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古代火箭
9304300000006

第6章 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1)

一般来说,当一种先进技术在某国家发明并推广后,总是不可避免地传到周围还没有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然后再逐步扩展,从而构成人类的共财富。这种技术转移过程,在人类文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与国之间、地区地区之间总是要进行经济和技术文化流的,当某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产品流到其他国家后,常常促使其产生极大兴趣,于是便带来了这种技术的引进。

(一)火箭在阿拉伯的传播

1.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

宋、金、元时期是中国火箭技术史中的早期发展阶段。那时,尤其是在蒙元时期,中国西部与阿拉伯相邻,双方有频繁的陆路与海路上的交往。火药和火箭技术就是在这时传入阿拉伯的。阿拉伯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处于中国与欧洲之间,因此它能在中欧技术交流中起媒介作用。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中国火药和火箭西传的第一站就是阿拉伯,再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

阿拉伯人原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多是游牧民族的一些部落。六七世纪之际,那里的经济发展使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阿拉伯国家在西亚、北非广大地区扩张领土,几十年内便建成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阿拉伯文化以其繁荣的经济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一种发达的封建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由来已久。公元前2世纪,西汉探险家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从首都长安(今西安)出发经陆路西行,到达中亚各国,打开了中西交通和贸易的通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汇报了他中亚之行的有关见闻。《史记》一百二十三卷《大宛列传》称,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以西的条支国(或大益国),可能就是后来所说的大食。这是西域人最早对阿拉伯的称呼。

中阿两国东西相邻,同属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旧唐书》一百九十八卷《西域传》称:大食国在波斯之西,有摩诃末者,勇健多智,众立之为王。东西征伐,开地三千里。“永徽二年(651年)始遣使朝贡。其姓大食氏,名瞰密莫末腻。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这是阿拉伯哈里发第一次派遣唐使的正式记录。651年正值唐高宗李治在位第二年和鄂斯曼在位第七年,人们通常把这一年当做中国和阿拉伯建立正式关系的年份。

当时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交通是沿着陆路及海路两个通道进行的。陆路即丝绸之路,从阿拉伯境内出发,经中亚东行到达唐代的陇右道(今新疆),再穿过沙漠至河西走廊(今甘肃);向东南行,可直抵长安。主要交通工具是骡马和骆驼。海路则乘海舶从红海或波斯湾起程,经阿拉伯海绕道印度南端,取道马六甲海峡,再转向北到达广州或泉州等港。这两条路线行程均数万里,中途要克服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困难,有时要遇到人为的障碍(如盗匪),但古代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冲破这些艰难险阻,坚持相互交流和往来,这是值得称道的。

由于海路贸易的发展,唐政府设互市监掌管对外贸易,并在广州、泉州、扬州等港设市舶司。不少阿拉伯人在中国居住,唐都长安的“西市”,集中住四千户“蕃客”,他们来自阿拉伯各地,在这里开店营业,与汉人通婚。沿海城市也是如此,他们聚居之处叫“蕃坊”。在阿拉伯首都巴格达,也有中国人聚居的地区,即唐人街。双方侨居者都通晓侨居国语言文字,这就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

宋、元以来,中国和阿拉伯继续保持着频繁的交往,但由于西夏和西辽的存在,陆上通道一度受阻,所以在宋代与阿拉伯的交通主要通过海路,双方都有船队往来于大洋之中。据朱彧《萍洲可谈》云,“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随着频繁的大规模贸易的开展,总是伴随着科学文化的交流。宋、元时期,阿拉伯境内有两个并立的政权,一是阿拔斯王朝,都于巴格达,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另一为倭马亚王朝,都于西班牙境内的哥尔多华,史称白衣大食。据《宋史》四百九十卷《大食传》所载,在966—1131年的165年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向中国遣使达26次。《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九十七册《蕃夷之四》还记载1131年以后的几次大食遣使:1134年来广州,1136年及1168年来泉州。这些遣使都是通过海路来的。每次都带来各种方物,并得到中国政府“回赐”。中国境内西北部的辽政权也同大食有陆上交通。据《辽史》所载,924年、1020年、1021年、1022年,都有大食使者通辽,其中1022年及1021年都是在同一年内两次通使。民间商船往来,不见于史载者自然更多。

蒙古灭亡西夏、西辽及花剌子模之后,元代时的中、阿交通大开,陆上及海上通道都畅行无阻,但更偏重于陆路。 1251年元宪宗蒙哥即位后,派其弟旭烈兀率大军第三次西征。一度中断的陆上丝绸之路,是借蒙古贵族指挥下的武装力量强行打通的。1252年旭烈兀又征讨西域素丹诸国。1253年,旭烈兀与兀良哈台等率兵征讨西域哈里发、八哈塔(巴格达)诸国。1258年元将郭侃等攻占八哈塔,阿拔斯王朝至此灭亡。蒙古军继续前进,攻占美索不达米亚,1259年进入叙利亚,逼近埃及,因蒙哥汗逝世,遂班师。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旭烈兀受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伊儿汗国,东起阿姆河,西濒地中海,北达高加索,南至印度洋。

