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自知。自知的人不断自省,看清自己。自知的人反省自我,完善自我。自知的人欣赏自己的不完美。自知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有意掩饰自己,敢于挑战自己,不仅愉悦自我,而且还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自知的人是聪明的,自知的人,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其实,如果没有缺憾我们无法去衡量完美。缺憾其实也是一种美。
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有些人面对自己的缺点,总是想办法遮掩,害怕别人笑话。这样做反而会使人感到虚伪,不真实,也就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往。比如,有一个人牙齿长得不好,所以,他说话时总想掩自己的嘴。其实,如果故意掩盖,反而让别人觉得有笑料可挖,就越想把事情搞明白。这样,自己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与其让别人去挖,干脆自己承认好了,这样既满足了别人的好奇心,又释放了压力。正确的心态是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刻意掩饰,敢于挑战自我,承认缺点,并且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这样不仅能愉悦自我,而且也能赢得大家的尊敬。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张白纸上点了一个黑点,然后问他的几个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到了黑点。于是,心理学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人们常常只会注意到自己的瑕疵,而忽略他自身所具有的更多的优点。是呀,为什么他们没有注意到黑点外更大面积的白纸呢?
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五十多岁,相貌堂堂,如果去当演员,应该属于偶像派。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愿做这样的“活儿”,他笑着从车上跳下,并夸张地走了几步给人家看。哦,原来是跛足,左腿长,右腿短,天生的。
问者见此非常尴尬,可他却很坦然,笑着说,为了能不走路,拉车就是最好的伪装,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还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太太很漂亮,儿子也帅!”
还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喜欢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许多照片,并结集出版。她常自嘲地说:“因为我长得丑,所以我很有安全感,如果换成是美女一个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险了。我得感谢我的丑!”
其实,在人世间,很多人注定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渴求完美的习性使很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其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类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被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客观地说,人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富兰克林有一天突然警觉地发现他在经常性地失去朋友。于是,他开始注意到原因就是自己太爱争强好胜,处处都要占优,所以始终跟别人相处不愉快。直到有一天,当他把工作大致做好了之后,他坐下来列了一个清单,把自己在个性上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全部都列在了上面,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开始,一直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为止重新依次排列了一次。富兰克林下了极大的决心要一一改掉自己的这些毛病。每当他真的彻底改掉一个毛病时,他就在单子上把那一条毛病划掉,直到他最后全部划完为止。结果,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最得人心的领袖人物之一,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个性塑造”的著作中,几乎都会引述富兰克林的例子,并且,他被公认为是个性自我改造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反过来说,假如富兰克林没有自我觉悟,仍然是我行我素,不对自己的缺点加以检讨;假如他也像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放任自己的缺点;假如他依然不改争强好胜、处处占优的毛病……那么,他就绝对不可能成功地争取到法国的援助,当然如果是那样的话,整个美国的历史也将要被改写了。
一个人对待缺点的心态居然也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然而,现在却还有很多人面对自己的缺点到处在说:“我能怎么办?”实际上,你怎么知道你办不到呢?你怎么知道即使经过数年的努力你仍然不会有所收获呢?林肯曾经说过:“我要准备好自己,以待时机的来临。”因为他深信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林肯果然等到了自己收获的那一天。
有一个女孩想要成为一位歌唱家,可是老天并没有因为她拥有美好的梦想而给予她一副天使般的容貌。这种遗憾使她在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倍感失落。
她长得不好看,嘴很大,牙齿突出,每一次公开演唱的时候,她都想把上嘴唇拉下来,盖住她的牙齿,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她想表演得尽量令自己感到满意一些,可是,结果却使自己大出洋相。
有一次,这个女孩在一家夜总会唱歌,听她唱歌的一位男士认为她很有天分,就走到她跟前,很直率地对她说:“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么,你觉得你的牙长得很难看,但是却没有发现自己唱的歌很好听。”
女孩听了之后非常窘迫,她的脸有些红,可是这位男士却全然不顾她的感受,又继续说道:“难道长了龅牙就罪大恶极吗?你不要总去遮掩,张开你的嘴,观众欣赏的是你的歌声,而不是你的牙齿。而且,你想遮起来的牙齿可能会给你带来好运。”她接受了这位热心男士的忠告,没有再去注意自己的大龅牙,更多关注的是支持自己的观众。
从此,她不再为难自己,不再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每次演出,她的心里只想着她的观众,想着她的歌声。她张大了嘴巴,热情而高兴地唱着,很忘我,很投入。后来,她成为了歌坛一颗闪耀的明星。
生活中我们要克制住对自己的审判,正视自己的所有缺点与不足,坦然地面对现实,不为难自己,不自己设公堂审判自己、不自寻烦恼。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的环境,不必苛求,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轻松点。
其实,不仅人自身是不完美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充满缺憾的。比如:有一种风景,你总想看,它却在你即将聚焦的时候巧妙地隐退;有一种风景,你已经厌倦,它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世界很大,你想见的人却杳如黄鹤;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见的人却频频进入你的视线;有一种情,你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忘了自己,而他(她)却视如垃圾,如果能够倒过来,多好,可以不让自己再忍受痛苦。世上有很多事,倒过来是圆满,顺理成章却变成了遗憾。但是,世上的事物都依据自身规律运行着,我们没办法将它倒过来。
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你要相信,你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甚至有许多地方还比别人优秀,你要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装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许你在某些方面的确不比他人,但是你同样拥有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专长,有些事情也许只有你能做而别人却做不了。
