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学会宽容
9350800000015

第15章 宽容是自知:让自己变得更快乐(2)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宽容也不是不讲原则、不要纪律,它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为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开心,那会学会对人宽容吧!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汇聚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人,学会了宽容,才能给自己的人格增添一分绚丽的色彩,从而事业顺畅,生活更加快乐。

内省能够帮你看清自己

在儿童时代,大人常常告诉我们,树叶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我们的指纹、声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个体。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内省就能帮你做到这一点,它会帮你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人的八大智能中,内省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智能。所以它又叫自省智能。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畸形,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伦理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它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

自我省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困难得多。能够自省自察的人,可谓是大智大勇的人。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着一句话,到时你看后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很快,他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世界,改变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几年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

一天,王子再一次见到了智者。王子说:“我已经看到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和他来的时候大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着“接纳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自责和苦恼,因为他总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学会了欣赏自己。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着“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埋怨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别,总是不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所以他学会了宽容别人。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着“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总是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忽略了自己可以做更好的事情,所以他学会了包容世界。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有些人,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等不如意时,心情就会很糟糕,不断地抱怨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不佳,认为是社会有问题,同事有问题,单位领导有问题,甚至把这种失败的心情归咎与同学、朋友等外在因素。同时又在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些堂而皇之的借口:假如我有钱……假如我从小……假如我早一点……假如我最初……假如……

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失败时,总习惯于在他人或社会身上找原因,结果呢?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周围,每时每刻都在诞生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更快乐的人。

实际上,要想轻松快乐的获得成功很容易,那就是少抱怨别人和社会,多检查改造自己。与其在抱怨中失去机会,还不如在改造自己中练就本领。人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事业。因此,收起那些无谓的抱怨吧,只有善于内省自察的人,才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一棵大树,只有根基深,树龄老,才能稳健树立。假如长的枝繁叶茂而根基却不扎实,暴风骤雨过后难免会被拔地而起。而作为人,要看清世上的一切,首先应该先看清自己,而内省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个人走来走去却从未感到自己躯体的重量,但是,倘若他想挪动别人的身子则会立刻感到沉甸甸的重量。一个人的眼睛天生只能看到周围的环境和人,只有借助镜子、水等媒介才能看到自己。同样,我们能够清楚地看清别人的弱点和缺陷,却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熟视无睹。自高自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毛病,我们总是心比天高,把大地踩在脚下,幻想自己翱翔在宇宙中。

我们自以为是万物之灵长,不同于其他动物,可以任意破坏环境,任意支配其他生灵,却忘了其实我们也只不过是生物链里的一环而已。就这点而言,我们怎么能凭小聪明来分辨自己和动物谁更聪明、谁又更愚蠢呢?

在生活中,我们不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从不仔细反省自己,并且总是不着边际地对自己或别人提出要求:要什么,不要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永远不能丈量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我们人类困扰不安,从而出现罪恶、失望、犹豫、疾病。

正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那样,巫婆的心目中世上只有她最漂亮。世人的心目中也只有自己最完美,人们心目中总有一个上帝,这个上帝就是自己,因为他们眼睛里看到的只有自己,不会是别人。

其实人在看不清自己的时候,也同样看不清其他事情。距离近的物体就大,距离远的物体就小。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首先要批评自己,这才是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

《圣经》说:“只见他人之瑕庇,而无视自己之大错。”观察别人的目的,并非为难别人,而是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重新塑立自身,并以他们为榜样,以免重犯自己曾经严厉谴责别人犯过的错误。学会宽容别人,因为我们看不清自己,学会严于自己,因为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的一生好像爬山,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看清自己,提高技能,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个人,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和本领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无疑是渺小的。要想平平安安地活,就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越轨、不越规、不越位。看清自己,就是要查找自己的不足,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面对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诩的地方,然而也少不了一些无奈。你在这方面很优秀,说不定就在另一方面逊于别人。如果肆意轻狂,得到的将是一事无成。

看清自己,就是要提炼一种无形的智慧。看清自己,其实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它是清醒中的一种苦心经营。所谓把握自己,把握人生,其实关键在于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只要能知错即改,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我,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能得到升华。

道家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了解他人的是智者,能认识自我的是高明之人,能战胜他人的是有力量之人,能战胜自己的是强者。这句话勉励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能熟知自己的缺点并勇于克服它。

俗话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自己要能称出自己的分量。然而,由于人们往往自视过高,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分量,才能恰如其分地为人处世。摆不对自己的位子,就会没大没小、没轻没重,最后栽跟头。

一个智慧贤明的人,首先要对自己和周围人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估价,然后再决定要与谁交往以取长补短,要帮助朋友克服弱点;要利用敌人的弱点以战胜之;要有自制之力,勇敢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只有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强者,连自己都战胜不了的人往往是难成大事的。弱点突出的人优点也突出,一个没有弱点的人也一定不会有多大优点,在这方面登峰造极的人在另外的方面可能一无是处。

