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913500000044

第44章 :不讨厌坏境界,不贪求好现象

在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净慧长老在追忆与本焕师兄相交相知的日子时说:“尽管我们都曾经历曲折的人生、坎坷的道路,但他一直引导我不要耿耿于怀,始终心怀坦荡,把这些当做一种人生经历来对待。”净慧长老认为,师兄的积极心态值得世人学习。

生活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有晴有雨,有风有雾。无论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况且,一帆风顺的生活,就像是没有颜色的画面,苍白枯燥。

等人老了的时候,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开心的、伤心的,都成了过眼云烟。一路走过来,难免会有许多辛酸的泪水,也会有很多难忘的快乐。当一切成为过去,曾经的快乐和痛苦就变成了一种回忆。

按照这种思路想来,悲与喜,终将成为过去。那么,对于眼前的不幸,就大可不必过于计较。世间万事,来不可阻挡,去也不必挽留。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一切的幸与不幸,都只是一个过程。

佛印禅师曾经救了一位投水自杀的少妇。佛印问她:“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寻短见呢?”

“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的眼睛一亮:“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了揉眼睛,恍如一场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以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三年前少妇是快乐的,三年中有丈夫和孩子的相伴,她也是幸福的;而三年后一旦失去,却陷入了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三年前的快活犹在心中,却难以抵消三年后的苦恼。

人人苦苦寻求离苦得乐的方法,然而,怎样才能自在安然?也许可以从这句话找到答案:“不要讨厌坏境界,也不要贪求好现象。”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无须等待,无须期盼,也无须逃避,无须畏惧。逆境中勇于承担,不自暴自弃;顺境中谦卑恭谨,不得意忘形,便已足够。因为一切挫折,一切委屈,一切不幸,甚至灾难,都是因缘成就。

本焕长老当年在牢狱之中时,仍沿袭过去的习惯,四点钟就起床打坐念经。当时,与他同住的人也是一位法师,那位法师每天看着本焕从床上窸窸窣窣爬起来诵经,不由得叹息:“本焕,你我如此境地,你竟然还有心思念佛。”谁知本焕微微一笑:“我们沦落至此,总是因为前世今生业障太多,该遭此劫。”

长老笑对困境的安然姿态,令人心折。千里长江几多曲?人生不可能没有曲折,不可能没有挫折,不可能没有意外的打击。早点遇到这些,可能是福气。不妨把坎坷当作人生的历练,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勇气,总结自己,日后赢得成功。

缘起缘灭,得失好坏,都是生命的常态,所以,无论顺逆,以心灵的常态对待生命就可以了。

有个僧人要求下山云游,元安禅师考问他:“四面都是山,你要往何处去?”

他参悟不出其中禅机,便愁眉苦脸的转身而去。路过菜园时,恰巧遇到善静和尚正在园中劳作。

善静和尚问他:“师兄,你为何闷闷不乐?”

僧人便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和尚微笑着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不管人生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即使群山环绕,若有决心,依然能够将座座高山踏在脚下。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人又何必太认真?反正都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把一切不幸都看成一种难得的体验好了。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为我们能在有生之年体验末日而感到幸运。

快乐的时光过去了,不要流连;痛苦的岁月过去了,也不应日日深陷其中。不计较人生的重重困境,因为每一分钟,每个人都能抖落满身重负,放开过往的一切,重新开始一段精彩。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