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是一种“变易之道”
俗话说:“诡计多端,别有洞天”。诡道,即制造假象,欺诈对方,是反劫斗争中的智斗术。“兵不厌诈”,就是诡道的本质内容。
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势力相当时,谋略运用得当,能够克敌制胜,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在一场力量十分悬殊的战争中,谋略恰当对于优势一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而对于劣势一方却能够出奇制胜,取得一些战术胜利。
孙子“诡道”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用兵作战必须用“非常手段”、“奇异多变”的方法,才有可能取胜。
“兵者,诡道也”,对本句的理解,关键在于“诡”字。
“兵者,诡道也”在许多出版的孙子兵法读物中译为: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十一家注中,曹操亦注云:“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对把“诡道”理解为“诡诈之道”,诸良才博士提出了疑议,并从语义角度进行了考证,诸老师认为:“诡”字古义为“变易”、“殊异”,“诡道”即为“殊异变易”之道,而非“诡诈之道”、“欺诈之道”。(诸良才老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全国高校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对“诡道”的辨析记载在其著作《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军语研究导论》)。
奇正、虚实、攻守、进退、众寡……,都与诡道是紧密相联的,“诡道”的思想贯穿始终。把“诡道”理解为“诡诈之道”还是“变易之道”实显重要。
我们说“变易”,往往是指采取权变的措施策略,从而达到致胜的目的;我们说“诡诈”,往往是指以欺诈的手段,来达到蒙骗敌军的目的,“变易”的涵义比“诡诈”更广泛,“诡诈之道”是“变易之道”的一种,包括在“变易之道”中。
诡道十二法中,“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是“诡诈之道”,也是“变易之道”;而“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并无“诡诈欺骗”之义,亦未必一定得采取欺诈手段蒙骗敌军以达到“实而备之,强而避之”的目的,但却是一种“变易”的策略,属于“变易之道”。
“诡诈之道”说是用今天的字义来解读古文,其理解难免有所偏差,不能涵盖“诡道十二法”,与篇中常出现的各种权变之法更难以建立起广泛的关联,“变易之道”说则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实际上,“诡道”与“上兵伐谋”、“奇正相生”、“兵无常势”、“迂直之计”、“杂于利害”、“践墨随敌”等策略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