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审计理论与案例
9031200000002

第2章 审计学科地位与理论结构(1)

审计学科地位

一、审计理论

理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有用,若干孤立的事实不能产生一门科学,就像用一堆砖块难以建成一栋房子一样,孤立的事实必须有序地排列起来,按照某种理论形成结构上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产生一门科学,它可以用作出发点,用于分析、推敲、批评和改进。解决实际问题的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建立和运用理论。

(一)探讨审计理论的开端

许多人认为审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审计只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没有必要进行解释、描述、调整和论证,并最终汇总起来以形成理论的行为。其实,多年来,从事审计的人员不仅重视审计程序包括几个阶段,而且也重视采用不同审计程序的原因。通俗一点讲,就是不仅强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而且要强调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实际上,这就是探讨审计理论的开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审计的质量远远不及财务会计的质量那样容易让公众所看到,以前用于审计方面的有限研究都集中在一个明显可见的因素——审计师报告的措辞和意见的保留问题上。

(二)审计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1.审计理论的探索——片段审计理论成果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审计基础文献和实务的著作是《审计人员——他们的义务和职责》(皮克斯利,1881),引导审计登上了科学殿堂。同时代的《审计学——审计人员的实务手册》(迪克西,1892),被公认为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奠基作之一。《审计理论与实践》(蒙哥马利,1912)的出版,则使美国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审计理论结构。该书从1949年再版时改名为《蒙哥马利审计学》,标志着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民间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成就,是审计人员最理想的权威性工具书和必读书,堪称“审计人员的圣经”。在内部审计方面,《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布瑞克,1941)是世界上第一部内部审计专著,标志着内部审计学的诞生和确立。这些论著都是片段审计理论的探索,对审计理论的阐述是不自觉的和不系统的。

2.审计理论的奠基——第一个阶段性成果

《审计理论结构》(莫茨、夏拉夫,1961)是审计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之前或之后,没有哪一部审计专著能像《审计理论结构》一样,会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并如此广为引用。我国的蔡春认为,《审计理论结构》开创了至少五个第一,即: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第一次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方法论,第一次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审计公设,第一次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审计中的理论概念。应该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第一次从交叉和边缘学科的角度研究了审计理论,为后人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的审计理论的发展都难以超越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

3.审计理论的确立——第二个阶段性成果

《基本审计概念公告》(美国会计学会,1972)标志着审计理论的确立,其论证的严谨、建议的稳健、思维的缜密、内容的丰富都实属罕见,对美国乃至世界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其中,对审计的定义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或以其为基础进行修改。到今天为止,美国会计学会再没有发布过第二份类似的文件,足见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深远影响。

4.审计理论的持续发展——第三个阶段性成果

《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尚德尔,1978)标志着审计理论的持续发展。尚德尔从信息论角度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将审计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之中阐释其最本原的意义,跳出了审计理论局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圈子,推广到经营、决策审计甚至更广的范围。在尚德尔的著作出版之后,很少再出现纯粹的审计理论著作,大部分是与审计实务一起论述审计理论问题。

二、审计学科与审计职业

审计学科是集中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活动规律,为审计实践提供指导的专业领域。迄今为止,人们对审计学科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比较极端的论调认为审计没有什么理论可言,是职业化才使审计拥有了今天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事实并非全然如此,以下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审计职业之于审计学科理论的矛盾

自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开创审计职业组织的先河以来,审计就作为一门受过良好教育并遵循高标准的职业而存在。审计职业制定了良好的执业标准,强制性要求所有成员承诺遵循道德准则,终生接受后续教育和培训,承担起保护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最终通过纯洁和提高自身队伍的素质抵制了外来的利益威胁,确立了牢不可破的社会地位。在原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50周年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100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在贺信中郑重指出,“注册会计师职业已成为世界上最负责和最可信赖的职业之一”,“你们的协会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你们,我们的资本市场就将土崩瓦解”。可见,审计职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即使不是世界上组织得最为成功的唯一职业,至少也是组织得最为成功的职业之一。

与审计职业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审计学科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审计忙于职业筹建和被社会承认而无暇顾及学科建设的苍白托词背后,实际上是实用主义的强烈倾向在作怪。任何可行的均被采用并得到有力的推崇,而那些具有潜在可行性的东西却被忽视,成为一种合乎自然的倾向。审计更多地被认为只是一个实务性问题,而将注意力偏向日常的应用业务,以致忽视了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但审计并非完全是实务性那么简单,并不能只靠审计实务就能保持和提高社会地位。由于学科理论是在人们认可的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解释事实或现象的命题,是说明在一个学科领域中观察到的事实的一般规则和原则,或引起这些事实的原因,因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建立和运用理论。可以断言,任何职业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理论结构来支持,都是难以确立的。而通过审计学科建设,使审计理论取得快速的进展,可以引导审计职业检验和优化审计实务,为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探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不容否认,学科理论应该走在职业实践的前面,优秀的审计职业实践背后必然有审计学科理论的支持,例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促成了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制度基础审计的成功实践;相反,极大地损害审计社会形象的审计失败正是科学审计理论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例如1938年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案揭示出审计标准的理论探索这一薄弱环节。

