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409600000047

第47章 高等教育德育观念的创新(3)

第五,理想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理想的形成从低到高、从量变到质变,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从理想的内容来看,是生活理想一职业理想一道德理想一社会理想;就社会理想而言,又是集体主义一爱国主义一共产主义;从终身理想的形成来看,又经历了理想的准备、萌芽阶段一理想的探索、设计阶段一理想的完善、定型阶段。所有这些都启示我们,理想教育必须遵循理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善于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从具体的行为表现中悟出人生哲理,及时在学生的心中播散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并促使其生根、发芽、成长。

第六,理想教育必须多渠道进行。首先,要充分重视各门教学在理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承担起《教师法》规定的每个人民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强化各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机能,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各学科特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理想和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其次,寓理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精辟地论述文化知识和共产主义的关系时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教育的欲望,开阔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奋发向上。再次,寓理想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感的体验,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形成远大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理想和信仰结合的必要媒介。这就启示我们,应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参观、社会调查、访问英模、瞻仰烈士陵园、重游革命圣地、挂职锻炼和知识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真情和美好理想,弥补青年学生在寻找自我与认识社会中出现的心态不平衡,沟通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直接联系,规范自身的社会坐标点,客观地分析社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充实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性认识,增强实现社会理想的责任感。

第七,理想教育必须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脱离个人理想谈社会理想,甚至用社会理想否定个人理想,就会使理想教育流于形式主义。脱离社会理想谈个人理想,或用个人理想否定社会理想,就会使理想教育偏离正确方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既要重视社会理想,又要重视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表明了个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它是理想教育的起点。社会理想表明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它是理想教育的落脚点。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树立融合个人理想又高于个人理想的社会共同的、远大的理想,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富有追求和理想。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用社会理想来整合、引导和统率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把个人利益融入整体利益,把个人力量融入集体力量,才能使大学生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推动整个社会理想的实现。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新变化时,首先回顾一下我国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五次讨论。

一、我国关于人生价值的讨论

关于人生价值问题我国曾进行过五次讨论。一是1954年,追问幸福。1954年,《中国青年》从第17期开始提出“什么是青年的幸福”话题,展开讨论,一直持续到当年第24期,历时4个月,在第22期时,“已收到讨论稿5000余件”。结论是“要成为一切人的幸福的匠人”、“集体的信赖就是幸福”、“幸福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中产生”(讨论总结稿)。二是1960年,革命青年的理想生活。1960年,第5期《中国青年》展开“什么是革命青年的理想生活”的讨论。至第10期止,历时3个月,收到来稿14000多件。最终在由当时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撰写的总结稿中,“认为‘平静就是幸福,安逸就是最大的享受’,这完全是旧社会有闲阶级‘喜静厌动’、‘好逸恶劳’的思想,是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观点,是和马克思主义者‘斗争就是幸福’的思想恰恰相反的”。三是1980年,越走越窄的人生之路。1980年,《中国青年》第5期刊发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起轰动型讨论,至当年第12期,历时7个月,“收到57000多件信稿”。这次讨论将“我”从“时代”、“事业”等宏大词语中剥离出来,在当时就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像以往多次发生过的情形一样,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较大的社会进步的前夕,差不多都发生过一场人生观的大讨论。”(编者话)。四是1989年,丢失的草帽。1989年,第3期《中国青年》刊登读者来信:《丢失的“草帽”在哪里?》(“草帽”可理解为人生目标,人生意义等)。引发讨论。自第4期起,至第7期止,历时4个月,此次没有公布来稿数,讨论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规模不大,影响不深,话题不新。此时面临社会巨大转型,人们捕捉到即将变化、更新的气息,却又对过去充满眷恋之情;人们感到新的价值体系即将出现,却无力去把握和攫取。五是2000年,昨天的理想。2000年,《中国青年》第15期讨论“昨天的理想,今天真的已经放弃?”,共1期,刊登了6篇文章。在这次讨论中,其中文章的标题是:“现实中有太多体面的理由让我们放弃理想”、“我们痛苦,因为我们的理想太不平凡”等,虽有一篇为“做一个有责任、有道德的好人”,内容则充满调侃。世纪末人们把诸如“理想”等经典命题放置在“昨日”时代场中,在人生价值的讨论中由意义探寻向情感抒发转变。以前是追问人生,现在是感受人生;以前是寻求一种标准,现在是传递一种情绪。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新特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青年学生普遍认识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这些思想道德观念表现为公平、竞争、效率、自立、诚信。调查显示,这些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思想意识很容易为青少年所理解和接受,有高达95%的学生同意“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浪费粮食、语言粗俗等不良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反感。他们能正确看待竞争,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但是在如何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上还需进一步引导。

