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看看人家温州人
9254800000028

第28章 独特的生意“抢滩”术(3)

地铁商铺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地铁过道商铺、地铁商业街(城)、地面物业。地铁过道商铺是指建造在地铁过道或地铁售票站附近的商铺。地铁商业街(城)是指在地铁车站附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的地下商铺群。地面物业是指建造在地铁车站地面以上的商铺,如上海1号线莘庄站的华联吉买盛超市等。投资地铁商铺致胜要诀主要有:

第一,各地铁站点由于地段不同,客流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投资时应瞄准目标顾客,寻求合适站点进行商铺投资。第二,即使同处一个站点,站厅、过道的租金也不同,地铁过道商铺相对比较便宜。第三,投资地铁商铺能否取得理想的回报,首先要注重大环境,即选址应挑选市口、地段好和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这是使铺面价格能够上升的首要保证。其次也要注重选择好小环境,即在一个商场内,挑选一个道路通畅,相对能留住人流的好铺位也至关重要。最后,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地下商铺与地铁商铺的区别,一般认为,在地铁车站旁,与地铁车站相连的地下商铺才可以称为地铁商铺,而另一些与地铁有一定距离并且没有与地铁相连通道的地下商场并不是地铁商铺。

五、慧眼识专业街商铺

专业街商铺是指同类及相关经济活动高度聚集,并能形成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商铺。

而常见专业街按其经营内容共分五大类:服饰类专业街,如女人街等;建材装饰类专业街,如各地的建材一条街、装潢材料一条街、家具一条街等;餐饮类专业街,如各地的小吃一条街、美食街、海鲜一条街、水产市场街等;机电用品类专业街,如机电设备一条街、汽配一条街、建筑五金一条街、通讯产品一条街等;休闲旅游类专业街,如各地的休闲一条街、旅游一条街、文化一条街、古玩一条街等;文化用品类专业街,如各地的文具文化用品一条街、小商品市场一条街等;其他类专业街,如婚纱一条街、国际汽车城、殡葬用品服务一条街等。

每个专业街的发展前景都受政府规划的很大影响,在城市规划成形过程中虽有较大的政策风险,但同时具备巨大的投资增值价值。一般来说,专业街商铺在大批商家入驻之前价格都比较低,如今后整条专业街发展态势良好,投资者一本万利;但是如三年内都难聚人气,则投资者损失惨重。所以投资专业街商铺,需要有“慧眼识街”的本领,对专业街的特点和趋势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六、别墅配套商铺成投资新贵

别墅作为房地产市场中的高端产品,备受政府、房地产投资者的关注。别墅市场的异常活跃必然要求更多的商用房产与之配套。

由于别墅是住宅房地产市场的高端产品,其别墅的使用者、拥有者一般都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佳的经济实力,其生活品质也较高。这些都要求周边有更加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但是由于别墅具有私密性,别墅区中的商业经营场所很少。

商经微言

在温州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项明确目标的具体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

亲友团合力打拼

温州人的企业多具有家族性质,哥哥当老板,弟弟跑销售,老公搞生产,老婆管财务,叔伯堂表,七大姑八大姨,所有亲戚齐上阵。平时大家一边挥汗工作,一边闲唠家常,饭点还可开心享受家庭聚餐,其乐融融;有难时则群策群力,齐心出击,共克难题。这种家庭工厂在温州遍地都是,蔚为壮观。即使厂子做大了,企业发展了,裙带关系依然是老板依靠的最主要关系,老板是自己人,工友也是自己人,所以做起事来,不仅老板少了许多来自员工的制肘和拆台,员工之间也少了很多扯皮推诿,工作放心也尽心了不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温州的项东村,村民们手中的钱明显地较内地人多,因为他们的商品意识成熟得早,经营经验也丰富得多,所以,当改革开放春风乍起之时,温州的“一池春水”首先荡出了涟漪,项东村人最早捕捉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商品经济气息。几年之后,商品经济的春讯迅速传遍这里的千家万户,温州家庭厂业终于像捺不住的春笋一样,此起彼伏地蓬勃发展起来。

1987年,仅项东村就出现了5家联营的日用品作坊。1989年,村中集体企业的倒闭又促使了“工业因子”的家庭化扩散,项东村陆续出现了9家个体企业、2家股份合伙企业。被人们称为“温州草根经济”的家庭工业,就是这样在一夜之间“滋生”起来的:由此,温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家家户户开发项目,家家产户研究管理,家家产户融通资金,家家产户开拓市场,家家户户承担风险,结果家家产户都有企业家。

当然,活动在这些家庭工业里的是一些具有股东性质的特殊的“人”,他们可能是刚写完家庭作业的孩子,可能是原先在墙角下晒太阳的老太太,也可能是刚刚给婴儿喂奶的妇女,还可能是从河边洗掉腿脚上泥土的汉子……但他们却是一群比任何企业打工仔都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人。而且,他们所工作的这个作坊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屋,有许多待加工的商品就摆在梳妆台、课桌甚或是饭桌上,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台。这种家庭作坊在温州具有普遍性,被经济学家称为“作坊经济”,又因其生产方式的灵活而被称作“舢板经济”。山于家庭成员的参与,作坊中所弥漫的温馨是在一般企业无法领略到的。

在温州,家庭或家族企业的合作伙伴或佣工多半是由近及远地加以选择,逐步扩大,在完成这一环节的过程中,同宗亲戚当然是其中的首选,共同的利益也使同宗族的人很自然地本着有富同享、有苦同吃的精神,顺理成章地彼此结合,因而少有利益冲突,加上谁出钱多出力大所得就多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分配的公平。这就意味着,温州的“作坊经济”中一开始就渗透了家族文化,同时现代经营也影响和改造了家族文化,使其共同获得了进步的机遇。家族文化的作用因而也超越了联络感情的社会意义,而在起着使经济秩序得以稳定的作用,推动了市场信息的传递、市场的互动、市场竞争能力的发展和增强。

