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913500000014

第14章 :平静面对得,微笑面对失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

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当它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欲望,放下了一切,它就能逍遥自在。白云如此,人亦然。

跟随本焕长老多年的中勇法师曾说:“师傅的修为,已经到了十年不起一个妄念的地步。”十年不起妄念,意味着一切外物都不在长老心上,一切起伏都无法干扰他。当时,长老已百岁零四高龄,出家已八十二年,修为高深,早已达到万缘放下的境界。

当下的人日日活在紧张的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烦恼缠身,难有片刻自在。有人就有烦恼,有事也会有烦恼——一切的烦恼,都在人事中。但烦恼产生的真正原因却不是人事,而是人心的计较:为了维护面子、利益,在人际关系中不肯退让;为了地位、名声,金钱,在职场和事业中锱铢必较。

有计较,归根结底是念头太多,心量不够,心灵一直被囚禁在窄小的空间里,放不下分毫的得失。天地何其广阔,有多少事等待我们去做,没有开放的、气吞八荒的胸襟,一味地计较,抱怨,便无法容纳生命里的痛苦。生命是污秽的川流,要涵纳这川流而不失其清洁,人必须成为大海。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愿意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内心的容量只是一杯水,那么,面对痛苦便只能自食苦果。竹子妨碍不了流水,高山阻挡不了云烟,一个人心里开阔了,一切也就开阔了。

在现实生活里,经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最好的时节。本焕长老常说,“把握机会,放下万缘”,其实是教人将头脑中固有的习气、观念放下来,用新的眼光和态度去面对外界、面对内心。

在刚收印顺法师为弟子时,长老每每总交代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让他去做。等到印顺法师竭尽全力完成时,长老却早已忘记这件事。无论弟子做什么,长老永远都会说他是错的。

印顺法师曾说:“当时真有一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连痛苦、绝望的念头都生不起来。后来我才理解,这是师父治我们凡夫‘我执我慢’习气的一种训练——他把你以前头脑中建立的东西击得粉碎,然后把你真正的信心、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自信,从内心深处训练出来。”

长老独特的训练方式,使印顺法师得以蜕变。后来,长老再骂他,他就能够坦然微笑以对,因为真正不动摇的信心已经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

纵然无法达到长老的境界,我们也可以试着锻炼自己放大心量,保持心灵的静定。让自己在喜怒哀乐面前,应付得过去,排解得开。从点滴小事入手,试着让自己放下对名声的计较,不要听到好话就欢喜,听到坏话就苦恼;试着放下对些微得失的在乎,平静对待“得”,微笑着面对“失”;试着放下对自我的过度维护,对人事能包容、能接纳,待人时时能退一步、饶一着。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心头火起时,常生惭愧心

当人的思想、见解和观念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时,通常会与他人产生对立、分歧、辩论,甚至争斗。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主张、立场、观点、生活方式,因而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共处。

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很容易生气;妻子看见丈夫回家后往沙发上一躺,什么也不干,也容易生气;上司看到下属阳奉阴违,自然要发火;下属嫌上司不体谅自己,也满腹怨言。

归根究底,这些怒火都是因为别人不顺自己的意而起。人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发火,但轮到自己时,才发现控制怒气太难了。身边不顺眼、不顺意的事那么多,怎么制止得了内心随时发生的火灾呢?

“不要责怪别人,要常生惭愧心,不生烦恼。”本焕长老曾语重心长地劝导人们。佛门常用“火”来形容嗔恨心,强调一念嗔恨所造成的伤害正如火灾的破坏力一般。心头火起时,应退后几步,看清楚怒气的来源。怒气的源头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在那里,愤怒的种子早已被种下。

当胃违逆我们的意愿,绞痛不已时,为什么不冲胃发火,骂它不听话?因为发火没有用,生气也不能减轻痛楚。当然,我们也很可能会痛得发脾气,但仍然会服下药片,安抚自己的胃。因为胃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不必对它发怒。

可见,我们缺少的是对自我的“惭愧心”。若在遇事时能够先反省自身,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那么,就不会生起责怪、抱怨他人的心,不就不会有那么多不顺意、怒火、烦恼。

“惭愧心”就是懂得剖析自己,在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省察实现成长和提升。本焕长老虽为佛门泰斗,受人景仰,但他自己却时常说:“大家对我很称赞,我本人很惭愧,对国家、社会做的事情还不够。”无独有偶,近代高僧弘一大师也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到今年1937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恰恰是德行修养高深的高僧,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反省自身。而越浅薄、越自满狂傲的人,就越容易将过错推给别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把眼睛生在心里,观察自己;要把嘴巴长在心上,评论自己。

在反省的过程中,要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再肯定自己的优点。这就跟照镜子一样,如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一脸灰尘、油垢,就不想再面对镜子里的自己,于是就再也看不清自己的长相。这种拒绝面对自己缺点的行为只会让我们自我膨胀。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

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因为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

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常生惭愧心,就不会在斤斤计较、分毫比较中被痛苦烦恼缠身。自省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在我们迷路时,在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灵魂遭到扭曲时,在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