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9337600000055

第55章 新时期的整党(2)

这次整党取得的成绩所以不很理想,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所以还不少,除了受前面所说的复杂情况的限制外,个别领导同志在指导整党工作上发生了一些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失误主要有三条:一是,提出了“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和“整党促进经济、经济检验整党”。这两句话,就其本身而言,基本精神是正确的。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部必须把业务指导思想认真端正好。整党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在中央整党决定已正确地规定了统一思想的各方面任务的情况下,又另行提出“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并加以不适当地强调,势必造成用“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取代统一思想的其他任务;在中央整党决定已正确规定验收标准的情况下,又另行提出“以经济检验整党”,势必造成用“经济检验整党”取代检验整党成效的五条标准。这是不符合中央整党决定规定的要求的。同时,又只讲反“左”,不讲反右。这种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造成和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单位用经济工作代替整党工作,助长了右的思潮的泛滥和经济上的过热空气。二是,对清理“三种人”不重视。尽管中央整党决定明确规定清理“三种人”是纯洁组织的关键,但一直很少强调这一点,而且基本上是采取淡漠、放宽的态度。消理“三种人”的工作所以存在突出的缺点,不能不说同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和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三是,对整党满足于发文件和一般的号召,很少过问贯彻落实的工作。以为文件一发,指导的任务就完成了。这种工作作风,也对下面的领导干部产生了不好的晨响。对于这些做法,中央和其他领导同志早有察觉并提出过不同意见,进行了纠正。

1985年7月,寸指委发出了关于各级党委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陈云同志六篇重要讲话的通知,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中指委在多次整党工作会议和中指委其他领导同志的多次讲话中,一再强调要反对“左”的和右的两种倾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党性教育;要切实搞好党风的整顿,从严治党;要认真清理“三种人”,不可留下隐患;要不断加强对整党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全面完成整党的任务。所有这些,对于减轻上述失误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证整个整党工作按照中央的正确部署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这里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次整党是经过全党同志的艰苦努力,克服了不少困难和干扰,才取得了现在这样的成绩。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一定要十分珍重和继续加以发扬。

整党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这次党的全面整顿,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重大实践。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这次整党没有采取大轰大嗡、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成功地避免了过去政治运动中盛行的一套“左”的做法。在三年半整党中,始终注意坚持对广大党员进行正面教育,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始终强调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激励并引导党员干部和党员努力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法。这些都促进和保证了这次整党既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又不像过去的一些政治运动那样,留下很多后遗症,没有引起社会局势的动荡。对于属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坚持采取教育疏导的方针。解决党员中的错误思想,主要采取启发自觉、积极帮助纠正的方法,并且实行“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的政策。解决一些党员、党员干部之间存在的隔阂和不团结的问题,采取广泛开展相互谈心、交心的方式进行。对于处理危害党的利益、有严重问题的党员,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力求所做的结论和处理决定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只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不整党外朋友和群众。所有这些处理党内矛盾的方法,实践证明是正确有效的。“左”的错误从50年代后期产生到“文化大革命”的全面泛滥,前后达20年之久,流毒很深。这次整党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避免过去常用的大轰大嗡等“左”的做法,的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次整党始终注意了正确处理整党工作同改革、同经济工作的关系,总的说来,做到了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在历史上的多次整党中,往往就是因为处理不好这两者的关系,结果影响和干扰了经济工作及其他业务工作的发展。这次整党吸取了历史教训,各级整党工作都坚持贯彻执行以整党促改革、促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注意结合改革开放与经济工作的实际,适应它们的需要,努力通过党的思想、作风、纪律和组织的整顿,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排除障碍,增加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化而暴露出来的一些消极现象,如新的不正之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则给整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整党中更注意了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党员觉悟的提高,反对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能力的增强,从思想政治上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它对今后党的整顿和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整党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整党搞得好不好,成效如何,其关键是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思想政治路线是否端正,指导思想是否明确,作风是否过硬,能否作出表率,能否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中央整党决定的各项规定。第一期整党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参加这期整党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高级领导机关,本来应该在完成整党的四项基本任务上为全党树立良好的榜样。但是,不少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由于受到孤立强调“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的影响,没有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整党决定的基本要求,加上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性等等,结果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讨论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工作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规划上,而放松以至严重忽略了思想、作风、纪律和组织的整顿,没有能够为所属的下级单位的整党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在这期整党的后期,出现了几股新的不正之风,而且迅速蔓延开来,未能很快制止,应该说与这种情况是有关的。这是这次整党中的一个很大的教训。当然,第一期整党中,也有相当多的单位的整党工作搞得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例如,军队高级领导机关的整党就走在前列,由于指导思想明确,领导得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果第一期整党单位都能在全面完成整党的四项任务上真正为全党作出表率,那么整个整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整党的实践还证明,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央整党决定明确指出:目前党内“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还没有从过去‘左’倾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歪曲四项基本原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持抵触态度,有的甚至阳奉阴违、公开抗拒;一种是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经不起历史挫折的考验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他们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背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

这种‘左’和右的错误倾向,都是同党的性质、纲领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容的。”“要坚决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软弱无力的状态。要自觉地正确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坚决地抵制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并有针对性地尖锐地指出,“不少同志片面地总结历史教训,认为一讲思想斗争和严肃处理就是‘左’,只提反‘左’不提反右,这就走到软弱涣散的另一个极端。”整党决定和小平同志的这些论断,都是符合实际,非常正确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具有全面性。在对待”左”和右的错误倾向的问题上,同样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全面性的要求。既要坚持有“左”必反“左”,又要坚持有右必反右,而决不可以偏废,决不可以带有主观随意性。对哪一种错误倾向忽视了,都不可能稳定国家和社会的大局,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反对精神污染斗争的曲折就是一个明证。

反对精神污染,也就是反对右的错误倾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本来是党的思想整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但是由于个别领导同志不执行中央的决定,不愿在软弱涣散的极端上回头,致使整党开始后不久,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很快就被打断了。其结果是保护和纵容了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使得这种错误思潮的泛滥日趋严重,直至后来酿成了少数学生闹事的所谓“学潮”,直接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是这次整党中的又一个沉痛的教训。小平同志最近会见西班牙工社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八九年的经历证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成功的,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不是说没有干扰。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对于这些重要论述,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正确掌握它们的精神实质。“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都是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方针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治国之本,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四项基本原则在新时期的正确运用和新的发展。它们是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相互统一,唇齿相依,缺一不可的。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就必然会滑向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搞不下去;不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同实际结合的活力,也坚持不好。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的两条战线的斗争,才能保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保证它们的全面贯彻执行,从而也才能保证和促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