在项东村,项姓在全村人口中占3/4,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宗姓。项姓人世世代代繁衍至今,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当然知根知底,因而更具有可靠性。这种宗姓、宗亲关系必然会在个体经济中起到稳定性作用。更何况,即使在庞大的宗姓范围内,企业还会加以遴选,优中择优,以最为亲近、最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为使用对象,这就更增加了企业的稳定性。以村中的个体企业苍南县包装印刷厂为例,足以说明问题。

在项东村,苍南县包装印刷厂是1991年开办的规模较大的合作企业,其中的4名股东全是叔侄亲缘关系,分别担任厂长、会计和车间主任,这样其厂务、生产、财务便全由家族内掌握,保证了企业经营的稳定。厂里所雇用的28名工人有15名来自本村项姓,其中就有11人是股东的直系亲属和亲戚。非亲戚关系的仅有2名,而且关系特殊,一名是项东村村长之妻,另一名是股东的好友。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外村的13名工人,其中股东的亲戚占4名,朋友4名,另有4名属于和本厂有着业务关系的客户家属,只有1名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由此看出,这一合作企业便是以宗亲宗姓关系为企业生产组织的基础,以求获得企业的稳定,而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社会关系放在首位。因而它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家族企业。而在项东村,其他企业也莫不如是。

项东村企业早期得以蓬勃发展的秘诀就是宗亲关系和家庭感情,有了这层关系,管理企业几乎不费什么精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需要声明的是,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现代经营中,但凡起步发展阶段都应该照搬这种模式,或者只有这种模式才能获得企业发展的稳定。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拥有员工上千人的大型企业,如果过多地使用亲戚朋友,并把亲戚朋友安插在高位要职,这势必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外来的人才会因看不到职位或经济利益的提升而丧失前进的动力,同时,这样的企业也会因家族关系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拒绝广纳百川的可能,而使得企业难以有更大的发展,但不可不认的是,在温州个体经济发展早期,家族关系的利用具有阶段性的稳定作用,这却是无疑的。由此看来,一个企业的早期创建成功与否,员工的凝聚力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而在温州,像项东村这样历史悠久而又有着丰厚家族文化底蕴的农村地区,员工之间的宗族亲情正好和这种凝聚力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因而可以起到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也许就是温州这块土地上的独特文化景观之一。

温州地区这种宗族关系、地域关系的另一个突出表现为:紧密合作,共图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这种现象在国内的其他地区也许并不常见。在不少地区,村民邻里之间既有相互帮助的一面,但也有彼此妒忌的一面,即大家可以一起受穷,却不可以你比我富,以免别人财大气粗压过自己;而在富起来的人来说,也同样不愿让别人超过自己,因而吃独食便是一种常见现象。可想而知,有了这种心理便很难做到资源共享。温州人处世却与此不同,在他们这里则正好颠倒了个个儿,大家可以共同致富,决不可以一起受穷。富总比穷好,你富了我也富了,总可以互相感染、互相沾光。因而温州人愿意一起共享资源,共分市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伙儿一起做市场,把空气弄得浓浓的,这样便会形成凝聚力、辐射力,会吸引更远处的客户来此同他们做生意,因而他们往往欢迎同乡加盟,共同发展市场。而在温州本土,谁家发现了赚钱的新门路,拥有了新技术,便会有各种关系的人来取经——经不让取也没关系,产品一出来什么技术也瞒不住——这样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上来讲,都要一起合作,一起谋求发展,把生意做活。

温州人外出经商有一个很显明的特点:先是一些人在各地考察市场,寻找商机,一旦发现了比较好的赚钱机会,他们不是吃独食,而是写信回家搬兵,把赚钱的机会推荐给家乡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在经营一段时间,慢慢站稳脚跟后,又再召来他们各自的家乡亲友,于是像滚雪球一样很快便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形成了一个温州村、温州街乃至温州城,成为一个个温州之外的小温州。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关系网络成为温州人传播信息的最主要媒介。有了先行者的示范作用,后来者就可以少走弯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这种情形与我国很多其他地方都不同,在那些地方,人们彼此严守秘密,不肯与别人分享自己费尽心血探明的财路,也不会对后来者予以指点,因为他们深知“同行是冤家”的道理。而温州人的这种做法却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方面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另一方面就是互相关联的利益。他们或是把商业秘密毫无保留地透露给亲友,邀请他们作为扩大经营的帮手,或是扶持亲友开店铺,一是照顾了乡亲,二是壮大了自己所从事的生意的声势,三是培植起信得过的乡亲,门后互为声援,大家都做老板,大家都发展。

一枝独秀,百枝效仿,温州的市场和温州人在外地发展的市场就是这样“哄”起来的。理解了温州人的这一独特经营方式,就不难理解或找到温州经济成功的秘决。温州十大专业市场,也是这样形成的。正缘于温州人这一独特经营方式,温州经济发展初期虽然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却形成了大规模的行业,进而影响了全国的商品市场,由此形成了温州经济的特色。

在温州经济发展的早期,毫无疑问,正是这种众亲友合力出击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成为了其经济的启动点和重要支柱,同时在温州经济腾飞的萌芽期,传统的商业文化和浓郁的宗族文化也给予了温州个体企业足够的营养。正是这块有着这样文化底蕴的土壤,造就了温州经济的成长模式。

商经微言

众人拾柴火焰高,温州人外出经商有一个特点:先是一些人在各地流动寻找商机,一旦发现了赚钱的机会,首先便是写信回家搬兵,把赚钱的机会推荐给家乡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