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9251800000036

第36章 挑战谷歌(1)

Google和类似的搜索引擎室将网上的所有的信息做成索引,供人们查询,而facebook在于帮助人们互相了解各自心中在想什么。——马克·扎克伯格

2009年达沃斯经济论坛上,马克与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有过一次简短却有趣的交谈。期间举行的一次科技界晚宴中,马克与佩奇被安排坐在一起。这次,一向寡言少语的马克居然主动起来,开门见山地询问后者:“拉里,你用Facebook吗?”后者面无表情地回应说:“没有,我没用过。”“为什么不用呢?”“那玩意儿不太适合我。”马克还想争辩什么,却被坐在另一侧的桑德伯格及时阻止,这才避免了更大的尴尬出现。有意思的是,桑德伯格一年前被马克从Google挖来,此时身份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

这个插曲成为解读Facebook与Google关系的微妙缩影。如果说Google是互联网时代的至尊权威,那么Facebook则成了特立独行的挑战者。当年轻的Facebook面对正值巅峰的Google时,并无犹疑退缩。

在硅谷,任何锐意进取的创业型公司都不会龟缩在成名者的巨大阴影下,它们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有不受束缚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勇于表现出来。

马克的不通世故与天真纯粹从上述对话中尽显无遗。这其中也包含着他对权威的无视和对陈规戒律的百无禁忌,当然,他已非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也不是不知轻重深浅的自大狂,这是建立在对Facebook的绝对自信基础之上。不过,在拉里·佩奇看来,这小子也许自信过头了。

然而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王者,争锋则是永不过时的主题。特别是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科技界,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创新都可能颠覆已有格局,正如硅谷那条不成文的铁律“小心那些车库里的人”,拉里·佩奇对此应有深切体会。当年正是Google不可阻挡的崛起瓦解了微软不可一世的霸权。而如今,随着Facebook的急速壮大,Google越发嗅到危机的气息。

科技浪潮自有其生命周期,新生公司因其本业契合了新兴潮流而壮大,反之亦推动着新浪潮,并对旧有格局形成冲击。Facebook便是这样的产物。一方面,它感受到互联网社交的呼应而诞生、成长、壮大;另一方面,它又以创新的方式不断为互联网经济创造着新的市场与需求。

当社交需求演变为互联网应用主流,Facebook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社交网络。究其本质而言,Facebook属于社交工具,乃是为了交流的便捷,但在不知不觉却推动了搜索革命,而这正是Google的大本营。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资讯泛滥,Google解决了搜索的问题,使信息获取度极大提升,但Facebook又将之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人们日益发现,在Facebook创造的实名社交世界,通过亲友推荐、分享等方式,可以过滤掉许多无效、低质信息,免去传统搜索大海捞针式的低效和繁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Facebook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终于,在2010年,Facebook首次超越Google,成为全球日访问量大的网站。

在Facebook之前,Google是互联网的信息人口,它通过链接和搜索将成千上万的网页聚沙成塔。人们想要寻找某个网页,只有通过Google搜索这一种方式。然而,随着网页数量爆炸式增长,Google依托机器的传统搜索算法很难驾驭海量的网页,对个人化信息处理能力尤为不足。这时候,Facebook出现了。它以个人作为信息的分类单位,通过人际联系将个人网页串联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在Facebook的平台上,用户提交个人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并通过分享、转发等方式传播网页信息,形成某种投票筛选机制,使得信息检索更为简化,同时过滤掉大量信息杂质,大大提高了传播精度。这对Google代表的搜索机制产生了颠覆性效果。如果互联网用户全部转移到Facebook中,那么Google这个信息入口便名存实亡。虽然面临Facebook的挑战,但Google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Facebook取代,这是由两者的基因决定的。

Google在搜索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是以社交起家的Facebook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尽管Facebook获取信息的有效度令人眼前一亮,但应该看到,Facebook用户均是被动接受者,当他们想要获取某种信息时,Google仍是多数用户的搜索首选。