2.具有多元化的趋向。这一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期正是我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社会宏观层面价值观急剧变迁,对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和渗透是非常深刻的。其价值观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否认单一的价值标准,在他们身上既存在着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较为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也有明显的差别,群体差异性较大。由于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有较大差别。

3.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当代的青年学生总体上追求自我需要的满足,这成为许多学生价值观的基点。这种自我中心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个人主义”,它表现为在自我基础上的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调整,更多的是把社会当成是实现自身目标和大展身手的客观环境。对于这个环境,主要是接受和适应,但是他们更注重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对于学业追求的目的,青年学生不只视之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视之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长期投资。在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出现了把“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的普遍现象,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加强,凸显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倾向。他们注重自我内心的体验,崇尚个性和自由,我行我素;他们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奋斗,信息时代数字和网络文化的流行,更加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这种倾向,也导致了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较多的心理问题。

4.具有崇尚实用主义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青年对我国现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青年学生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逐渐转变为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并力图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联系起来。青年学生也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虽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青年学生的实用性价值观还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值得警惕的是对各种物欲的顶礼膜拜,已经逐渐渗透在部分青年学生之中。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目前急需提高的素质依次是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知识面、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用性特点。

5.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时期,他们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思想观念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令自己疑惑和矛盾的问题。很多学生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却又难以绕过金钱和私利诱惑;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反感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却对社会又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所以,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这反映了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特点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青年学生心理发展随之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特点。

1.自我中心与相互依赖并存。青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的自强自立训练,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另外,青年学生并未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思想上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又对真实的社会又感到恐惧,希望得到外力的帮助。因此,表现出自我与依赖的矛盾共存。

2.盲目乐观与悲观互现。由于这一代人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优越,大多形成了一定的乐观情绪,但社会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又常使一些学生心灰意冷。以大学生为例,在同龄人中我国大学生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从社会心理的层面和青年学生自我心理上,都认为考上大学意味着人生的某种成功,从而对未来盲目乐观。然而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却发觉自己平平常常。大学更讲究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同学之间的差异性和差距开始显示出来,一些学生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特别是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都比较高,也给青年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同学之间的相互平等代替了父母的钟情和宠爱,原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感觉上的平庸和失意使一些学生心理失衡,悲观和焦虑代替了原有的乐观和优越。自豪感和自卑感相互交替,也表现出情绪的不稳定,两极化倾向比较突出。

3.自我封闭与交往需求不可避免。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交往,但在校园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随着学识、经验的增长和即将走入社会的需要,他们意识到自我封闭是生存发展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障碍,所以在内心渴望友谊、理解、尊重、关心。情感的封闭与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极大的反差,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人际交往受挫,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

4.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不可克服。青年学生的生活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对社会不甚了解,一般都对社会怀着美好憧憬,而现实社会与自己心目中的期望反差甚大,并非如想像的一样美好和公正,特别是市场经济大潮奔涌而来,社会经济利益面临着新的调整和改变,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负面效应以及某些传媒的误导,使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迅速滋长和蔓延,社会价值导向失衡,引起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强烈的振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他们,失望感频频袭来,使得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一切事物。

从以上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特点来看,我国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正在传统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中进行解构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