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9031500000021

第21章 上古传播与文明发展(12)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的官吏制度,结合儒家的政治思想,经过增减排比汇编而成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官制记录。全书6篇,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各篇分上下卷,共12卷。其中《冬官司空》早佚,到汉代时补上了《考工记》。《周礼》的作者无从考,一说是周公旦,一说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有说是战国时作品。从出土的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和该书所记的情况比照看,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

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辅助周王的高级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周公的儿子伯禽也做过师保。师保之下朝廷上最高的官职是六卿,协助周王处理政务,分列周王两侧:左是太史、太祝、太卜;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六卿主要执掌与祭祀、宗族等有关的宗教事务,太祝是最高祭祀官,太卜是介于人神之间管卜筮的官,太士是神职官员,太史记录卜辞作册的神职官员,太宰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是管宗族事务的朝廷总管。六卿之外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掌管土地和农业生产,司空掌管百工职事,司马掌管军赋,合称“三有司”。司土掌管版籍爵禄,司寇掌管刑罚,地位稍次于“三有司”。五官之下有许多僚属,如师氏、虎臣、趣马等等,为司马的下属。

此外还有众多管理贵族吃、穿、用及娱乐的各级大小官员,如有掌管伙食的膳夫(食官之长),有采购肉食的庖人,有管宫廷外伙食的外饔,有管煮肉的亨人,有主供野物的长官甸师,有管田猎供膳羞的兽人……各司其职。例如“内饔”就具体掌管君王及王室成员的“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辨体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越往下,等级越森严,分工越细密。大凡这些各种各样的官职都是世袭传承的,并享受一定的特权。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这些封国总称为“四方”,如侯、甸、男等诸侯,构成周王朝的地方政权。有的诸侯因特殊的宗室关系,周王赋予特殊权力,可以调动它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战或捍卫周天子,称为“方伯”。方伯成为一方诸侯之领袖,但它不是封号。有的诸侯在朝廷内兼作王室大臣,因而又有公卿头衔,周公、召公就是。所谓“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在当时并不存在,完全是后人编造出来的称呼。总的来说,周的官僚机构已十分庞大,体制也十分系统化,周天子高高在上,形成一个宝塔形的结构。王朝的官吏,既是贵族,又是宗亲,三位一体。以王权为核心的统治体系,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严密的官制。这种官制直至封建社会,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周礼》还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有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思想与伦理观念等多方面历史资料。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法家、阴阳五行家等诸子思想于一炉的宏著巨篇。作为“十三经”之一的《周礼》,一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作,在传播传统意识上起着极大作用。

(二)《礼仪》中实现礼仪教化的传播思想

《三礼》中,唯《礼仪》为孔子整理编订,所以也就较集中地反映孔子的“礼”的思想。《礼仪》共17篇,分“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聘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等。唐大学博士贾公彦说:“《周礼》、《礼仪》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太平之书。《周礼》为末,《礼仪》为本。本则难明,末便易晓。是以《周礼》注者则有多门,《礼仪》所注后郑而已。”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传播了许多古代礼仪的来源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表现了孔子对上古尧舜禹世代的追思和仰慕,主张人生无贵贱,礼则谁都不可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即使是天子,到了12岁也要像普通人一样行冠礼。《礼仪》的重点是强调“礼”的传播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有时礼仪的仪式要比礼仪本身更为重要。例如讲到婚姻,有一系列繁琐的仪式,虽然《周礼》有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说法,但实际上女子一般在15岁左右就合龄进行婚配。《礼仪·士昏礼》记载,从议婚到结婚共有六道程序,称为“六礼”。,至此女子方正式成为夫家之妇。从上可知,整个婚姻活动的传播都由双方家长操纵,女子作为“传播”的“物化品”,一切取决于家长的权威、宗庙的占卜,以及交往的彩礼,婚姻既是父权和神权的祭品,更是金钱交换的商品。

据《礼仪》和《礼记》记录,古代安葬死者也必须遵守严格的顺序:

(1)“属纩以俟绝气”。亲人病危,家属守候在旁;临终时,将新丝绵(纩)放在死者鼻前察看是否断气。

(2)“复”。即招魂,由死者亲属从东面登上屋顶,持其衣杉,向北三呼死者名字,然后将衣衫覆盖在死者身上。

(3)“哭踊”。哭的方式和程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而定;亲近女眷应边哭边捶胸顿足地踊跳。

(4)“入殓”。死者停床三日后行沐浴,穿衣入棺,叫“入殓”。先小殓,给死者穿裹衣衾;后大殓入棺。

(5)“饭含”。在入殓时给死者口中放些米或玉、璧、珠、贝。

(6)“出殡”。即出葬,先要筮宅与卜日,选墓地和挑日子。

(7)“绋”。出殡时用灵车,亲友送葬和吊(边走边哭),白衣执绋,唱着挽歌。“绋”是拉灵车的白带子。

(8)“葬”与“封”。灵柩运到墓地,即掩藏,并封土为坟。

(9)“绖反哭”。穿着丧服边哭边往回走,并开始守丧。丧服按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等,守丧期限也分为三年、一年、九月、五月和三月五种。具体还有许多细节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略加变动。所谓“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

