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宅门内话管理
8958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一集不落地看完长达40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结合自己平时对经济管理的思考,不禁有了写这部稿子的念头。

一部《大宅门》,里面所蕴涵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太多太多,让人不仅为剧情的跌宕起伏而叫绝,为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感叹,更让人为里面的管理思想而深深思考。

百草厅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建立起来的药店,用现代观念去看,它不仅是一家非常新潮的股份制公司,而且还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印象里,股份制公司是洋为中用的舶来品,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压根儿就不知道股份制公司为何物,而远在清光绪年间即出现的百草厅股份制管理模式,就更加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总结。

在《大宅门》中,我们不知道原属白家的百草厅实行的是什么样的企业管理制度,只知道百草厅在被查封后,由都院招商,董大兴、武贝勒和詹渝承办了百草厅。这家药店设有完善的董事会,设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有没有独立董事也不明确。实施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制,是非家族式管理。有成熟的破产清算和收购赎回体系。其股票还可以流通,可以抵押和赎回,即便这样,如此成熟的企业制度太让人拍案惊奇了。

现在,历史走过了这么多年,时间已迈进了21世纪,我们才在着手请券商对许多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如果想上市还要接受为期一年的辅导。另外,破产清算和收购赎回体系,包括股票的柜台交易和三板市场,到现在我们都没能建立起来,还处于进行时和探索中,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大宅门》中的这一切,都那么真实可信和无可置疑,并有翔实的史料为证。不只是这些,里面还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要掌握核心竞争力:150个祖传秘方

白家手中有一招最厉害的杀手锏,那就是白家自家研制的150个祖传秘方,在此基础上制成的一批功效神奇的膏丸丹散,形成了“白家老号”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就能在残酷的商战中屡战屡胜,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倒了的企业还能站起来,垮了的企业还能活起来。

在“白家老号”被查封、被接管、被侵吞后的那段难熬的日子里,白家这个大家族败落到衣食都难以为继的时候,白二奶奶却始终没有解雇“白家老号”的那些老人手,始终把他们养在家里,供他们吃用养家。尽管白三爷死命反对,要解雇他们,可白二奶奶说:“不管多难,有我一口就有他们一口,就是一个馒头掰两半儿,也要把他们养着。”道理很简单,他们是“白家老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本。

后来剧情推进,白二奶奶大闹百草厅,凭的就是白家秘方,她把自家制作的药与被接管后的百草厅做出的药加以对比,公告百姓百草厅在卖假药。让董记百草厅输得心服口服。

回顾白二奶奶再次夺回百草厅这场绝地反击战,我们可以意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家企业是何等的重要。

二、要有明确的品牌意识与竞争意识

白二奶奶摘牌的那场戏,实际上是一场收购与反收购之战的序幕。白二奶奶摘牌的理由是:没错,百草厅让你们接管了,可“白家老号”的匾,是白家祖传的私财。(这段话就差拿出知识产权这个新词儿了)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品牌意识吗?

要想挂我“白家老号”的匾,白二奶奶的条件是要两股,这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入股。百草厅的掌柜(现在时兴叫总经理)董大兴不答应,于是白二奶奶就凭这个理由摘了匾。收回了百草厅的专属商标。被摘了牌的百草厅挨了这重重的一闷棍,被打得两眼墨黑,终于屈服,请白二奶奶挂匾,可白二奶奶的要价又涨到了5股。事件演变成了股权之争,整个儿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大战。

此后,在百草厅占据了半壁江山的白二奶奶仍不满足,砸锅卖铁承办了“南记白家老号”。这是一次资产重组和不良资产剥离,冲销了许多呆坏账。于是“南记白家老号”焕发了勃勃生机,断了董记百草厅的宫廷供奉,或称作“政府采购”。于是每况愈下、资不抵债的董记百草厅终于走投无路,决定破产清算。早就守株待兔,终于如愿以偿的白二奶奶出资作价收购,且高抬贵手给了个好价钱,董记百草厅的股东们感激涕零。白二奶奶收购成功。

这段戏真让人感慨万千,19世纪就如此先进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和企业制度,怎么到现在就断了香火呢?

