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9284900000031

第31章 修炼之八:丰富学养(2)

学习作为一个过程,在中国古人看来,其实也是一个性格磨练的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人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会有丰硕收获的。同时古人还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告诫读书人,求学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种好学的毅力和精神去孜孜不倦地追求。

比如战国的苏秦因学问尚浅,外出游说狼狈而归,一家人都不理他,因而促使他发愤学习,刺股以自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合纵以抗秦;匡衡,人穷志不短,凿壁借光用来读书,终以说《诗经》而跻身于朝,官至司徒;屋梁悬发的孙敬;聚萤照读的车胤;映雪苦学的孙康和带经耕耘的倪宽等都因好学精神受到后人赞扬。

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而这种好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则是潜心治学,发奋著书。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上也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这些都和敏而好学分不开,他们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我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被尊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贤哲。他的学说和理论都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刻苦的好学精神得来的。

孔子出生在春秋末年的鲁国。《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做过送葬的吹鼓手和几任小官,大部分时间是在惶惶若“丧家犬”般的四处流浪中度过。孔子讲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便孜孜不倦,遂成为一代名师,创出影响世人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可以靠个人努力而达到的。对一个人来说,虽然“生死”、“富贵”等由“天命”决定的,但靠自己努力可以得到道德修养、学问和才能。

孔子说:不去修养道德,不去讲求学问,听到仁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孔子认为,学问和才能只有靠努力才可以求得。

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好学且不断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仁有德的君子。而学问和才能的取得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有一次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听说过有六种德行便有六种德行中的缺点吗?”

子路说:“没有。”

孔子说:“爱好仁德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被人利用;爱好直率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孔子自己对待学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入太庙,每事问。”他途中遇到孺子问及太阳的远近,便生出许多做人与做学问的感慨。

他不把自己看成圣人,而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是由努力得到的。他说:“我不是一生下来便知道的,只不过是勤于求学而已。”从这一句话就可看出孔子是非常重视个人努力的。

他指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学习的正确态度应是老老实实,不懂就是不懂,以“不耻下问”的态度学习,并且不要有“过而不改,是谓过”的态度。因此,孔子的知识在当时非常丰富,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跟他学习,声名十分显赫。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没有不断的进步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些美谈了。

徐世鼎是一个为读书而不断拼搏的山村孩子,父母离异,他跟随打猎的父亲。当他考上中学,并向父亲表示想继续上学时,冷漠的父亲拒绝了他。为了上学他向父亲下跪,但父亲不为所动。无奈他向自己的大姐借钱,大姐只有10元钱而学费需要50元。他又去找哥哥,哥哥没有钱只能陪他一起到学校苦苦哀求暂时欠着。学校同意了,但父亲却常常逼他退学。

徐世鼎利用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做了家里所有的活,但这并未能使他的父亲感动。半个学期过去了,学校催交学费,可父亲照样分文不给。他毅然决定和父亲分家。在生产队支持下,一亩三分田,一间泥巴小屋,100多元的欠款和两袋稻谷就成了他全部家产。年仅13岁的他心如刀绞般疼痛。

读书,一切只为读书,亲情割断,父子分离,生活自理。

农闲时,他每天5点钟起床做完家务,6点赶到学校上课。赶着在放学后到田里去做活;农忙季节,他请假在家打谷施肥;假期里,他外出打工,扛木头、拉竹子、运砖,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到了晚上,他还是会就着一盏油灯翻开课本。

靠着自己一双手,他成为乡里一名合格的纳税人,每年依法向国家上缴公粮和农业税;在学校,他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生活的艰辛,让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体会得尤为深刻。

三年的中学生活,尽管他节衣缩食,还是欠下学校近400元学费。初中就要毕业了,学校说不补交齐欠款,不发中考准考证。没有办法,他只有四处借债。一个月后,他接到了市重点高中的通知书。可是学校报名通知书上写着的150元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只有扛起行装来到离家50里的一个山区水电站工地,去做最廉价的小工。

干活最卖力的他只要有一点空闲,就抓紧自学高一课程。同学和老师来工地上找到他,学校免了他的学费,同学也向他伸出友谊之手。

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排全班第三,当年底他被市里评为“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优秀共青团员”,正是凭着刻苦学习的精神,他获得了新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不衰的优秀精神在徐世鼎身上闪现着,证明了中国人渴望求知的内心追求,也证明了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始终是勤奋刻苦与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已经上升为一种精神,一种真正求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可以使一个人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一个成功者都喜欢读书。读书可以使一个人明智,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一个人的目标方向更明确。一个人若想成功,必须善于运用知识的力量。

