伸理国之方,不遂匡君之道。岂期齐歌暗唱,鲁句先吟。魄引惊波,魂随逝水。于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正月乙亥朔廿六日庚子枕疾终于修文坊之私弟(第)矣。取其年二月甲辰朔三日丙午权殡莫高里阳开河北原之礼也。别卜年毕葬于先茔也。妹婿都头邓庆顺,外弟都头曹祐崇,并宗连骨肉,义重亲枝。或早年逝于泉台,或现在于内外。倚庐痛切,牵仍(系)弟妹之肠。枕魂魂消,交流女男之泪。世事逐年,革私改声。名随日月消亡,贵凭鸟迹文字,以记龙头之碣。铭曰:天外星辰兮必应贤才,风云奔会兮君臣偶谐。不入衙庭兮

p554冰清玉洁,一方断割兮列直难回。将谓村巷兮永为综核,何期风送兮魄赴夜台。松楸寂寂兮空睹孤兔,窀穸传远兮唯石是录。千秋记遐兮莫非鸟字,万载留芳兮笔墨者哉。

于时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二月三日题记。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碑铭赞辑释》《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

曹延禄(?—1002年)

五代宋初沙州人。曹元忠卒,从兄延恭嗣位,他以归义军节都副使衔,权知瓜州事。宋开宝九年(976)七月延恭卒,自为归义军节度留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遣使贡宋。咸平四年(1001)被授为归义军节度使、谯郡王。五年被宗子曹宗寿等害于瓜州。延禄笃信佛教,新修和重修洞窟甚多。安西榆林窟第35窟主室甬道南壁第一身为其画像。其妻系于阗国王李圣天第三女圣天公主李氏。

(敦煌文献S.5973《敦煌学大辞典》)

曹延瑞(?—1002年)

五代宋初沙州人。元忠子。太平兴国五年(980)为衙内都虞侯。雍熙三年(986)于大云寺设会礼佛,后为归义军节度副使。咸平五年(1002)与其兄延禄皆为宗子宗寿等杀害于瓜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敦煌学大辞典》)

于阗公主

于阗国国王李圣天第三女。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妻。984年与曹延禄在鸣沙山建天王堂。莫高窟及天王堂土塔内、榆林窟第35窟皆有其供养像及题名。

(《敦煌学大辞典》)

李幸思

五代宋初敦煌人。后唐天成三年(928)为学郎,自题诗云:“幸思比是老生儿,投师习业弃无知。父母偏怜昔(惜)爱子,日讽万幸(行)不滞迟。”宋乾德四年(966)为归义军都头知子弟虞侯。是年五月,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修缮北大像殿阁(即今九层楼),幸思以亲从而充助修,事见《曹元忠及夫人修北大像记》。

(《敦煌学大辞典》)

董保德

五代宋初敦煌人。画师。归义军曹氏时,官节度押衙知画行都料。通礼乐,善绘事。累为道俗图佛,邈影及于僧繇。曾于沙州子城内北街西横巷本居修兰若一所,四角垂铃,中心四廊,绘塑佛铺;又于莫高窟讲堂后,建普敬塔一座。

(《敦煌学大辞典》)

索子全

亦称索全。五代宋初沙州人。曹元忠时,为寿昌县令、御史大夫、检校银光青禄大夫上柱国。后为归义军于阗回礼使内亲从都头。后周显德三年(956)出使于阗国,逾二载赍信物回沙州。敦煌遗书存有其在于阗所写状文。为研究于阗国史及于阗与沙州归义军关系重要资料。

(《敦煌学大辞典》)

曹宗寿(?—1014)

一称曹寿。北宋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曹延恭之子。咸平五年(1002)杀其叔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及副使曹延瑞等,自为节度留后。同年,遣牙校阴会迁为朝贡使,入宋请授旌节。被授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沙州刺史、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同年又称敦煌王,与妻汜氏造经帙施入报恩寺。此卷为敦煌遗书中最晚的纪年卷子。景德元年(1004)四月,遣使贡献良玉、名马等;三年遣使贡辽,因避辽圣宗耶律真讳,改名曹寿。卒后,子贤顺袭位。次子,贤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敦煌学大辞典》)

曹宗允

又作曹宗文。北宋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曹延恭子,曹宗寿弟。咸平五年(1002)曹宗寿继延禄为归义军节度使。宋授宗允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知瓜州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宋会要辑稿》第一九八册)

氾愿长

宋初敦煌人。官内亲从都头知瓜州衙推。时瓜州都河水常断流,神婆诡称:瓜州城隍及都河水原是慕容使君把勒,因不安置幕容使君坐位所致。开宝四年(971)五月一日,乃具牒文,与瓜州僧俗、官吏、百姓等禀告曹大王元忠,请赐慕荣使君神位。

(《敦煌学大辞典》)

米延德

又作米员德,北宋敦煌人。任敦煌都园官兼大行园冢录事。英国魏礼《斯坦因敦煌所获绘画品目录》第54号《慈悲观音》像下栏正中,有其太平兴国八年(983)七月十七日题记。又据敦煌遗书“庚午年破历”记载:“(三月)廿三日,粟壹斗,付米延德浇园用”。庚午年为开宝三年(970)时米已任都园官,至太平兴国八年,任此职十四年。罗振玉《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所载:“沙州白刺头、枝头名簿”中亦有“白刺头米元德”之名。妻,曹氏。三子,长愿昌,娶阴氏;次愿盈,娶王氏;次富长,娶康氏。女清婢,适李氏。长孙丑挞,娶张氏。姻亲均为敦煌望族。

