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913500000023

第23章 :放生也是放过自己

本焕长老曾说:“对于一切苍生,不管他是大是小,我们都要珍惜他们,跟他们结善缘。”哪怕是一只小虫子,在他看来,也应该享受被尊重的权力,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要以为虫子小,我们就可以任意处治它们,它们的佛性跟我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他们过去造的业跟我们不同,才落得虫子身。我们今生若不好好修行,造恶业,将来也会变成虫子的。”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人类虽然贵为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依然不能主宰大自然,掌控生物分类中低于我们的生物,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从生命本质的层面讲,人的生命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是一样的。因此本焕长老开示众人要珍惜苍生,不能对任何生命草率对待。他口中的苍生,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的生命。

本着对万物的珍重、尊重,佛家持戒第一个就是戒杀生,主张放生。但关于“杀生”的定义是有待考量的。杀人、害人固然是杀生,但和见血的死亡的相比,不悔改、不听劝,同样也是杀生,是杀自己。

曾经有个驯马师来找佛陀,说自己罪孽深重,因为驯马师感到自己杀了太多的马,以致心灵难以平复,终日不能成眠。

佛陀问便他:“你是如何驯马的呢?”

“我驯马有三种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软,第二个方法是硬,第三个方法是软硬兼施。”驯马师老实地回答。

佛陀说:“如果这三个办法都不行呢?”

“那就只好杀了它。”驯马师继而反问佛陀,“您怎么教化人呢?”

佛陀说:“我教化人也有三种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软,第二个方法是硬,第三个方法是软硬兼施。”

“如果这三个办法都不行呢?”驯马师继续问道。

佛陀说:“那就是好杀了他。”

驯马师骇然道:“您是佛,怎么可以杀人呢?这岂不是犯了杀戒。”

佛陀说:“你说得对啊,杀生的确是不净业,不过我说的杀与你说的杀有所不同。一个不教化的人,我根本就不理睬他,不就等于他在我的眼中死了么?这与杀了他有什么区别呢?”

驯马师闻言恍然大悟,以后再也不胡乱杀生了。

佛陀其实是要开化驯马师的,只不过他转了个弯。他的意思是,驯马师杀马是杀生、是罪孽,如果驯马师不能明白禅师的话,不得开悟,就会在禅师的眼中死去,同样是杀生,是罪孽。由此来看,残酷、草率地对待生命是在杀生,同时也是在杀自己;放生,尊重万物生存的权力,同时也是放过自己,给自己一条生路。

世间生命本来都有相等的价值,人并不是例外,也一样是自然的产物,为恶不会让人在自然当中更加占据有利地位,只会令自己扼杀自己的前程。而慈悲为怀,珍爱生灵,往往为人迎来善果。

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出家前,曾在余姚县担任税务官。在任期间,因为他经常买鱼放生,薪水用完了,不得已就挪用了公款。后来上级长官派员清查库钱时,发现他已经挪用了数十万的库钱。

依照当时的法律,王先生被判了死刑,但王先生临刑时,面不改色,还对他的好友说:“我已经放活了亿万条的生命,今天我是死而无憾啊!”说罢他一心合掌念佛。

当刽子手挥起钢刀,砍到王先生脖子的时候,只听得当的一声,大刀断裂成三节!监斩官将情形奏报钱镠王。这位钱镠王也是信佛慈悲的人,见到了奏章,立刻下令赦免王先生的罪,还恢复他的官职。王先生被释放后,看破世事,出家学佛,精进认真的勤修戒定慧,被推崇为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

后来有位僧人,每天都围绕着延寿禅师的灵骨塔礼拜,有人问他原因,这位僧人回答说:“我前一阵子生了一场重病,魂被鬼卒引到阴间,见到阎王殿的角落有一轴画像,阎王亲自对着画像在恭敬的顶礼膜拜。我感到好奇就问旁边的判官,“这幅画像上面画的是谁啊?”

