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火巨澜(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9333900000037

第37章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2)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是在中国革命急遽变化的紧急关头的一个转危为安的伟大的转折点。唯独毛主席高瞻远瞩,不避艰险,顶着狂风恶浪,把党的中心工作引向农村,点燃了井冈山星星之火。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缔造了第一支红军(当时叫工农革命军),揭开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序幕”,为中国和世界革命运动指引了一条胜利的金光大道,把中国革命历史推向了新的纪元。

毛主席奉党中央的任命为领导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1927年8月18日毛主席回到湖南改组了湖南省委,并着重指出。秋收起义的目的,是要彻底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党应当以主要的力量领导武装斗争,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推动土地革命。是年9月9日震撼人寰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打响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的号炮。

当时国际上正处在经济上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是第一次大战之后的第三时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很突出,国内官僚资本还在形成。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把革命重心放在城市交通要道,还是移到农村?这时,主席的以革命的农村包围反革命的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思想指导我们前进。历史上,世界上几次革命,如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唯有秋收起义是独立自主地以农村为中心的。当时形势大变,毛主席以他英明的雄伟的远大战略思想领导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及时地做了战略退却,就地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大业,选择了井冈山这个战略据点,保存下优秀的干部和火种,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在保留革命火种的紧急时刻,毛主席做了积极的战略退却,保存了力量,成为历史上模范的有秩序的退却。这是党受到严重考验的时候,是彻底失败,还是保存下种子扎根广大农村,成为星星之火,就看你掌舵的了!毛主席高瞻远瞩,积极的退却,秣马厉兵,养精蓄锐,准备时机成熟后转入另一阶段的进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积蓄力量,发动群众,将来城市还会都归我们。那时有人怀疑说:毛泽东这样做不对,跑到山上当大王去啦!但毛主席说:形势变了,是当红色根据地的“山大王”的时候了!今天我们上了山,到时候,我们命令敌人将所有大城市都交给我们。

毛主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那时主席曾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绕,绕不赢就蹲,蹲不赢就化。不久主席定为“十六字诀”。

回忆一下历史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乃正确之先导。当时的形势,虽然是“逼上梁山”,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由于敌人残暴的白色恐怖,沉重的教训也使我们受到了革命的考验和锻炼,致使我们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建设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秋收起义,形势转变了,我们做了胜利的战略退却。打得赢不打,是右倾机会主义;打不赢不走,是拚命冒险主义。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惨痛的教训。

推翻满清,南方17个省参加了,北方没有份,袁世凯做皇帝只83天,连100天都不到。十月革命,最后还是向农村发展,扑灭了白匪军的叛乱。秋收暴动是在国际上突破了暴动只在城市的理论,它增添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宝库中的新内容,打破了狭隘的成见和偏见。这对今天世界革命还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当时有人诬蔑毛主席是个“书生”,不是军人。因而不信服毛主席的精辟见解。但中国革命所走过的崎岖坎坷的艰巨胜利的道路,斗争的事实情景说服了这些人。这是毛泽东思想灿烂辉煌发展的结果。

当时,毛主席毫不犹豫,毫不留恋地带着队伍把皮鞋脱掉,穿草鞋,戴草帽,到农村去,发动群众武装起义,解决了中国武装革命的道路问题。解决了我们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革命问题。毛主席一贯注重农民问题。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毛主席主持开办的。毛主席还走遍三湘四水去作艰苦细致的考察。他坚决地,耐心地到农村去工作,为战略进攻创造条件。后来王明他们说:山上不出马列主义。而毛主席就是用人民战争来培养人民战争的人才和经验,从频繁的战争中学会指导人民战争的!斗争出智慧,实践长才干,斗争就是马列主义。

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统治时期,在北伐战争时期,我们党的同志只当党代表,不当军事指挥员去掌握兵权,“马日事变”的血的教训,费了血的代价才教育了我们。秋收起义,是在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之后,毛主席思想还没得到人们认识的情况下搞起来的。

“马日事变”,许克祥在长沙只带一个土匪团,当时我在洞庭湖带五六千人,和当地农军一起满可以打败他。可陈独秀下命令不让打,各地农民缺乏统一的指挥,湖南75个县的农民自卫军除湘东几个县保存少数力量外其余均失败了。

秋收暴动共有四个团。第一团是警卫团,这个团的基础,是叶挺独立团的一部分,由武汉政府警卫团和第二方面军的警卫团合编的,团长卢德铭,副团长是余洒度,参谋长是韩睿,团指导员是章华文,都是黄埔军校第一、二期的学生。第二团是王新亚,是由安源工人和醴陵农军组成的部队。由苏先骏、余贲民率领的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编为第三团。第四团是从鄂东来的夏斗寅、邱国轩的残部,经过崇阳县委的关系,由我们改编的。当时黄浦一期的多是团级干部,二期是副团级干部,三期是参谋长,四期是营长、连长。

