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48

第48章 高等教育德育主渠道的创新(1)

德育主渠道的实践性

“两课”教学是大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在公共理论课方面的表现以及公共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应该放在社会大背景中观察分析。实际上,这是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是整个社会环境发生各种变化导致的一个综合结果,只有综合治理,全员关注,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大学“两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使“两课”教学面临着困境,严重影响了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

1.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体的价值。长期以来,大学“两课”教学在功能论和价值论上重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人的发展,对健全人格、完善人性与素质拓展的作用,忽视其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工具论的倾向。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争夺更加激烈,经济、科技安全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大,“两课”教学外在的即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非但不能弱化,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两课”教学终极日的正在艰难地凸显,外在的礼会需求与学生内在的人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

2.重视主导者的作用,忽视主体者的地位。“两课”教学在于法论和过程论上往往只看到教育对象,看不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总习惯把大学生当作单纯的接受者,只看到学生的幼稚和不成熟,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学生是教育活动不可代替的主体,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将丰富的教育内容当成个体应该遵守的外在规范和条条框框,而不是被当作有益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由于忽视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两课”教学常常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从而变得枯燥乏味。

3.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与工业化的发展同步的,它在满足工业化对人才大量需要的同时,却无法拒绝工业化大生产那种规格化、标准化成批制造产品的流水作业线的诱惑,采取整齐划一教育、统一灌输教育,这一点在“两课”教学中反映明显。殊不知在这一合理性的背后,是以抹杀人的差异性、牺牲人的个性开发为代价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诸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的权利,而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4.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政府制定目标—学校安排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通过考试进行评价。这种模式由于是以教育者或传播者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更多地限于马列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了长期以来缺乏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环节。高校“两课”教育的重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及责任感教育,而这几方面的教育离不开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5.重视灌输作用,忽视服务职能。计划经济时代,“两课”教学,习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去灌输,这是因为大学是国家投资举办的,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乃至生活费以及将来的就业都是国家“包”下来的,学生理应服从国家的需要和安排。全球化背景下WTO规定,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必须对外开放,办学主体将呈现为多样化的格局一公办、民办、中外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办学。这样一来,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和地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即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向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转化。在知识消费者主体迅速增加的同时,教育者如果仍然坚守其灌输命令的职能,那么其道德合理性显然就成了问题。在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是中心,作为知识或教育消费者的大学生需要的满足就成了第一位的。因此,大学要根据其需要和特点来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方式,遵循民主精神,把伦理的终极关怀贯彻到教育教学制度制定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和主体地位。

6.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大学公共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大学德育的主力军,多年来,他们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负着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方面,做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功不可没,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新时期以来,大学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基本适应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他们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影响,教师队伍不稳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大学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由于没有学科的归属感,许多青年教师不安心从事公共理论课教学,有的向其他学科流失。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解决教师超负荷上课的情况,为教师提供进行科研的时间和条件,增强教师的后劲和发展潜能。注意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作用,培养学术骨干和带头人。在“两课”教师的工作评价、在职称评定和科研成果的考核方面,应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为了使教师有稳定的归属感,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科的建设。从根本上理顺各种关系,真正留住优秀的人才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

7.教材陈旧。对于多年来公共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家取得了共识。15年来,先后编写了各门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出版了一批公共理论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和示范教材。这些教材,体现了正确的政治导向性和治学严谨的科学性,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目前。公共理论课教材建设存在亟待改革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内容重复;个别教材内容陈旧,不够准确;联系学生实际不够,表述枯燥。应该鼓励优秀的学者,采取竞争的机制,编好公共理论课教材。编写公共理论课教材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公共理论课教材是任课教师的重要科研成果,反映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综合研究能力和教学经验。要纠正那种认为公共理论课教材不是科研成果的偏见,尊重公共理论课教师编写教材的劳动。加强管理,保证教材建设的健康发展。

8.教学方法滞后。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应相结合,变单向讲授为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要注重研究社会变化的现实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注重解决学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注重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的途径。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研究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引导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教学手段进一步现代化、多样化,进一步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

二、“两课”教学主渠道实践创新的思路

大学应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善“两课”教育教学,既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又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建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两课”课程体系变动要慎重。这一问题直接牵动教师队伍的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未来,是涉及德育是否落实到首位的大事。目前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出现了新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发扬学术民主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通过试点,逐步确定下来。

“两课”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科学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有的放矢地增强“两课”教学的生命力。

(一)实践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认识的,物质在先,精神在后,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人的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有两个飞跃,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物质到精神,又从精神到物质,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而且由理论到实践这一能动的飞跃,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它较之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飞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要求“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社会实践,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因为“两课”教学的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须立足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全局,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全面看问题。正如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而走实践战略之路可以使“两课”教学产生以下几方面教育作用。

1.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每一个人的思想必须经历一个南不成熟到成熟、南不甚成熟到彻底成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理论知识,加强自我修养,固然十分重要,但必须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而全而地认识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亲自去体验、去实践。因为一方面,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基础,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得来的思想意识,还须回到实践中去经受检验和修正。对于大学生来说,尽管从书本上、从网络中获得了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人生、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看法,但他们既缺乏社会经历,又很少有机会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因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深刻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行为十分突出地反映在有的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成熟,思想认识模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平时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缺少对社会做深入细致的体察了解。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学生个体思想成熟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联系,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对我国的国情、我国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的心声,进行认真科学的调查了解,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清形势、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振兴中华的实践中,尽早地使自己成长成熟起来,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它在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因学时的限制、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矛盾等等,不能全面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一是它延长了教学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授课形式更好地服从于授课内容;三是使间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和连续的、动态的课外教学达到了结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弥补了教材滞后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充实了教学内容,介绍了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广度的和深度,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地发现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实践教学还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更加深入、广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修养上得到了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3.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一个人的知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一般被称为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一是个体自身从感性活动中得来的经验知识,一般被称为直接经验或感性知识。间接经验是人类文化纵向渗透的结果,是知识延续性的表现。由于社会飞速发展,情况不断变化,人们要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就必须努力实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争取得到直接经验。当今大学生一般都是从中学到大学,在学校读书十多年,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吸取前人的经验,其知识库中90%以上的属间接经验。感性知识、直接经验较少,知识建构不合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生活丰富的直接经验,耳闻目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接触和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体验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甘苦和需要。因而可以学到在有限书斋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消化已学的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获得全面的检阅,并且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亲身感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较低,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保持频繁密切的联系,一是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观察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四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少依赖性,发展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开拓创新勇气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