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璧坚辞职前,李嘉诚曾向纽璧坚提出收购港灯,遭纽璧坚拒绝。那时,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自己任上失去了九龙仓,又失去港灯。尽管他也知道,出售港灯乃两全之计,而且这也是早晚的事,但他依然不甘心。纽璧坚辞职后,由西门·凯瑟克接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同时接管了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西门上台后,即使有很多人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西门有能力带置地走出困境。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了“自救及偿还贷款”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忍痛决定,出售港灯以弥补巨额债务。西门对李嘉诚的君子作风很钦佩,加上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售价,而且李嘉诚曾表示过收购之意。因此,西门将李嘉诚确定为首选买家。
然而,一年多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李嘉诚的内功和耐性令西门大惑不解。其实李嘉诚在等候时机,掌权主动权。果然西门于1985年1月21日晚7时,派员前往李嘉诚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
结果李嘉诚斥资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抢入港灯,现在李嘉诚的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而且还没有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善意收购,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在正式交割时,李嘉诚又大方了一回。按协议,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于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额达1200万港元。和黄同意扣还利息,但只收400万港元,将另外800万港元送还置地。
西门在港灯售购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擦擦汗长舒一口气说:“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接下来,怡和就可以投资兴建差点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了。
李嘉诚认为买与不买,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从不把对方当作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李嘉诚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收购也尽量是善意收购的态度。
创业感悟:兵家讲究“避实击虚”。两军交战,当敌方势大时,己方坚壁清野,固城自守,避不交兵。当敌人粮草用尽,人疲马乏时,再主动出击,一举取胜。无疑,避实击虚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良法,比咬紧牙关、浴血拼杀不知要高明多少。在商业上同样如此,两败俱伤不是好的结果,要善于等待,精于分析,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精明的商人的作法。
8.合战置地善意收购
李嘉诚如是说: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对于收购,李嘉诚奉行的是“善意收购”。李嘉诚收购对方的企业,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不会强人所难。李嘉诚又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典型莫过于收购港灯。收购和黄时,李嘉诚的心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10倍的庞然大物。他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把被收购企业当作古董孤品非买不可的心理。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昂的代价。李嘉诚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会不带遗憾地放弃。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都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收购成功,他不会像许多新进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与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尽可能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股权重组等大事,必征得股东会议通过。收购未遂,李嘉诚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李嘉诚的善意收购,可以从跟华资合战置地的时候明显的表现出来。
我们知道,自从李嘉诚置身地产界之后,就一直以置地为对手。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1961年6月26日,怡和以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从此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并获得“怡和王国”的称号。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全系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据马世民的分析,怡和高层一直有“恐工症”,于是奉行“获利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方针。1970年代,怡和大举进军海外。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并不成功,其后多被出售。而华资财团则趁怡和在港控制力日衰之机,以低价吸入大量地皮,积极发展物业。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1985年3月,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自此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就先后落入了华资的手中。连怡和旗下的九龙仓和港灯已先后被华资两大巨头控制。“四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英资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怡和虽然仍是最大的英资洋行,但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再。香港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如果控制了置地公司,才可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已对华资财团的野心有了防备。纽璧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但是,“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
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香港业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李超人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后来,众多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
1987年股灾前,李嘉诚曾向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当时10港元多的市价,溢价6港元多。双方分歧颇大,议定再次谈判。李嘉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况且香港股市一派兴旺,很快便攀上历史最高峰,并非吸纳的最好时机。
谁知,1987年10月,股灾突至,各家自救不暇。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农历大年才过,华南虎再次出山。李嘉诚会同郑裕彤、李兆基、菜智健等华商向置地摊牌。素有“鲨胆彤”(粤语鲨胆即大胆)之称的郑裕彤锋芒毕露,扬言和谈不拢,就市场上见。置地则坚硬地以牙还牙说:奉陪到底!
