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农民养生
9336200000034

第34章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重点(2)

熏烤类食物的致癌作用,主要是燃料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食物在熏烤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致癌物质。老年人如果经常吃熏烤类的食品,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特别是患胃癌的危险性更大。

3.腌渍类

腌渍的食品一般都含盐量高,维生素的含量甚低,因而老年人不要经常食用。另外,操作不规范的腌渍食品,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而老年人的肠道抵抗力较弱,常吃这类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类的疾病。

4.甜食类

甜食的特点是含糖量高,多吃会引起老年人肥胖,多余的糖会转化为脂肪,并能引起血脂增高,对已有动脉硬化倾向和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最为不利。此外,糖类的摄入量过多还会引起身体内的矿物质缺乏。

5.冰镇类

许多家庭在炎热的时期常常喝冰镇的饮料或吃冷冻食品。冰镇的食品进入人体的胃里后会导致胃液的分泌下降,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不要多喝或常喝冰镇类的饮料和吃过冷的食品。

6.动物的内脏

动物的脑、肝、肾等都是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老年人常吃会导致血清胆固醇增高,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更不能多吃。

7.方便的食品

许多的老年人经常吃方便面,糕点,油、茶面等方便的食品。这类的食品含有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少,吃的过多或是经常吃的话很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8.过期的食品

老年人经常存放食品但是舍不得吃,这使得相当多的老年人常吃存放过期的食品。食物贮存的时间过久不仅会产生各种的有害物质,引起食物中毒,而且食物中的营养素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吃后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因此,老年人必须改掉长期贮存食品的习惯,存放的食品不要太多,以免造成因积压或长期存放而发生变质。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重点

老年人身体上的变化

人到老年,身体上最早出现的变化多从形体、外貌上反映出来,常见为皮肤、毛发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而是容颜、牙齿及形体的改变。人们常把这些变化称为衰老的征兆,也是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的外在表现。

1.毛发

毛发的改变是衰老的重要表现。老年人毛发的改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毛发的润泽度降低。二是毛发的颜色变白。三是毛发会发生脱落。老年人精虚血少,不能供给毛发充足的营养,毛发会逐渐失去润泽、光亮,变得枯干、发白,甚至脱落成为秃顶。

2.皮肤

人体的皮肤是肌体的最外层器官。人体的生理机能旺盛的时期,皮肤舒展、润泽、柔韧而有弹性,老年人气血虚弱,皮肤也会失去营养,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皮肤的润泽程度、弹性及肤色等方面的改变,老年人的皮肤上常会出现褐色的色斑,俗称老年斑。

3.容颜

容颜的衰老是老年人血气精神虚衰的外在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的衰老也日渐明显。老年人的面额及眼角皮肤的皱褶增多,形成“鱼尾纹”及“抬头纹”,两鬓甚至全部的头发变得斑白,甚至脱落,面部的皮肤不润滑而失去光彩。

4.牙齿

老年人肾气日衰,加上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低下,营养不足,牙齿也常常容易松动、脱落,或是牙质变得疏松易碎。

5.形体

老年人的脾、肾气虚,气血不足,因而肌肉失荣,筋骨失养。所以,常见高龄老人腰背躬曲,身高减低,或皮肤松弛,或肥胖而肌肉松软,与青壮年时的健壮截然不同。

老年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有规律

进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餐不定时会破坏消化系统的正常活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2.少吃多餐

老年人体内的糖原合成减少,储备的能力有限,容易感到饥饿,所以要少吃多餐。餐次的安排以个人消化的能力为依据,符合季节的特点并与老年人生活、劳动、作息相适应。一般可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吃少量的点心。

3.饥饱适中

每顿饭要吃七、八分饱,切忌暴饮暴食,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的障碍或是诱发胰腺炎、心绞痛、胆囊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对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4.增加食欲

可于饭前先喝些开水,然后再吃一些能够开胃、可口,比较浓缩、量少、质精的食物。

5.干稀搭配

午餐时荤素要兼备,是全天热能最多的一顿饭。既可补偿上午活动的消耗,又可为下午作能源的储备。晚间一般体力活动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如超出生理需要将转化为脂肪而积存再体内,促发老年人肥胖。尤其是在入睡时血流的速度会减慢,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6.有助睡眠

如老年人睡得比较晚,在临睡前还可喝一些热牛奶或是易于消化的羹汤,不但有助于催眠并可防止夜间可能出现的低血糖。

7.适时、适量饮水

适时、适量喝水是维护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项重要内容。水是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营养物质,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的水分含量会降低,所以更应养成少量多次、适时饮水的习惯。