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的整个过程,何长工把它归总成过五关:

第一关:登陆黄颡口

我是1923年冬天回国的,回国后领导要我到黄埔军校去当教官;后来组织分配我到湖南的华容一带参加县委和特区委工作。北伐军到湖南以后,我在洞庭湖区任农军总指挥。以后又到了洪湖,转到武汉,跑到警卫团去当兵,当时杨立三是招募委员。我当兵在第五连,这是干部连。在这连当兵的,起码都是县级的工农运部长,县委委员和书记。有一次,党的团委会开会,我在会上讲了一次话,不知怎么把我看中了,要我到青岛去,然后去苏联学习,我为此向团长请假,团长不同意。我那时27岁,还年轻,不甘心大革命的失败,因而安心在连里过战士生活。当时我们的任务是警卫兵工厂、仓库、保卫银行,把守海关,连汪精卫的住宅也是我们站岗。

在7月29日这天,团里开了个会,会上布置要防止开小差,要战士们系带子弹,准备往南昌开。那几天,听见珞珈山一带,天天晚上有枪响。为了防止有人抓我们,天天拉出去打野外。29日,“八大处”和指挥部都上了船(拖驳)走啦。好多的拖驳,连起来有一两里长。当时还有中央军校的一个女生宣传队跟着走,后来走散了。开拔后,8月1号我们船到黄石港,和南昌联系不上。反军张发奎的指挥部设在南浔路上的马回岭。只听到九江反军布防吃紧,这时情况严重,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改名为军官教导团,从后边跟上来了,划归为警卫团长卢德铭同志统一指挥(张发奎第二军团司令部的“八大处”)。我们吹号和他们联系,他们没听到,结果教导团的船开到九江就被缴了械,该团由张发奎到广东曲江后又武装起来了,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了。我们开到田家镇,在船上开了个会,领导、指导员、党的积极分子200多人参加,会上团长卢德铭宣布南昌起义了,决定我们将船调头往回开,到了江南阳新县境的黄颡口,上岸露营,急行军去赶“八一”起义的主力部队。当时公开讲,蒋介石叛变了,决定快速进军南昌归队,赶主力部队去。这时,“七一五”国共公开分家,“马日事变”和南昌起义,这一带地方的县长们还不太知道,所以还有的地方设宴欢迎国民革命军。

部队上岸后,正碰上8月天的炎天暑热,5000多人的队伍,武器弹药很多,天常下暴雨,走起来很困难。到了武宁与苏先骏、余贲民率领的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会合了,两支部队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统一建制,番号改为革命军独立师,我们是第一团,他们是第三团。部队开到靖安、奉新一带,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经向东转移,敌人在南昌、清江、樟树一带已经布防,赣江两岸有朱培德的三、六、九军设防。我们不能渡江东下,遂放弃追赶主力军的计划,并决定卢、韩、辛等领导同志去中央请示。队伍只好折回修水休整和训练,扩充兵源,准备暴动。这时我调到了侦察连搞侦察,发现了三连连长是个反革命分子,把他抓住枪毙了。接着在部队里开始进行了谨慎的肃反工作,巩固内部。

卢德铭团长当时极力要团结内部,为此,我们也没打工农革命军的旗子,但是脱离了国民党的指挥,这是借此麻痹一下敌人,争取时间整训部队。第二关:修水整编待命(准备起义)在修水开了一个团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团长卢德铭去找党中央联系未返期间,由副团长余洒渡代理团长。

我们开到修水,朱培德曾派人来和我们联系,我们想在与敌斗争中学些军事,作点统一战线工作;朱则妄图用威胁利诱的方法,软硬兼施引诱我们上钩。我们则以软硬兼施、拖延的措施,用谈判来赢得时间。而后,他们来了5个人,经常在我们这儿转,有时给我们讲,“你们这里有很多人才,北伐有功,有的还是我们的老同学”,用这些话来拉拢麻痹我们,其实他们也知道我们这里有很多共产党员,妄图将我们改编为江西省防军,我们采取拖延政策,谈而不破,闹而不打。他们妄图诱惑我们开到涂家埠点名发饷,正式改编,借此机会解除我们的武装,但这条一网打尽的毒计未能得逞。

等到8月,月亮圆了,我们才独树一帜,举行起义了,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子,番号都做好刻好并发下去了。那时我们这支部队还是很骄傲的,动不动一开口就是我是叶挺独立团的,两次打过汀泗桥,夺取和保卫过武昌城,到过河南,胜利进行第二次北伐凯旋而归的功勋部队。