在《礼仪》中对文人之间的相见礼、民间的饮宴礼、娱乐的乡射礼、士人的丧葬礼、使节的行聘礼、君王的朝觐礼,等等,都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主宾间坐席方位都有讲究,举手投足也有各种规矩,“礼”在这里被充分地程式化、模式化。说明古人非常明确传播的基本特点,使文化传播在特定的程式中进行,因为唯有“程式”才能使传播的“内容”得到寄托,其实传播的全部意义正在于传播的过程。

(三)《礼记》中以伦理为核心传播的封建礼制

《礼记》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典章制度书籍,其第一篇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

《礼记·哀公问》孔子回答哀公的话里说得更加明确了,“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孔子把“礼”看作是封建秩序的基础,也看作是传统教育的起点。《礼记》传播的古代礼制,以及所体现的传播思想主要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播与伦理直接有关的婚丧嫁娶制度。这部分内容所占篇幅最大,在全书49篇中有17篇之多。其中特别强调人伦秩序的家族传播体制。

“伦”与纶通,本指粗而垂直的丝线,用于比喻直接性传播关系。所谓“人伦”,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把人放在“亲、义、别、序、信”这五种关系中进行道德考察,称为“五伦”。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的等级身份来行动,不得犯规,不能越位。其基本宗旨是服从,女从男,幼从长,卑从尊。《礼记》归纳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儒家以夫妇关系为五伦之基础,规定妻子事奉丈夫,平日相处,服饰严整,有如君臣;饮食侍候,态度恭敬,有如父子;遇事请示,遵旨而行,有如兄弟;见过能谏,助成其德,有如朋友;唯寝席之交,才有夫妻之情。女人要敬夫、从夫、事夫,又要尽子媳之孝,成为父权和夫权压迫下的双重奴隶。父子也被比作君臣,“夫为人之子,出必告,反必面”,“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而且身“在父母姑舅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涕,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甚至“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父母怒不说(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把子女严格控制在封建家长制下,使父子之情完全约束于礼教的单向传播桎梏中,由于父子感情缺乏双向传播的沟通和交流,朴实纯洁的人性被扭曲,天生自然的“天伦”亲情被僵化为一副副生硬的“人伦”面具。

婚姻是家庭的纽带,也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生命的繁衍,也影响到社会关系的组成。所以《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古人解释“婚姻”说,“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由原始的抢亲转化为娶嫁仪式,是一个进步。婚礼在黄昏进行,由新郎亲自前往迎接新娘;男主动,故曰娶(取);女有家,故曰嫁,也曰归。婚姻经过“礼”的神圣化,主要在于它的生育传播功能,孔子说得很彻底,他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事实也正是如此,尽管在封建礼教下婚姻的礼仪是如何地隆重,“三礼”都不厌其烦地赘述,但男女的情感联结却完全被扼杀,婚姻只是繁衍后代的形式,女子是生育的工具。

古代吉、凶、军、宾、嘉五礼中,儒家最注重凶礼,即丧礼。在原始时期,人们相信死亡只是往生于另一个世界,于是产生了向死者送行的仪式;仪式很庄重,但葬礼很简陋,《周易·系辞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用柴草掩盖,进行天葬或火葬。到商周时代开始了墓葬,并成为人间地位尊卑的象征了。所以《礼记·檀弓上》说:“葬也者,藏也。”儒家更是主张厚葬久丧,同时贯彻四个原则,即恩、理、节、权。“恩”指血缘关系,“理”即义指政治地位,“节”指丧礼节制,“权”指特殊情况下的权宜。《檀弓上》有这样一则记载:子路的姐姐死后,子路服丧,期满了还不除丧服,孔子问他:“为什么还不除?”子路说:“我没有兄弟,只有这个姐姐,心中不忍。”孔子说:“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不忍也。”子路听了才除去丧服。首先说明丧礼要讲究血缘的远近、等级的差次,也有有所节制。这种等级观念不仅反映在丧礼、丧服和丧期上,甚至连死亡的称呼也因死人的地位而有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第二,传播儒家倡导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儒家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智勇,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种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产生于2000年前,是儒家闪光的精华,也是极其可贵的传播思想。

第三,传播早期的理财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这部分思想集中反映在《大学》、《中庸》和《学记》三篇中。在南宋的时候,理学家朱熹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作为青年学子入仕应试的必读书。《大学》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这是关于理财的经典论述,把“财”与“仁”结合起来考察,无疑就是把政治与经济的结合,是十分珍贵的古代经学遗产。《中庸》和《学记》主要是讲治学和教学的,提倡治学要“剥削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主张努力推行教学,“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尤其要指出一点,《礼记》充分强调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把博知善举的传播列入“仁”与“不仁”的鉴别标准,并指出“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体现了一种十分重要的传播思想,认为有了知识而不去进行传播,是不道德的行为,提得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