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9255300000039

第39章 你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1)

在风云变幻的今天,你唯一陪不起的就是时间。如何在短短的人生中去实现自己无限的梦想,这就要靠“借”了。借天时,借地利,借人和……只要能借的,我们就不需要再重新去发明轮子了。当然,借并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更不是完全的复制与模仿。借要有借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我们才不会浪费很多时间,不会再走无用的弯路。

借他人智慧,成自己方圆

——学会借用他人的智慧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凡是善于借助别人智慧的,均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达到成功的目的。

仅凭个人力量去完成一项事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门类很多,社会分工精细,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极有限的,在某些科学技术乃至具体工作环节上,哪怕是最杰出人物或团体,亦不可能独自完成,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攻克。特别是更为值得注意的,人的智慧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尽人之力远不如尽人之智。

犹太人不论是商界或科技界的成功者众多,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别人之智的本领。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工作的政治手腕,就说他在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就是一位典型巧于借用别人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它三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即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些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阅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基辛格的一手高招,这也反映出他的一种成功的诀窍。

善借者强,善于借别人智慧经商也是一种创新思维魅力的具体体现。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因其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科技和善于借助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聘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这样,使其公司信息灵通,操作技巧精通,竞争能力总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助这些人才的智慧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杠杆原理便是人类“借”力的一种发明,其后又发现了滑车的原理。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知道把大小不同的滑车加以组合,就可以用更小的力量举起更重的物体。今天,只要一个人坐在起重机的座垫上,就可以操动几十万斤的钢架、货柜。人类依靠头脑的作用,使人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限度。

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都是运用了滑车的原理,借助别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效果的。

比尔·盖茨能够成为当今世界首富,创建微软霸业是由于他善于变他人的东西为己用,善于借力发挥。

20世纪80年代初,盖茨MS一DOS操作系统的完成,不就是按低价购买了西雅图电脑公司的QDOS,对其加以改造为自己所用吗?如果当时盖茨并不引来他们的产品,那样是不能在IBM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那么微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壮大起来,机遇让他掌握了市场先机和技术,使微软初期开发的操作系统占尽风光。

20世纪90年代,电脑网络异军突起,互联网的发展对比尔·盖茨的微软是一个严重的挑战,那时微软面临着新的选择。

面对着日益庞大的互联网络市场,微软公司当然不愿袖手旁观,盖茨马上做出积极反应,在各种场合公开声称要在互联网络的领域中唱主角。于是微软公司也推出或准备推出一系列的Internet互联网络产品,包括Web网络浏览工具、三维的Web网络搜索工具、Web网络服务器、Web网络写作工具、Web网络保密产品、在微软公司的办公应用软件里面,也加入了Web网络的支持。同时推出了VisualBasicScript语言,并将HTML和OLE以ODBC连接起来,BASIC语言简单性使它被非常广泛地运用。

微软公司相继和NBC以及MCI达成协议。通过这种方式,微软公司在比尔·盖茨等人的策划下,通过收购和兼并他人研究的成果,逐步控制了互联网络。

有人说:“微软公司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踩在别人成功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抢回并重新统治微软应用软件的王国而且将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互联网络领域,这就是微软公司。”而且,这也许正是善于学习的盖茨先生懂得利用别人的创意智慧为自己带来成功的结果。

所有大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长,就是有一种识人的眼光,能够抓住别人的优点,把每一个员工的位置都分配得十分恰当,使每个员工的力量和智慧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预先写下这样的墓志:“睡在这里的是善于访求比他更聪明者的人。”的确,卡耐基能够从一个铁道工人变成一个钢铁大王,是他能够发掘许多优秀人才为他工作,使他的工作效力增殖了成千上万倍的结果。

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一样,凡是获得成功者都有一套善于“借”的本领,牛顿曾说:“我成功靠的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犹太人有那么多的学者能获得诺贝尔奖金,有那么多科学家创造出世界级的发明,都是从前人创造的基础上升华的。如物理学家布洛赫,他能够在原子核磁场方面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成就,是与他得到着名物理学家、量子学奠基人海森堡的指导和影响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智慧与胆识是获得财富的前提条件,如果不会借势而动,乘势而搏,这智慧与胆识就是沙土里的明珠,只能永远沉寂。有智慧与胆识而不会加以运用,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大浪费。

智慧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别人的智慧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效果是成功的捷径,一个善于借助别人智慧的人,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后来者居上

——做先驱中的“后来者”

要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在此过程中,更需依靠别人,只有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自己才能成功。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于与人合作的人,能够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才能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大量事实证明,善于合作是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21世纪,更多的竞争企业意识到,他们之间相互结为战略伙伴,不但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还会进一步做大市场这块蛋糕的份额,从而实现“双赢”。

实际上,温州有不少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立峰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在温州,这家企业一开始只是一个生产摩托车闸把座的小厂,老板张峰因开发出防腐性能超过日本标准并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摩托车闸把座,而得以在摩托车制造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当这一产品成为日本进口件的替代品,得到了国内市场的认同之后,张峰争取到了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中国嘉陵集团的合作合同。其后,张峰凭借自己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寻求与嘉陵集团更深层次的合作。1992年,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出资建立瑞安嘉陵立峰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金为600万元,由嘉陵集团投资180万元,占总股本的30%,公司专为嘉陵集团生产摩托车闸总成零部件。从此,立峰公司的产品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嘉陵摩托车的专用配件,其产值在3年时间内翻了一番,规模与效益扩大了10倍。在此基础上,张峰又提出将配件生产扩大为整件生产,从而利用了嘉陵集团的技术优势与品牌优势,开发出各种类型的嘉陵立峰摩托车。这些摩托车主要用于出口。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嘉陵”和“立峰”双方都获得了利润。在“嘉陵”方面,得以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合乎质量要求的配件和整车;而在“立峰”方面,则除了获得利润外,还获得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品牌知名度,企业的壮大发展上了快车道,自然今非昔比。