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并将它转化成动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以及别人独一无二的能力。别人有别人的才干。你有你的才干。我们常常认为才干就是音乐、艺术或智力方面的天赋,但实际上,我们人人都有奇妙的、我们自己却忽略的才干,诸如激情、耐力、幽默、善解人意、交际才能等能力,它们全部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工具。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子曾对他的学生们说:“有一次,我去宋国,途中住进一家旅店里,发现人们对一位丑陋的姑娘十分敬重,而对一位漂亮的姑娘却十分轻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听了之后说什么的都有。杨子告诉他们:“经过打听才知道,那位丑陋的姑娘认为自己相貌差而努力干活而且品格高尚,因此她得到人们的敬重;那位漂亮的姑娘则认为自己相貌美丽,因而懒惰成性且品行不端,所以受到大家的轻视。”
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样,是否被人尊敬并不在于外表的美与丑。美绝不只是表面的,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表面的美失去了它应该具有的内涵,就会为人们所抛弃,那位漂亮姑娘就是最好的例证。勤能补拙,也能补丑,这是那位丑姑娘给我们的启示。
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它是你独一无二的特征。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有了它才使你不至于平淡无奇。不完美使你区别于他人,世界也因你的不完美而多了一点别样的色彩。
善待自我,宽容他人
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从表面上看来,明智和愚蠢,博大和浅薄,纯粹和芜杂,这些无疑都是截然相反而又相互对立的东西,然而,对于这些截然相反的东西却不可以用截然相反的心态去对待。否则,在现实社会中,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与人共事,都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因此,聪明的人要做到宽容愚笨的人,博学的人要做到宽容浅薄的人,精纯的人要做到宽容杂驳的人。
蔡元培到北京大学当校长的时候,北大师生列队欢迎,老师们都会向新来的校长鞠躬敬礼,这在他们看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是对校长的一种尊敬。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蔡元培立即也给大家鞠躬敬礼。
蔡元培作为校长,对北大所有师生都一视同仁,从无贵贱尊卑之分。当然,蔡元培真正对北大做的贡献就是他提倡“兼容并包”的为人和治学思想,这一思想源于蔡元培为人处世的包容性,他对北大当时的教师们,并没有提出太大的要求,不管是辜鸿铭那样扎着辫子的老学者,还是西装革履留洋回来的有新思想、新认识的胡适,都一概聘用,这对于当时来讲是不容易的。
正是因为蔡元培自身的包容性,才创建了北大新的学术思想,才赢得了博大精深的北大精神。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宽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得到,可以舍弃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结,是人品中善良的升华,是人性至美的沉淀。它还是人修身养性的“真经”。
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更不是“你不仁,我更不义”。它是香兰被人踩倒却留香脚底的气质。
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了曾经让他受胯下之辱的那个人。那人得知韩信已被封为齐王,吓得立刻跪在地上,但是没过多久,韩信却把他封为自己手下的都尉,对大家说:“这是一个壮士,当初他侮辱我,我杀不了他吗?可是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我忍下来才有了今天,所以到了今天我也不会杀他的。”
按照常理来讲,韩信有权杀了那个人,而且韩信也并不是个不知耻辱的人,但他没有,反而招为己用,可见韩信有一颗宽容的心,在那样的时代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由此可见,对事宽容,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凡事都随缘,不去计较。你若对别人宽容,别人也会对你宽容;你若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毫不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店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那以后,那些垃圾就没再出现。
这个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着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在处世中不要搞唯我独尊,而要对不同的观点、行为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让,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给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更为广阔的天空。
这个世界上凡是聪明的人都是会宽容别人的,因为宽容别人的同时,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难免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怎样处理,怎样对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方法了。可能有的人会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而有的人则以一颗宽容的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笑而过罢了。这两种态度,自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那就是别人反过来对待我们的态度。我们宽容别人了,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由此来看,我们宽容别人,其实是在宽容自己。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有差异的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差异感到快乐。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若是我们都能互相学习,彼此包容,便能一团和气。”
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是对人对事的理解和包容。它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境界,没有宽容的思想和精神就难以造就伟大的人格;对于社会来说,宽容是一种文明和进步。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必是宽容的。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还是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宽容都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有了宽容、谦让,就有了和谐、平安的环境,人类才可以享受没有战争的和平世界。
学会在宽容中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关心他人,才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容。
有一男孩脾气十分糟糕,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栏上钉一个钉子。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于是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又告诉他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