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着名诗人西塞罗在他的名着《论老年》中列举一般老人之所以不幸福的四大缘由,第一条便是“老年人退出他所长期从事的事业”。一旦退出自己长期从事的事业,心头会一下子冒出巨大的失落感,从而摧残自身的生命力。
如果你是个文字工作者,你仍可以提起你的笔;若你是个农业研究者,你仍然可以与植物有关的事情打交道;你是个医生,你也仍可以研究医学,救死扶伤。从一定意义上说,退休后,你的事业天地将更为广阔。
接受新事物,学点新东西
在生活中,有些老人嘴上总是说:“我们那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呀……”这样的老人总会感觉周围环境和自己格格不入,长久下去,就会越发孤僻。要改变这种心态,就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一点新东西,在思想上和社会融合。例如,现在电脑已成为常用工具,你可以花点时间学一学,掌握简单的操作方法,有兴趣的就深入了解,既培养了能力,又改善了思维方式。接受新事物,学点新东西,这样的老人永远不会寂寞。
传统的思想认为,老年人比较固执、刻板,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思想容易僵化。当然,这只是说人步入晚年后容易产生这些缺点,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是如此。
那么,步入晚年后,老年人应该如何防止自己思想僵化、保守、固执,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呢?
老年人要克服思想僵化保守的最好办法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因此,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时代,努力接受先进的新思维、新事物。
老年人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锐,防止思想的僵化,就要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中去,积极接触社会,并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不断修正自己的不切合实际需要的思想意识,要注意接触青年人,同他们交朋友,认真思考他们的见解,不轻易否定他们的观点,互相取长补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拒绝接受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新思想、新生事物,从社会生活中不断吸取思想上的营养,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只有这样在晚年仍然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和朝气。
杨力谈养生:
老了也要有宏图大志
老年人的宏图大志与年轻人不同,不是旨在摸爬滚打地开创一番事业,而是表现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把自己熟悉的工作做得更好,发挥自己的余热。只有充分认识到老年人的自有优势,才能保持精神上的活力,做些自己熟悉的事,爱好的事。这样的老人会觉得心里充实,总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只将去日争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不会为衰老而忧愁,也不会为自己的未来而诚惶诚恐。
心有所求的老年人,总是筹划着未来的事情,没有时间和机会翻腾往事的陈谷子烂芝麻,就不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尤其是当你热心于某个目标的追求时,就会产生一种“不知老之将至”的朝气。这种朝气能使老人在自己的爱好、特长方面得以发挥和进取,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也要注意,处于黄昏时期的老年人是发不得少年狂的,不要有过高的抱负,也不要另起炉灶,独辟蹊径,应该量力而为。实际上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轨道上坚持不懈地前行,就是进取,就是宏图大志。把握了这个分寸老年人就能自得其乐,精神生活充满活力。
平静地面对死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很多老人都忌讳提到死的问题。然而,花开花落,万物都在新陈代谢,人总要步入垂暮晚年。面对铁的规律,最明智的态度是坦然面对现实。如果“生命之钟行将停摆”,我们就平静地面对它。在钟没有停摆前,争取做到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对过去和未来毫不牵挂,全力以赴地过好每一个今天。
人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死亡的问题呢?这可以从人的成长过程说起,一般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所接触和熟悉的人中,很少有人经历死亡。因此,在这段时期人很少想到死亡。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接触和熟悉的人中不断地有死亡的消息传来,死亡这个问题便会慢慢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在老年人这个群体中死亡的发生率要远远超过其他群体。因此,死亡是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实,留恋生命,害怕死亡是人的本能,随着时光一分一秒、一时一天、一月一年的流逝,人们会逐渐地感到自己逐渐向死亡迫近,而死亡一旦来临,和人世间的一切联系都全部丧失,生命中的美好东西也全部化为乌有。所有这些不时让人感到,在人生的天空中总是飘着死亡的阴云,令人恐怖。这些恐惧心理并不因为我们担心、注意而消除,只有冷静地思考生存和死亡问题,才能引导我们正确地对待生死,消除紧张不安。
诚然,人人均想避开死亡,可是死亡的绝对编排又是大自然的公正规则。每个活着的人,都想否定(不是否认)死亡,闪烁生命的光华,那就意味着,尽情享受每个日出日落,充分施展创造才华,这是对预期中有朝一日死亡降临的最好回答。古今学者对死亡的看法各种各样,重温这些名言有助于从不同角度领会人类精美的思想成果。苏格拉底这位西方思想的源头人物对死亡是这样说的:“死,灵魂与肉体分离,是一个漠然不受肉体影响的哲学家在他生活的每天应该欢迎的东西。“正所谓视死如归。名医亨利格林,在临死前进行了最后的自我诊断,当他数完最后一次心跳时,说了声”停了“,平静地告别了人生。所以,死亡亦不是神秘、可怕的,它只不过是生命现象,活动的停止而已。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岁月,去追求自己的思想,这将帮助老人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杨力谈养生:
心无禁忌无烦恼
禁忌,又称忌讳,是因风俗习惯和个人理由而形成的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回避心理。这些禁忌大多与人们的迷信心理及思维的习惯势力有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反映在他们身上的禁忌,多半有关生命延续或者有关传统节日的。如,“66,不死掉块肉”,“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等。其实,这种禁忌丝毫没有科学的根据,不过由于代代相传,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不认清其本质,常常会被这种暗示的假象所蒙蔽。
比如,那些流传很久远的“66,不死掉块肉”、“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等谚语,都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物质条件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在当时人们的寿命平均四五十岁,到了60岁已经过了一个花甲,能够步入一个新的轮回,就相当不容易了。至于“人生七十古来稀”,就说明这种高寿之人更是难得。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孔孟之道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和孟子被尊为大圣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孔子年寿73岁,孟子年寿84岁。这在当时属于高寿之人。普通的平民百姓怎能与这两大圣人相比?怎能比他们活的寿命更长呢?因而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就是这两个年龄是平民百姓的年龄“坎儿”。因而自命菲薄的平民百姓觉得自己不能与大圣人相提并论。到了这个年龄的“坎儿”,就担心自己迈不过去。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成为一种世俗的“忌讳”。其实,这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下绊子而已。
要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必须认清禁忌的虚假性。尽管许多禁忌流传很广泛,但是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譬如,西方世界一直把“13”和“星期五”在同一天视为最大的禁忌,最为不吉利的一天,可是2001年7月13日我国被世界奥林匹克组织一致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就是在这样“13”和“星期五”重合的一天。西方世界认为是最禁忌的日子,却是我们的最盛大的节日。由此看来,禁忌带有地域性,而地域性的本身就说明它是人们自我束缚的结果。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禁忌就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五大洲拥有“免签证”的绿色通道。
太注意禁忌,实际上是自寻烦恼。人的健康和寿命总的来说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像禁忌之类的负面影响是人生前进的绊脚石,只有摒弃它,藐视它,丢弃这个“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在长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避免大喜大悲利养生
喜怒哀乐,乃人生中的常事,但它也最能影响人的心绪。因忧而导致心理失衡者有之,因喜而损害人生韵律者也有之。人尤其要切忌大喜大悲,因为无论大喜或大悲,都不利于保持心灵的宁静。
老年人不宜过于忧愁和焦虑,要注意休息、设法保持良好的睡眠或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以引开自己的思路,遣散忧愁和焦虑情绪。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减少接触那些不愉快事情的机会,切忌与人争吵、动怒。要学会谅解别人,遇事大度、随和,这样做,烦恼和怒气便与你无缘了。
老年人更不宜过于兴奋,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虽然普通的笑能使人体的胸、腹、心、肺乃至肝脏得到有益的锻炼,从而减轻疾病;笑能解除烦恼和抑郁。但是大笑、狂笑则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为大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脉搏加快、呼吸次数增加、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已有冠心病的病人诱发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等。
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之法可数以万计,但“养神为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认为“喜怒无常,过之为害”。暴喜伤阳,暴怒伤肝,穷思伤脾,忧极伤心。大喜大悲就可能引起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中医称内伤七情。《内经》也强调,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驭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强调人们要自我控制情绪。
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喜怒有度,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兴奋激动,不要通宵熬夜,不要参加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如打麻将等,以免发生危险。