8.不要饮茶过量

茶水可以增强身体内毛细血管的韧性,有兴奋神经和消除疲劳而又利尿的作用。不过老年人不要喝浓茶尤其是在夜间,以免引起失眠,而且茶中的物质还可影响蛋白质、钙、铁、锌等的吸收和利用。

适应季节变化,顺时养生

气候的变化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顺时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其中也包括了饮食调理。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降低,适应能力减弱,更需要合理的调配饮食,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1.春季乍暖还寒,需要较多、优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鱼、虾、鸡、兔、牛肉等含蛋氨酸较多,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芝麻、花生、核桃、大枣等对老年人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胡萝卜、红心甜薯、油菜、香椿、白菜、柿子、香蕉等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比较丰富。有助于老年人防感冒、抗感染。

2.夏季炎热,蛋白质的分解加速,水分、电解质、维生素等也随汗液流失,需要及时得补充。同时胃酸分泌减少,杀菌的能力降低,食欲差。食物调配要清爽适口、少油腻,要色艳、香浓以刺激老年人的食欲。红豆、绿豆、乌梅、冬瓜、西瓜等可以清热祛暑、生津凉血。特别要注意老年人的食品卫生。凉拌菜加些醋、蒜等可以杀菌、防止肠道传染病。老年人不要吃太多生冷的瓜果,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等的障碍。

3.秋季气候多燥,老年人要多吃些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食物。充分发挥食物如芝麻、百合、玉米、蜂蜜、乳类、蔬菜、水果等在平衡膳食中的食疗作用。

4.冬季寒冷,人体的代谢增强,需要增加能量。要防止体内维生素的缺乏,老年人要吃些热性的食物以滋阴补阳,除病益身。在食物的制作上要采用烧、熬的烹制方法,利用沙锅、火锅等保持饭菜的温度以暖胃驱寒。

愉悦进餐、保护肠胃

在坚持合理营养的同时,压尽量照顾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不熟悉的食物、单调的食谱都不会引起老年人的食欲,同样老年人孤独、寂寞、身体不适往往也会影响食欲。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爽口,诱发食欲。在营养的原则下尽量照顾老人的饮食习惯,让老年人多和家人或亲友一起用餐,在宁静样和的气氛中,老人可以情绪愉悦。

老年人主观上的食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细嚼慢咽则可扩大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吃饭从容可以避免食物不慎落入气管。

药补不如食补

如果平时能坚持合理的营养,膳食调配得当,老年人不偏食,无异常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必要采取药补的方法,不过对于一些老年人食量过少,体质虚弱或长期患病处于康复期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制剂、保健品或进行食疗。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要加强自身的保健意识,了解药物与营养的相互关系,避免相互干扰,抵消药效或影响食物的营养功能,甚至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缺牙老人的饮食

为了减少缺牙所致的不良作用,缺牙老人更应注重饮食上的营养。

1.吃易于咀嚼或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吃肉汤、乳类制品、鸡蛋、软鱼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因维生素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很大的关系,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对骨质的影响较大。

3.吃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以男性75克,女性65克最好。按这一要求。

4.食用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

5.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作料要多一些,食物的味道也要浓一些,可刺激老年人的味觉和增加食欲。

6.缺牙的老年人不要吃过多的盐类和糖类。

7.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以唾液增加味觉,以味觉增加食欲。

8.要保持口腔洁净,使口腔内少有杂味,这样能增加味觉敏感性,有利于提高食欲。

9.缺牙的老人还应尽可能地补牙、镶牙或是装一副假牙,以改善口腔内的咀嚼功能。

老年人要多交朋友

老年人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多交朋友,多交老年性的朋友对身心健康有很多的好处:

1.多交朋友可以排解老年人的孤独

很多的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自己和老伴便开始了空巢家庭的生活,孤独和寂寞是难免的。特别是对于丧偶的老年人来说渴望交流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时,三五个知心朋友的出现,可以缓解老年人心中的孤独、寂寞和压力,老人们相互袒露心声,倾诉衷肠,精神状态自然会好。

2.多交朋友可以开阔眼界

老年人多交一些各方面的朋友,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家之外的世界,从而使思想不会落伍,使心态不会老化。俗话说“人老心不老”,一个拥有年轻心态的老年人,无论他的实际年龄有多大,都不会有“黄昏”的感觉。

3.多交朋友可以获得一些实际的帮助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力,远不如对青少年、对婴幼儿的关注,再加上老年人的子女一般都正处在事业的黄金年龄,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所以,老年人互相交朋友,可以彼此为对方的难事、烦事出主意,想办法,这种交流的结果往往是使双方都受益。

4.倡导老年人多交朋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发自真心的帮助和理解。倘若只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则会烦恼不断,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