(二)审计学科理论对审计职业的促进

如果我们忽视了审计的理论基础,让它后退到审计早期那样的机械程序和实务资料的收集中去,那么,审计不仅不会得到社会的重视,而且也不会成为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最佳办法。在审计发展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是详细审计,没有也不需要什么审计理论,相应地,审计的社会地位也很卑微。例如,英国的一个专家委员会在讨论英国详细审计的前景时曾写到:“迄今为止,要会计职业界对公众担负更大责任的企求并未实现在过去的20年或25年中,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迹象表明职业会计师或相当于职业会计师的人员向产业或国家提出过有价值的观点。他们不过是一些只会盖印、计算的‘敲钟念佛’之徒。”

事实上,几乎是与审计职业化发展同步,涌现出众多的审计理论大师,进行审计的观念总结、思想形成和智慧传播,致力于审计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反过来为审计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注册会计师职业1853年创立后不久,英国的Pixley就在1881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审计基础文献和实务的著作《审计人员——他们的义务和职责》,而Dicksee也在1892年出版了现代审计理论的奠基作《审计学——审计人员的实务手册》。20世纪初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重心刚转向美国,MontGomery就在1912年出版了《审计理论与实践》,以后又随着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再版并更名为《蒙哥马利审计学》。该书标志着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民间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成就,成为审计人员的标准实务参考,堪称审计人员的“圣经”。随后,Mautz和Sharaf在1961年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著作,与1972年AAA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和1978年Schandl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起,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内部审计更是开创了学科先行的奇迹。1941年1月Brink出版了《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内部审计并宣告内部审计学科诞生的著作,直接推动了当年11月内部审计职业的形成。到1973年“现代内部审计之父”SaWyer出版《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内部审计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实务体系,为内部审计职业的迅猛发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三、审计学与会计学

审计领域存在着丰富的理论,有着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职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与指导,这只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至于审计能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独立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要回答审计学与会计学的关系。

(一)审计学从属于会计学的表象

审计最初曾以会计的一部分而存在,即便现在审计与会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民间审计人员称作注册会计师,把会计师事务所称作会计公司,把审计行业称作会计职业,把审计设在会计学科之下,对审计的最朴素、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查账。这些在客观上形成了传统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即把审计的发展和它与会计学的分离描述成类似于细胞分裂的过程,认为审计与会计存在着血缘关系,审计仅仅是会计的延伸,因而只能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而且,从研究的活跃程度和深度来看,没有一个学术领域像审计领域这样沉寂;在会计领域,有许多不同的人员和组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会计学的规范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的研究,然而,只有极少的人员和组织认为需要审计理论。这也使得审计学发展的步子远远落后于它的相邻学科会计学,在经济学科大家庭中,尽管会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但审计的学科地位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充分的认识。

(二)审计学与会计学的区分

1961年,Mautz和Sharaf对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曾做过入木三分的描述:“把审计当作会计的分支是完全错误的。审计是与会计有关,因为审计人员首先应该精通会计,但是,审计并不是会计的一部分。我们如果对审计人员的行为和审计过程的性质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就会发现它有另外的渊源。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但他们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两者只是事务上的同事关系,但不存在血缘关系。”1972年AAA进一步澄清了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指出“虽然会计与审计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们在目标与方法上的截然不同却决定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承认,审计与会计在渊源、性质、目标和方法上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会计源于管理上的需要,而审计源于社会的逻辑需求;会计的性质是形成数量化信息的创造过程,而审计是形成判断性信息、使“会计信息价值增值”的评价过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相关的经济信息,而审计的目标是确定被审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的方法是制作性的,而审计的方法是分析性的。如果把信息社会看作是一个信息大工厂,那么会计负责的是信息的生产、制造,而审计负责的是信息的检查、验收。总之,对会计和审计比较准确的关系定位是地位和作用互为补充的同事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三)审计学的独立发展

在审计学的独立发展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Mautz和Sharaf。正是Mautz和Sharaf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独到的眼光,澄清了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角度,首次对审计理论及其结构、审计方法论、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审计学迎来了独立发展的契机。AAA则看到了审计职能随使用者的需要而扩展的趋势,认为内部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在扩展着审计的职能,审计的领域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势必扩展到预算、预测、纳税申报单、内部控制等其他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范围越来越宽、详细程度越来越高,而充斥市场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独立审查、验证才可放心使用,这使得对审计鉴证的社会需求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与其说审计为身处信息社会而感到幸运,不如说审计为人们拥有信息可靠之社会的梦想而备受鼓舞。审计大可不必拘泥于会计的范畴,而应主动承担起同时对会计以外的其他信息进行检查的职责。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昭示和激励我们,审计学科完全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谋求发展的机遇,而这一切又要求审计必须跳出会计的窠臼和局限。

四、审计学与科学

审计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上,能否更上一层楼,跨入科学的神圣殿堂,找到自己的科学归宿,是又一个让审计界牵肠挂肚的问题。

(一)审计的科学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