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9031500000019

第19章 上古传播与文明发展(10)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础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勿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而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只是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

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春秋离乱,唯有鲁国还保存着周王朝的传统礼乐。季札是吴国新立的君主,因自觉夷昧,故特意到鲁国来学习礼乐。于是鲁国就按《诗经》的序列——风、雅、颂为之歌舞,季札观看后,一一加以评述,这有点像当今的学术研讨一样。从季札的口中,可得知他在吴国已经学习过贵族必备的礼乐,但没有观看过中原的正宗周乐,所以他一边观赏,一边大加赞叹。从中我们可见春秋礼乐传播之一斑。

当时的学者互访互传,还表现在春秋时期非常特殊的门客制度。一些学人聚集在权贵豪门之下,据说当时名闻天下的四大君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供养食客上千,有文武兼备之士,也有鸡鸣狗盗之徒;吕不韦凭借秦国实力的强大,不甘落后于四君子,也招致食客,竟达三千人。这种寄食豪门贵族的门客通常都是具有一定专长的人物,他们聚集在一起,客观上起着学术和技术交流传播的巨大作用,史书关于食客传奇色彩的众多记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下面再以《礼记·学记》所载内容,考察西周春秋时期的教学传播思想。教学目的:“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要足以动众。就贤体达,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学体制:“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独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在当时算是对贵族子弟的一种普及教育,所谓“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属于九年制的“大学之道”。

教学守则:“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篋,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首先,上学第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示敬重学业;第二,先要学习《小雅》之三篇的《鹿鸣》;第三,听到钟鼓声打开书本,恭顺地学习;第四,备有戒尺荆条,对不认真学习者施行惩罚;第五,主管部门在占卜祭祀之后,对学校进行视察,考核教学之优劣。第六,教者时时观察而不絮絮叮咛,使学者铭记在心;第七,幼者若有疑滞必问师,师有所解说必垂听而不动问,使长幼不逾越。以上七条,就是要强调教学秩序。

教学方法:“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大学的教学,教要时时用正道,学习要有劳有逸。教学必须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并使心常怀抱学业,修习不能荒废,休息时也在学习,闲暇时也在学习。这样,才能安心学习,尊敬老师,结交良友,坚信真理。具体化为四个字:“豫、时、孙、摩”。“豫”,在学生没被情欲等干扰时抓紧教育;“时”,在学生最适合年龄段抓紧教育的时机;“孙”(顺),即不急于求进地应材施教;“摩”,充分展开长幼切磋、朋友琢磨的活动。同时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四种过失:一贪多务得;二寡少知足;三不求远深;四见难而止,及时制止和纠正,发扬学生的长处,补救学生的过失。

这些内容至今看来还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教育传播的指向具有特殊性——促使人的社会化,其担当的传播任务就特别重要。作为传授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互动的两端,在中国古代教育体制中前者是“官”,后者是未来的“官”,所以很明显存在两条规律,一条是教育与政治——封建礼乐制度相适应的规律;另一条是教育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和个体特点相适应的规律。而这又是古今一致的。在教育传播的传播环节中,教师是教育信息的主动传播者,他必须通过学校有意识地对下一代传播信息:官场的礼仪、维护封建秩序的伦理观念、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政治历史知识、贵族生活的技能和经验、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对传播教育的专门化人才的要求自然就更高,所以《学记》说:“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对教师的要求除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外,还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心理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

(1)要善于教学。“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用简约的言语说清楚深刻的思想,能从小事情启发大道理,能用一些譬喻来使学生明白事理,从而接受教育思想。

(2)要严于教学。“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难诏于天子,无比面,所以尊师也。”做教师要对学生严,严格了才使教学内容得到学生重视。要使教师严格,使学问受尊重,就要对教师尊重。

同样,教育传播对受播者的学生,也有特定的要求。受播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形成了整个教育传播得以实现的背景。

(1)要善于学习。“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于学习主要是学者勤问,师者善答。“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这是获取知识的规律。

(2)要善于实践。“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在学习上很重要的是用心,是耳濡目染。所以杰出工匠的子弟往往能学会补缀裘皮,优秀弓箭手的子弟往往能学会编织柳箕。这好比刚学拉车的马,不急于走在车的前面,先跟在车后熟悉一阵。因为学习本身是一种积累。

(3)要调动潜能。“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君子大德不宜,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好比鼓虽然不在“五声”之类,但没有鼓五声就不能成乐;水不在“五色”之类,但没有水五色就不能配和成色彩;学不在“五官”之类,但没有“学”五官就不能调动治学;教师不在“五服”之类,但没有“师”五服就失去亲情。所以学习必须务本,必须把人的全部潜在的能力调动发挥出来,才能取得效果——深化的理解。

三、《春秋》大义及其史学传播思想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按着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实。周时专设立史官,负责记录“邦国四方之事”,“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当时诸侯各国也设置史官按年编写,各有国史,但名称不一;楚国称国史为“梼杌”,晋国称国史为“晋乘”,鲁国则称之为“春秋”。据说商代和西周时期,一年只分春秋而无冬夏,故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经划分四时,人们仍习惯以“春秋”的旧称纪年。所以齐、鲁等国的史书就叫《春秋》。东周时诸侯各国的史书经过战乱的历史变迁,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被保留了下来。

