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9407300000026

第26章 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8)

(四)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年初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大会”,总结了工作,交流了经验,对今后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制订了信用担保、创业孵化、公共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9个认定管理办法,首批认定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31个,其中创业孵化基地4个、信用担保服务机构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教育培训基地13个。三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初具规模的创业孵化基地达18个,在孵企业16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人。四是推进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已有11个市(州)和9个县(区)建立和开通了中小企业网站,并与中小企业甘肃网成功链接。中小企业甘肃网日点击率达到3300多人次。五是广泛开展培训,重点依托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分9期在9个市(州)举办了银河培训班,培训企业家、行政管理人员1020人,超额完成了国家银河培训任务,国家“星火”培训30名正在实施。据统计,2008年全省各级已累计为企业培训职工10.4万人次。

(五)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一是组团参加了第六届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荐招商引资项目211个,投资总额420亿元,21户企业签订贸易协议1.4亿元;展会期间组织参加了地震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推介地震灾后重建项目66个,现场签订投资项目11个,签约金额37.4亿元。二是对2008年平凉全国乡企贸洽会等招商引资项目到位情况进行了督察,截至目前,平凉贸洽会签约的749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601个,项目履约率达80.24%,引进到位资金120.6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了30%。三是启动了“直邮服务中小企业双千工程”,依托邮政网络服务平台和“名址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升营销能力,扩大企业知名度。

虽然甘肃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受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总量偏小,比重较低,作用不够突出;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政策、资金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三缺”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实力较弱、运作不很规范,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等等。这些客观上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我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2010年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发展机遇与矛盾困难并存的情况下,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大局,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打破常规,用好发展机遇,坚持成功经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务实苦干,锐意进取,做到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努力开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按照委里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2010年,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引导,科学发展。加强规划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按照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2.全面推进,集约发展。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科技型、综合利用型、配套服务型企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和产业园区集中,推进专业化、集群式发展。

3.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4.政策扶持,完善服务。按照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逐条进行细化,研究制定甘肃省的实施办法。二是加大政府引导和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清理限制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落实好促进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做好中小企业的统计,履行好职能,科学做出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指导服务好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做好中小工业企业统计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对1865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分行业、分领域选择20~30户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运行态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2.强化规划引领,实施成长工程。一是依据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全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产业方向、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明确成长目标,完善扶持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成长企业的指标评价标准。每年动态确定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未来发展预期良好,在本地区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竞争能力的企业,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发展、成长和壮大。

3.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07]98号)精神,按照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重点推进创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健全、服务完善、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制定甘肃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认定一批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数量和领域,增强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对现有的创业基地进行规范和提高,不断增强创业孵化能力。培育新建一批创业基地,力争每个市(州)建成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孵化基地。三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要求,分行业、分领域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四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帮助和支持外向型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力争出口额度在2010年有恢复性增长。帮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五是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重点做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星火”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4.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认真筹备做好第六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展览展销活动的组团和参展工作;二是在目前省内资本短缺的情况下,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赴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激活和带动民间投资,催生一批中小企业,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大力推行网上招商;三是要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与省金融办、银监局和各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推出更多、更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建立新型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银行企业间长期稳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四是积极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省内的投融资机构创新投资理念,建立起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体制机制。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一批省外有实力的企业来甘设立创新投融资公司,力争每个市(州)、每一个工业集中区都能引入1~2户创新投资公司,为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利用国家推出的中小企业捆绑发债的试点政策,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工作。五是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创建融资担保体系。制订出台《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管理办法》、《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理顺体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省级再担保平台,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担保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三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为商业银行支持甘肃省中小企业创造条件。

5.深化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项目承载能力。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要求,加快中小企业项目建设。面向市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精心储备一批前瞻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招商引资项目,建立科学、规范、较为完备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全面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力争2010年有一批上亿元乃至上10亿元的大项目开工建设。同时要做好项目的管理督查工作,对中小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当年申请到国家及省上重点项目要实行跟踪督查,适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资金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帮助企业制定解决办法,全面掌握工作动态,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姜义德蔡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