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9031600000042

第4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理论的新探索(2)

1.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积极尝试和探索,通过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还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了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的步伐,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明晰,即产权关系由法律作出清楚而明确的界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权责明确,即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并相应承担有限责任,企业则以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责任。三是政企分开,即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以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四是管理科学,即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全面准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提出了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这一思路得到了十五大的进一步确认。具体地说,就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2.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要素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成熟的市场体系,从内部结构看,是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发育充分的市场体系;从外部特征看,是具有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同时它也有利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使企业能获得必要的资源要素和信息反馈,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得以顺利进行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家准确及时把握经济运行状态,为宏观调控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质商品市场发展迅速,要素市场也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雏型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体系发育缓慢,还存在着市场覆盖小、各地区各行业市场发育不平衡、市场调节作用有限等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市场发育,还必须大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以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二是进一步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三是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四是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市场规则,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

3.建立和健全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现代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的经济。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生性因素,这已经被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所确证。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离不开宏观调控,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和制约,能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财政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运用预算、税收和预算内外的综合财力,并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着重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和地区分配结构。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金融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手制定进一步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方案,转变政府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完成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变。

4.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第一,要加快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本着兼顾眼前和长远的原则,坚持和完善现行养老制度中社会共济的长处,克服“大锅饭”统筹的短处,引入个人账户制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形成社会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是加快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其基本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企业平等竞争、劳动力合理流动和社会稳定的失业保险制度,应当不断扩大失业保险的社会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是加快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其目标是各类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行业和不同身份的职工在医疗保险面前一律平等,医疗费用由单位与个人合理分担,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克服医疗资源的浪费,逐步实现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的良性循环。第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功能。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江泽民指出,坚持“三个代表”理论,特别是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因此,我们党在十四大上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简要地说,就是要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二者不能割裂,也不能偏废。”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地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作出了非常及时的决断。江泽民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应当说在我国实行这一方针有其客观的必然性,这充分表现在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要探索和完善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有效利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改组,这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新突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不仅在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里得到坚持和发展,而且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更加得到坚持和完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情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公有制在区分社会制度方面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虽然提倡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战略,但是他同时反复强调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在社会主义经济格局中处于非主体的地位,对社会主义经济起补充作用,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总要求。他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破除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追求越“大”越“公”的传统观念,从“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出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这是必要的,它们能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否则,我们的社会制度就不是社会主义了。不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保持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无产阶级专政也必将失去其经济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其实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否则,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