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9031600000052

第52章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4)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一脉相承。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决不是放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实践观,如果把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论变成非劳动价值论,把当代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从劳动变成资本,用资本解放取代劳动解放,用种种新产生的社会阶层取代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则违背了”三个代表“思想解放思想的真实内容。真正的解放思想,是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潮流,又要防范资本利用其经济强权对劳动的重新统治,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的逆发展动向。只要资本存在一天,我们就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这一解剖资本生产方式的思想利器。只有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大胆解放思想,才能开创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的里程碑。

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也要更新和发展。对经典作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反思,需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度转型,使其更加贴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当代实际。

1.从理论深化的取向来看,从重点研究资本的历史更替规律向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规律的转型。

劳动价值论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创立的,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古典经济学第一次力求揭示现代财富的源泉和现代交换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是他们对现代财富本质的第一诠释,并以此构建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制度更替的历史规律,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了资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科学精神和革命立场,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历史眼光是十分有限的,他们的根本缺陷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看成是永恒的、自然的、终极实现的自由经济王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十九世纪中叶,它无法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暴露出来的内在矛盾和极其尖锐的阶级对立,回答不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这就注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终结。为科学地解决时代新课题,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在古典经济学终结的地方起步,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构建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它的历史使命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更替的历史新规律。表现了工人阶级改造世界的彻底的科学精神和革命立场。成为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研究现实起作用的生产方式的一门理论科学,又是面向未来的历史科学,这是它不同于包括古典经济学在内的一般经济学的区别所在。

以往我们研究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揭示制度更替规律,服务于推翻资本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劳动解放的历史使命,这被历史证明是正确和成功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为巩固政权的需要,我们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延续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功能,其结果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出现的新变化缺乏应有的理论回应,只能停留在传统劳动价值论对资本的抽象批判上。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只要这一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研究它的历史更替规律就不会过时。但是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和实践功能是应随着运用它的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天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解决的主要不是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而是现实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代社会主义正在经历从体制制度到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其一致的内容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说,它要补上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完成的市场经济这一课,走完发达资本主义已经走完的现代化的历史阶段。针对现实社会主义面对的历史性课题,资本主义不再是现实社会主义的绝对对立物,合理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这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发达资本主义文明反哺的方式进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受制于这种反哺方式,为了获得在文明程度上高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资本文明的反哺,社会主义国家将要牺牲部分发展的暂时利益。资本更替的历史规律,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起作用的规律,但是在现阶段,我们面对的不是处在历史更替中的资本主义,而是与现实社会主义并行存在,相互之间发生着全方位互动作用的资本主义。因此,研究资本主义市场文明和它的制度文明仍有哪些历史合理性,对社会主义市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有哪些利用和借鉴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转换传统劳动价值论认识实践功能的必然要求。

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对价值理论研究的重心转移,也说明从以制度更替为取向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向以制度建设为取向的劳动价值论研究深度转型的重要性。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价值理论一直是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中心,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其他学派的研究中心都由价值转向价格,这种情况至今已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活跃的价格研究是二十世纪政治经济学的一大特色,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然而近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却受到严峻的挑战,几乎失去其应有的应用领域,这里并非没有传统理论停步不前,只是一味的批判功能,而忽视了利用和借鉴功能的原因。这里当然有涉及理论立场的问题,但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取向问题。把两者混为一谈,将妨碍我们客观的审视以往的经验教训,主动进行理论的再探讨,重新以科学的态度,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挑战,迎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满活力的新阶段。

2.从以阶级社会观为前提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向以常态社会观为前提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转型。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是以阶级社会观为立论前提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最后的落脚点是分析劳动的三位一体的结构即社会阶级结构。在阶级斗争年代,它对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证明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揭示劳动者阶级的受剥削的地位,探索剥夺剥夺者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这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欧洲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的。但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以后,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消灭了作为整体存在的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固守传统剩余价值理论的立论前提,显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在当今世界,马克思的一般阶级分析的方法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阶级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但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阶级激烈的冲突和对抗也不再是普遍的社会现实。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秩序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尚未严重到危及市场运行的稳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分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着组织劳动作用的资本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一般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在承认剥削劳动还不能普遍取消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立论前提作出贴近当代社会实际的新概括。