蒙古西征的结果,客观上开辟了中西交通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从这时起,中国和阿拉伯、欧洲诸国有了更多的接触。在伊儿汗国统辖下,陆上丝绸之路沿途设驿站由马递传邮,信息的传递也很快。在西征过程中,大批中国工匠、医生、学者和操纵火器的士兵也到达西方。

2.火箭进入阿拉伯

火箭技术在南宋发明以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各地推广,成为军队和远洋商船的必备武器。利用火箭原理制成的烟火,则成为各地节日期间或集会、仪式常用的娱乐助兴的用品。随着中国对外交通贸易和科学交流的开展,火药和火箭技术也随着有关实物的流出而外传。火药和火箭技术首先由中国境内向西传播,而西传的第一站就是阿拉伯。

在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中期以前,那里还没有火药。阿拉伯军队早期军事装置除弓弩刀矛等常规武器外,常用的重型武器是抛石机,利用机械力将石块投向敌方。阿拉伯抛石机来自波斯,波斯又来自古希腊。在火攻中,阿拉伯人用抛石机将纵火球抛出,火球内含沥青。据帕廷顿考证,阿拉伯人第一次用纵火箭是712年入侵印度时投射的。阿拉伯人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再次使用纵火器。在1097年及1147年的征战中,曾使用由沥青、蜡、油脂和硫的混合物构成的纵火剂。

在同拜占庭的战争中,阿拉伯人掌握了希腊火药的技术秘密,但他们掌握火药的制造技术却是在较晚时期,主要因为他们不知道硝石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阿拔斯王朝后期几个哈里发在位时,阿拉伯才有了关于火药的记载。这显然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火箭是尾随火药的西传而引入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被蒙古军灭亡后,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归蒙古贵族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所统辖,这就有了火药和火箭技术从中国直接传入阿拉伯的社会条件。从这时起,阿拉伯人才真正认识并掌握了制造火药、火箭的技术。

火药、火箭传入阿拉伯与造纸术的西传有某些类似的经历,所不同的是,造纸术是751年唐代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但罗斯交锋时,由被俘的中国士兵传到阿拉伯的,而火箭术则是由开赴伊儿汗国的中国士兵、工匠直接传授到那里的。从历史进程来看,火箭术的西传和造纸术一样,总是实物传播在先,技术传播在后。不同的是,火药、火箭的西传进程可能分几个阶段,经由陆路和海路两个途径。首先是海路,通过来往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商贩、旅行家、工匠和学者的技术情报沟通。南宋以来中国和阿拉伯海上交通相当频繁,中国各地居住或往来的阿拉伯人很多,他们看到过节日的烟火,听到过火药的爆炸声,接触过火药制成品,甚至目睹过火箭的发射,从而把这些见闻传到阿拉伯。

南宋通往大食国的中国海舶都备有自卫武器,船上有弓箭手、盾手和发射火箭的射手多人。《元典章》云,船上武器在贸易结束后须呈请官库保管,下次开航时再予发放。巴图塔生于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曾在亚、非、欧三洲旅行。其游记所述中国商船载有火箭等火器以自卫,当为南宋以来的定制。阿拉伯人从南宋以来通过海上贸易渠道从中国得知火药及火箭的知识,是很有可能的。

蒙古军沿陆路西征时,直接在阿拉伯境内战场上使用火箭、火炮。据波斯史学家拉施德丁记载,1258年蒙古军在郭侃率领下攻占阿拔斯王朝首都八哈达时使用了火箭,即将火药筒绑在枪头上的武器。从1234年蒙古灭金后,开封府等地库存火箭、火炮及守军中的火箭手、工匠等,尽为蒙古军所有,并立即编入蒙古军之中。后来历次西征时,这些火箭手也随大军西进,并在阿拉伯地区驻扎。因而元初时通过陆路将火药和火箭知识由中国直接传入阿拉伯,也是很有可能的。

(二)火箭在欧洲的传播

1.火箭传入欧洲的媒介

中国火药和火箭技术是在蒙元时期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各国的。中欧交通由来已久,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九十六卷《西域传上》提到黎轩的魔术家曾“随汉使者来观汉地”。据专家考证,“荤轩”或“黎轩”泛指罗马帝国的殖民地。范晔在《后汉书》一百一十八卷《西域传》中提到东汉都护班超出使西域时到过条支,再派甘英西行使大秦,因遇地中海海风而阻,大秦就是罗马。《旧唐书》一百九十八卷和《新唐书》二百二十一卷都载有拂菻国,谓乃古之大秦。可见,在那样早的年代里,中国货物已通过波斯运往罗马帝国。

