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康乾盛世
9325800000005

第5章 文治武功,呈现盛世局面

(一)尊敬康熙,限制帝年

清朝“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帝的角落,最终形成了清朝“康乾盛世”的最佳效果。所以说乾隆帝的精心治理对清朝“康乾盛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那么,乾隆皇帝是如何把这种盛世的局面和影响得以放大的呢?在其执政过程中完全是积极的影响和推动盛世发展吗?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来了解一下乾隆帝的个人喜好和他的一些政策措施。

乾隆帝即清高宗,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五十年,逝世于嘉庆四年。弘历在雍正十三年继位,因为当时的弘历非常尊敬和崇拜他的爷爷康熙帝,所以一直就以他的爷爷为榜样和目标;他还宣称自己可能的话只当六十年皇帝,绝不会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帝六十一年,于是乾隆帝真的就做了六十年的皇帝,之后把皇位禅位于他的十五子颙琰,自封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乾隆帝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三年。事实上,乾隆帝已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已超过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时他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活到89岁。乾隆帝在位时期的执政措施具有许多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其也有一些负面的措施和影响。但是,乾隆帝对清朝积极贡献是深远和不可估量的。

(二)雄才大略,国势极盛

第一,乾隆帝在实施内政的过程中注意“宽严相济”,开扩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乾隆帝登基后,总结了清朝前辈们在政治上的经验,纠正了在政治方面康熙帝时期的宽政及雍正帝时期的严政弊端,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宽严相济”策略,采取宽大处理和严肃惩治相结合的办法来整顿吏治。他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理顺各项典章制度和法律规范,优待汉族学者,安抚在雍正帝执政时期被酷刑严重打压的王亲宗室。他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清朝政权,有利于笼络各阶层人士衷心地为清朝服务。

第二,乾隆帝注重经济发展。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工程,保证了农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乾隆帝在经济上的成绩就是继续实行了雍正帝时期创立的“摊丁入亩”制度、“改土归流”政策,维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进步,使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稳定的政治局面,乾隆帝凭借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收到的效果迅速提升自己的个人威望,进而继续维持统治集团的稳定,使得社会经济在稳定中走向繁荣。

第三,外交上宣扬“十全武功”,乾隆时期清朝国土继续扩大。“十全武功”是乾隆帝自己最引以为自豪的行为,具体是指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叛乱,一次平定新疆回部起义,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以及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乾隆帝时期这十次大规模的东征西讨都取得了胜利,稳定了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局势,重新掌握了边疆地区的行政管制,开拓了清朝疆土的版图范围。

第四,积极注重古代文化发展,著书立说,达到中国封建文化顶峰。乾隆帝非常喜欢作诗和书法,自己就作了四万多首诗,亲自书写的书法和题字数不胜数,具有很高的史料收集价值。此外,乾隆帝还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的文化工程,例如:编撰《四库全书》《大清会典》《周易述义》《三礼义疏》《皇朝通志》《八旗通志》等书籍,还校刊重刻了《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书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库全书》的撰写,其总共收入古书三千四百五十七部,共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二百七十五册,保存了许多珍贵古书,为中国古籍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乾隆帝时期还诞生了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乾隆时代的社会具体情况。总之,乾隆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集大成时期,与之相符的君主专制程度,无论思想上还是制度上都达到了顶点。

(三)好大喜功,永垂青史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乾隆帝时期进行平定新疆、蒙古等地,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积极实行稳定的农业政策和赋税制度,使得人口不断增加,突破了三亿大关,大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注重丰富封建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集大成时期,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进一步发展,经过这些努力最终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使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他六十年的稳定统治,维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集大成的时代。虽然乾隆皇帝拥有极其巨大的贡献和功劳,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乾隆帝的一些消极影响,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康乾盛世”和乾隆帝的个人品质。

第一,六下江南,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乾隆帝一生喜欢以康熙帝作为对比,来评价自己的施政效果和影响程度。康熙帝六次下江南主要是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人民疾苦,且每次都很节俭,多数情况下都是微服出巡。乾隆帝下江南虽然也带有考察民情的目的,但他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和炫耀他的伟大。乾隆帝的南巡使团声势浩大,规模极为壮观,每次基本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了巨大的浩劫。此外,乾隆还花费巨资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正是因为乾隆帝的南巡使团阵容浩大,所到之处尽显奢侈浪费之风气,所住行宫都是豪华壮丽,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康熙和雍正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

第二,虽然乾隆帝在文化上具有突出贡献,但是他也犯过错误,那就是大兴文字狱。文字狱是以权力任意对文字进行歪曲的理解为手段,作为证据来残害清朝社会的文人和士人集团,而且乾隆时期文字狱的兴盛程度可以说是整个清朝最严重的。这种政策严重地损害了清朝文人的创作精神和动力,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极大地危害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三,好大喜功,恶直好谀,宠信贪官和珅。 乾隆皇帝为了体现自己的威严和高高在上的权力地位,鼓励中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厚,赏赐的价值常常高于进贡的十倍甚至百倍的价值。例如,中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巨坎堤王国,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的砂金是一两五钱。中国的回报则是大量的银币、茶叶和绸锦。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乾隆皇帝进贡了。当周边的国家发现向乾隆进贡的好处时,就纷纷利用进贡的名义敲诈中国,并不惜用战争相威胁要求增加进贡的次数。乾隆皇帝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把百姓的税钱不当回事,使中华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此外,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欢周围的人歌颂他英明伟大,更喜欢别人颂扬他的智慧和才能。乾隆帝非常喜欢自己的官员阿谀奉承他,这就极易使得一些拍马屁的小人得势,进而破坏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也滋生了腐败的萌芽。这个喜好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大贪官和珅的现身。和珅由于特殊的机缘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在他统治的后期把帝国的行政大权交给他。和珅有着绝顶的小聪明,熟悉做官技巧,用谄媚和恭谨的外貌,把自以为英明盖世的乾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和珅的全部行政才能是贪污和弄权,对乾隆重用他的回报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贪污系统,把清帝国的墙基掏空。全国官员发现,如果不向上级行使巨额贿赂,就要无情地被排挤出政治范围之外,甚至会被投入监狱,他们不得不适应这一形式。乾隆死后,和珅也跟着倒台,查抄他的家产折合白银九亿两,相当于全国十二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如果包括他挥霍掉的和亲人贪污的款项,总数应该不下二十年的财政收入,和珅当权刚好二十年。

总之,乾隆帝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一是从乾隆初年至中期,这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最具深远影响的时期,也是备受后人称颂和赞扬的时期。二是中后期,因为宠信和珅,还有因乾隆帝年事过高,致使吏治松弛,弊政迭出,贪污腐败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当乾隆在自我陶醉的时候,也是中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睡得最沉的时候。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已经在中国的周边蓄势待发,企图尽全力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中国则被看似“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束缚住了前进的脚步,乾隆时代后期及以后的清王朝,变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但是乾隆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方面和他在文治方面的成功还是有非凡的意义。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乾隆皇帝都是一个天生强势的帝王,先辈给他留下的,不仅有辽阔的疆域和治世的积累,还有皇帝以天下为私产的思想基础。乾隆的成功,正在于他最完全充分地将强势的地位与出色的个人能力相结合,将各方面的影响发挥到极致,而只有在一个完全强势的帝王统治下,才会出现中国两千年来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大一统的巅峰。所以,乾隆帝可以说是一个有资格代表“康乾盛世”这个名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