最近中国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学者钱穆先生提出的常态社会的概念,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索。从常态社会的观点来看,社会劳动既包括正态劳动,也包括变态的剥削劳动和军事劳动,前者是人和自然直接的生产性交流,后者是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延续。以常态社会观作为劳动价值论的立论前提,有两点意义:

第一,仅仅从正态劳动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和按包括资本在内的多样化的要素分配的结合。这就意味着剥削现象作为一种变态的经济行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合法的范围内,将长期存在。认可这一事实,并且只要存在剥削现象,价值归属的矛盾就不可避免,我们在处理这类矛盾冲突时,除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以外,也可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目前在剥削劳动还不能普遍取消的社会发展阶段,各个国家都在通过完善立法或发展经济来努力减少这方面的冲突。发达国家运用调控经济的方法来缓解自身存在的经济矛盾的做法证明是有效的。当然解决价值归属问题的最终出路是取消剥削劳动,但这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是人类劳动的发展问题。我们之所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暴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可能依靠暴力去取消剥削劳动。

第二,普遍存在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劳动是被社会认可的经济行为,但它也要限定在一定的剥削秩序的范围内,也不能取代正态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常态社会。

常态社会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范畴,在现实意义上是符合当代世界各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的时代特征的。这一概念更注重的不是从批判角度而是从建构角度研究问题。但运用这一概念时,要注意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正态劳动和变态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3.从以物质性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向以总体性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转型。

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概念,随着工业革命时代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已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带有哲学抽象性的劳动范畴(马克思此时还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知识的准备)发展到《资本论》的由抽象到具体的总体性劳动范畴。总体性劳动范畴的提出,是建立在劳动生产力分层分析基础上的。一是个人的微观劳动生产力,一个是社会的宏观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两个层次的劳动生产力状况作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分析工具:对微观劳动生产力的分析,采用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在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诸多因素中尤其强调科学技术应用生产过程的重要作用,提出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宏观的社会联合生产力的分析,采用的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概念,这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对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各个产业部门、流通部门,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运行速度的部门以及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他社会劳动部门的作用情况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总体性劳动范畴。应该说总体性劳动范畴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范畴的新的高度,是对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的更加科学的定位。今天结合新的实际发展总体性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确定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完整论证是劳动创造价值,批判各种非劳动价值论,从常态劳动观出发认识价值问题。第二层次,是分析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在确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说明并非所有劳动都创造价值。其中需要弄清:一是非商品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二是非生产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三是非物质劳动即精神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所有在这些问题上的传统观念,都在不断被突破,唯一确定的是只有有用劳动才创造价值。无用劳动是没有劳动成果,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实现交换的劳动,尽管今天的人类还避免不了无用劳动,但它不创造价值。第三层次,有用劳动是怎样创造价值的。这里既包括生产领域,又包括交换领域,只有在总体性劳动的研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运动才能展示在人们的理论概括之中。

这三个方面的理论转型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前提。

三、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过程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都是历史性的理论,是为着解决一定的历史任务提出的。马克思考察的历史性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都限定在商品生产阶段。正是因为这一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以中国为典型的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是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从发展阶段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资本主义直接对立物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不是超越于或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它们之间的共性在于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体制。劳动价值论则是有利于揭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的分析工具。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现阶段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必须以此为基础。但今天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预测——价值劳动的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之中,对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劳动特征作了一般预测。他们认为,劳动表现为价值是不合理的,至少不是永远合理的。一旦产品不采取商品的形式(迄今人们还难以想象)价值外衣就将被脱掉,价值理论就将回归为时间理论,价值规律也将还原为节约和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的规律,这将是共产主义联合劳动的特征。马克思预言,这种联合劳动不仅取代资本雇佣劳动,而且将超越一般价值劳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仅仅保留等价交换的形式,其前提是取消了商品货币中介的劳动分配。因此,社会主义一旦成为现实时,马克思历史性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任务就完成了。在马、恩有关共产主义劳动的一般论述中,没有商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位置,因为他们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它的第一阶段是消灭了商品和货币,取消了市场的社会。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期价值劳动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