包伟士所抛出的杀手锏,就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加怡策的股权。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定会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将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文华东方多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
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需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而怡和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而且,怡和控股数近26%,比华资财团的控股数加起来还高得多,已优势在手。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其市值仅次于长实系。所以,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知难而退,与置地协议退出收购,以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的8.95港元的售价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并且议定长实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份。原本看好这场收购大战的媒体大为失望。这是一场失败的收购,被英文报刊称为“华商滑铁卢”。至于华资财团为什么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至今不得而知。
李嘉诚这个当局者并不“迷”,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民族斗士,只是一个商人,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李嘉诚凡事并不是志在必得。他凡事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创业感悟:有一个词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说,此时失利,彼时得到补偿。做生意就应这样,不看重表面的输赢。如果在某件事上未能达成心愿,并不等于输了。若是因此维护了信誉,维持了人际关系,等于种下了善因,将来必结善果。反之,如果勉力而为,不顾一切地达成心愿,使名誉受损,或招致怨恨,等于种下恶果,日后难免遭报应。生意场上更要注重这一点,做生意是为了盈利,而不是逞一时之气。
9.遏制迁册稳定香港
李嘉诚如是说: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吃住都十分简单,上天给我的恩赐,我并没多要财产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点对人类、民族、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此不疲的。
1982年9月,香港股市发生动荡,许多富商将大批资本移往海外,移民潮汹涌而起。
1984年3月28日,以西门?凯瑟克为大班的怡和董事局突然宣布:本集团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决定迁册百慕大;股票将在伦敦、新加坡、澳洲同时挂牌上市。怡和的迁册引起香港工商界发生强烈动荡,恒生指数急挫62点。于是,工商界各大公司开始迁册成风。
和记黄埔行政总裁李察信力劝李嘉诚迁册,集团内也形成一股“主迁派”势力。
李嘉诚很清楚李察信的言下之意,他说:“不可能那样,我们长实集团不打算迁册。若论个人在公司的利益,我比你拥有的多,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说这种话的。现在中国政府欢迎海外企业家来华投资,也就根本不可能对香港私人资产采取行动。”
李嘉诚态度十分坚决。这就跟李察信的分歧颇大,以致无法协调工作。1984年8月,李察信辞职。
1984年,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投资环境开始变得明朗,使迁册风有所遏制。但后来的中英谈判一波三折,似乎显得遥遥无期,香港人的信心指数重新下降,迁册风因而卷土重来。
李嘉诚作为长实系的总裁还是坚决不迁册,非但自己不存迁册念头,还说服了集团内的“主迁派”。到1990年11月,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
1989年的北京风波,使信心危机在香港再次爆发,恒指狂泻580多点。迁册再起,华商都在看着李嘉诚的行动,因为他是香港首富。这时候,李嘉诚就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他在媒体上表示,他相信香港1997年后仍会继续繁荣,香港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作为香港首富,李嘉诚在迁册问题上的坚决态度,稳住了相当一大批华商的阵脚。
然而,迁册风潮依然不减。1990年,汇丰银行也决定迁册伦敦。在李嘉诚的反迁册意见未被采纳的情况下,他突然宣布辞去汇丰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职位。
其实,李嘉诚的做法很明显,即他是一个重利的商人,但自己更是一个中国人,始终都是。虽然在中国商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商人莫谈国事。因此就有很多商人只顾埋头做生意,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李嘉诚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立足于任何一个国家,商人的前途必然受政治的影响,更会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作贡献,对自己的商业前途会有利。
所以,他坚信自己是一个香港人,是一个中国人,因此强力主张不迁册。李嘉诚希望香港稳定和繁荣,也率身垂范尽其所能地去稳定香港。因为他知道,只有香港稳定了,商家才会有利可图。此外,香港的繁荣对全中国及世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个商人,同时也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嘉诚的行为再次为自己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同时,李嘉诚以他充满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为赢得了香港和内地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这为他在过渡期以及“九七”之后的商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感悟:商人经商不是闭门造车,要立足于任何一个国家,商人的前途必然受政治的影响,更会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所谓的“商人莫谈国事”完全是狭隘的观点,在一个国家有了商业大厦,也不应该忘记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大环境的促进。因此,商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作贡献,对自己的商业前途会有利。
四、投资——放眼天下,全球投资
1.跨国投资进军加国
李嘉诚如是说:投资的法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