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9031600000053

第53章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5)

列宁是第一个承认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以商品和市场为基础的人。并对此作了最初的尝试。列宁的思想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十月革命后,俄国是在完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此时唯一的指导就是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按照马克思的原则和构想创建俄国的社会主义,成为列宁的最初选择。他当时的思路是”全体公民都成为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通过限制自由贸易,通过国家强制实行这种过渡。这就是列宁一步到位的直接过渡思想。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此时列宁仍认为高度集权的国家垄断制是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加上战争的特殊条件,主张用限制自由贸易、消灭货币的方法把国家变成一个经济整体,由此走向社会主义。三是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用列宁的话说,是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涉及三个领域:即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国营经济。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用限制和取消市场和贸易的方法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结果三个领域的经济全都受到破坏和削弱。列宁的反思是”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就在于利用市场,发展市场,以市场为基础,有计划地组织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透过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层面,是一条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思路,它是社会主义观念的一次飞跃,从中已经初见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端倪。

3.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价值劳动的有限承认。

斯大林在列宁以后,继续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为了集中力量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斯大林再次认同集权式的建设方法和形式,放弃了以商品和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使这一模式过分强调计划经济,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直到晚年,他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但是仍然只是有限地承认价值劳动的作用。晚年斯大林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重新反思,使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有了一定的突破。

4.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劳动的重新确认。

鉴于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暴露的弊端,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革“用阶级斗争作为超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动力的”左“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破产,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以空前尖锐的形式提了出来。邓小平以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顺应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潮流,发起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反思,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性反思。反思的立足点是中国的具体国情,理论转向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反思现阶段社会主义劳动的多重性质和价值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储东涛先生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教程》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围绕市场经济问题发表的十次重要谈话的主要内容:一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不是经济制度,而是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已萌芽,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实行。二是计划和市场都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是经济手段,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对于社会主义来说,两者都得要,两者要结合。三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好方法,两者统一在发展生产力这一点上,互相兼容,互相促进。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五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和价值劳动的重新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大突破,其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论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承认劳动财富的增长相比价值财富的增长始终居于优先和基础的位置。价值财富的生产服务于劳动财富的生产。这是现实社会主义劳动不同于资本主义劳动的地方。价值劳动的重新确认也不等于涵盖了社会主义劳动的全部内容。但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就无疑确认了价值劳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索。今天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其重点是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开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给人类劳动发展前景带来的深刻变化,深化我们对三大规律的再认识。这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任务。

5.”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类劳动的形态,商品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生产当中的地位以及生产中各种要素的作用,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是大工业时代马克思已经预见到的,但今天又有了大大的发展和深化的趋势,如马克思有关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论断,已蕴涵了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管理劳动二重性的分析,肯定了在工业化分工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管理劳动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对总体性劳动的论述,肯定了非物质生产部门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价值创造。同时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曾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只能根据马克思的基点,结合新的实际去进行分析研究。

这一研究需要分两块,一块是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劳动的自然形式带来的深刻变化,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中得到较充分的反映,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和价值生产的新形式,也主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反映出来。如彼得·德鲁克在论新劳动力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一世纪以前,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用双手工作。五十年后手工劳动者在美国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降至一半左右,而工厂工人已成为劳动力的最大部分,占全部劳动力的35%。现在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国工人通过手工劳动获得生计,工厂工人仍占手工劳动者的大多数,但他们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份额已降至15%。在美国以及其他每一个发达国家,唯一迅速增长的群体是知识工人——其工作需要正规和先进的学校教育的人们。他们目前占美国劳动力的三分之一,比工厂工人的人数多一倍。在未来二十年左右,他们有可能占到所有富裕国家的劳动力的五分之二。与传统的工人不同,他们既是手工劳动者,也是知识工人。”知识产业“、”知识工人“、”知识经济“等术语只有四十年历史,现在人人都在使用它,但迄今几乎没有人了解它们对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的行为、对管理员工并使他们变得富有生产力以及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所具有的意义。根据德鲁克的预测,对知识经济起决定推动作用的劳动是包括科技劳动和教育劳动在内的精神劳动。结合发达资本主义的实际,深化对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网络时代新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过时成分和新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块是研究以中国为典型的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前人不曾预料过,但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过程。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发展主题下,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和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加突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后发展社会主义在受到发达资本主义挤压的同时也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社会过程,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人类文明,利用世界的市场和资源加速自身发展。这一切都需要更新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揭示更为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将逐渐淡出,多种新的社会主义形式会不断生长。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人类历史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会按预言家预先设定的模式发展。未来出现的社会,可能是现在的人们谁也想不到、谁也不认识的婴儿,他叫什么名字只能由未来降生之时的人们去决定,但肯定的一点只能是,这样的婴儿必然具有更多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因素。由此,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我们要更注重功能,而不必太看重形式;更注重发展过程,而不必太看重静态性质的判定。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但发展得并不平衡。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劳动形式呈现复杂多样的情况,劳动的内涵、外延、工人阶级队伍的构成和社会结构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需要有新的理论的指导,建构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创立这个新体系,一方面是要坚持生产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凡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适合市场需要的劳动都是有用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所有这些劳动的提供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另一方面要看到人类社会劳动形态发生的变化。其变化趋势是从体力劳动为主,发展到脑力劳动为主;从重复性劳动为主,转向创新劳动为主。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新经济形态必将是知识经济形态,由此物质性劳动的作用会相对减少,(主要由生产自动化过程来实现)精神劳动的作用将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