所以说,一个人应该善于内省。只有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原谅自己就是快乐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要求苛刻,追求完美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这些人由于对自己苛责,很自然地他们也会对别人要求严格。要知道世间万物皆有缺憾,万事不可求全,接受自己,不仅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自己。对自己的缺点斤斤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

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能学着对自己宽容一些,便会陷进绝望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如果造成损失后,我们不能对自己宽容一些,那我们便会终日在自责中度过,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前进的勇气,也就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个人将自己的股票委托给了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纪人,他要求经纪人以60万日元的价格卖掉股票中的其中一股。但是经纪人在负责操作的时候,却由于疏忽而酿成了大错。他以1日元的价格卖掉了其中的60万股。指令下达后,股票的价格一路下跌,等经纪人发现自己搞错了时,事情已经覆水难收了。股票中已经有50万股成交了。

为了能够挽回错误,不至于毁坏自己的声誉,该证券公司只好大量购进这支股票,这样一来,股票的价格又一路回升,当天收盘时竟然还比原来的价格高出了不少。为此,公司一下损失了300多亿日元,这次亏损把该公司上一年度所赚得的利润赔得一无所剩。

更加糟糕的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在证券行业得到隐瞒。没过几天,很多投资者就得知了证券公司操作失误的消息,接着他们干脆把证券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售一空。结果,该公司的亏损又增加了很多。那位操作出错的经纪人悔不当初,他觉得自己不仅丢了饭碗,还连累了自己的公司,让许多同事都跟着受损。这样的大错让他觉得悔恨不已,最终无法释怀,选择了自杀。

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是一次沉痛的打击,相信换做是谁都会一时难以承受。但可怕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惩罚自己有什么用呢?而且既然已经为这次的失误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什么还要搭上现在和未来呢?

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一味地自责,而是宽容自己、原谅自己,然后才能够总结教训,将自己从过去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犯错之后的人都像那位职员那样选择终结自己的性命,就等于终结了世界上一切弥补错误的机会和再次成功的可能。

路捷是一位业务能力很强的部门经理,再难的事情到了他手里,似乎不费多大劲就能解决。所以上司非常器重他,他的薪水是全公司最高的,下属都非常尊敬他,其他部门的经理对他也很敬佩。他的妻子贤惠又漂亮,不久前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后来竟然听说他得了抑郁症,不得不辞职休息。

朋友都不理解,一个工作如意,家庭幸福的人怎么会得抑郁症呢?原来他对自己要求太苛刻了,他常常因为自己无法做到如他预想的那么完美而烦恼不已,对自己的苛责慢慢地也转嫁到了员工身上,他抱怨自己的下属素质不高,不能尽职尽责。他的内心总是被遗憾困扰,于是在工作中,他对员工的工作要求非常苛刻,这让员工觉得压力很大,很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而他自己则时时承受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痛苦。加之他又不善于倾诉,时间久了,就患上了抑郁症。

能够原谅自己缺点的人,自然也就会原谅别人犯同样的错误。所谓推己于人、推人于己,这是一个相互印证的关系,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从别人身上,可以反映出我们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其对待别人的态度。

莫泊桑的作品《一生》中塑造了一位苛责自己继而苛刻待人的年轻牧师的形象。这位牧师是一位严格的禁欲主义者,他拒绝享受,同时也不能容忍他的教民享受。他像侦探一样监视年轻人,不让他们单独在一起。他的教民狂欢时,他会很气愤,他甚至不能容忍动物的分娩。所以在小说中,他从来形单影只,永远穿一件旧教袍,永远是一张阴沉的脸,永远是那么消瘦。没有人愿意和他交谈,人们并不怕他,只是厌恶他。而他也因此更加痛恨那些享受生活的人们。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与一个不太讲究、“马马虎虎”的人交往,会感到愉快。因为这种人让人心情放松。相反,如果与一个生活呆板、苛求完美的人交往,自己也会变得拘谨,手足无措。试想,谁会愿意去接近一个让自己浑身不自在的人呢?

宽容自己就是爱自己,爱自己就是能原谅自己,就是承认自己也有缺点。不要老是感到愧疚,只要努力改进,不必苛求完美。宽容自己不是“自恋”、“自大”,而是一种境界,是对自己真正的爱。

不能宽容自己的人不仅对自己和别人要求苛刻,而且对自己曾经犯的错误也总是耿耿于怀。人无完人,为什么要抓住自己的小辫子不放呢?如果你肯原谅别人犯错,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一个犯错的机会呢?

有记者问当时已经81岁高龄的棒球老将康尼·马克,他是否为了输了比赛而烦恼过?他说:“哦,有的,不过那都是年轻时的事了,近几十年,我再也不干这样的傻事了。”

“为什么是傻事呢?”记者不解地问。

“磨完的粉子不能再磨,水已经把它们冲到底下去了。人要懂得宽容和原谅自己!”

犯罪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记住教训,不断改进。如果你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日日责怪自己,早晚会把自己弄得精神忧郁,神经紧张,健康会受到威胁,生活会陷于冷遇,朋友越来越少。如此往复,宽容离我们就会越来越远,幸福快乐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以至于前面的路越走越窄,总有一天会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