中、欧同是世界上东西两个文明中心,但相距遥远。中、欧在陆路上并不接壤,中间有波斯和阿拉伯相隔。在海路上,古代双方的船队也难以直接到达对方港口,因为中间隔着地中海、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因而古代中、欧间的直接交往有地理上的障碍。中国人到欧洲或欧洲人来华,无论陆上或海上,总要经过中间地带的一些国家,因此要克服各种障碍。然而,双方还是有时断时续的相互往来。在这方面,阿拉伯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火药和火箭技术像其他技术和技术产物一样,就是经过阿拉伯从中国传到欧洲去的。

十二、十三世纪时,中国北部蒙古部落中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他很快统一了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蒙古势力的崛起及其对外的军事扩张,扫清了从中国经中亚通向欧洲的陆上通道。1218年蒙古灭西辽后,1219年成吉思汗带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四子发大军分四路西征。借口中亚的花剌子模杀害了蒙古队商和使节,进攻花剌子模。第一路军为先导,由察合台、窝阔台率领,攻下锡尔河右岸的兀答刺儿。第二路为左手军,由塔将指挥。第三路为右手军,由术赤领兵,分别攻占锡尔河沿岸各城。三军会合后,再合攻阿姆河西岸,占领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

蒙古在西征的同时,也在酝酿灭金的准备。成吉思汗死后,其三子窝阔台于1229年即汗位。1234年灭金,金都南京(开封)等地的工匠和火箭、火炮等火器尽为蒙古所有,有的火箭手还编入蒙古军中。后来,在1235—1244年蒙古贵族发动了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四个孙子率领。1237年,蒙哥(拖雷子)首先将军队开入钦察,大将速不台领兵北征,占领伏尔加河一带,入侵俄罗斯西北,攻陷莫斯科。1238年春,拔都(术赤子)军队至诺夫哥洛德,更取基辅。一另路蒙古军由海都(窝阔台之孙)和拜答儿(察合台之子)领兵攻字列儿(波兰)和马札儿。海都攻入波兰、德意志(元史称捏迷斯),又远至波希米亚(捷克斯洛伐克)。

1241年,蒙古军在波兰境内的莱格尼查战败波、德联军。在这次战役中,据西史记载,蒙古军首次在欧洲境内使用了火箭。蒙古军攻下莱格尼查后,转向匈牙利。拔都攻下匈牙利帛思忒(今布达佩斯)。会师后,拔都又率军渡多瑙河,再分兵赴奥地利和意大利,同时掠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时值大汗窝阔台讣闻至,乃班师东归。

蒙古贵族西征的结果,给所到之处的各国带来灾难,但在客观上也开辟了中西交通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从此,中、欧之间有了直接交往,双方使者、商贩、学者、工匠、游客相互访问。

2.火箭传入欧洲

13世纪前半期,蒙古军在欧洲战场上已使用火箭。欧洲人对这种“火龙”印象极深,极力想掌握。当蒙古贵族建立钦察汗国和伊儿汗国后,欧洲人就有更多机会同掌握这种火药和火器的人打交道。后来在历次十字军战争中,欧洲人又从阿拉伯人那里领教了火器威力,这也为他们获得这种技术提供了另一来源。13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关于火药和火箭的著作已译成拉丁文,很快被欧洲有学问的人注意。在法国讲学的英国人培根和在德国教书的阿贝特,作为欧洲人最先接受并初步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阿贝特所说的“飞火”,就是中国南宋时的“起火”,即按火箭原理制成的娱乐品或金人的火箭武器“飞火”。而宋人的霹雳炮也是火箭武器,就是阿贝特所说的“响雷”(培根笔下的“儿童玩具”),无疑是宋代的纸炮。可见,蒙古军在欧洲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后的三十年左右时间内,欧洲思想敏锐的学者已将火药和火箭有关知识作为“新奇事物”或“最新发明”而载入其著作之中。可以说13世纪中叶以后是中国火药和火箭技术传入欧洲的最早时期,在时间上略迟于阿拉伯,但传递速度相当快,这是因为欧洲有尽快掌握火器的紧迫感,否则他们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先进武器只要用之于战场,就会引起对方的注意。而任何一个国家总不能长期垄断武器的秘密,迟早会被别的国家效仿。古代的火箭如此,其他火器也是如此。当欧洲人掌握了火药和火箭技术的初步知识后,便开始从事许多实验研制工作,结果在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一批利用当地火药为发射剂的早期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