当然,Google并未坐视Facebook壮大。早在2007年,Google启动了一项名为“开放社交”的秘密计划,其核心理念是:将所有社交网站集合到同一平台,以此掌握社交网站的入口。Google曾要求Facebook加入这一平台,但被强硬拒绝,此后这项计划便没了下文。

Facebook在社交网络领域的迅疾发展再次强化了Google狙击的决心,于是便有了2011年夏天Google+的问世。

Google+是一个社交网站,与Facebook在结构、功能、形式上大同小异,同时整合了Googl。的在线应用,旨在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研发者对其寄予厚望,“Facebook上分享的东西过多,Twitter上用户分享又太少。如果Google能够做到恰到好处,那我们就可以在社交交互上掀起一场革命。”

Google+从开始便抓住Facebook在隐私方面的软肋,一面推出隐私管理应用,一面大声招摇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管理。此举多少起到些成效。Google+推出后受到疯狂追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注册用户量便突破2000万,显示出不容小觑的增长性,至今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以Google+为“桥头堡”,Google开始向社交领域战略倾斜,与Facebook频频交锋,一时间火花四射。

Google+进入的终究是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如果没有革命性创新,仅凭Google在线产品和既有概念很难取得市场突破,很难打败Facebook。尽管Google+增长迅猛,但就其作用来说,恐怕战略牵制意义更大一筹。不过,Google+的介入为社交网络的未来格局留下巨大想象空间。

Facebook也不甘一示弱。坊间传闻,Facebook在暗中研发搜索引攀。2012年初,Facebook提交IPO申请后不久,马克上传了一张办公室图片,其中有一合电脑屏幕显示,Facebook页面顶部出现了一个细长的白框,与Google搜索框类似。业内人士纷纷猜测,那可能就是传闻中Facebook秘密研发的搜索引擎的原型。

马克看似无意之举,所透露的含义引起各方猜测联想。Facebook现有搜索只要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站内搜索,用于搜索用户、品牌等系统内容。如果Facebook研发专业搜索引擎,对Google来说,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实变得有趣起来。Google介入社交网络,意图阻击Facebook。Facebook似乎也有意涉足搜索引擎,遏制Google的攻势。所谓高手过招,并非招招见血,而在蛇打七寸,以静制动,以攻为守。商业竞争亦是如此。牵制、制衡远比所谓价格战、广告战来得高级,其中所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更是催生创新的绝佳机会。

现在看来,Facebook与Google蓄势待发,彼此间势必要一较高下,至于战场究竟是社交网络还是搜索引擎抑或兼而有之,社交网络与搜索引擎两种事物的融合将在未来引发怎样的裂变,催生什么样的产品与公司,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Facebook的上市,它与Google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愈发激烈。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未尝不能从过去寻到蛛丝马迹。Facebook的成长路径上,始终少不了Google的身影。这对冤家的恩怨由来已久,透过这些恩怨,或许能更全面地窥视双方。

2012年Facebook上市消息抛出后,迅速引发全球瞩目。这笔50亿美元的IPO将刷新科技界的IPO纪录。耐人寻味的是,Google恰恰是这项纪录的保持者。

倘若深入探究不难发现,Facebook总是被拿来与Google比较,Google也逃不出被作为评比对象的命运。潜在的大众心理早已将Facebook视为Google的革命者。尽管表面不动声色,两家公司也将彼此作为对手。

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合作。商业上的合纵联合,乃是形势所趋、战略所需,更是竞争的必然。Facebook与Google频频交手的同时,微软、MySpace等公司也以各自的方式和姿态参入其中。在商业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基于利益的共同或分化,公司结成阵营或敌手。

2006年,社交网络风头刚起,各家公司还处于摸索盈利的阶段,网络广告当然是利润大头,谁能获得大广告客户的鼎力青睐,谁就能免于资金困境,从容成长。这时的Facebook尚不及今日这般风靡,它前面还有一个“绊脚石”MySpace。