杨力谈养生:
对待世事要祸福相依辩证看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也有其弊,而且彼此间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福与祸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也不例外,它们也是互相依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
懂得这一辩证法,对养生健身是颇有益处的。首先,能够使老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的老人身体素质好,不服老,“不知老之将至”,总觉得能和壮年人比试高低。殊不知人的各种器官正如机器的零件一样,经过几十年的磨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老化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旁及其他器官,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身体出现问题。不要认为身体很硬朗、精神矍铄,以为自己没有潜伏的疾病而忽略了体检,给疾病以可乘之机,在健康的背后,忽视了类似“居安思危”的问题,被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老年人要辩证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意识到事物的转化的法则,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起防范意识,正如俗话说的那样:“走路防跌,吃饭防噎”,防止“乐极生悲”,延年益寿是没有问题的。
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乐趣上,也要运用这一辩证法,不至于因“乐”而影响身体健康。有位老年人爱说笑话,他说自己年轻时是“摸爬滚打”,到晚年是“吃喝玩乐”。意思是说年轻时干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从不怕苦和累,退休后就尽情地玩乐,把过去没有玩乐的时间补回来。生活需要七彩阳光,退休后生活得丰富多彩些也无可非议,可是这位老人却走向了另一极端。他玩起麻将来,常是一个通宵,打起扑克来常是一坐就是半天,骑自行车去郊外钓鱼往返就是百八十里。可以说只要他有兴趣的事,他都不觉得累,真是有点玩起来不要命的劲头。其实,从辩证的观点看,他的这种乐趣和兴致,实际上是掩藏着危机。人到老年生活有规律是养生健身的第一招,像他这样由着性儿来,自然会使得身体劳逸不平衡,体力消耗也很大。暂时看来他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似乎对身体影响不大,可是身体的内损迟早要清算的。果不其然,后来致命于高血压症。如果这位老人能够从乐极生悲和祸福相依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生命的危机感就会时时敲起警钟,防止悲剧发生。
对人生要豁达地对待,尤其要以一种平和的心理来对待生和死、欢与悲、顺境与逆境等。人不是生存在真空里,难免遇到一些让人不如意的事,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谁也不能违背,可是按人的普遍心理,是想到高兴的事多,想到玩得尽兴的时候多,一遇到闹心的事或是身体患了病,就心情沮丧,就悲观失望。这实际上也是没能辩证地看问题的结果。如果将祸福相依的哲理深入到骨髓里,遇到挫折或疾病时,就不会悲观,反而会发现不利因素里的有利因素,危机中的生机,增强战胜疾病或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无论是对待任何事物,还是对待养生健身,只要能够懂得祸福相依的道理,就能够使人明智起来,豁达起来,客观地对待自己,不至于被恶劣的情绪缠绕住自己,永远做-个充满朝气的老人。
调节不良的“回归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者,他们爱追忆往事,炫耀既往业绩,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或对坎坷经历、心灵创伤耿耿于怀,经常滔滔不绝地诉说,沉湎于往事之中。这种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回归心理”。
回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它常使老年人陷入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的心态。老年人有的回避现实:见到同龄的至爱亲朋离世时,忧伤惆怅;他们常将现在的事与以往的事相比较,孤高自赏;对待子女的教诲,也常是用“老黄历”看新问题;不能得到小辈的信服。他们总是感到岁月如流,往事如烟,今不如昔,前途堪虑。
回归心理极易让老年人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使人感到日落西山,愈是回忆美好的过去,愈感到如今无所作为,于是常常一蹶不振。这种心理有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老年人易患抑郁症、脑卒中、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有严重回归心理的老年人,其死亡率为正常老年人的3倍。
要克服回归心理,首先,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要常想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规律,要珍惜宝贵的晚年时光,不能让它在“不堪回首”的悲观情绪中虚度过去,应该面对现实,积极地向前看,抱着“一切都会好”的信念,舒舒坦坦地度过晚年。
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经常阅读报刊、杂志,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要注意饮食营养,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低盐、低脂肪食物。
树立老有所用的思想。不少老年人拥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因此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事,这样能够够使自己觉得活得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