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宅门内话管理
8958700000016

第16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2)

我们可以把务虚称作大企业文化,而把务实称作小企业文化。成功的大企业绝大多数都会有很多会议。我们可以去调查10个上市企业的总裁,看看他们一周的工作日程表,会议一定是最多的。

总裁们通过会议来沟通情况、分析形势、处理问题。在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企业中,一般员工或者低层经理一年也见不到几次总裁,他们也不知道总裁在忙些什么。企业如同一部机器,它有很多很多齿轮需要咬合,然后一同转动。总裁就是最核心的那个齿轮。他通过会议(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让离自己最近的那些齿轮与自己一同转起来。然后,这些齿轮又把离它们最近的齿轮带动起来,使企业这个机器运转起来。从这个角度看,总裁的作用绝非火车头,而是发动机里的核心齿轮。

2.区别之二在于“大老板预警,小老板救火”

无疑,老板大是基于企业规模大,老板小是基于企业规模小。规模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这个企业是一艘巨轮,能够航行得远,能够不怕风浪。还意味着你不能凭借经验来指引航向,远航是做不到老马识途的。你必须依靠科学,必须通过海图、雷达和天气预报来制定前进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一旦遇到险情,你体积庞大难以灵活应变。所以,预警、规避风险就成为大企业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区别。之所以合理就在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条件不同。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用了近3年的时间,制定出一个2000年实现营业额30亿美元的规划。为什么要用3年的时间呢?他必须把很多事情搞透:实现30亿美元营业额所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体制问题、产品问题、资金问题,还有在整个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市场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问题不一一论证、分析完毕,对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规划就会出问题。大企业不能够冒险,不能够时时进退维谷。总裁不能总去充当救火队员,东边烧起来救东边,西边烧起来又去救西边。也许10次大火有9次都扑灭了,但也许就那一次就可以把企业化为灰烬。大老板和小老板不同就在于大老板必须把很多条件、很多因素搞透,要按照木桶原理把每一块短板都补长。

非职务影响力修炼

有一些人好像有一种强大的磁力,能把很多人吸引到他的周围。过去我们常说这是人格魅力,这就是领袖气质。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非职务影响力。作为一个领导人,非职务影响力的大小对于他领导地位的作用和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地说来,企业高级管理者的非职务影响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信誉修炼

有人说,中国正面临“两信危机”:一是信仰危机,一是信誉危机。什么是信誉?我想大概就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诺千金这样一些老道理。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身”应该是修品德,古人已经把品德作为一个领导人必备素质的道理精辟概括了。

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员工面前乃至在社会上首先是要有信誉,这就像一个企业在社会上要有信誉一样。否则,人们不信任你,你就无法实现对企业的领导。

那么,什么样的高层管理者才是有信誉的呢?

第一就是能够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经在企业内部一个小范围的场合,说他自己最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企业发展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失信过。他对员工、对政府、对银行以及合作伙伴说过的联想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尽管其间也有沟沟坎坎,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食言。柳传志说这番话时动了真情,那种真情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实际工作中,柳传志也常常告诫他的部下,尤其是那些他看好的部下,说一个人当你向企业申报一个计划的时候,对这个计划最终结果的承诺一定要格外小心。就好比桥牌选手,喊出多少分就要打出多少分来,决不能喊了一个高分,打出来以后是低分。否则你就失掉了一次信誉,无论动机如何,结果都是欺骗。

第二是他的工作小节要言必信、行必果,要一诺千金。作为一个企业高级管理者,你可以少作承诺,少夸海口,但一旦承诺了什么,那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即便事后发现前面的承诺是一个错误需要改正,也一定要自责在先,改正在后。就是如此,这种纠正承诺的事情也不宜多发生,否则依然会丧失信誉。至少有理由认为,你对承诺的态度是不认真的,如同儿戏。

企业总裁大体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许愿,喜欢承诺,喜欢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和纪律,然后他自己忘了,做不到,信口开河。久而久之,部下只知道自己的总裁许过很多愿,具体都许过什么愿,大家也记不得了。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信誉程度极差的企业,我们也很难相信它的产品与服务。还有一种总裁,平时很少听到他许什么愿或者承诺什么,在制定纪律与制度的时候他也会十分谨慎,此谓之“金口难开”,而一旦他说了什么,譬如说他要去一个极普通的员工家里坐坐,哪怕这句话是在一次和这位员工偶然相遇时随便说出的话,那么他也一定会在某一天真的去那位员工家里。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企业的信誉水平是比较高的。信口开河、胡乱许愿的总裁必定带出一群同样信口开河的部下,金口难开、一诺千金的总裁必定带出一支同样守信的队伍。

因此,信誉是一个总裁“金不换”的招牌。只有当你拥有了这块招牌之后,你才有可能聚合起一支队伍来。而这种影响不是权力、职业赋予你的,是要你自身修炼才能获得的。

2.胸怀修炼

这一点我们刚刚讲过。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白萌堂、白颖宇(白家老三)和白文氏在詹王府派人,来请当初被詹王府落井下石而被判处斩的白家老大,再次为老福晋出诊时的不同态度,来看出三个管理者的不同胸怀。

白颖宇:凭什么?除非他们想法把我大哥的斩监候给赦了!