(《敦煌学大辞典》)

曹延晟

一作延晨,北宋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为检校司徒、瓜州刺史。

(《敦煌学大辞典》)

曹贤顺

又名曹恭顺、曹贤。北宋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曹宗寿长子。咸平五年(1002)授检校兵部尚书、御内都虞侯。大中祥符七年(1014),宗寿卒,袭位。遣使入贡,授归义军节度使。又以沙州回鹘王衔,遣使朝贡于辽。天禧元年(1017)辽封为敦煌王。因避辽景宗耶律贤讳,对辽称恭顺,省称顺。同年,亲自朝辽。天圣八年(1030)称瓜州王。景祐二年(1035)西夏军攻瓜、沙二州,求救于回鹘,未果。三年,降于西夏。弟贤惠。

(《续资治通鉴》卷八二《辽史·圣宗纪》)

曹贤惠

北宋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曹宗寿次子。宗寿卒,继为归义军节度使,宋授以检校刑部尚书、知瓜州及归义军书记事。

(《宋会要辑稿·瓜沙二州》)

沙州回鹘王子

归义军后期活动在瓜、沙地区的回鹘部族。太平兴国二年(977),甘、沙州回鹘可汗夜落纥密礼遏遣使裴溢的等四人,以骆驼、名马、珊瑚、琥珀贡宋。冬,遣殿直张璨赍诏谕甘、沙州回鹘可汗外甥,赐以器币。后,沙州回鹘多次贡使于宋、辽。景祐三年(1036)西夏进占瓜、沙,灭归义军,沙州回鹘仍贡使于宋。庆历元年(1041),以回鹘“沙州镇国王子”衔上书,自称唐甥,愿率众为朝廷抗击西夏。

(《敦煌学大辞典》)

·本籍人士·

李圣天(?—约966)

即尉迟沙缚婆。五代宋初于阗国王。后晋天福三年(938)九月遣马继荣为供奉使入朝,贡红盐、郁金、耗牛尾、玉、氎等方物,后晋石敬塘于同年十月遣供奉官张匡邺假鸿泸卿、彰武军节度使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册之为“大宝于阗国王”。其衣冠如中原,殿堂皆东向,崇神好佛,所居处以紫衣僧五十列侍。年号有同庆、天兴、天寿等。天福七年、八年,开运四年(947),后汉乾祐元年(948)、宋建隆二年(961)多次遣使入贡中原。与沙州归义军曹氏联姻,取曹议金长女为皇后,其第三女适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乾德二年(964)遣太子德从入贡宋廷。时因哈拉汗王朝(黑汗)攻于阗,诸王子从连、琮原及皇孙从德等寄居沙州。约卒于乾德四年,在位五十余年。莫高窟第98窟东壁南侧有其夫妇供养像及题名。

(《敦煌学大辞典》)

于阗王子德从

五代宋初人。于阗国王李圣天皇太子。母即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长女。曾任于阗国王大师。宋乾德二年(964)受父命入贡宋廷,途经敦煌。会八月初七法会,乃与从连、琮原三人至某寺佛堂内借读法华经。从连、琮原又于今莫高窟第444窟壁门上《法华经·见宝塔品》壁画两侧题名供养。乾德四年初,到达汴京。初德从等因哈拉汗(黑汗)攻于阗,避居敦煌多年。967年回于阗后即位,年号“天尊”。天尊四年(970)曾致书舅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告之进攻疏勒黑汗获捷事。莫高窟第244窟甬道有德从及外公曹议金、舅曹元忠及德从子从德等人供养像及题名。敦煌遗书于阗文书存有德从所书《发愿文》、《礼忏文》各一通。

(《敦煌学大辞典》)

昔里钤部(一称籍辣思义)

西夏党项族人。沙州守将。夏乾定元年(1223)五月,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征西域还,闻西夏遣使结漠北诸部以拒蒙古,遂将兵由河外攻沙州,逾月不下,乃遣部下兵夜穴城以入,思义纳火于穴中,蒙古兵多被烧死,城坚守如故。十一月,夏献宗李德旺遣使诣蒙古军请降,并许以质子为信,始解沙州围。城中坚守半载,军民困乏,牛羊马驼被食殆尽。

(《敦煌学大辞典》)

养阿沙

一作养罕沙、牙安沙。元蒙古族人。速来蛮长子。至正八年(1348)五月,以“太子”列名于《莫高窟造像碑》,为功德主之一。其父速来蛮约薨于至正十一年春夏间,养阿沙袭父封,继为西宁王,驻镇沙州。至正十二年(1352)二月,受朝命往镇四川,至正十三年十一月,率军往蕲水县(徐寿辉称帝建郡于此),会攻徐寿辉,获胜。同年十一月丁巳,“西宁王镇四川还沙州,赐银一千锭”。此后,事无考。当其往镇四川期间,太子业××里则留驻沙州王府,并于至正十三年五月巡礼榆林窟,重修榆林窟第15窟。

(《敦煌学大辞典》)

嵬名智海

西夏党项族僧人,皇族。曾修建过莫高窟寺庙。莫高窟第61窟供养比丘像中有供养像。

(《敦煌学大辞典》)

酩布觉

西夏党项族僧人。曾于雍宁甲午元年(1114)清理榆林窟寺庙中积沙,作佛事活动。

(《敦煌学大辞典》)

惠聪

俗姓张,西夏僧人。阿育王寺赐紫僧。曾与弟子共七人在榆林窟住持四十余日,“看读经疏文字,稍薰习善根种子”。

(《敦煌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