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9255200000016

第16章 慈爱与宽容(3)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

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禅师说:“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禅师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教育他人,真可谓心中存有一轮明月。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特别是这一代独生子女,都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背负着国家的未来和父母的希望的重托。因此,教育孩子不但是家的责任,更是国的需要。我们在强调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更应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如何把孩子教育成我们希望的有用的人才?人才这个词是广义的。毛主席说: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德育排在了第一位。让孩子学会爱别人,爱周围的世界,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心的同时,也给孩子做出了榜样,让他体会到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是同样重要的。告诉孩子应报答别人对他的爱,这是将来立足于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用我们身边的人或事,从小家开始,培养他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再进一步就是爱家乡、爱国家。教给孩子关心和爱护父母的同时要关心身边的人的。如果遇到邻居有困难,应主动上前帮助,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种行为教育有时候比理论的说教会更具说服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父母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见了长辈要热情主动的用尊称打招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文明礼貌。孩子从家长对长辈的尊敬中学会了敬老、爱老。

一位家长说起自己的孩子心情非常沉重,每次有好吃的东西时,他都会自己闷头吃从不管别人。孩子的自私和冷漠让家长不知所以。有时候我们有意让孩子体会被别人尊重和被别人看不起的滋味,让他从中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教孩子怎样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告诉他要想比别人强,就要学会看到自己的弱点,知道弱点在哪才能进步。同时学习帮助别人,帮助和保护老、弱、病、残等弱者。鼓励孩子积极为同学、为集体做好事。

孩子的身心健康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的心中有明月才能照亮孩子。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才会幸福,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一切美好愿望才能实现。

禅意父母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他多么有才也不可能成就大事业。所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盘需从小做起,就像学功课一样,基础打不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关键时期,就很可能迷失方向,做人就是如此,面对自身的不足甚至是污点都不要惧怕,人生都可能经历风雨,彩虹会在风雨之后。学习是为了将来,是为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告诉孩子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学习不只为掌握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

用心抚摸孩子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年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您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那个人刚才朗诵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尸骸,尘归尘,土归士,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饨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那个人惊异地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广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觉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人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慧能说,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用心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对待孩子。像家庭中每个人一样应该一视同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家庭的一员,在家里孩子有着自己特殊的位置。有的望子成龙、有的望女成凤,父母希望孩子是天才,要知道人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尝试过多少失败的苦涩,只有那些“天才”知道。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父母的不能超支过急,急是不可能急出成才的孩子,心急往往会采取不当的手段。家长应该切合实际,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留给孩子一个自主的空间,一次成绩或实践的失败,父母应该多一点鼓励和关心,少一点责备和埋怨与孩子们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教育他,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只要用心去理解,去帮助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但有的圆满,有的残缺。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然而家庭环境好坏并不是指富裕或贫穷,而是指家风的好坏。如果父母整天泡在麻将桌上,只知道掏钱给孩子,孩子的未来可想而知。有位心理学家讲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便学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用心理学家的话试着给孩子营造一个环境,定会受益非浅。给孩子一片自主的空间。孩子才能更自觉地学习,到书的海洋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当然,没有压力,孩子可能会缺乏自控能力,但压力过重,也会扼杀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兴趣,要处理好这种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父母必须认真关心孩子每一个方面才能使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方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禅意父母

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成龙成凤呢?家长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都被孩子看的一清二楚,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往往父母并不在意,殊不知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应用心教育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结果自然不同。

爱护不是过份的保护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太阳斑驳的影子撒在地上,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它的晃动。微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发出悦耳的声音。

突然,远方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声音越来越近,在寂静的树林中听得十分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林中争吵。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过去,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阳光透过树叶,在男子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他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感悟了!青年低下头来,脸上的怒气早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是从母腹中就开始了,但那只是一种先天的本能的依赖。而孩子在成长中的过分依赖则是后天养成的一种习惯。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也不能成为坚强的男子汉。在潜意识中,总希望回到母亲的保护伞下。

现在有很多母亲,她们仍以爱的名义控制和支配孩子,把自己和孩子绑在一起。她们把这种方式称其为爱,以母亲应尽职责和义务做旗号,把孩子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这种做法使孩子始终成长在母亲的眼皮底下。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依赖性强,而且效仿母亲的一举一动。孩子从小养成用母亲思维看待现实生活。按母亲的生活模式寻找自己的生存法则。这种依赖,严重影响着他的成长和自立,使他对自身的生活很难把握。