在嘉陵集团这棵大树的“庇护”下,立峰公司既拥有了摩托车整车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同时,还拥有了产品进入市场所不可或缺的资金,不仅如此,借着嘉陵集团的销售渠道,立峰公司轻而易举地在全国摩托车市场分到了“一杯羹”。及至一切条件都已成熟,由立峰公司独立开发生产的大排量、高档次的重型摩托车“大地摩王”面世了,并迅速通过了技术鉴定,获得了摩托车生产许可证。

常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立峰集团既然具备了独立发展的能力,与嘉陵集团分道扬镳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对此,嘉陵集团即使没有预感,也是有着心理准备的,他们也没有必要为培养出了一个竞争对手而生气,因为在“立峰”与“嘉陵”合作的几年中,“嘉陵”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获取了丰厚利润,并且因此更为顺利地发展和壮大起来。而从长远利益着眼,“立峰”得到的好处更是不可估量:从一家生产摩托车零件的小厂发展成为摩托车市场中的一个巨头,这变化还不明显吗?而这可以说十之七八得益于与“嘉陵”的合作。由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与“嘉陵”合作、寄人篱下的那几年,就没有“立峰”的今天。

就其整体形态而言,温州经济在相当程度上都是“配件经济”。造成这种形态的最初原因也许是因为温州地区从来没有设置过国家重点企业,不仅重要的国防企业不在这里没置,连日用化工企业也不在此立足。除了标件厂可以算得上是温州惟一一家相对有名的企业外,再无可夸之处。由于自知无论经济还是技术方面都缺少实力,温州人养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进入市场后,他们多不喜欢直面市场,强打硬拼,而喜欢搞一些比较小巧而且较容易为其他企业忽视的配件产品,一来二去地将生产转向了“配件经济”的方向。无论在苍南还是在乐清、瑞安等地,不难发现温州人至今仍然根深蒂固的经营思路,即“配件意识”:别人生产服装,他们就生产和经营服装上用的扣子;别人生产产品,他们就印刷包装纸;别人生产机械,他们就生产机械的通用零部件,这正是一种避免对抗的意识在起作用。也许可以这样说,温州人的最早经济取向就是从一种“寄生意识”出发而设计的:附着在大经济身上发展小经济,当然可以避免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扣子当然是通用的,人总要穿衣服,因而无论全国有多少家服装厂停产,一批服装厂倒下去就还会有另一批服装厂生出来,而一旦有服装厂做衣服,衣服上就需要钉扣子。生产扣子本钱不大,而且这种小件商品通用性强,因而市场不小,这样,温州人就有效地具备了抗击市场疲软波及的能力。

温州人多是从仿制开始生产配件的。由于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基础当然也谈不上,及至改革开放后,温州人在选择配件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不会就学的精神。他们首先向一些生产成品的厂家学习——当然是偷着学,当时所有的温州家庭作坊都是从拆解买来的样品入手,通过分析研究,进入模仿生产,不断地使自己所生产的配件产品接近样品的技术水平。当今温州大企业林立,一家比一家“牛气”,可他们几乎无不是从在小作坊里仿制别人的零配件起家而后来者居上的。

由此可以说,与强者同行战略是温州人进入市场后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商略。温州人特别善于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合作,利用大企业的名气和技术来壮大自己,做先驱中的“后来者”。

智慧屋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商务通讯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单枪匹马打天下已不合时宜。

登高才能望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决心和热情并不能取代科学的方法。人人希望事半功倍,人人渴求少走弯路,这是正常的。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信息和不同品牌的产品,往往搞得人们眼花缭乱,不知该买哪家的产品。因而,许多消费者主要是靠“感觉”,即通过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激起购买欲望,经常凭“名人效应”来判断一个企业实力的强弱。因此,对于那些成功的商人来说,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商人必须要有巧借“威名”的眼光和头脑,通过借“势”,增强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起自己的知名形象。

美国有一个出版商,想让总统为一本刚出版的书题词,以扩大知名度,增加销售量。谁知道总统看了书后,竟连一个字都没题,最后仅微微一笑:“不错。”

出版商听了后如获至宝,到处宣传:“现有总统喜看的书出售。”结果,书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

过了一段时间,出版商又拿一本新书给总统看。总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看也没看,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同样如获至宝,并大做宣传:“现有总统最讨厌的书出售。”结果新书比上一次卖得更快,获利更多。

又一本新书出版后,出版商又去请总统题词,总统为了不让出版商钻空子,决定沉默不语。本以为出版商这次一定没有办法了。谁知道出版商比前两次还高兴,又去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这次,出版商又足足地赚了一把。

这位出版商利用总统的名气进行促销活动,其手段可谓巧妙之极,既达到了卖书的目的,又让总统无话可说。他利用人们对总统这一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神秘感和崇敬心情,围绕总统的情绪反应大做宣传,增加了新书的吸引力,使读者趋之若骛。

借助名人和明星的潜力推销商品,产生品牌效应,这是假借的有效手法之一,表面上看似虚无缥缈,但实际上却是效益无限。一个商家或者企业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之前,想取得较好的经营成绩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要形成良好的产品形象则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能借助名人的形象宣传自己的商品是个经商妙法,国际上的许多生意都是靠牌子、名气、形象成交的。

1888年,乔治·斯·派克在美国创建派克制笔公司,经过多年努力,派克研制出高质量的派克金笔,投放市场后很快受到消费者喜爱。到20世纪20年代,派克制笔公司已在美国制笔行业中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