MySpace在2005年被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收购,在新闻集团雄厚的资本、咨询支持下,MySpace有了一段好时光,用户数量疯狂增长,一度达到150万的周增幅度,作为当时的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吸引了大量优质广告客户。MySpace在2006年公开寻求广告项目合作,谷歌与微软同时入选。最后,风头正劲的谷歌从竞争中获胜,与MySpace签订一笔三年期广告协议。从2007年到2010年,谷歌每年向MySpace支付3亿美元,共计9亿美元,成为MySpac。成为搜索服务和文本广告独家提供商。

竞标MySpace失败之后,微软转向行业第二的Facebook,双方于2006年8月签订一项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当时Facebook注册用户只有900万,按照访问量排名,位列全美第七位,而MySpace拥有1亿注册用户,差距显而易见。此前,微软曾多次被谷歌以价格优势挫败广告项目竞标,失意之间寻到尚在成长之中的Facebook,成为后者旗帜广告和赞助链接独家提供商。客观而言,Google为了封锁微软广告投放渠道,不惜提高出价,在阻击微软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财务压力。

到了2007年,Google开始认为给MySpace的出价过高,随着MySpace流量下滑,Google未能从合作中得到预期的收益,开始流露出悔意。另一方面,迅速成长的Facebook为微软带来超预期回报,令广告业务薄弱的微软从Google封锁下打开一扇窗口。

Facebook的出色表现引发微软、谷歌的竞争。2007年7月,谷歌高层放话出来,表示希望全盘收购Facebook。马克在一年前刚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出价,此时当然不会出售公司,对谷歌高层的隔空传音无动于衷。不料,2007年10月,Facebook竟然接受微软2.4亿美元收购,出让1.6%的股权。与此同时,微软还取得Facebook全球网络广告的独家代理。

从Facebook碰壁后,Google于2007年底迅速推出“开放社交”平台试图控制社交网站的入口。MySpace在第一时间加入这一平台,在其带动下,Linkedln,Friendster等社交网站相继加入‘开放社交”平台。似乎只有Facebook洞悉Google的深远用意,对其邀请无动于衷。也正是从此开始,两家公司火药味愈来愈浓,最终走上“对着干”的不归路。

随后发生的事实表明:Google找了一个差劲的盟友,MySpace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微软作出了一项最为聪明的投资,而Facebook则走出了一条明路。

MySpace把命运交给Google执掌,Facebook则无拘无束地蓬勃发展。到最后,Facebook反而开创了社交网络的新时代,MySpace却步步沉沦,最终在2011年被新闻集团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在硅谷,Google向来以薪水丰厚、福利优异为名,这也是它吸引全球优秀人士加盟的原因之一。不过,随着Facebook的崛起,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Facebook如今是硅谷平均年薪和员工满意度最高的公司,带有新兴公司上升期普遍的积极、正面的公司文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如果说Google拥有硅谷最优秀的人才,那么这句话现在可能要改写了。越来越多的Google员工投向Facebook怀抱,保守估计达数百人,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Facebook现任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正是在她的治理下,Facebook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此外,Facebook搜索部门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Google,这也许会成为Google未来的一大隐患。

人才是一个公司的基石,当员工纷纷跑到对手那里的时候,Google面临的已不止是外部竞争了。它需要正视机制、文化等内部问题,尾大不掉、官僚主义等“大公司病”是否在伤害自身?与此同时,声誉鹊起的Facebook开始展露其侵略性。

2011年,一封偶然流出的电子邮件将Facebook推向风口浪尖。这封邮件显示,Facebook涉嫌雇佣公关公司帮助它在媒体上发表中伤Google的文章,指责Google“侵犯数百万美国人民的隐私”。美国人对个人隐私格外看重,Facebook一直深受困扰,Google在社交网站上的宣传正是保护隐私优势,隐私成为焦灼之处不难理解,但究竟是否确有其事无从得知。不过,可以肯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变得复杂、多样,任何瑕疵、缺陷,都可能为对手提供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