譬如母亲在生病时,孩子常常表现得焦躁与无助。因为他只会被人爱,却不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这样的孩子想让他自立很难,他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样的母亲,自以为给孩子无与伦比的爱,事实上却大大伤害了孩子。在这样的母亲娇宠下长大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一般都不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在现实生活中,他会经不起失败。他通常会把失败,看成是现实对他不公正的待遇,总觉得自己委屈。这样在父母的翅膀下面成长的孩子总抱怨别人,而不会检查自己是否缺少对他人的关心。

国外的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真正做到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弄乱了房间要孩子自己打扫,孩子跌到了要自己爬起来。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而不是包揽孩子的一切。娇宠溺爱使孩子永远难以成为自强自立的人,更不可能培养出自觉主动地学习习惯。

禅意父母

在父母翅膀底下长大的孩子,未经历过风雨,更不可能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因此在生活中多数都是弱者,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退缩不前,很少有主动性。因此,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走出这种爱的误区,给予孩子锻炼独立生活的空间。金钱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父母的钱再多,没有孩子的汗水,她就不会懂得珍惜,孩子不会理解金钱的真正意义,让孩子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他才会懂得其中的不易。父母什么都替代孩子去做,甚至是穿衣戴帽都要父母来做。要知道过分舒适的环境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

把自主权留给孩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从五祖弘忍那里获得衣钵心印后,怕人因妒加害,立即向远方逃走。但消息还是走漏了,一时僧众纷纷追赶而来,都想抢得衣钵。

后来一位叫慧明的禅僧追上了六祖,但自称不是为了衣钵,而是为了求法,因此恳请六祖接引。

于是六祖说:“既然你是为求法而来,那么希望你先抛弃一切外缘,断绝一切思念,我再为你说法。”

过了一会儿,六祖接着说:“你不要想到善、也不要想到恶,就在这不思善恶的时候,请问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

听了这话,慧明立刻大悟,接着又要求六祖再告诉他一些秘密的意思。

六祖说:“我能告诉你的,就不是秘密的意思了。如果你能反照自己,秘密的意思就在你心中。”

慧明听了,非常感激地说:“我在弘忍大师门下很久了,却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谢谢你的指点,使我感觉得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对自己的一切都明白了。”

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孩子的事情也应让孩子自己来做。孩子的学习是让父母最头疼的事情,有的孩子一个小时的作业要写上几个小时,父母无奈只好陪着孩子一起熬夜,如果说完成作业也需要父母陪写、陪坐、陪读,责任并不全在孩子,爸爸妈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学习本来是孩子的任务,完成学习任务是孩子的事。但是家长有时没有意识到应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学习。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我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安排,不要一味地将我们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和时间,只有家长充分地相信孩子,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行,是一个自主的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家长应放开手脚,孩子才能有主动性、

积极性去学习。

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学习挖空心思,今天用金钱物质奖励,明天用冷言冷语,软的硬的都不行就求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为父母所学的意念。孩子感觉到,我是在为父母而学,必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父母的指手画脚中,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知识成为一种苦差。而父母也同样感觉到劳累,没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未能如自己所愿发展,家长必然会心中充满无限失望。

家长对孩子学习重视过了头,把孩子的学习责任挂在了自己身上,好象忘记了谁在上学,完全没有弄明白,督促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是自己。一旦孩子的学习成了父母的事,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父母和老师的惩罚去应付学习,而不可能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习惯。

我们放手让孩子去支配自己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不等于放任不管。虽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利用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自主支配时间的权利。长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可以锻炼孩子的责任心,使孩子心生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从而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禅意父母

许多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理想的孩子,并实现父母未成实现的理想,表面上看是为孩子着想,实际是把孩子变成了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工具。这样违背客观规律。若真想让孩子成材,父母必须用心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找寻自己的兴趣,按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父母又何必劳神费力,花费心思。给孩子更多的一些空间吧!参天大树之所以顶天立地,在于它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在自身天赋和感兴趣的领域中取得惊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