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养的教养
9272700000004

第4章 注重教养:有教养的孩子人人夸(3)

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父母们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醉酒,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总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以身作则,为孩子作一个榜样,那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孩子建立一个和睦家庭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孩子进行多种有目的活动,获得相应的学习和锻炼以及同家长、朋友发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孩子早期的家庭环境对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良好个性与行为的建立以及智慧的开发都将在这个环境中形成。

我国着名的爱国将领朱庆谰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生下来就是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了几年好似第一道染缸,进了学校好似第二道染缸,毕了业来到社会好似第三道染缸。他认为关键是第一道染缸,第一道染缸染上红色底子,以后再接受好的教育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后来受到不良的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变黑;但如果第一道染成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黑色也难完全褪去,如果再受到不良影响那就是黑上加黑,永远褪不去。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所打上的烙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终生难以磨灭。

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生活在和谐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孩子身心发展都是健康的,成长都是顺利的;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也会在孩子的心理、品德、学业上产生消极的影响,个别孩子会因无法承载而离家出走、自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也是教育好子女,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小亮,把同学打得出了鼻血,班主任批评他时,小亮竟然对老师不服气,不跟老师到办公室,老师拉他时他还动手打老师。闹得起劲时,小亮的妈妈来了,老师生气地对小亮妈妈说:“我教了这么多年书,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顽皮的学生,你们家长不好好教育,迟早他是要出事的。后来,老师了解到,原来小亮的爸爸也是很暴躁的,夫妻关系不好,小亮经常被他爸爸打得满院子跑。怪不得,有这样的爸爸,很容易出这样的儿子。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影响很大的。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孩子,这种影响力就更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在缺乏教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很难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如果孩子身处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之间经常吵闹不休,使用暴力,满嘴污言秽语,或脾气暴躁打骂孩子,这势必会给孩子的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孩子出生在和谐的家庭,就会使他们无忧无虑的健康快乐成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有益心智、身体的全面发展。家庭中亲密的夫妻关系、和谐的亲子交往、浓烈的兄妹情谊、平等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讲文明,懂礼貌,敬重师长,关爱他人,使孩子具备热情、开朗、进取、正直、真诚等品质,生活在这种关系融洽、气氛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易形成良好的教养。

我国着名作家、儿童文学家的冰心就是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而成才的,她从小沐浴在海洋般深沉的父爱、母爱里,还享有丰厚的手足之情。她与三个弟弟之间感情深厚,他们常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游戏嬉闹。冰心童年时代的处境,确实是难得的,它使小冰心一直沐浴在爱的家庭氛围中,使这个聪颖过人,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形成了善良的心地和温柔,文雅的性格,如果说“五四”时代铺就了冰心一生的道路,形成了她文学创作的丰收,那么,她这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就是她获得这些成就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冰心的家庭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应重视家庭生活,努力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

对孩子来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对其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年龄尚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但他们又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加取舍地去接受。因而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所以,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喜好,以及他的性格特征及思辨能力,可以说跟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中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习教育、社会教育要强烈、深刻得多。所以,作为称职的父母,就必须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并爱护孩子。

制定规范孩子行为的“家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古今中外,古往今来,莫不如斯。国法是以国家的意志颁布的强制性法律法规,而家规则是家庭的行为道德规范。每个家庭都有“家规”,它是“家庭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家庭中适当制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家规,对于规范孩子的言行,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养非常重要。

所谓家规,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家规教育,就是家长通过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有目的地教育孩子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家庭教育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足见规矩的重要性。孩子属于未成年人,年龄尚小,自制力不强,易于诱惑,这些特点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光靠自觉是不行的,需要一定的外力强制力。家规就是一种有效的外力,它具有强制作用,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教养态度、教育理念等直接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家规定得好,孩子也更容易成功。

小颜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老师常常夸她比其他同学懂事。这其实与其父母对她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小颜5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定了简单的家规:自己洗澡,9点半睡觉,尊重师长,爱护同学,遵守公共秩序等等,而且执行得很坚决,在女儿面前从不表现出心软。几年坚持下来,小颜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自己起床,自己吃早饭,自己去上学,晚上做完作业后看一会儿电视,然后自己洗澡睡觉,从不用父母操心,对老师也很尊重,而且善于帮助别人,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事实证明,为孩子制定适当的“家规”,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将孩子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诱惑。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细胞,因地制宜地制定些“家规”,来作为家庭成员生活的底线,这对家庭的幸福生活无疑是有利的。同时,由于有了“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对孩子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008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独到的观点。奥巴马夫妇共育两个女儿,为了培育两个乖女儿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对女儿制定了几条既简单观念性很强的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准追星。

这九条规定非常简单而具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能看懂和领会。这几条家规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自理能力、有理财观念、勤俭节约、有良好作息习惯、多才多艺的人。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愿望。

制定家规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是培养有教养的孩子的有效方法。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年轻的家长,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缺少家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明显的缺少规矩的约束,这不但对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所以,作为一个文明家庭都应该有一个既能约束家庭成员的言行,又符合社会一般公共道德准则的家规。

制定家规是进行家规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制定好的家规,才有可能进行良好的家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制定家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主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简明扼要,持之以恒。针对孩子的家规,不能多少年一贯制,要随孩子的成长增减内容。一旦有了家规,家长要带头遵守。共同遵守家规会形成好的家风,持久不衰,对全家人的发展都有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家规教育时,不少父母很容易有专制的做法。要使家规教育更有效,父母应该清除“子从父”的封建伦理的影响,尊重孩子的人格,顺应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具体制定家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理解家规的目的和意义。制定家规的目的,不应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让孩子明白,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或社会上都必须接受并遵守一些规则。让孩子明白对与错,是非曲直,以便孩子能够更快更健康地成长,也有利于家长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分寸。

2.制定家规制要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制定家规要符合孩子年龄的特点,要符合实际,过严、过宽都不利。家规尽量要简单,据年龄选择最重要的几条,不要长篇大论惹人烦。另外,制订家规最好征得孩子的同意,如果能和孩子共同讨论更好,孩子认同了才有自觉执行的基础。

3.有落实家规的措施。有了家规就要认真贯彻执行,家规定得再好,不执行也是无用的。家规是约束的人,是否能约束住,要具体措施。比如,落实文字,人人熟记;定期评价,表扬批评;家长示范,带头自检;互相监督,发扬民主;有人违规,适度惩罚;记家庭日记、不断总结等都是可行的方法。总之,落实家规是家规制约的关键。要落实好就要经常提醒孩子按家规去做,建立孩子执行家规的意识,事事处处用家规提醒孩子,事后用家规进行总结对照,使家规真正为约束孩子行为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