在开往修水的路上,战士们背了很多子弹和枪支,走得个个汗流浃背,一些过去当首长的,也要同士兵同艰苦,为了防止开小差,一个党员要包几个人,党员说了话,群众还是听的。团长卢德铭品质很好,军事政治都很强,威信也高,身材长得也很英俊,行动起来忙前跑后,很关心部队,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严格要求部队。部队过境秋毫无犯,对群众影响很好,有时过境,也会碰到红枪会拦住不让走,我们派代表谈判,露营拿钱买粮食,做饭,吃了就走,结果顺利通过了,没给我们找麻烦。这时我们经常喊话,穿着便衣,走在前面喊话,打通了和群众的关系,一些地方武装也不敢动我们了,湖南这地方是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必争的战略要地,有名的出兵的地方,历史上经过多少次动乱,一些兵带枪跑了,因而散在群众手里的枪不少,地方武装里很多就是这样当过兵的老打手。第一次大革命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广东人出银,湖南人出兵,浙江人出官,江苏人出太太。”

经过肃反之后,在内部还有左中右的斗争。因为当时情况复杂,条件困难,政治军事斗争均还不成熟,因而组织上公开地讲:你愿不愿意干,吃不吃得了这个苦?不干就自己走。许多女同志拖不动,走了很多。我们留下的人背了很多东西,走起来都说,国共分家,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了。当时我们还有一种理论:历史上从没有消灭过土匪,今天怎么能消灭我们这些马列主义武装的“山大王”?要调皮就调个唆皮。要捣蛋就捣个大蛋。你骂我混蛋,我骂你一百个王八蛋!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百拳,要分家我就给你分大家,分少了还不干!并要抄你们反动派的老家!这就是我们反正不能吃亏。俗话说:“沉浮应在自己”,这就是说要全靠自己救自己,当时只有靠自己觉悟团结起来,自己当家做主人。我们就来个枪杆子里而夺取政权,当掌柜的。

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情况不明,又是一支孤军,内部两条路线斗争剧烈,上面分家啦,下面也开始向下贯彻。我们筹粮,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开家族会议,会上一讲,他们就会把存的公粮交给我们。那时招兵也很容易。当时我们发的衣服是灰、黄各一套,打绑腿,穿草鞋。警卫团的人,一些军校学生,军官很讲究穿戴,有所谓“三金主义,五皮宪法”,就是指:金丝眼镜、金戒指、金牙;皮鞋、皮绑腿、皮带子、皮包、皮鞭子。

第三关:秋收暴动

秋收暴动是在阴历8月。

起义前,卢德铭同志经鄂归队,任暴动总指挥,前敌委员会的书记为毛泽东同志。到公历9月9日在修水的渣津等地区,卢总指挥严肃地宣市,现在我们起义了,这次起义由毛泽东同志领导,毛泽东同志还没有赶到,目前在军事上要我来负责。

秋收起义是由几个战斗组成的,进攻的主要目标是长沙。当时分兵两路:三团、二团首先打浏阳;一团、四团首先打平江,然后包围长沙。结果,驻安源的王新亚的第二团,虽然攻下了醴陵和浏阳城,但没有与三团取得联系,攻下浏阳后由于缺乏经验,疏于防范,遭到优势敌人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据说王新亚同志以后下落不明了。三团由铜鼓赴浏阳增援,到浏阳东门遭敌阻击未成。这时他们知道二团已被敌人消灭,就回师向修水、铜鼓之间的张家坊,白沙来同我们会合。打浏阳的一路就这么失败了。我们与四团一起打平江,首先打长寿街,这里驻有敌人一个团的兵力,有一些防御工事,虽然我们装备不好,打还是可以打胜的。一打,我们一营、二营失利,一营战斗失利,二营损失很小,二营营长钟文璋失踪。同时,第四团邱国轩部在火线的后方洪岭叛变,这个团原是夏斗寅部队残部,改编后也没经过改造和训练,马上投入战斗。他们野性未驯,我们在前面打仗,他们在后面造反,使我们战斗失利,不得不撤退,向南到浏阳东乡的张家坊,白沙一带与三团会合,会合后一起进驻浏阳文家市。

这时,毛主席还没有到部队来,我们还比较幼稚,打仗还是按照黄埔军校的思想体系来的。现在看来,进攻长沙是相当冒险的。当时是个急于报复的进攻战略。另外,由于我们采取了分兵的办法,不是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各个击破敌人,相反地把队伍分成几路打敌人,力量分散,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了。我们这个团损失不大,但在情绪上受了打击。加上这时炎天暑热,很多人发疟疾,医药又很缺乏,部队的健康情况也不好,于是在文家市休息了一两天。(1927年9月18日,毛主席在浏阳文家市与部队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