不读书的人若想成功,肯定会迂回不前,磕磕碰碰。因为他们不善于思考总结,靠的只是硬打、硬撞,即使是一次小的成绩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而那些读书的人,善于总结经验,从不断变化的现实中预测未来,未雨绸缪,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读书、学习又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明末的文人谈迁,为了弥补堂堂大明无一部传世编年史的缺憾,花了26年时间六易其稿,终编成一部104卷、500万字的《国榷》。不幸书稿却被窃贼盗走,受如此打击的谈迁此时已经55岁,然矢志不渝,凭其记忆从头做起,终于在其60多岁时再次完成了这部巨著。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早年就立下了“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宏愿,为编纂《金石录》节衣缩食,“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夜尽一烛为率”,勤奋工作“乐在声色犬马之上”,终于完成了我国有关金石学方面的巨著。

清初的王夫之,隐居湘西深山洞穴,勤奋著述40载,著书324卷,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不仅如此,在天文、历史、数学方面他亦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明人罗钦顺有着“潜心格物致知之学”、“里居二十余年,足不入城市”的学术之风。

清人洪亮吉十年“寒暑不辍”,成《春秋左传诂》20卷。

中华民族惜时敏学的进取精神在这些人刻苦勤奋的行动中得以昭示。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人“优越”的记号与“胜利”的征兆便是进步精神。

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用十分钟的时间来读一些书籍。也可以在自修上下一分功夫,这样做都可以助我们在事业上得到一分进步。

许多志在成功的人,在早期,薪水很低,工作很苦。但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利用其闲暇时间,不断学习以求上进,读书比他们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读书学习,追求知识,要求进步才是真正的大事,而非薪水。

求知使我们富有,知识使每个人多了一分成功的机会。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步,日积月累才可以发挥巨大威力。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时间来读书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因而不想在闲暇时间读书。这无疑使一个人的进取精神受阻,就像一个人想成为富翁却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你必须以充足的学识作为甲胄。这一切只有学习知识方可达到。

我们大多数人的缺点,总是希望在顷刻之间办成一件大事。但事实不是这样,成绩是靠慢慢积累的,因此你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从而渐渐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从现在开始立下志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身上的能量。

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想获得成功就像一个想健步如飞的人缺少一条腿一样,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而知识源于书籍,小孩子会在接触书本的过程中自动培养读书兴趣,并自觉地摄取知识。时至今日,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可能没有书籍。在古代家庭藏书是一种奢侈行为,在现代已是一种生活需要。多读书、读好书,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趋势。

青年人在学校最应该养成一种爱学习的修养,就是熟悉各门学科的相关书籍。我们要学会在图书馆庞大的藏书中,挑出最适合自己的几部书。这样对于人的一生,大有裨益。这仿佛是一个人在选择适当的工具来开拓知识,以利于今后为社会服务。也是实现我们志向的惟一途径。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莱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产业界中的人都曾告诉我:‘那些有选择书本能力且善用书本的大学生是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生。’而这种选择书本善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养成,最好是在学校中——具备着各种书籍的学校中。

“穿褴褛的衣服,破旧的鞋子这都不要紧,但千万不要在买书籍上过分节约。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那么就供给他们必要的书本,使他们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改善生活的处境。”

原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说:“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这样每天10分钟,20年以后你的知识水平一定前后判若两人,前提是他得读好的东西,汲取有力量的知识。”

著名心理学博士施瓦特说:“只要你每天晚上在临睡前学习15分钟,我保证你一年之后便会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所以,我们没有借口可寻,只有不停地向着目标奋斗。我们的志向,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的,不停地学习,无论在学校还是学校以外。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不虚此行。

你没有必要为自己已人到中年却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而灰心。现在学习,一点儿都不晚,而且我们身边就有无数的机会。

假使你真有向上的志愿,真的是想补救你早年失学的遗憾,那么请记住,你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都能给你知识。假使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匠,他能帮助你获得印刷技术;一个泥瓦匠,他也能告诉你许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在某些地方,也可能会比你聪明得多……学习东西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态度。

从每个可能获取知识的地方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人知识广博的惟一方法。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你远离狭隘、鄙陋,使你的胸襟开阔。这样的人才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人生”。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来学习。因为他们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正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它都会累积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

只有用知识武装你自己,你的远大目标才会近在咫尺,你离成功才会只有一步之遥,你才能够取得事业上的辉煌。

5.学以致用可助事业长足发展

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使事业不断地发展。是成功者必备的一种学养修炼,否则就会学而无用。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运用自己手中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大事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以致用能力,从而所学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实际事情时,就会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生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也是对书进行一番苦读之后,认为自己可以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笑之,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那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的知识进行变通,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希望所有的读书人能以此为鉴,将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只要你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多的收获。

书上的知识须变通,上面记载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或一些奥妙精深的理论,所以你要因时、因地、因势的不同适时应用,不可照搬书本,不思变数,不然就会成为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不是成为天下讪笑的大愚人了吗?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此理。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爱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书上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种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知识。

人类为了让知识造福于自己,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你有再丰富的知识也只能是个书呆子。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