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9031500000035

第35章 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14)

司马迁生前并未看到《黄帝四经》,原因是他生在汉武帝时代(景帝是文帝之子,武帝之父,在位16年),写《史记》时才30多岁,而《黄帝四经》已入土27年了。《黄帝四经》(以下简称《四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黄老学说著作,可能是战国中期齐国稷下的作品。在道家系统中,老子的思想到战国时代发展为两大学派,一派是庄子学说,一派就是黄老学说。从《四经》内容看,除了由老子理论引出的关于社会政治准则外,所触及的传播思想也十分广泛。

(一)“审名察形”的传播思想

在传播的基本问题——“名”与“实”方面,《四经》有比其他学派更为开拓的积极内容。首先肯定“名”是“形”的代号,“形”是“实”的外在表现。“形”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得以命名,所谓“凡事无大小,物自为舍。……名形已定,物自为正”。其次,指出“道”是事物的内涵,在人们没有认识它时,它似乎并不存在;一旦认识它,它就会骤然呈现,事物的形质也显现出来,人们才得以据此命名。

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无之;其已来,如之。有物将来,其形先之。建以其形,名以其名。

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名声号矣。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正由于此,《四经》特别强调“审名察形”的重要。所有的事物都有形有名,具体事物有具体的名称,人们无法直接通达事物的“道”,那么“名”就成为人们掌握事物本质的一种工具和通道。名与形、实必须相符合,否则就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

欲知得失情,必审名察形。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建以其形,名以其名。

形名出声,声实调和。祸灾废立,如影之随形,如响之随声,如衡之不藏重与轻。

故圣人观今之曲直,审其名,以称断之。

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在现象来确定名称,名称通过语言说出来,就好比影子随着形体移动,回声随着声响反应,又好比称量器使物体的轻重显示一样。所以古代明智的人在传播活动中观察事物的是非曲直,先要审察事物的名称(即概念),看它是否与事物的本质相符合,然后加以判断。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通过形象的比喻被透彻地得到了充分阐释。

(二)“至言不饰”的传播思想

名实必须相符合,“名”与“实”不符合,就可能引发灾祸。因此《四经》提倡言语要朴实无华,不要刻意雕饰,它说:

形名出声,声实调和。实谷不华,至言不饰,至乐不笑。华之属,必有实,实中必有核,核中必有意。

这里的“声”是事物符号的物质属性,具体化则相当于音义结合的“词”;“名”

(概念)在现实传播中一般是由它的物质载体“声”(词)来体现的。虽然“词”并不等同于概念,但它应该也必须有与概念相对应的语言形式: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概念只有借助词语才能形成、存在和表达。所以,《四经》强调“形名出声,声实调和”。饱满的谷物没有浮华,意义深刻的语言不需要夸饰,真正的欢乐不表现在笑声上。事物内在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好比花的里面是果实,果实的里面是内核,内核的里面是仁——声音形式的词语里面,最重要的是它内在所传达的意义。

因此,《四经》反对言过其实的词语,这叫“虚声”。“虚声”的传播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名”,反而会造成“名”的消亡。它说:

名实相应则定,名实不相应则争。名自命也,物自正也,事之定也。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

毋止生以死,毋御死以生,毋为虚声。声溢于实,是谓灭名。为此,在《四经》的《经法·论第六》里提出了考察名实关系的三个原则和六条方法,所谓“三名”和“六柄”:

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乱,三曰无名而强主灭:

三名察则事有应矣。六柄:一曰观,二曰论,三曰动,四曰专,五曰变,六曰化。观则知死生之国,论则知存亡兴坏之所在,动则能破强兴弱,专则不失是非之分,变则伐死养生,化则能明德除害。六柄备则王矣。

