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称:“我们永远不会再卖条幅广告了。”对接式广告正在变成互联网的优势力量。它促使市场人员开始和受众对话交流,这种广告模式颠覆了五十多年来电视和平面媒体带给人们的广告体验。虽然罗斯说得不全对,微软一直在卖条幅广告,但是桑德伯格知道,条幅广告已经无足轻重了。
在桑德伯格的计划中,还有一个强大的盈利方向,那就是被称为“消费者货币化”的东西,也就是用户直接购买Facebook的一些产品。现在,Facebook已经在卖“虚拟生日蛋糕”这样的东西了,价格是一美元,很多人热衷于买。其他类似的东西也有很多,Facebook正在变成赚钱的机器。
在推动公司广告业务发展的同时,桑德伯格也了解马克的野心,“他的目标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用上Facebook。”在桑德伯格看来,关注用户增长与寻求盈利点并不矛盾,“这些都非常重要,是整个事业的推动力。但我们不可能只做这个,不做那个。”
在接受美国某媒体采访时,桑德伯格曾毫不含糊地承认:“广告就是Facebook要做的生意。”
商家在Facebook上发起活动时,用户常会获得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赠品有助于市场人员接近客户。AKQA曾帮助Visa公司为小公司在Facebook上建起了Visa商务网,Visa给每个公司差不多100美元的Facebook广告份额,然后,几十万美元的生意就做成了。
有些公司也把重点从普通的网络页面转到了Facebook页面,在这上面他们能主导形式多样的Facebook应用,只要用户感兴趣,用户就会将他们的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给自己的人际世界。征募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甚至产品制造流程,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很轻易地制造出用户喜欢的东西。《维基经济学》的作者丹·泰普斯科特说:“社区网络正在变成社会工厂,这正改变着我们重组社会的能力,让我们可以去创新、去创造商品和服务。
一家和Facebook合作的大型互联网广告服务公司Omniture的首席执行官约瑟·詹姆斯认为,Facebook有着最丰富的数据,远远超过了其他站点。桑德伯格也说:“我们的信息比任何人都要好。我们知道用户的性别、年龄、籍贯,而且这些都是真实的,其他公司做不到这一点。
到今天,有半数的Facebook用户每天都会登录这个网站,很多情况下,用户们会更新自己的信息,收发Facebook的电子邮件或者是与自己的好友聊天,再就是上传相片,他们一般不会注意到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的广告,因为普通的网页广告受到相框尺寸和160字的文本限制,这使得广告的平均点击数不到网民的10%.但是Facebook改变了这个数据,他们做得相当具有颠覆性,他们给用户提供的不仅是广告,而是将广告转化为信息,并在用户群中自由传播。
如果用户点击了一个广告按钮,表示“喜欢”,就可以让他的朋友实时接收到他对这条广告的态度。最后很多用户都会忽略广告本身,而去关注广告推介的信息,因为这是朋友喜欢的。这种形式当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且确实非常明显。2009年,Nielson评估Facebook上的广告效能,结果称如果用户看到他的朋友对一则广告评注“喜欢”,或者对它发表过评论,那么这则广告信息被记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30%。
Facebook的用户自己创造了Facebook想要的东西,他们提供自身的信息,并且通过在站点上的活动,又制造出了很多新的内容。Facebook利用自己的数据库掌握了这些信息,并以此投放广告。Facebook只允许广告投放者查看整合后的资料,而不是提供给他们具体细分的信息。他们的策略是除非服务条件允许,不然绝不查看任何个人资料。任何人都可以在Facebook的自助广告服务页面选出有限的组合,或者是支付更昂贵的费用在更详细精密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2010年夏天的南非世界杯,西班牙把世界杯带回了家,耐克则打赢了品牌宣传战,把金钱带回了家。世界杯期间,耐克通过Facebook上被广泛传播的名为《书写历史》的视频广告宣传自己,结果这段视频引发了狂热的议论,短短一个星期之内,耐克在Facebook上的粉丝就从160万增加到了310万。
Facebook的用户数量对广告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目前其在全球大约有8亿用户。而且马克称用户过十亿几乎不成问题。此外,在Facebook上投放一则广告只需要数万美元,而在好友之间的传递则是免费的,这就使得Facebook更加受到广告商的青睐。在同行业中,这被笑称为“免费媒体报道”。
赋予网络广告社会化的属性,将广告信息嵌入你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不仅是Facebook的追求,也是广告商们所梦寐以求的。旧金山的太阳能电池板零售商大卫·贝尔登是101型宅用太阳能的创始人,他说:“在Facebook上,我能够锁定我的客户。如果我在诸如‘太阳能’这样的谷歌关键词中竞价,就会面对一个有着更高营销预算的家伙。”