孔子早年周游列国,有14年之久,可是一事无成。他在63岁怏怏回到家乡鲁国,以“国老”的身份问政,有机会阅读鲁国的国家档案,便萌生了对鲁国史重予编纂的想法。于是经过8年左右的时间,编就《春秋》。全书约1万7千字,“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地记录,主要内容是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如王权、政变、分封、继嗣等,也包括诸侯之间的征战、会盟、朝聘等;还记载一些严重的自然现象和事件,如日月食、地震、山崩、星变、水灾、火灾、虫灾等;经济方面方面则有祭祀、婚丧、成筑、宫室、狩猎、土田等。庞杂而有序,纷繁而不乱,无论从它的传播内容还是传播形式上看,都称得上是经典性的历史著作,故古人尊之为“经”,而且冠盖群经,独享其尊。清代经学家刘逢禄指出:“圣人之道,备乎五经,而《春秋》者五经之管钥也。”康有为也说:“六经粲然深美,浩然繁博,将何统乎?统一于《春秋》。《诗》、《书》、《礼》、《乐》并立学官,统于《春秋》有据乎?据于孟子。孟子述禹、汤、文、武、周公而及孔子,不及其他;书惟尊《春秋》。”两人的观点可谓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经学传播的基本思想。《春秋》与《易经》并列成为古代经学传播的典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春秋》的内容超越了个体人事、情感和一般性的人伦领域,对自然与社会作了整体性的哲理思考,属于高层次的传播思想。晚清皮锡瑞曾进一步阐述:“……则孔子删定‘六经’,《书》与《礼》相通,《诗》与《乐》相通,而《礼》与《乐》又相通。《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而通六艺止七十二人;则孔门设教,犹乐正四术之遗,而《易》《春秋》非高足弟子莫能通矣。”《春秋》千百年来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传播的“教科书”,它既有立足王权的政治体制宣传,又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伦理教育。

《春秋》记载的时间段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公元前481年(鲁哀公14年),包括12代鲁国君王,计242年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经,事实为纬,虽然把鲁国作为叙述主体,但旁及鲁之周围各国,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春秋》实际上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事形势的真实再现,所以后人也就把那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

根据《春秋》的传播内容及孔子编纂的动机和目的,我们把它的传播思想和价值分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春秋》在政治传播上的“大义”

通过史书进行政治传播可说始于《春秋》。史书显然成为政治运作的控制品,我们从一些具体操作活动就能看出某种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以及为这一过程而存在的传播者(孔子)、信息(经过孔子删订的史实)、媒体(编年史的《春秋》及后人的诠释)、传播环境(列国纷争)、受传者(后世的统治者和孔子的弟子)和传播效果(《春秋》之为“经”),了解到春秋时期政治形势的特点,了解到传播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治国之道。

孔子编纂《春秋》目的不在于为后人提供真实的史实,而是用来发挥他的政治理想,以留给后人效法。关于孔子编纂《春秋》的意图,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下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对当时“臣弑君”、“子弑父”这种违背封建伦理秩序的局面,非常不满。他想匡救时弊,把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的苦心。南方的楚部落建国已近300多年,国君自称为“王”,但坚决维护宗法制度尊卑等级观念的孔子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在“正名”思想指导下,拒绝称楚国国君为王,而在《春秋》里贬为“子”,以示他对僭用天子专用称号的诸侯的谴责。虽然“正名”对《春秋》总体事实的真实毫无损害,但这种所谓“春秋笔法”无疑是对历史的偏离。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视作第二生命,孔子的弟子则把经过师尊删订的《春秋》视作经典,认为每一个字都有深奥而神圣的含义。司马迁针对“春秋笔法”,这样说:“《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所谓“春秋笔法”,主要表现在他对史料的取舍上,由此倾注入孔子对历史事实的褒贬意见和对善恶的评价,不少地方显出他敢于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淫秽纳贿的腐败现象以及仇杀助乱的黑暗面貌。董仲舒认为其“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王道之大者也”。如《春秋》第一篇就讲“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是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争位自相残杀的事;又记“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天王指周平王,平王是周武王的11世孙,其49年迁都,为东周。鲁国国君惠王刚死,其妾仲子生病,周平王就派使者前往赠送丧葬之礼。隐公即位,封桓为太子,封仲子为夫人。仲子是太子桓的母亲,周平王为了笼络关系,所以破例送礼。但孔子认为这是君王不守君王之道的表现,不成体统,故书上一笔,让以后的君王有所警惕。所以《春秋》在儒家弟子看来,还是一部褒善贬恶的评论性经典。《春秋》对善恶的价值评判,对封建统治秩序、名分等级进行界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更由于它成功的传播以及随之带来的社会认同,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造成极其广泛而深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