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帝京篇
898700000034

第34章 神剑出兮风雷动(下)

杨逸霄收剑还鞘,笑道:“恭喜穆兄!”却不见穆逢春回应,仔细一看,竟已沉沉睡去。柳飞鹰挥手道:“师兄脱力了……”

杨逸霄摇了摇头,道:“他倒好……这次动静太大,现在长安城里是个人物的基本都在窥伺这边,若是让他们知道方才的动静并非有人渡劫,而是神剑初成,那……”他叹道,“我先去布置一番。你扶他进去吧,眼下他真气尽空,外边又是大雨若此,若还露宿‘野外’,身上少不得有些不适。”

说罢,杨逸霄身形一展,自院墙跃了出去。

柳飞鹰扛起穆逢春,回头却看见熊囡静静地站在她的房间门外,瞧着这边。柳飞鹰隐隐觉得自己看到一丝担忧与宽慰自熊囡脸上一闪而过,再看却已杳然无踪。

果然,过不一会儿,守卫天师府的茅山弟子们已明明暗暗地拦下了数批人。便是王远知也被惊动,雨夜来访。现下众人无不在天师府正厅,你一言我一语,扯着两个上清小道童闹得不可开交。

“贤侄,今日瞧见贵府上有天劫降临,不知何故?”“四九天劫当是成就元婴之象,莫非杨天师他……”“不对不对,泻出的真气乃是至为精纯的青木真气,杨兄弟修的是赤火真气,怎么可能?”“贵府上昨晚透出的宝物气息……”

那两个小道童被推来搡去,情状极是可怜。

“都先安静!”一人沉声喝道,“一个个问,你们这样猴急,不要说问不出什么,更哪有修道之人清心寡欲的样子?不过一群市井村夫而已!”

小道童感激地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竟是王远知,不由和众人一起心中暗骂这儿最不清心寡欲的人竟然教导别人要清心寡欲。

但王远知威望确实惊人,被他一说,场面竟渐渐平静了下来。人头攒动,俱是眼巴巴地瞧着王远知,等他发话。

左首道童见王远知冷冷看来,硬着头皮道:“师叔祖,众位深夜到访,不知何事?”

王远知见他持礼甚恭,这才满意一笑,又觉不对,板起了脸道:“天师呢?”

右手道童恭声道:“回师叔祖,天师现下已经休息了,有什么事大家明天再来吧。”

王远知冷哼道:“少装傻,今夜你们这的动静怕是连圣上都惊动了。瞧在同出一门的情分上,便告诉师叔祖,我自会帮忙转圜,否则明天圣上怪罪下来就你们自个担着吧!”

两个小道童对望一眼,道:“不是我等有意敷衍,实在是天师吩咐,亥时之后便不再见客……我们也很是为难,不知可否容我们去通报一声?”

王远知笑道:“这就好办了。我是他师伯,自然不算是客。若是我进去了想必天师也不会怪罪你们。”

众人听得王远知竟似是要一人进去吃独食,不由又闹腾开了,张思棋叫道:“王师伯,上清派与龙虎山同气连枝,茅山有人渡劫成功,我等很是欢喜,也想当面祝贺一下天师,不如……”

“不如什么?”杨逸霄忽然从屋外走入,两个小道童松了口大气,急忙跑出了屋门。

王远知瞳孔一缩,淡淡道:“师侄,谁渡劫了?”

杨逸霄笑道:“正是赵师兄!”侧身一让,赵方怔立门外,见一大堆人同时朝他望来,不由吓了一跳,奇道:“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张思齐问道:“赵师兄不知道?”

杨逸霄道:“师兄,你方才一心渡劫,或许不知道你的四九天劫有多大动静。但醒过来瞧见护体阵法已被震碎,还不明白么?”

赵方狠狠瞪了杨逸霄一眼,一脸惊愕:“你们……你们都是被我的天劫吸引过来的?唉唉,你们各位的师父都已经渡过这四九天劫了——王师伯你渡过四九天劫近三十年了,也来这儿?”

王远知笑了笑:“师侄渡劫成功,我这个师伯事先不知已是失职,现在不过来略表关心,顺带赔罪而已。”眼见赵方又要出言讥讽,伸手止住,笑道,“师侄,元婴既成,不如师伯帮你探查一番。”也不待他同意,疾步上前,伸出二指点上了赵方的眉心。

赵方丹田一亮,一个圆滚滚的赤金色元婴抱膝而坐。王远知微微一愣,未曾想赵方这在他心中成天只好喝酒的不成器弟子竟然当真修成了元婴之境!