三、家族企业无序竞争的用人原则

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说,人才的遴选显得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选对了人,则企业生;选错了人,则企业亡。

老爷子白萌堂在临终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英明天纵,他慧眼识英雄,发现了大智大勇、处惊不乱的白二奶奶。

白二奶奶之后,按照顺序继承的原则,新掌门人自然而然非长子长孙的白家大爷白颖园的儿子白景怡莫属,而白景怡也是个无可挑剔、中规中矩的人才,由他出任白家的首席执行官,顺理成章。可此时,被白二奶奶以屡犯天条而逐出家门的老七白景琦,由于大胜济南府,以赫赫战功成了《大宅门》新一任的CEO。《大宅门》又一次发生了“无序竞争”的越位继承,却再一次被证明是无比成功的人才遴选。

但七爷白景琦之子白敬业却是一个五毒俱全的不肖子孙。当然,他是《大宅门》里惟一的学识渊博、见过大世面的“海归派”,他似乎就是为成为又一任CEO 而特意定制的继承人。可白景琦的家法酷刑和严厉管束都不能改变白敬业,白敬业居然连起码的民族气节都没有,白景琦一棍将他的腿打断。被打成了瘸子的白敬业都没能幡然悔悟,以致使绝望的白景琦将其逐出家门。

反思剧情,我们现代人又何必对与论资排辈反其道而行之的“无序竞争”那样痛心疾首、忧心如焚?相反,惟有如此,企业才能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四、要有“真”东西

如今这个市场上,竞争激烈,消费者的眼光也是雪亮的,谁想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讲诚信。弄虚作假只能暂时蒙惑一些人,最终要被拆穿。你能拿出真产品,好产品,才能让人信服。

白景琦的药店能在济南站稳脚跟,不只靠白家老号的牌子,更靠老号实实在在的祖传秘方。牌子很重要,因为消费者第一印象会认牌子,但如果产品不好,再怎么好的牌子也要被遗弃。

现代个体私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练好“内功”,通过科技创新拿出质量过硬的好产品,依靠自己的实力打市场。

五、要有竞争的勇气与策略

竞争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尤其需要勇气。试想想,一个前怕狼、后怕虎、毫无勇气的人,怎么能参与竞争呢?美国有位叫卢斯的名人说得好:“勇气是一架梯子,其他美德全靠它爬上去。”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勇气这架梯子,竞争就上不去。竞争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也全靠登上勇气这架梯子,才能发挥作用。

白景琦开药铺,没有因为自己年轻、人少、无资金而退却,他站到了吞并战的最前沿,采用各种方式吞并了别的药铺,算得上是一个有着远大眼光的“企业家”。私营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特别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增强竞争的勇气,掌握竞争的方法与技巧。

六、要守“规矩”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管理与经营需要规则——这样才能使市场有序。

白景琦在和别的药铺竞争时,始终守着药行的规矩,用的是正当手段。

现代经济是一种信义经济,不守信用、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虽然可以使企业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不会使企业“长命”。

历史沧桑百年,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尤其是Internet 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的更为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企业必须加强自己的服务,以让曾经享受过你的服务的人再次使用你的产品。

或者有的人觉得压力更大,或者有的人觉得变化太快,但是这些其实都没有什么,正如从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便能一起学到这么多的管理知识一样,只要抱着一颗享受管理的心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懂得享受压力的乐趣和变化的愉悦,相信你的工作和生活会更加愉快和有效!

综观大宅门管理者们的管理风格,似乎都在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的理念。应该说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会出现问题。有些核心雇员几代人为白家效力,可谓兢兢业业,无限忠诚。但在管家王喜光身上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对其没有有效的监督,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

通览大宅门内外所发生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残缺,看到了白氏家族在管理方面的卓越之处和漏洞之笔。其中的成败是非值得今人去思索、去借鉴。

从一部家族企业的兴衰史来看管理,本身便是一件十分叫人心动和新奇的事情。本书打破了常规管理类丛书的编排模式,而是分别从大宅门三代掌门人的自身管理特色入笔,基本上涉及了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引导读者兴趣盎然地学到管理的知识,同时在每一大章的开头还有对人物的介绍以及对其管理特色的点评,每小节的结尾还有一些补充的小常识,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发读者的灵感,为现代管理者拓展一些新的思路。

愿本书能带给您不一样的管理新体验!

作者

2004年12月