白萌堂:大白天说梦话,赦不了咯!

白颖宇:那他们老福晋也甭想活,病死活该!白文氏:一码是一码!乘人之危的事不能做。

白萌堂:二奶奶说得对!治病救命是咱们这行的根本,不管有什么冤仇,也不能见死不救。告诉老大——答应他们,就说是我说的!

自我否定

拒绝学习的总裁是企业最大的危险,而拒绝学习又是那些事业有成的高层管理者们最可能犯下的错误。

在某些时候,那些今天已经取得了一些业绩的总裁们甚至可能“刀枪不入”。面对部下向他们提出各种建议或者质疑,他们下意识的认为部下是幼稚可笑的,甚至对部下的见解不屑。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以前的某类事情我就是这么处理的,结果也很好,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经验丰富和业绩突出成为高层管理者们学习的两大障碍。从文化的角度去看,经验主义几乎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性。那些能力超群、充满自信的成功人士更是如此,他们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获得了太多的成功,很少能够有人使他们怀疑自己。但他没有想到,还有一种规律,就是当你感觉成功的时候,失败可能正在开始。在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里,你可以为暂时的成功陶醉,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如同战争的时代,你只要陶醉一分钟就可能失败。

那么,今天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呢?

1.逃离经验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经验越来越可能使你产生错觉。老马识途的故事只能够发生在古代社会,因为那时候10年、20年也许只有一条路。今天的情况是老马也未见得识途。昨天你刚刚从这条路上过去,今天这条路也许就没有了。

你往哪里走呢?依靠经验,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计算机除了处理文字、表格之外还会带给人类什么;依靠经验,今天我们也无法判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经验告诉我们,今天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办公大楼供职员们工作,但也许明天,网络技术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工作。这是人类今天与过去一个巨大的区别。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今天的竞争对企业总裁们提出的残酷要求。人间处处是芳草,天下万事皆学问。能否像海绵吸水一样孜孜以求,关键在于能否逃离自己的经验。

2.倾听

多数的高层管理者由于自己傲人的业务,常常会沾沾自喜,会醉心于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成功业绩。有那么一些公司总裁可能会把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讲话整理成册,变成一本很厚的书,类似于某某人语录或者某某人文选。那里面有他们对经营管理的种种感悟。他们把这些书送给很多他们认识的朋友或者与企业有业务联系的客户。

诚然,企业家自己的心得是十分宝贵的,那里面凝结着他们对企业的最生动的感觉,远比学者写成的著作真实得多。如同德鲁克能够把管理理论说得很清楚一样,松下幸之助则能够把很多执行与操作的体验表达得很清楚。但是,更多的总裁们却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巨人感觉。他们甚至难以做到让部下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完毕,就按捺不住地将对方的话语打断。失望的部下这个时候就只好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而内心却很不服气。在很多的企业里,这种情况是常见的。

获得成功的总裁会伴生刚愎自用,会感到忠言逆耳。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人们会觉得缺乏民主。事实上,通常人们渴望的民主并不是某类事情一定要由我做主,而是希望能够听取我的意见。从这个角度分析,人们要求的民主不一定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者能够倾听。但是很多的总裁们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以为倾听别人意见是浪费时间,以为给部下民主的权力就等于是把决策的权力交出去。

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个精明的高级管理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多倾听一次别人的意见,等于增加一份收入。

最后我们来看一段白萌堂同白文氏的对话,它充分表现了两人作为管理者风格的差异,希望能从中给大家一些启示:

白萌堂:没辙了,是我把老大害了。白文氏:怎么能这么说呢?

白萌堂: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白文氏:爸,人活一口气,不能事事都忍。您能支撑这么大的家业,是争气争来的,当忍则忍,不过是为了将来争回这口气!

白萌堂:我知道你精明,可没想到你心量这么大。这个家里只有你一个明白人,连我都是老糊涂。

补充小知识

为人处事十诀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他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有损你的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处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在无形中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做圆满。适度的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事说谎会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不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当财运亨通时要想到贫穷,要从长计议。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