马克表示:“一个广告商也许能拍出最具创意的广告,但最好最有效的广告莫过于知道你朋友爱喝可口可乐。这样整个网站对于广告商的价值就提高了。”Facebook有一个约300人的营销团队,并通过改进技术,向广告商提供更多关于用户的信息来进一步满足广告商的需求。
Facebook的广告哲学是:让Facebook用户对产品留下印象,喜欢该品牌,并鼓励其购买。而谷歌的广告是被明确标记的,且与编辑内容分开,它的搜索结果和赞助商的链接就是分开的。但在Facebook上,广告成了用户新闻接受过程中的休闲甜点,好比是滔滔不绝的在线聊天。现在,Facebook的微博也在发展自己的广告系统,它允许成员把广告转发给他们的访客,有人认为这项举措更加有力,而且比链接和广告评论效果更加明显。
“只需要花费30秒的广告费用,喜爱这个品牌的人就会有一年的谈资”,通用面粉公司(GIS)的市场营销总监吉姆·昆尼曾经这样说。他旗下有“天然山谷”和“贝蒂妙厨”两个品牌。烘焙产品部的营销副总裁安东·文森特则认为,Facebook能帮助公司利用最佳客户的忠诚度,“如果有个人喜欢贝蒂妙厨,并且告诉了其他150个人,他们就是在帮助我们销售品牌。在某些方面,这就给社区提供了一个更为可信的信息”。
迄今为止,用户对Facebook利用他们的数据有目标地向他们投放广告还没有多少抵制情绪,只是偶尔有些反对的声音。电子隐私资讯中心负责人马克·卢腾伯格就说,人们上Facebook是为了同好友分享生活点滴,而他们的信息却被陌生人用作商业目的,这不得不让人们担心。他还曾于2010年初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Facebook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予以指控。
不过,广告商并没有表示任何疑虑,很多大公司如耐克的品牌主管都很站Facebook,并在它身上投下巨资。可口可乐负责全球互动营销的副总裁卡洛·克鲁泽曾经说:“一年前,进入Facebook是个需要勇气的尝试,但是现在,可口可乐在Facebook上却拥有超过1200万的粉丝。”
Facebook的广告收入还有增长的空间,他们可以为互联网的其他公司提供自己的广告网络,就好比谷歌的搜索广告或者雅虎的展板一样。它可以轻松地向成千上万的使用“喜欢”按钮的网站进行扩张,允许用户使用他们在Facebook上的登录名和密码,甚至它还可以填充这些网站的广告空间,从中抽取利润。
2011年12月5日,《福布斯》杂志撰文称,Facebook正在积极摸索以用户为着眼点的新型网络广告模式,并且他们希望各广告主把广告资金从传统的电视媒体转到Facebook上来。Facebook的广告业务主管戴维·费希尔透露,目前每位Facebook用户平均有130名好友,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大力发展网络广告业务。
有意思的是,费希尔也是脱离谷歌加盟Facebook的,他在2011年10月于纽约举行的为期一周的美国广告产业AdvertisingWeek年度大会上,谈到了所谓的“扩大型创意广告”。费希尔称如果用户喜欢一个品牌,那么通过Facebook的消息投递,这名用户的大量好友也会了解到该品牌。而这些刚了解了这个品牌的好友,他们又可能把这个品牌传达给他们更多的好友,这样环环相扣,那么最终了解这个品牌的用户数就能达到百万。MarsChocolate北美公司在2010年推出M&M"sPretzel产品前,曾经向4万名Facebook“粉丝”发放了免费品尝产品,并规定每名用户可以邀请两名好友获得同样待遇。结果他们在不到48小时内,就发放了12万份免费品尝样品。
Facebook的数据分析团队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广告效果评估工具,使广告主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投放广告的市场效果。其中一项名为“用户对此这样看”的评估方式,能够统计过去一周内,有多少用户喜欢品牌厂商的页面、与好友共享品牌厂商发布博文的次数等数据。然而用户转发的这些信息,等于是免费为品牌厂商进行推销。如此一来,品牌厂商甚至没有必要考虑向Facebook支付广告费。
现在,随着Facebook的“Like”按钮越来越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就使得Facebook可以进行广告的“先社交再瞄准”。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如果对用户很重要的某个人访问了某个电子商务网站,并对一双靴子点击了“Like”按钮,那么相应的广告将同时跟踪两人。这当然是广告主更加乐于看到的。
据国外媒体称,Facebook计划在2012年3月底前进军移动广告市场,这一行为可以为Facebook在IPO之前带来新的盈利,同时追逐谷歌、苹果以及MillennialMedia等在移动广告领域的领先地位。
马克已经走了一条为用户提供服务,为商家提供广告平台的路子。随着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推出,这条路会越走越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