判官回答说:“画的是永明延寿禅师。凡是人死了以后,都必须经过这里,唯有永明禅师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是上品上生;因此阎王对禅师特别的尊敬,所以才向禅师的画像顶礼。”

如果我们时时练习以慈悲之眼观众生,时时不忘怜悯众生,看到弱小的生灵,不忍去杀戮,看到弱小的人受苦,不忍冷眼旁观,那么当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就等于收起了杀生的刀,不见刀光,内心也必将获得安乐、平静。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修谦下心,无傲慢心,结缘为上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

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晋·跋陀罗

一个心中只想着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的人,不会把他人的感受、成绩放在心里。世界上的情感都是相互的,没人会喜欢被傲慢者看低的感觉。傲慢者应该懂得放下身段,常在心中留一席之地供他们坐坐,为得好人际、好人缘谦下待人,为获得自我提升将傲慢放空。

平等待人,不论贫富贵贱

唐朝一位禅师与门下两位弟子坐在山上参禅。周围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其中却有一棵树枯死了。

禅师想借此点化两位徒弟,便问两人:“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大徒弟说:“荣的好。”

二徒弟说:“枯的好。”

禅师摇了摇头,答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世间万物本来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枯也好,荣也好,都是草木本身,不过是人的内心有了差别,感官上不承认事物的同一性,于是将草木分成枯与荣,好与不好。

在佛法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相同。这不是说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没有区别,而是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平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贵人、穷人、普通人之分,也没有道士、和尚之分。当年佛陀的大弟子须菩提拖钵乞食只“乞富不乞贫”,大迦叶则“乞贫不乞富”,两位尊者各有各的想法:须菩提认为贫穷的人三餐难继,不应再向他们乞讨食物,而大迦叶却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前世没有修福,所以今生要给他们布施的机会。佛陀因此批评他们“心不均等”,也就是待人有偏差。

在佛陀看来,一个修行者不能对贫富有偏差的看法,而是要用“人人是佛”的平等心来看待世间一切众生,诚如本焕长老所说:“不要认为出了家就高人一等,那是错误的。没有哪个人高人一等,佛法是平等的。”不论是参禅,还是做其他的事情,一旦有了高低之分,心中免不了待人不平。

年纪大了,就倚老卖老,拉不下脸面向年纪比自己小的人请教;财富多了,就不可一世,放不下身段与穷人平易相处;地位高了,就趾高气昂,弯不下腰与底下的人打成一片……拉不下脸,放不下身,弯不下腰,都是因为看人不均等,让人能直不能屈,久而久之免不了要走上自以为是的歧途。

悟缘禅师有一位画师朋友,有一天这位画师来到寺里找他,聊天中悟缘禅师了解到,画师收了一名徒弟,但却不把这位初学作画的学生看在眼里,指导作画也是漫不经心。终有一天,徒弟被画师的行为惹怒,与画师产生的冲突。画师心下烦闷所以来找禅师解闷。

悟缘禅师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画师:“你是学画之人,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禅师请说。”

“你站在山上,画一个山下的人和你站在山下,画一个山上的人,哪个大,哪个小?”

画师想了想说:“自然是一样大小。”

禅师点点头,只说:“这便是了。”便不再语言。

画师不懂,但见禅师没有继续深谈的意思也便作罢。几年过去了。有一天,这位画师拿了一幅画来找禅师。画上画的是山上山下两个人在对画。禅师看了以后说:“你明白了?”

画师说:“明白了。我那徒弟在我那次来找你之后便离开了。这几年他功成名就,小有名气。这画便是他画的。”

在山上看山下的人,山下的人小如蚂蚁,山下的人看山上的人,高大挺立,可事实的真相却是:身高有低矮,人心无差别。悟缘禅师的话虽然说得含蓄,却机锋尽显,意在告诉画师,差别待人,必会被别人差别看待。

本焕长老常常这般教育自己的僧徒说:“人并不是个个都要成佛的,大家彼此尊重,互相不要轻慢就可以啦。”彼此尊重,互不轻慢是长老交给世人的方法,培养平等心的方法。

“彼此尊重、互不轻慢”,其实不过是在与人相处中多几分善意、真诚,想问题时多些换位思考、为他人考虑。开始和一个人接触时,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他曾经很不堪”、“他做人有问题”、“他就是个穷学生”。被这些没有验证过的论断干扰,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俯视对方。然而仰视一个人是一件很累脖子的事情,少有人喜欢。

那就放下我们的架子,和他人站在平等的高度,以心换心。以心换心不是强颜欢笑、虚情假意地与对方寒暄,也不是面无表情、横眉冷对的冷言冷语,而是把自己的心拿出来,发自内心地与他人交流沟通。撕掉自己的虚伪面具,改变自己的冷漠态度,打心底善意地去接受他人,用一颗厚道的心,真诚面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