首先指出“名”有三类:一是“正名”。“正名”确立那么概念也就稳定,政治传播就不会出现混乱;二是“倚名”。“倚”通“畸”,即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模糊。“畸名”会使法制出现混乱;三是“无名”。指名与实不相符合。“无名”的传播会使强有力的国家走向消亡。这就告诫人们为求办事的效应,必须对“名”加以审慎考察。进而指出考察“名”的六种具体方法:一是观察,二是议论,三是实践,四是判断,五是变通,六是宣传。它说,观察可以了解新旧事物的界限,议论可以知道事物兴衰的原因,实践可以促使旧事物的消亡和推进新事物的新生,判断可以帮助是非的确定,变通可以加快旧事物的死亡而加强新事物的生长,宣传可以防止“倚名”和“无名”,而使正名得以发扬。最后强调说,做到这六条才可以治理天下了。这里虽然说的是治理国家的道理,但实质上也是在阐明基本的传播思想。所以《四经》说:“名正者治,名奇者乱。正名不奇,奇名不立。”

(三)“循名究理”的传播思想

《四经》反复提到“动”,非常重视在名实相副的前提下言行传播的规范。它指出“美恶有名,逆顺有形,情伪有实”,“执六柄以令天下,审三名以为万事稽,察逆顺以观于霸王危亡之理,知虚实动静之所为,达于名实相应,尽知情伪而不惑,然后帝王之道成。”但是人天生就有私欲,好妄动,好虚言,往往给事物和本人带来危害,因此,它认为:

虚无形,其裻(寂)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伓](倍)。动有事,事有害,日逆,日不称,不知所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余。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

它认为宇宙“虚无形”,寂静渺远,万物赖以生存。人类天生的祸害就是私欲和不知足,好妄动妄言而产生患害,原因是行动不审时势,违背事理;言语不尊重他人,夸大失真。所以大家生存在同一空间,有的人生存,有的人却死灭,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

要做到言行规范,就必须“循名究理”,而且在接触一个人的时候必须考察他的言行,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透过“有形”去探究“无形”,即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有人将来,唯目瞻之。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枲,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华也,气者心之浮也。有一言,无一行,谓之诬。

故唯圣人能察无形,能听无声。知虚之实,后能大虚;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无问,周袭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谓能精。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谓察稽知极。

前一段话指出,看人不仅要看他的言行,还要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言行不一就叫“诬”,就是欺骗。一个人的言行是有形的,而明智的人能够观察“无形”,能够聆听“无声”,能够看到“极”——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

此外,《四经》在人际传播方面,特别是“二伦”关系上也有独特的观点,它不是机械地倡导愚忠愚孝,而是从负面强调了做君王的和做父亲的自身素质的问题,它说:“行憎而索爱,父弗得子;性侮而索敬,君弗得臣。”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后来黄老家的伦理观念。

四、《尹文子》及黄老各家的传播思想

黄老学是齐稷下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到战国中后期已经发展成为显学。尤其依托黄帝的《四经》的出现,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尹文子学派。他们在传播思想方面主要侧重于人际观测和名实关系,尤其对语义传播和说服传播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汉书·艺文志》有《尹文子》一篇,归在法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庄子《天下》篇,以尹文、田骈并称,颜师古注汉书为齐宣王时人。考刘向《说苑》,载文与宣王问答,应该据此。然《吕氏春秋》又载其与湣王问答事,殆宣王时人。至湣王时犹在欤。其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周氏《涉笔》谓其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盖得其真。”对《尹文子》的归属一直有分歧,有归在名家,有归在法家,有归在道家。自《黄帝四经》发现,大家比较倾向于把它归为黄老家。

《尹文子》恐怕不是尹文子一人所作,书分上下两编,系后人所定。其最大特色是从道家立场出发,阐述名家思想,并以名正法实现法家的政治主张。山阳仲长氏在“原序”说,尹文子于齐宣王时居稷下,曾与宋銒、彭蒙、田骈同学,是公孙龙的弟子;但刘向认为他的学说原本于黄老。大概道法形名之说正是稷下黄老学派的共同特点。

(一)“大道无形,称器有名”的传播思想

《尹文子》指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是无法用具体形态来描述的,但具体事物却是有形的,是可以认识并用名称来称名它的。

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大道不称,终有必名。生于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终名得其所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