杨逸霄悠然笑道:“给师伯瞧瞧也好。省得你哪步行差踏错,走火入魔。”

“不对!”张思琪叫道,“赵师兄是水属真元,方才我们感应到的却是极为强沛的木属灵力……”

赵方听得这时候,终于猜出一个大概,当下笑道:“五行水木相生,我这次为了扛过‘风林火山’之山劫用上了数十张乙木符,将水属灵力化为木属以克制天劫,又有什么奇怪的?”

张思琪叫道:“那宝物……”

“铮!”杨逸霄拔剑在手,随意转了两圈,道,“龙虎五旗,你们不会这么快就忘了这个了吧?”

张思琪登时语塞。春木剑方甫铸成,穆逢春便晕了过去,就那么短短一瞬,宝物气息谁能记得那么清楚?而赤剑以前日表现来看,绝不愧“神剑”二字。眼下无论是龙虎五旗还是其他人,都以为自己感觉出错了,方才确实是赵方在渡劫。

张思齐无法可想,只得勉强道:“恭喜赵师兄再做突破,我等告退。”其余门派也自觉无趣,纷纷告退。张思旗冲着杨逸霄一拱手,传音道:“抱歉。”也随着兄弟们走了。

只有王远知对上清功法知根知底,知道赵方真元运用娴熟,哪是刚成就元婴的样子?他微眯双眼,想了想,笑道:“赵师侄,既然你已成就元婴,再羁留红尘就有些不合适了,不如……”

“这可不行。”杨逸霄笑眯眯地道,“长安这边赵师兄远比我熟悉,他若是走了师侄的担子可就重了。此事还烦请王师伯暂时瞒着掌门,待得两三个月后,赵师兄自然会自行归山。”

王远知淡淡道:“也行。既然师侄当面求了,师伯总不能不给面子。”顿了顿,又道,“明日圣上必然会询问今夜之事,少不得有人会参你一本……不过倒也无妨,另有一事你明日自会知道。”说罢转身离去。

杨逸霄却陷入了沉思,忖道:“他如何会这般好心提醒我?”

赵方推了推他,道:“陈师叔来了。”

只见一人自屋顶跃下,飘渺若仙,果然是陈元通。但事情已过,只得叮嘱了杨逸霄几句,也便离开了。

翌日清晨,刘庆孚果然又来宣杨逸霄入宫面圣。路上二人又是一番唇枪舌剑,照例是以杨逸霄大获全胜告终。

皇帝三日一朝,今日并非朝会之日。是以并未在大兴、两仪二殿,而在甘露门后的甘露殿。

皇帝今日却仍着玄衣纁裳,戴着那青珠十二旒的帝冕,正在批阅公文。隋文帝一朝崇尚简朴,衣着并未太过注意,至于皇帝则为显示皇家气象,铺张奢靡,一身十二章的玄端衣裳极尽奢华。

瞧得杨逸霄负手踱入,皇帝开门见山,笑道:“杨卿,昨晚一夜春风细雨,天师府内气象万千,不知出了何事?”

杨逸霄淡然道:“师兄渡劫,成就元婴境界罢了。”

皇帝掷笔叹道:“唉……每每听闻如此消息,朕便要嗟叹一番。可叹俗事缠身,何尝有暇修习道法!”

杨逸霄笑道:“陛下天纵奇才,待得当今太子得堪大器,不如效法尧舜,禅让于他,一心向道,岂不快哉!”

皇帝叹道:“天妒英才,昭儿早夭。暕儿又还难堪大任……”

大业元年,杨昭即被封为太子。但不过一年,便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皇帝转而培养杨暕,但未立他为太子。

眼见杨逸霄毫无所应,他自嘲一笑,道:“这不过是我的家事罢了……嗯,另有件事要麻烦天师。”眼见杨逸霄微微颌首,笑道,“五月十二是朕的皇后生辰。今年朕力主修建的通涿郡大运河马上便要竣工。朕打算泛舟运河,瞧瞧自己亲手创造的千秋伟业。”

杨逸霄暗自冷笑:只怕是劳民伤财,穷奢极欲,千秋骂名吧?

皇帝肃然道:“杨卿乃方外之人,有所不知,当今虽然可称千古治世,但仍有宵小觊觎我大隋富饶沃土,若是如高句丽、突厥这等跳梁小丑,朕自是可视他们为草芥……”

“但若有魔门妖孽行刺,普通军士防不胜防。杨卿,朕要你帮朕看着他们!京城的事情你也知道,王远知修为高绝但无容人之量,手腕高深但太嫌狠辣,各派已无多少人与他交好……但你不同,朕给了你权势,过几日再给你威望……你莫要让朕失望!”

杨逸霄表面仍是平静无比,但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听皇帝的意思,竟是要让自己夺了王远知的权,接管长安所有明面上的修真势力!

他心中快速权衡了一下利弊,当机立断,作揖道:“贫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